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考试科目:地震勘探原理 考试时间:3 小时 试卷页数:共 2 页考生注意: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视为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30 分)1、FVO 2、非均匀介质 3、各向异性介质 4、反射定律 5、透射定律 6、视波长视速度 7、惠更斯原理 8、费马原理 9、频散 10、假频 11.AVO12 横波 13 转换波 14 绕射波 15 回转波 16 地震子波 17 纵波 18 均匀和非均匀介质 19 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介质 20 视速度与视波长 21 波阻抗13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理想各向异性介质可归纳为三类 、 。2、子波从相
2、位性质上可归纳为三种 、 、 。3、对同一类岩石而言,速度随密度的变化规律一般为 。4、反褶积、叠加和偏移的主要功能分别是 、 、 。121、将介质中地震波刚刚传播到的各点连起来得到的面称为( )A.波面 B.等相面 C.波前面 D.波尾2、水平叠加剖面使得( )A.反射波能量增强 B.面波能量增强 C.多次波能量增强 D. 干扰波能量增强3、决定横向分辨率的因素有( )A.波阻抗差异 B.地震波波长与地质体的尺度 C.震源激发频率4、地震波频率 f 和波长 之间的关系为 v=f,则( ) A.提高频率可以使速度增大 B.地震波波长变小,则速度变小 C.地震波速度只与介质性质有关系,不随频率和
3、波长的改变而改变5、若地震波由界面上方入射到界面时的反射系数为 R,则波从界面下侧入射到界面时, 反射系数为( )A.+R B.-R C.1-R091、地震勘探工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环节:(1) ;(2) ;(3)2、静校正的主要目的是(4) ,动校正的主要目的是(5)。3、给定采样间隔 t,可恢复的最高频率是(6) ,它被称为尼奎斯特频率,也叫折 叠频率。4、反褶积、叠加和偏移的主要功能分别是(7) (8)(9)。5、对同一类岩石而言,速度随密度的变化规律一般为(10)。08 1、子波从相位性质上可归纳为三种(1) ,(2) ,(3) 。2、对同一类岩石而言,速度随密度的变化规律一般为(4
4、)。3、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后的剖面上所见到的同相轴是由地球内部具有(5) 的界面产生的。4、静校正的主要目的是(6) ,动校正的主要目的是(7) 。5、反褶积、叠加和偏移的主要功能分别是(8) (9)(10) 。07 1、地震勘探工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环节:(1) ;(2) ;(3) 。2、对同一类岩石而言,速度随密度的变化规律一般为(4) 。3、给定采样间隔 t,可恢复的最高频率是(5) ,它被称为尼奎斯特频率,也叫折叠频率。4、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后的剖面上所见到的同相轴是由地球内部具有(6) 的界面产 生的。5、根据滤波理论,频率域的乘积运算,时间域为(7) 运算。6、反褶积、叠加和偏移的主
5、要功能分别是(8) (9)(10)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60 分)13 1、简述断层在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的识别标志;那些地震属性可用来识别断层。 (10 分)2、简述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10 分)3、同一地区,深层较浅层而言,地震资料特征主要有哪些不同?深层地震勘探的关键难点是什 么?为什么?(15 分)4、简述波动地震学、几何地震学的概念,以及波动地震学向几何地震学过渡的条件(10 分) 。5、叠前反演的优点是什么?叠前地震反演对资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0 分) 。6、示意画出并在图中用文字标明下列内容:直达波、反射波、透过波射线;直达波、反射波时距曲线。7、何谓动校正
6、,如何计算?影响水平叠加效果的因素?8、什么是地震反演?叠后反演主要有哪些类型?叠前反演的主要优点是什么?10、简述地震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的形成过程,并说明为什么要对地震资料进行室内数字处 理?11、以下是某工区三条测线快横波(S2)和慢横波(S1)叠加剖面对比图,请问哪些测线存在各 向异性,为什么?09 12、简述地震勘探中分辨率的概念以及提高分辨率的方法(10 分) 。13、14、简述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速度表达式及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一般关系(10 分) 。15、简述井间地震、矢量(多波多分量)地震和四维地震的基本方法和用途(15 分) 。08 16、列举陆上地震勘探中的主要干扰波及其特征,
7、简述压制干扰波的方法(10 分) 。四、计算题(35 分)1、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时,其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出水平层状均匀介质条件下平均 速度、均方根速度计算公式,若给定三层厚度均为 1000 米,各层速度分别为 3000 米/秒、5000 米/秒和 6000 米/秒,求第一、三层底界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和均方根速度。 (15 分)2、试作出如下图所示地质模型的叠加剖面(即自激自收剖面)示意图,不画绕射波,要求计算出各个控制点在叠加剖面上的坐标(在计算中利用 的近似表达式) (20 分) 。3. 在 t0,x 为非零常数时,试证明动校正量相对误差与叠加速度的相对误差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5 分) 。 4,(1)试推导利用平均速度计算层速度的公式(10 分) 。(2)如下图所示为叠加速度谱,A、B 分别为所解释的两个速度点,A 点的速度和 t0 时间分别为 Va,n-1 和 t0,n-1,B 点的速度和 t0 时间分别为 Va,n 和 t0,n。假设地层水平,且叠加 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则 DC 延长线与速度轴的交点 S 点所对应的值就是 AB 层的层速度试证明这一结论(10 分) 。5.AVO 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发展方向。 (20 分)6、目前主要地震新技术新方法(指常规二维、三维地震勘探之外)有哪些,请简述其基本 概念和用途(四项以上) 。 (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