收藏 分享(赏)

最近历年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5529410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近历年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近历年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近历年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近历年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近历年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08 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 21 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B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

2、义的根本方法是( C )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D

3、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 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C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B )A客观性 B相对性C绝对性 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11

4、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C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A使用价值 B价值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D )A技术进步和

5、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B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 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C )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 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A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 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C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 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D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

6、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D )A高于平均利润 B等于平均利润C与平均利润无关 D相当于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C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A )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 D 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B )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7、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D 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C )A布尔什维克 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 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A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产品经济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B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 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29马克思主

8、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B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BCD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 ABD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不

9、入虎穴,焉得虎子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3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 CD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35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ABC )A立法权 B财政权C监督权 D审判权36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 ABCD )A竞争的目的不同 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C竞争的激

10、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D竞争的范围不同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BD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运输阶段 D销售阶段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AB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D 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3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 ABCD )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40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 ABCD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D人们的精神

11、境界极大提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答:实践是 1、认识的基本来源,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其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不变资本是指那些基础设备等所花费的资金.可变资本是一种花费在工人们的工资.(1)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阐明了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是由他垫支的全部资本创造

12、的,更不是由其中的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劳动力创造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2)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既然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此在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当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更不应同不变资本相比,而是应当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又叫资本主义剥削率,能准确地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3)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正是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

13、本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再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的分割理论,这些对于研究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首先,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

14、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能取得胜利。(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

15、的党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答:(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2)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3)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 (4)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各部门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5)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全部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一定量的资本按

16、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20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B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广延性 B存在性C物质性 D可知性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

17、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A联系的 B精神的C发展的 D实践的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B )A质量互变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D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

18、关系是( B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016 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D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 D生产方式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C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3

19、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D )A唯一动力 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B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17

2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C )A政党制度 B三权分立制度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B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B )AI(v+m )IIc B I (v+m )=IIcCI(c+v+m ) =Ic+IIc DII(c+v+m)=I(v+m )+II (v+m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C )A不变资本的产物

21、 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 )A平均利润 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 D企业利润23资本主义地租是( C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D )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C大土地所有者 D金融寡头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 )A无产阶级 B科学技术C巨大的社

22、会财富 D社会化的生产力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 C )A资本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 D反杜林论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 )A列宁 B斯大林C布哈林 D托洛斯基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D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

23、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BCD )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CD )A朴素唯物主久 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CD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在实

24、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BCD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B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C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 BCD )A税收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利率政策 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 AB )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D它认为无产

25、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ACD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 分)(如果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也给 3 分。)(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

26、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3 分)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现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27、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象和概括。教材 106-107 页。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答

28、: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正确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教材 201 页。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

29、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教材 277-278 页。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

30、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教材 326-327 页。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答:(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过程。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

32、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第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第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第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它具

33、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具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思想道德领域,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具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功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担负着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重任,发挥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发挥着弘扬科学精神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发挥着在全社会形成

34、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的作用。教材 131-137、167-168 页。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

35、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120 分钟 共 100 分)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 A实事求是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

36、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 )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 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

37、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种( 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

38、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知觉到表象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 (C) 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 主观真理论 客观真理论 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 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 A )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间环

39、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16.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 过”或“不及” ,其关键在于(B )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把握事物的度 C确定事物的质 D认识事物的量 17.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C )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 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18.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 A风来雨至 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 19. 实践和认识的客体是( D ) A.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外

40、部自然界 C.客观存在的事物 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0.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B )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 C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D康德哲学的功绩 21.概念、判断、推理是( B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 22.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这是一种( B )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2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B )

41、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大学对科学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小 D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24.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C ) A. 地理环境 B. 社会意识 C. 生产方式 D. 人口因素 25. 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的是( C)A. 逻辑学 B. 自然科学 C. 艺术 D. 语言学 26.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27.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现实本质在于( A ) A社会关系 B社会劳动 C意识 D语言 28.马克思说:“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

42、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这说明( D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人民群众总是被动地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条件和作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9. 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D ) 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 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0.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 D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31.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B ) AI(v+m)C B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