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现场勘查(按题型)试题库.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5529185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勘查(按题型)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现场勘查(按题型)试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现场勘查(按题型)试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现场勘查(按题型)试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现场勘查(按题型)试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犯罪现场勘查试题库一、填空题第一章:1、 ( 犯罪行为要素 )是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2、犯罪现场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留痕性、 ( 反映性 ) 、复杂性、易变性;3、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划分,分为( 主观现场 )和( 关联现场 ) ;4、人为因素引起原始现场的改变,主要是人为( )改变。5、是否犯罪现场关键要看勘查的现场是否存在( 被侵害对象及物质环境的变化 ) 。6、犯罪现场的伪装迹象常常是通过( 各种反常迹象 )表现出来。7、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和( 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 痕迹或物证的一切场所) 。 第二章:1、保护现场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 义务 ) 。2

2、、保护现场的时间通常是从犯罪案件发生或现场被发现时开始到( 现场勘查结束 )为止。3、对于爆炸、纵火现场,现场保护人员必须在报告公安机关和( 消防部门 )的同时,立即赶赴现场。4、现场上痕迹、物证的保护方法主要有:(记录法 ) 、标记法、 (遮盖法 ) 、转移法。5、对浸泡在水中的被害人,若已没有救活的希望和可能,则( 不必打捞上岸 ) 。6、对水中发现的尸体进行保护时,一般(选用遮盖法 ) 。7、保护室外现场时对痕迹物证进行遮盖应注意不要选择( 透风雨的材料 ) 。8、保护现场中实施急救人命的紧急措施既适用于受伤的被害人,也适用于( 犯罪嫌疑人 ) 。9、现场勘查指挥员达到现场后,首先要通过

3、听取(现场保护人员 )的汇报了解案件及现场情况。第三章:1、 现场勘查的主体是( 侦查人员 ) 。2、 现场勘查是侦破案件的起点和( 基础 ) 。3、 ( )是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4、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01 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现场指挥员 )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5、 识别伪装、伪造的关键,往往是发现现场上的( ) 。2第四章:1、凡是( ) 、为人公正的公民均可作见证人。2、现场勘查结束后,侦查人员应撤离现场保护,并通知( )进行妥善处理。第五章:1、在对现场勘查人员进行分工时,技术人员应在( )组。2、现场勘查指挥员达到现场后,首先要通过听取( )

4、的汇报了解案件及现场情况。3、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01 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 )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第六章:1、抢劫、强奸犯罪现场访问的重点对象是( ) 。2、现场勘查获取侦查线索和证据的来源和途径,一是现场访问,二是( ) 。3、在侦查实践中,通常我们习惯把受到人身侵害的人称为被害人,而把受到财产侵害的人称为( ) 。4、在对( )访问之前,应做好安定情绪的工作。5、 “两拦”案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被害人和犯罪分子( ) 。6、现场访问中对被害人和知情人的调查访问应当尽可能在( )进行。7、对被害人的访问首先应做好( )的工作。8、现场访问对象有使用(

5、)提供证言的权力。9、现场访问应尽可能在( )进行。10、抢劫杀人案件中,访问首先应询问( ) 。11、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的两种不同途径分别为( )和现场勘验。12、现场访问前应通过调查了解访问对象的身份和( ) 。13、对未成年人的访问,应当邀请其( )或监护人参加。14、对于生命垂危的人的访问,应当由( )予以协助。15、正式提出访问问题之前,应与访问对象进行必要的( ) ,以确保访问工作的顺利进行。16、一般情况下,向访问对象提出访问问题,多采用( )提问方法。17、针对性犯罪案件中女性被害人的访问,常常采用( )提问方法。18、 ( )主要适用于访问对象不愿陈述或不能陈述的情

6、形。19、 ( )主要适用于访问对象陈述中出现矛盾、模糊、零乱和漏洞等情形。20、现场访问笔录记完后应当交给访问对象核对或( ) 。21、问过程中,侦查人员应做好对访问对象姓名、身份、及( )的保密工作。22、现场访问时侦查人员应该依法告知访问对象应如实提供证言,有意作伪证或( )要负法律责任。3第七章:1、现场上留下的痕迹能够清楚地辨认出犯罪分子地行走路线,这时可选用( )的顺序勘验。2、杀人案件的现场勘验应以( )为中心。3、现场搜索是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对现场周围进行( )的一种侦查行为。4、在杀人碎尸案件中,发现尸块的地方往往不是( ) 。5、现场勘查结束后,侦查人员应撤离现场保护,并通

7、知( )进行妥善处理。6、现场勘验记录对于犯罪无关的内容应当( )或省略不记。7、在侦查实践中,人们往往将( ) 、现场绘图、现场照相称为“三录” 。8、凡多次勘验的现场,每次勘验均应做( ) 。9、在现场勘验中进行的公开搜查叫做( ) 。10、现场搜索中发现的痕迹、物品,应一并记入( ) 。11、 ( )是指与犯罪有关的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反映形象。12、对尸体进行解剖,需经( )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13、勘验被撬的保险柜,应遵循( )原则。14、勘验过程中提取痕迹、物品时,均要先( ) ,然后才能提取。15、对犯罪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时,要遵循“突出重点、 ( ) ”的原则。16、 (

8、 )是现场勘验罪基本的工作方法。17、现场搜索应当由( )负责进行。18、对公民住宅进行搜索,应出示( ) 。19、现场实验,对同一实验应( )进行,必要时应变换实验的条件和方法。20、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若嫌疑人拒绝检查,侦查人员( ) ,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强制检查。21、检验、解剖尸体时,应当捺印尸体指纹和( ) 。22、在现场搜索中,发现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应当予以( ) 、 ( ) 。23、现场实验中肯定性结果常常对所审查的问题作出( )结论。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1、现场勘验笔录叙事部分记载的顺序应与( )的顺序一致。2、拍照犯罪痕迹和物证都要使用( )照相法。3

9、、现场勘验记录的内容是犯罪现场上与犯罪有关的情况和( ) 。4、在侦查实践中,人们往往将( ) 、现场绘图、现场照相称为“三录” 。5、利用比例照相法拍摄时比例尺与被拍摄物应放在( )上。6、现场勘验笔录经见证人签名盖章后,若发现笔录中确有错误或者遗漏之处,可另作更正或( )笔录。7、现场勘验记录对于犯罪无关的内容应当( )或省略不记。48、凡多次勘验的现场,每次勘验均应做( ) 。9、能够反映现场所在区域的位置及周围环境的图形称之为( ) 。10、对现场上发现的痕迹、物品进行记录时,应遵循( )的原则。11、若发现现场勘验检查笔录中有错误或遗漏,可另作( )或( )笔录。第十一章:二、单项选

10、择题第一章:1、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 ( ) 。A、行凶杀人的地点 B、犯罪分子来去现场的路线C、盗取财物的地点 D、对受害者实施抢劫的地点2、 ( )是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A、时间 B、空间 C、犯罪行为 D、物质形态发生变化3、犯罪现场区别与非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 ) 。A、时间 B、空间 C、犯罪行为 D、物质形态发生变化4、犯罪现场的核心要素( ) 。A、时间要素 B、空间要素 C、犯罪行为要素 D、物质形态变化要素5、 ( )是犯罪行为的必然结果。A、作案时间 B、作案空间 C、犯罪意用 D、物质形态变化6、不可勘查现场案件的侦破、主要靠( )方法。A、打现行

11、 B、截获 C、摸底排队 D、群众揭发检举 E、阵地控制7、第一、第二、第三现场是根据( )来划分的。A、根据犯罪现场的价值 B、根据实施犯罪行为的先后顺序C、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D、G 根据同一现场的不同部位8、杀人碎尸案件、首先发现的常常是( ) 。A、第一现场 B、主体现场 C、变动现场 D、关联现场9、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场所称之为( ) 。A、主体现场 B、关联现场 C、原始现场 D、变动现场10、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是根据( )来划分的。A、犯罪现场的价值 B、施犯罪行为的先后顺序C、现场所处的空间位置 D、犯罪现场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11、关联现场

12、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常常有伪装或破坏; B、不容易全部被发现;C、很少留有痕迹物证; D、常距离主体现场较远第二章:51、现场保护的时间通常是从犯罪案件发生或现场被发现时开始到( )时为止。A、侦查人员赶到现场 B、现场勘查工作结束 C、现场勘查正式展开D、向侦查人员汇报情况结束2、现场保护人员对要求进行现场采访的新闻记者,应( ) 。A、劝退 B、允许进入现场 C、设置现场接待站 D、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可以允许其进入现场3、对于现场保护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犯罪嫌疑人,保护人员应该做到( ) 。A、 当场拘留并严加看押 B、逮捕 C、布置专人秘密监视 D、当场予以搜查4、现场保护的时

13、间,通常是从犯罪案件发生或现场被发现时开始到( )为止。A、侦查人员到达现场 B、向侦查人员汇报完现场情况 C、现场勘查开始 D、现场勘查结束5、划定露天现场保护区范围,通常的做法是( ) 。A、将保护区划的大一些 B、将保护区划的小一些 C、准确划定保护范围 D、保护过程中不断调整保护区范围6、划定室内现场保护区范围时,着重考虑( )的大小。A、现场中心部位 B、现场外围部位 C、两方面都应考虑 D、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中一方面7、单门独院的室内现场一般是在门窗外( )米左右划出一道现场警戒线、设岗看守。A、3 B、5 C、35 D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8、下列哪类现场适合运用警戒法来保护其中的痕

14、迹、物证( ) 。A、遇有某种特殊紧急情况的室内现场 B、遇有某种特殊紧急情况的露天现场 C、一般的室内犯罪现场 D、一般的露天犯罪现场9、对于现场保护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犯罪嫌疑人,保护人员应该做到( )A、当场拘留并严加看押 B、逮捕 C、布置专人秘密监视 D、当场予以搜查10、在某现场的入口处发现一把锤子,现场保护人员应( ) 。A、提取并妥善保管该锤子,待勘查人员到场后交给他们;B、提取该锤子并组织群众辨认;C、提取该锤子并注意发现锤子把上的手印;D、把它划在保护范围内认真保护,待勘查人员到场后指给他们;11、指挥员到达现场后了解案件及现场的情况主要通过听取汇报,亲自询问和( )A,勘查现

15、场; B ,勘验现场;C,巡视现场; D ,检查现场;12、对铁路上发现尸体的现场保护时应( )A,中断交通封锁现场; B ,通知刑侦部门尽快赶赴现场勘验;C,将尸体移到适当位置; D,指挥火车绕道通行;13、现场保护组主要由( )组成。6A、侦查员;B、技术员;C、工作人员;D、派出所民警;第三章:1、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是( ) 。A、查明主体的情况 B、查明犯罪活动情况 C、发现、收集犯罪证据 D、初步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2、 ( )是指根据现场分析的情况,侦查工作应查找具备什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A、 侦查计划 B、侦查方向 C、侦查范围 D、侦查部署3、现场勘查工作的核心内容是( ) 。A

16、、 现场保护、现场分析、现场访问;B、 现场勘验、现场分析、现场保护;C、 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现场分析;D、 现场记录、现场分析、现场制图;第四章:1、 下列人员哪些适宜作见证人( )A、 被害人的家属 B、退休的公安人员 C、未成年人 D、在本地临时居住的人员2、现场勘查见证人应当是( )组成。A、由一人;B、由二人;C、由三人; D、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由几人。第五章:1、在城市内发生的重、特大案件的现场,一般由( )的侦查部门负责勘查。A、 基层公安保卫工作组织; B、公安分局;C、市公安局; D、省公安厅2、现场勘查时聘请来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应该( ) 。A、 协助现场勘查人员勘验现场

17、;B、独立完成现场勘验工作;C 、对现场勘验情况进行见证;D、组织进行现场勘验工作。第六章:1、当同一案件或同一问题有两个以上的知情人时,现场访问( ) 。A、可采取开座谈会的形式 ;B、为加快速度只要访问一个知情人即可;C、应单独分别进;D、可让其选派代表来反映情况。2、被害人和事主都是案件的受害者,他们的区别( ) 。A、没有明显的地方;B、前者受到人身伤害,后者受到财物损失;C、前者受到财物损失,后者受到人身伤害 ;7D、前者已死,后者未死;3、从现场围观的人中发现知情人主要应注意那些( ) 。A、流动对象;B、可疑对象; C、在现场周围工作的人;D 、现场周围居住的人;4、当访问对象提

18、出为自己的姓名和隐私要求保密时,应( ) 。A、教育他以大局为重,配合侦查工作; B、 给予回绝;C、先答应,然后视侦查需要决定是否公开; D、答应并信守诺言;5、抢劫杀人案件现场访问对象中首先应进行询问的是( ) 。A,左右邻居 ; B ,报案人;C,曾经目睹犯罪分子的人; D,财物保管人;6、具有“怕承担责任心理”的访问对象是指( ) 。A、于犯罪分子过去干过坏事的人;B、拿不准怕犯诬陷罪的人;C 、对案件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的人;D、与犯罪嫌疑人有一定关系的人7、选择现场访问的场所时应考虑( ) 。A、 远离发案现场;B、有利用保密;C、不妨碍现场勘验;D、比较肃静;E、便于联络;8、必须

19、禁止的现场访问方式有( ) 。A、 暗示、引诱;B、刑讯逼供;C、侮辱人格;D、泄露隐私 E、旁敲侧击;9、露天杀人现场,对报案人进行访问,应选择在( )地点进行。A、尸体旁边 B、刑警队长办公室 C、勘查车 D、报案人家里第七章:1、现场范围不大,中心部位明显,痕迹物证比较集中的现场,应采取( )的顺序勘验。A、从外围向中心; B、从中心向外围;C、分片分段 ; D、沿着犯罪分子的;行走路线;2、现场中心在室内,留在室外的痕迹物证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随时可能受到破坏,这时应选用( )勘验顺序。A,中心向外围; B,外围向中心;C,从某个特定的部位开始勘验 ;D,分片分段分层勘验;3、通过现场上

20、显现出多枚指纹分析判断人数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比较法; C、搜索法; D 保护法4、划定现场勘验范围要本着“突出重点, ( ) ”的原则。8A,宁大勿小; B ,照顾全面;C,适时修正 ; D ,适当扩大;5、寻找发现碎尸案件现场抛弃的尸块方法( ) 。A、技术法 B、实验法 C、搜索法 D、观察法6、放火案件现场的勘查通常采取( )的顺序。A、从中心向外围 B 、从外围向中心 C 、从特定部位开始 D、分片分段7、一般而言,针对进出口不同的现场多采用( )顺序进行勘验。A、从进口处开始勘验 B、从出口处开始勘验 C、从进口、出口同时勘验 D、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一

21、种。8、室内外现场的巡视方法为( ) 。A、 先中心后外围 B、先外围后中心 C、分部位分层次 D、分片段分主次9、若现场中心部位发现两种足迹,则说明( ) 。A、犯罪份子为两人 B、一种为犯罪份子的,另一种为犯罪人的 C、结合外围部位足迹情况,确认犯罪人数 D、以上答案没有正确的10、对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两方面材料进行比较,若出现矛盾,则( ) 。A、对现场访问材料重新查证、核实B、对现场重新进行勘验C、对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两方面材料都要重新进行查证D、根据主观判断决定对哪一方面材料重新查证、核实第八章:1、强奸杀人案件案件现场上床单上的精斑痕迹使用( )法提取。A、静电吸附法 ; B、AC

22、 纸法;C、剥刮法; D、实物法;、2、光滑油漆木器桌面上潜在汗液指纹,可用( )呈现A、粉显法 B、哈气法 C、熏染法 D、静电法3、成趟立体足迹适用( )法提取A、实物法 B、静电法 C、灌取法 D、照相法4、寻找命案现场上血痕应用( )法。A、观察法 B、比较法 C、实验法 D、访问法5、对于电镀物体上的手印不适合使用( )进行显现。、青铜粉;、铝粉;、石墨粉;、磁性粉末6、对于怀疑搪瓷或陶瓷物体上可能留有犯罪相关手印,可以采取( )的方法进行寻找发现。A、透射光观察法;B、肉眼观察法;C、反射光观察法;D、显现法。7、提取足迹最稳妥的方法是( )A、照相法 B、静电吸附法 C、石膏制模

23、法 D、实物提取法9第九章:1、墙上有喷溅湿血迹的杀人现场应当用( )法提取血迹。A、现场实物法 ; B、现场转移法;C、现场照相法 ; D、现场显现法;2、 ( )属于犯罪行为引起或造成的物质A、火药残渣 B、粪便 C、毛发 D、足迹3、犯罪凶器和犯罪工具的区别在于( ) 。A、两者的使用目的不同;B、两者的种类不同;C、两者形成的痕迹不同;D、两者在侦查中的作用不同;4、白灰墙上的干血迹适用( )法提取。A、拍照法 B、静电法 C、剥刮法 D、碘熏法第十章:1、在构成现场勘验记录的几种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现场勘验笔录 ; B、现场绘图;C、现场照相 ; D、现场录相;2、指

24、向标志一般绘制在现场图的( )位置。A、左上角 B、左下角 C、右上角 D、右下角3、柜子被橇、墙上有痕迹的现场,应当画( ) 。A、 现场方位图;B、现场局部平面图;C、现场立面图D、现场平面展开图;4、现场勘验笔录经见证人签名、盖章后,若发现笔录中确有错误或遗漏之处,可制作( )笔录。A、 补充笔录; B、更正笔录;C、补充或更正笔录 ;D、重新制作勘验笔录5、现场勘验笔录记载的顺序应当与( )的实际顺序一致A、现场勘验;B、现场照相;C、现场录相 ;D、现场绘图6、绘制室内现场平面图的一般步骤是( )A、绘制墙壁外侧线-绘制墙壁内侧线-绘制门窗-绘制室内结构和陈设物品-其它痕迹物证B、绘

25、制墙壁内侧线-绘制墙壁外侧线-绘制门窗-绘制室内结构和陈设物品-其它痕迹物证C、绘制墙壁外侧线-绘制墙壁内侧线-绘制室内结构-绘制门窗和陈设物品-其它痕迹物证D、绘制墙壁内侧线-绘制墙壁外侧线-绘制室内结构-绘制门窗和陈设物品-其它痕迹物证107、为了反映现场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及现场与本案有关联的其他场所,应绘制( )A,现场全貌图 ; B,现场方位图;C,现场局部图 ; D,现场平面展开图;8、 ( )的情况不必单独制作笔录,可一般并记入勘验笔录。A、现场实验; B、尸体检验;C、现场搜索; D、人身检查;9、一案有多处现场时,应当以下列哪种方式制作笔录( ) 。A、制作补充笔录 ; B、分

26、别制作现场勘验笔录; C、统一制作一份勘验笔录;D、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方法中的一种10、制作现场勘查笔录时,勘验工作结束的时间应写在( ) 。A、前言部分;B、叙述事实部分;C、结尾部分;D、哪个部分都可以。11、在现场勘验记录的几种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勘验笔录 ; B ,现场图;C,现场照片; D, 现场录像;12、 “天空部满了乌云,人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为失去一位好同志而悲伤,勘验人员满怀复仇的心情开始了现场勘验。在距离死者大约一步远的地方发现一把匕首,”这段现场勘验笔录( ) 。A、很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现场的气氛;B、应标明匕首的准确位置;C 、完全不符合要求;D、应先将现

27、场的方位写清楚再写勘验所见。13、现场勘验检查笔录中现场勘查结束的时间应写在( )部分A、前言 B、叙述事实 C、结尾 D、上述任何一部分14、对室内现场进行测量,应采用( )方法、A、目测法 B、步测法 C、尺测法 D、几何图形法15、在现场绘图时,通常将比例尺符号绘制在( )A、图的左侧,指北针上方 B、图的左侧,指北针下方C、图的右侧,指北针上方 D、图的右侧,指北针下方16、步测法是以人的步幅长度乘以步数来测定距离的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一个复步的长度大约为( )A、60 厘米 B、75 厘米 C、120 厘米 D、150 厘米17、拍摄现场方位照片时,多采用( )方法。A、相向照相法

28、 B、三向照相法 C、四向照相法 D、连续照相法18、现场照片文字说明中,若有两物体距离为 10.5 米,一般应写作( ) 。A、10.5 米 B、10.5m C、10 1/2m D、十点五米1119、对成趟足迹多采用( )方法进行拍摄。A、相向照相法 B、多向照相法 C、回转连续照相法 D、直线连续照相法第十一章:1、分析作案人数主要分析是( ) 。A、单人作案还是结伙作案; B、作案的具体人数;C、A、B 两方面都必须分析; D、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分析 A 或 B。2、 ( )是指根据现场分析的情况,侦查工作应查找具备什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A、 侦查计划; B、侦查方向; C、侦查范围 ;

29、D、侦查部署3、现场分析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A、分析事件的性质; B、分析案件的性质; C、分析案情;D、分析犯罪人特点4、能够教准确的分析判断现场尸体死亡时间的是( ) 。A、现场上的尸僵B、现场上尸体所处位置的钟表C、现场上尸体解剖的胃内容D、现场上尸体边上的呕吐物5、放火现场首先应查明( )A、查明起火原因 B、查明起火时间 C、查明放火原因 D、查明犯罪后果三、多项选择题第一章:1、构成犯罪现场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时间要素 B、空间要素 C、犯罪行为要素 D、犯罪动机要素E、物质形态变化要素2、犯罪现场存在的时间具有( )的特点。A、持续性 B、间隔性 C、多维性 D、一维性

30、 E、顺序性3、犯罪现场的被侵害对象及物质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 ) 。A、被侵害对象的变化 B、现场客体物的增加 C、现场客体物的减少D、现场上原有物体的位置、形状及其组合状态的改变E、有关客观现象的发生4、犯罪现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A、留痕性 B、易变性 C、复杂性 D、反映性 E、多样性5、储存在有关人员头脑中的印象痕迹主要包括由( )感觉器官所形成的印象痕迹。A、视觉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E、听觉6、下列哪些情况可以使犯罪现场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 ) 。12A、现场痕迹物品的多样性 B、现场被变动的情况经常发生 C、犯罪分子伪装、破坏D、非犯罪现场和假案现场的存在 E

31、、未知因素的普遍存在7、下列哪些情况可使现场上犯罪痕迹、物品和现场现象发生变化( ) 。A、正常的物理作用 B、正常的化学作用 C、气候变化 D、人为非故意因素 E、人为故意因素8、下列哪些案件的现场属于不必勘查现场( ) 。A、走私 B、扒窃 C、诈骗 D、拐卖人口犯罪 D、拎包9、不必勘查现场案件的侦破、主要靠( )方法。A、打现行 B、截获 C、摸底排队 D、群众揭发检举 E、阵地控制10、下列哪些场所属于主体现场( ) 。A、杀人的场所 B、抛弃和掩盖尸体的场所 C、盗窃案件财物短少的场所 D、销赃场所 E、隐藏赃物的场所11、下列哪些场所属于关联现场( ) 。A、杀人的场所 B、抛弃

32、和掩盖尸体的场所 C、盗窃案件财物短少的场所 D、销赃场所 E、隐藏赃物的场所12、下列哪些情况可以造成现场的原始状态遭到改变( ) 。A、案发后、事主随便进入现场乱摸乱动 B、侦查人员的不慎 C、犯罪分子的伪装、破坏 D、现场保护人员的疏忽大意 E、现场保护人员的保护方法不当13、下列哪些情形属于伪造现场( ) 。A、不慎失火伪报成他人放火 B、把放火现场伪装成意外失火现场 C、把丢失公款伪报成他人抢劫 D、把内盗现场伪装成外盗现场 E、为侵吞公款伪报成他人抢劫14、下列哪些情形属于伪装现场( ) 。A、把他杀伪装成自杀 B、把他杀伪装成意外事故 C、把不慎失火伪报成他人放火 D、把放火现场

33、伪装成意外失火现场 E、把侵吞公款伪报成他人抢劫15、下列哪些情况可使现场上犯罪痕迹、物品和现场现象发生变化( ) 。A、正常的物理作用 B、正常的化学作用 C、气候变化D、人为非故意因素 E、人为故意因素第二章:1、下列哪些人员赋有保护犯罪现场的职责( ) 。A、公安派出所民警 B、巡警 C、侦查人员 D、学校保卫人员 E、普通群众2、现场保护的意义包括( ) 。A、有助于查明犯罪活动 B、有助于收集犯罪证据和侦查线索 C、有助于提高现场勘查工作效率 D、有利于对犯罪现场的正确处置 E、有助于保守现场和侦查的秘密3、公安保卫人员接到报案时,应对报案人进行初步的询问,询问的要点包括( ) 。A

34、、 报案人的基本情况 B、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情况 C、现场的基本情况 D、被害人、事主的基本情况 E、损失(害)的基本情况4、现场保护人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布置警戒、封锁现场( ) 。A、设置“人墙” B、设置警戒线 C、封锁交通道口 D、关闭房门、设岗看守 E、关闭13大门、划出通道5、现场保护中,对于需要救治的人员,保护人员应做到( ) 。A、态度上给予同情、关怀和照顾 B、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C、设法就地或送到医院救治 D、抓紧时机了解案情 E、针对犯罪分子、还要布置专人监视6、对于爆炸、纵火现场,现场保护人员在赶赴现场的同时,必须向( )报告。A、上级公安机关 B、武装特警 C、交警部门 D

35、、消防部门 E、当地党政机关7、对于爆炸、纵火现场,现场保护人员应做到( ) 。A、弄清有无被围困人员或贵重财物 B、维持现场秩序 C、援救被围困人员、抢救财物 D、组织群众扑灭火险、排除易燃易爆物品 E、纪录抢救中发生的变化、变动情况8、对于发生在铁路上的命案,现场保护人员一般应做到( ) 。A、排除交通障碍 B、疏散围观群众 C、维持现场秩序 D、将尸体移出轨道 E、纪录现场原始状态9、侦查人员到达现场后,现场保护人员应向其报告以下内容( ) 。A、有关案件的基本情况 B、案发后的损失情况 C、现场保护的情况 D、疑人疑事情况 E、现场保护人员的基本情况10、露天现场保护区范围的大小,应当

36、根据( )来确定。A、案件的具体情况 B、天气情况 C、现场所处的地理位置 D、现场周围的环境 E,保护人员的多少11、发生在下列哪些地点的犯罪现场,在划定保护区范围时,可以适当划大一些( ) 。A、 旷野 B、湖滨 C、繁华商业区 D、山林 E、枢纽要道12、对现场上痕迹、物证的保护,通常采取下列方法( ) 。A、警戒法 B、标记法 C、遮盖法 D、转移法 E、提取法13、保护现场人员在进行保护时最重要的工作有( )A、救助伤者;B,核实情况、 ;C、查明罪犯;D、发动群众;E、封锁现场;14、不能做为现场勘查见证人的有( ) 。A、离、退休的公安司法人员;B、旅馆住宿的旅客;C、两劳释放人

37、员;D、少年儿童;E、被害人、事主;15、对于爆炸,纵火现场,现场保护人员应做到( ) 。A、弄清有无被围困人员或贵重财物 B、维持现场秩序C、援救被围困人员,抢救财物D、组织群众扑灭火险,排除易燃易爆物品 E、记录抢救中发生的变化,变动情况第三章:1、现场勘查中发现、收集的犯罪证据主要有( ) 。A、言词证据 B、物质证据 C、文书证据 D、音像证据 E、心理痕迹2、下列哪些属于物质证据( ) 。14A、被害人尸体 B、手印 C、人体排泄物 D、犯罪工具 E、录音带3、现场勘查必须遵守下列哪些要求( ) 。A、及时 B、客观 C、细致 D、全面 E、合法4、现场勘查的及时主要体现早( ) 。

38、A、及时赶赴现场 B、针对紧急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C、及时开展现场访问 D、及时开展现场勘验 E、及时抓获罪犯5、现场勘查人员必须遵守的纪律包括( ) 。A、坚持服从统一指挥 B、保护现场公共财物 C、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 D、严格保守现场勘查秘密 E、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6、 现场勘查的全面性原则要求( ) 。A、凡是犯罪现场都应勘查;B、凡是知情人都应访问;C、凡是对查明案情有关的证据和线索都应收集;D、凡是与犯罪案件有关的材料都应分析;E、凡是勘验方法都应采取;7、现场勘查的工作人员包括( ) 。A、指挥员 B、技术员 C、侦查员 D、发案地派出所民警 E、内部保卫干部第四章:1、侦查部

39、门受理报案的渠道包括( ) 。A、被害人及其亲属直接到侦查部门报案B、 被害人及其亲属通过 110 向公安机关报案C、 有关单位向侦查部门报案D、公民个人向侦查部门报案E、基层公安保卫人员接到群众报案后、再转报给侦查部门2、参加现场勘查人员的多少,应考虑一下因素( ) 。A、案件的大小 B、案件的性质 C、现场的位置 D、危害后果 E、紧急程度3、现场勘查人员赶赴现场后,应做好一下工作( ) 。A、检查现场保护情况 B、掌握重要知情人 C、掌握现场情况 D、邀请现场勘查见证人 E、聘请有关专家4、 勘查指挥员到达现场后了解掌握现场情况的方法有( ) 。A、 听取汇报 B、巡视现场 C、勘验现场

40、 D、组织临场分析 E、直接询问有关人员5、确定现场访问的范围包括( )A、访问的区域范围 B、访问的人员范围 C、访问的内容范围 D、访问的时间范围 E、访问的方式范围6、现场勘查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A、现场访问 B、实地勘验 C、现场复验 D、现场实验 E、临场讨论7、结束勘查的基本条件包括( ) 。A、现场主要情况已经查明15B、现场主要情况已经研究清楚C、侦查范围、重点已经确定D、应采取的侦查措施已经确定E、相关的法律手续齐备第五章:1、荒郊森林中掩埋一具已高度腐败女尸应到现场勘查的人员是( ) 。A、林业局长 B、公安局长; C、刑警队长;D、主治法医师; E、警犬

41、训师;2、勘验重大现场时,应将现场人员分为( ) 。A、现场保护组; B、现场顾问组 ; C、现场访问组 ;D、现场勘验组 ; E、现场机动组;3、现场勘查实施阶段的组织指挥的内容包括( ) 。A、抓现场访问;B、抓现场勘验检查;C、抓紧急侦查措施的采取;D、抓勘查后现场的处理工作;E、抓现场勘查速度;4、现场勘查人员赶赴现场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 。A、检查现场保护情况 B、掌握重要知情人 C、掌握现场情况 D、邀请现场勘查见证人 E、聘请有关专家5、现场勘查的工作人员包括( ) 。A、指挥员 B、技术员 C、侦查员D、发案地派出所民警 E、内部保卫干部第六章:1、选择现场访问的场所时应考

42、虑( ) 。A 、远离发案现场 ; B、有利于保护现场 ; C、比较肃静; D、有利于保密 ; E、方便侦查人员;2、现场访问对象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包括( ) 。A 、要求保密的权利 ; B 、拒绝作证权利;C、邀请协助访问的第三者帮忙的权利;D 、有要求阅读或向他宣读证言笔录的权利;E、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3、现场访问的原则主要包括( ) 。A 、必须保证有关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B、要告知被询问人有作证的义务和责任;C 、要告知被询问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16D、严禁刑讯逼供;E、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它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4、向被询问人提出问题时,通常应注意( )

43、。A、提问应当科学;B、提问要突出重点;C、提问要有宽容度;D、提问要尽量做到全面细致;E、提问要及时;5、发现陈述中矛盾的主要方法是( ) 。A、看几个陈述人在陈述同一事实有无不一致的地方;B、看陈述有无与历史事实、规章制度不相符的地方;C、看陈述有无违反科学常识、自然规律的地方;D、看陈述有无与一般生活管规律、风俗习惯不相符的地方;E、看陈述有无与现场情况不相符的地方;第七章: 1、现场勘验的对象主要包括( ) 。A、犯罪场所 ; B、犯罪心理人; C、犯罪目的;D、犯罪物品 ; E、犯罪痕迹;2、 ( )必须邀请见证人参加。A、现场调查访问 B、现场勘验检查 C、 现场搜索;D、现场实验

44、; E、现场分析;3、杀人犯罪现场勘验时应遵循( )原则A、先静观后动手B、先勘验后拍照C、先内部后外部D、先重点后一般E、先地面后高处4、抢劫杀人案件现场勘验检查的方法有( )A、技术勘验法B、调查访问法C、比较研究法D、现场搜索法E、观察法5、属于静态勘验的内容主要有( ) 。A、整体巡视;B、初步勘验;C、局部勘验;D、个体勘验;E、详细勘验;6、下列哪些属于物质证据( ) 。A、被害人尸体 B、手印 C、人体排泄物 D、犯罪工具E、录音带7、现场勘查中人身检查的目的包括( ) 。A、人身识别;B、 查明伤害情况;C、查明生理状态;17D、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识别;E、查明性犯罪的后果。8

45、、现场勘验中进入现场的方法主要有( ) 。A、 圈记法;B、提取法;C、衬垫法;D、沿障碍物进入法;E、记录法;9、下列属于犯罪痕迹勘验范围的有:( )A、牙印 B、刀创 C、剪切痕迹 D、玻璃破碎痕迹 E、牲畜蹄迹10、下列属于犯罪物品勘验范围的有:( )A、罪犯遗留在现场上的物品 B、被害人遗留在现场上的物品 C、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 D、犯罪行为侵犯的物质 E、罪犯粘附的物品11、 “先外表后内部”的勘验原则适用下列哪些对象( )A、保险柜 B、办公桌 C、墙壁 D、人身 E、尸体12、现场实验应遵循哪些法律规定( )A、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B、禁止一切可能造成危险、有伤风化、侮辱人格的行为

46、 C、须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 D、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应制作笔录 E、进行现场实验可以照相、录像(音)第八章:1、现场勘验发现的痕迹( )属人体痕迹。A 、现场血迹; B、现场脚印; C、现场指纹;D、现场弹壳; E、现场吃剩的半个苹果;2、犯罪现场上常见的犯罪痕迹有( ) 。A 、人体痕迹;B、各种破坏工具痕迹;C、交通运输工具痕迹;D、心理痕迹;E、印象痕迹;第九章:第十章:1、现场图的标题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A、案件发生的时间 B、案件发生的地点 C、案件性质D、犯罪过程 E、现场图的种类2、测量现场的方法主要有( )A、自测法 B、步测法 C、尺测法 D、直线交叉法 E、

47、按已知物体高度测定距离法3、构成各种现场图的要素包括( ) 。A、标题 B、指向标志 C、比例尺符号 D、图例说明 E、图形4、现场照相按照拍的内容可分为( ) 。A、现场方位照相 B、现场概貌照相 C、现场中心照相D、现场比例照相 E、现场细目照相185、现场勘验检查笔录中对天气情况的记录,应记录( )A、温度 B、湿度 C、风力 D、风向 E、晴、雨、雪、阴、雾等6、下面关于对现场拍摄的照片提出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照片一律用光面相纸制作 B、照片可留白边 C、照片的几何形状应以竖幅矩形为主 D、照片的长度比例应在 8:5 左右 E、指纹照片应放大 3 倍7、下面关于对现场照片的粘贴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单幅照片应粘贴在图文区中心偏上部位 B、两幅照片粘贴时应上顶天头下至地角 C、现场指纹照片粘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