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定律试题1、15、某人染色体组成为 44+XYY,该病人可能是由于亲代产生配子时,什么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所致( ) A次级精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2、19、某 XY 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片有阔叶和窄叶两种,且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对上表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据第 l 组实验可以确定阔叶为显性 B、仅根据第组不能确定叶形的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C、第 2 组母本为杂合子 D、第 l 组子代的阔叶雌株全为纯合子3、28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已知菠菜的抗霜与不抗
2、霜、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不抗霜抗病 不抗霜不抗病 抗霜抗病 抗霜不抗病雄株 3/4 1/4 0 0雌株 0 0 3/4 1/4A抗霜基因和抗病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 B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都属于显性性状C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D上述杂交结果无法判断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的显隐性4、29.右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 I 上还是片段 II 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性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雌性为显
3、性,雄性为隐性;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 I;I B. II -1;I C. II-1 或 I; I D. II -1;II -15、20、某种蝇的翅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中 25为雄蝇翅异常、25为雌蝇翅异常、25雄蝇翅正常、25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C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D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6、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 ZW 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 1中雄性均为芦花形,雌性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
4、错误的是(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 Z 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 W 染色体上B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C让 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 F2表现型雄鸡有一种,雌鸡有两种D将 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 F3中芦花鸡占 3/4 7、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设眼色基因用 A、a 表示,翅型基因用 B、b 表示),右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基因。分析图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雌蝇 30 10 0 0雄蝇 30 10 30 10A.眼色中的红眼,翅型中的长翅均
5、为显性性状 B右图所示基因型即为表中红眼雄蝇基因型C右图中、X 或 Y 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D若右图果蝇产生了含 YB的配子,则说明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8、下列关于白眼雄果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不存在白眼基因 B该果蝇的肌肉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均存在着 Y 染色体C观察该果蝇的精巢,发现其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可能有 1N、2N、4ND该果蝇的表皮细胞增殖时,白眼基因移向一极,Y 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9、48实验小组在对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进行研究时,绘制出下图所示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果蝇体内除精子外,其余细胞内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位于
6、 X 染色体上的基因均能在 Y 染色体上找到相应的等位基因C若此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 DX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DY,dX,dYD 1、 1、 2、X 或 2、 2、 1、Y 均可表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10、下图甲表示家族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致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 II-4 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图乙中的11、控制 Xg 血型抗原的基因伴随 X 染色体遗传,Xg 抗原阳性对 Xg 抗原阴性为显性。下列有关 Xg 血型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人群中,Xg 血型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B若父亲为 Xg 抗原阳性,母亲
7、为-Xg 抗原阴性,则女儿全部为 Xg 抗原阳性C若父亲为 xg 抗原阴性,母亲为 Xg 抗原阳性,则儿子为 xg 抗原阳性的概率为 75%D一位 Turner 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组成为 XO)的血型为 Xg 抗原阳性,其父为 Xg 抗原阳性,母亲为 Xg 抗原阴性,可知其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母亲的卵细胞缺少 X 染色体所致12、某 XY 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实验 1: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实验 2: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仅根据实验 2 就能够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实验
8、 2 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C实验 1、2 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D实验 1 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中雌性窄叶植株占 25%13、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XY 和 XX,假定一只正常的 XX 蝌蚪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 )的比例是A : 1 :1 B : 2 :1 C : 3 :1 D : 1 :014、 紫罗兰的胚表皮呈深蓝色与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正、反交时:胚表皮深蓝色 胚表皮深黄色 F 1胚表皮深蓝色;胚表皮黄色 胚表皮深蓝色 F 1胚表皮黄色。由此可知紫罗兰胚表皮颜色的遗传属于A显
9、性遗传 B随机遗传 C细胞质遗传 D体性遗传15、现有纯种红色果肉和纯种黄色果肉两个番茄品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这一对性状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还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他们进行的实验及其结果如下:多组红色果肉黄色果肉,当年收获的番茄均为红色果肉;多组黄色果肉红色果肉,当年收获的番茄均为黄色果肉。于是,该小组认为番茄果肉颜色的遗传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说明理由。A同意,正反交结果不一样B不同意,正反交结果不一样有可能为伴 X 遗传C不同意,果肉的性状由杂交中母本的基因决定;既不属于核遗传,也不属于细胞质遗传D不同意,果肉是当年母本的子房壁细胞发育而成的;属于细胞核
10、遗传16、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正确的是 ( )A的 DDdd,F 1全是右旋,F 2出现性状分离 B椎实螺外壳的旋向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CddDd,F 2中基因型为 dd 的表现为左旋 DDDDd,F 2个体中表现为右旋的纯合体比例为 3417、叶绿体的 DNA 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叶绿体 DNA 能够转录 B叶绿
11、体 DNA 是遗传物质 C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 D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18、下列除了哪一项之外,其余的都是细胞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的共同特点?A、都是 DNA 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都有可能发生突变C、基因通常是成对存在的 D、基因的表达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19、在一对性状的正交与反交实验中,F 1 往往能得出不同结果的一组遗传方式是A、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 B、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遗传与伴性遗传C、细胞质遗传与伴性遗传 D、只有细胞质遗传20、下列关于细胞质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子代表现为母本的性状 B、后代的性状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C、有时也会受到核遗传的控制 D、细胞质内的大多数细
12、胞器都能独立遗传21、用水稻的雄性不育 S(rr)作母本,用恢复系 N(RR)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是A、母本上结的种子是 S(Rr)、父本上结的种子是 N(RR)B、母本上结的种子是 N(RR)、父本上结的种子是 S(Rr)C、母本与父本上结的种子都是 S(Rr)D、母本与父本上结的种子都是 N(RR)22、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是一种遗传病,此病是由线粒体 DNA 基因突变所致。某女士的母亲患有此病,如果该女士结婚生育,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A、如果生男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B、如果生女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不管生男或生女,孩子都会携带致病基因 D、必须经过基因检测,
13、才能确定23、下列有关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者都由 DNA 上的基因控制的 B两者都必需通过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才能表达性状C两者的子代都有可能出现性状分离D正交与反交所产生的子代性状,细胞核遗传总是相同,而细胞质遗传总是不同24、紫茉莉的叶片有绿色、白色、花斑三种类型;花色由一对核基因 R、r 控制,基因型 RR 为红色,Rr 为粉红色,rr 为白色,根据下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自交,后代全部为花斑叶 B个体有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C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D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25、叶绿体的 DNA 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
14、是A叶绿体 DNA 能够转录 B叶绿体 DNA 是遗传物质C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 D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26、某植株从环境中吸收前体物质经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紫色素,此过程由 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如下图所示)。其中具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白花 据图所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只有基因 A 和基因 B 同时存在,该植株才能表现紫花性状B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不能利用前体物质合成中间物质,所以不能产生紫色素CAaBbaabb 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1: 3D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必定发生性状分离2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质基因
15、存在于细胞器的染色体上 B如果紫茉莉花斑枝条上花的雌蕊接受同一枝条上的花粉,F 1会产生三种不同的类型:白色绿色花斑 C细胞质遗传中,F 1总是表现母本性状,因此 F1一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D细胞质遗传也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同样遵循遗传三大定律 28、在遗传现象中,子代与母本的性状表现完全一致的是(假设不发生基因突变)A色盲女性的儿子色觉 B多指女性的女儿手指类型C具有某些抗性的大肠杆菌 D花斑枝条紫茉莉接受绿枝条的花粉29、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无论正交或反交,F 1总表现为母本性状,以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B受精卵是在母本内发育的C细胞质遗传是一种无性生殖 D具
16、有细胞质遗传特点的生物都是纯合体30、把培养在含轻氮( 14N)环境中的一细菌,转移到含重氮( 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 DNA 组成分析表明A3/4 轻氮型、1/4 中间型 B1/4 轻氮型、3/4 中间型C1/2 中间型、1/2 重氮型 D1/2 轻氮型、1/2 中间型31、13、在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 A、B、D 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有色植株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 有色植株aabbdd25%有色种子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 则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17、 ) AAABBDD BAABbDD CAaBBDd DAaBbDD32、30某种蛇体色的决定如下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和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 BBdd、bbDD BF 1的基因型全部为 BbDd,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C让 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116D让 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 1833、22.玉米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合理密植可提高玉米的产量。最新研究表明玉米茎叶夹角是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如玉米茎叶夹角由 A(a)、B(b)、C(c)三对基因控
18、制,且基因型为 aabbcc 植株的茎叶夹角度数为 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夹角度数减小 y。不考虑环境因素,现要通过自交培育最适合密植的植株,则适合做亲本的植株中茎叶夹角最大为 ( )Axy Bx2y Cx3y Dx4y34、29从下列某种哺乳动物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可以肯定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是A一头黑毛雄性与多头黑毛雌性杂交,后代雄性中,黑毛:白毛=1:1,雌性全部黑毛B一头长毛雄性与多头短毛雌性杂交,后代 3 只长毛(一雄二雌)4 只短毛(二雄二雌)C一头直毛雄性与一头卷毛雌性杂交,产生一对后代,其中雌性卷毛,雄性直毛D一头蓝眼雄性与一头棕眼雌性杂交,后代全部棕眼雌性35、28、
19、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 AABB 高 50 厘米,aabb 高 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 Fl,再自交得到 F2,在 F2中表现 40 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不可能为AaaBB BAAbb CAABb DAaBb36、 7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已知绿色无纹鹰与黄色无纹鹰交配,F1 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 1:1.当 F1 的绿色无纹鹰
20、彼此交配时,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F1 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比例为 1:1:1:1 BF1 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C显性性状分别是绿色、无纹 DF2 中致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1/4二、综合题(每空? 分,共? 分)37、野生型果绳(纯合体)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生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下图(左)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下图(右)。分析回答:评卷人 得分(1)由 F1可知,果蝇眼形中_是显性性状。(2)若 F2中圆眼:棒眼=3:1,
2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3)若 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 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_,也有可能位_于。(请据图回答)(4)请从野生型、F 1、F 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判断。实验步骤:用 F2中棒眼雄果蝇与 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 F3;用 F3中的_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_个体出现。预期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与结论:_,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 38、27. (14 分)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
22、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 9 号和第 6 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与_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 F2 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_并且在花期进行套袋和_等操作。如果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_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_自交留种即可。(3)当用 X 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 F1代 734 株中有 2
23、 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 6 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 6 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在下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标出 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若在幼嫩花药中观察上图染色体现象,应选择处于_分裂的_期细胞。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认为 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 : 经 X 射线照射的少 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 F1代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 X 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实验步骤:第一步:选 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_杂交,得到种子(F 2代);第二步:
24、F 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 3代);第三步:观察并记录 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结果预测及结论:若 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 6 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若 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说明花粉中第 6 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三、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39、“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右图所
25、示。现有右旋和左旋椎实螺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母性效应”现象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_。评卷人 得分(2)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_;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_。(3)F2 出现三种基因型的根本原因是_。当 F2 自交产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4)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 F1 的性状。若子代表现情况是_,则该左旋椎实螺是纯合子;若子代的表现情况是_,则该左旋椎实螺是杂合子。 40、27.(14 分)玉米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表示紫色玉米籽粒中两种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请回答:决定红色
26、籽粒的基因型有 种。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籽粒中紫色籽粒占 。(2)玉米宽叶基因 T 与窄叶基因 t 是位于 9 号染色体上的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 9 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 Tt 的宽叶植株 A, 其细胞中 9 号染色体如图一。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为了确定植株 A 的 T 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 F1,如果 F1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说明 T 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 A 为父本,正常的植株为窄叶母本杂交产生的 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 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_(
27、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未分离。若中得到的植株 B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3 条 9 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 1 条和 2 条 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 B 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参考答案1、解析:人类的性染色体有两种类型,XX、XY,根据题意选 A 答案:A2、解析:根据题意,第一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中纯合子、杂合子各占一半。故选 D 答案:D3、【答案】B【解析】先分析抗霜和不抗霜这对相对性状,父本抗霜和母本不抗霜,后代雄株全部是不抗霜,雌株全部是抗霜,所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则亲本的交配组合为 XAYXaXaX AXa
28、、X aY,所以抗霜为显性性状;第二对相对性状,双亲都是抗病植株,后代有不抗病植株的出现,所以不抗病植株是隐性性状,抗病植株是显性性状。4、【答案】 C 【解析】的交配类型是 XaXaXAYX AXa、X aY,或者 XaXaXAYaX AXa、X aYa的交配类型是XaXaXaYAX aYA、X aXa。5、解析:如果是 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X aXa XAY),后代只有 XAXa 、 XaY 两种类型,与题意不符。故选 D 答案:D6、【解析】 因此 F3中芦花鸡占 3/4。【答案】 C 7、【答案】 B【解析】 由于亲本都是红眼,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
29、离,故红眼为显性性状,同理,翅型中的长翅为显性性状,A 正确。由表中数据知,翅的遗传无性别之分,为常染色体遗传,而眼色为伴性遗传,由于雄性亲本为红眼,而子代雄蝇中有白眼,所以眼色不可能是伴 Y 遗传,是伴 X 遗传,而右图中的 B 和 b 分别位于 X 和 Y 染色体上,所以不能表示表中雄蝇的基因组成,B 错误。根据染色体组的概念,可知图中、的一条染色体和 X或 Y 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C 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 和 Y 染色体能联会配对,此过程中如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形成含 YB的配子,另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Y 染色体复制过程中如发生基因突变也可形成含 YB的配子,D正确。8、D
30、 9、【答案】D【解析】由于 Y 染色体比较短小,没有 X 染色体的等位基因,若此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 DX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DX 、dy 、dy。故选 D10、A 11、C 12、D 13、D 14、 C 15、答案:D 果肉是当年母本的子房壁细胞发育而成的,与母本的基因型一样;而母本的基因型是由上一代的父本和母本共同决定;属于细胞核遗传。16、答案 D 【解析】:既然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这样就形成了母本的基因型控制子代的表现型的现象(只控制子代)。则 A 选项中,母本的基因型为 DD,F 1 的基因型 Dd 全是右旋,F 2的基因
31、型DD、Dd 和 dd 受母性影响,表现全是右旋;在 F2 代看到的正常的分离比没有出现,而是延迟一代出现,在 F3 代出现孟德尔式分离比;B 选项错误。C 选项中,母本的基因型为 dd,F 1的基因型 Dd、dd 全是左旋,这样 F2中以 Dd 为母本的个体出现右旋性状。C 选项中,F 1的基因型为 DD、Dd,自交组合有两种:1/2DDDD 和1/2DdDd,子代 F2个体表现全为右旋,纯合体 DD 比例为 1/21/43/4。17、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叶绿体的成分与叶绿体 DNA 遗传的相关知识,以及分析推理能力。由“叶绿体 DNA 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可
32、以推断出“叶绿体的功能受细胞核基因的控制”、“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以及叶绿体 DNA 是遗传物质、能够转录等结论,故 D 项是错误的。18、C 分析:细胞质基因是核基因在化学本质和生物学特性上都是一样的,但由于在细胞质是的 DNA 分子不象细胞核中的 DNA 分子那样成对存在,因此细胞质基因是不成对存在的,而细胞核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19、C 分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正反交实验中:如果是细胞核中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则正反交 F1结果是一样的,细胞核中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包括常染色体遗传、伴性遗传;细胞质所控制的遗传,则正反交 F1结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20
33、、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质遗传的特点,A、B、C 三项都它的特点,细胞质中能独立遗传的细胞器应是具有DNA 的细胞器,也就是说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才能独立遗传。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21、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质遗传的具体应用杂交水稻的制种问题,雄性不育 S(rr)作母本,它的花粉是败育的,即不能产生雄性生殖细胞,只能产生基因型为 S(r)的卵细胞,作为父本的基因型为 N(RR)植株能产生基因型为 R 的雄性生殖细胞和基因型为 N(R)的卵细胞,因此,母本只能接受父本的花粉产生的种子的基因型为 S(Rr),而父本只能进行自花授粉,结出 N(R R)的种子,故本题的答案是(A)。22、C
34、 23、D 24、D 25、D 26、D 27、B 28、A 29、A 30、A31、答案:C 解析: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计算,只有有色植株与 AaBBDd 的植物杂交,才与题意相符合。选 C32、【答案】C【解析】因为亲本是纯合的,所以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 BBdd、bbDD;双亲的后代 F1的基因型全部为 BbDd,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让 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43/4=916;让 F1花纹蛇(BbDd)与杂合的橘红蛇(bbDd)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 1/21/4=18。33、【答案】 C【解析】:“现要通过自交培育最适合密植的植株是 aabbcc
35、”,“做亲本的植株中茎叶夹角最大”,可知,亲本的自交后代中应该具有各种基因型,因此亲本为 AaBbCc 才能满足要求,AaBbCc 的茎叶夹角为 x-3y。34、【答案】A【解析】“一头长毛雄性与多头短毛雌性杂交,后代 3 只长毛(一雄二雌)4 只短毛(二雄二雌)”和“一头直毛雄性与一头卷毛雌性杂交,产生一对后代,其中雌性卷毛,雄性直毛”后代数目太少,无法判断;D 选项若棕眼基因为 ZZ 蓝眼基因为 zz 后代全部为 Zz 与性染色体无关。35、【答案】 C【解析】因为纯合子 AABB 高 50 厘米,aabb 高 30 厘米,所以每个显性基因的效应是 5 厘米。F l的基因型是 AaBb,且
36、高度为 40 厘米,F 2中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就是 40 厘米。36、【答案】A【解析】由 F1 绿色无纹雕鹗 自由交配后代表现性状绿:黄2:1,知致死基因型为 AA,控制绿色;后代无纹:有纹3:1,知无纹为显性;由于无纹可能是 BB 或 Bb,故不能确定黄色无纹雕鹗与绿色无纹雕鹗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二、综合题37、 38、【答案】27.(14 分,除注明外每空 1 分)(1)糯性紫株 蓝色棕色=11(2)AAbb、aaBB 人工授粉 二 绿株(3)见右图(字母或者位置标错不得分) 减数第一次 前(联会、四分体)实验步骤:紫株 结果预测及结论:31(2 分) 61(2 分)【解析】基因分离定
37、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色,一半呈棕色,说明含 A 的花粉与含 a 比值为 1:1,恰好证明了 F1(Aa)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两种花粉 A:a=1:1,从而验证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 AAbb、aaBB, 并且在花期进行套袋和人工授粉等操作。当用 X 射线照射亲本,可诱发植株发生基因突变。三、填空题39、 40、【答案】27.(除特别标记外每空 2 分,共 14 分)(1) 4 (1 分) 3/16(1 分)(2) 缺失 宽叶窄叶=11父本 同源染色体 宽叶窄叶=23 3/5【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染色体的变异的相关知识。紫色玉米受(基因 A、基因 b)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根据图 1 分析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