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逻辑学试卷 共 6 页 第 1 页 法律逻辑学试卷 共 6 页 第 2 页 1、若“所有的法官都是懂法律的”为真,则“所有不懂法律的都不是法官”取值为 。 2、在“并非如果张三进入过犯罪现场,他就是罪犯”这一判断中逻辑常项是 。 3、根据 律,若“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为真,则性质判断 和 均为假。4、若 为假,则 取值为 qp)()(qp5、一个有效的性质三段论的小项在结论中周延,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则此三段论是第 格 式。6、 “中国的法官是廉洁的”中的“中国的法官”这个概念与“廉洁的”这个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 关系或 关系。7、与“张三不是杀人犯而是强奸犯”相矛盾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
2、。 8、 “法律不是一天就能读完的,所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从逻辑规律的角度看,它犯了 错误。9、 “某地一水泵房被盗,竟现场勘察后发现,现场内的 4 台电机被盗,经周密侦察,侦察人员抓获了 3 名盗窃分子。经审查,他们对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都只承认盗了 1 台,即共 3 台电机,并当场将赃物交出。后经反复调查,也未发现他们之中有人两次从现场盗窃电机。于是,侦察人员认为,一定还有另外的盗窃分子偷盗了第 4 台电机。 ”这个结论的得出使用了穆勒五法中的 法。 (4 分)1.“只有 p,才 q”与“p 或者 q”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包含着(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
3、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 )的逻辑错误。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否定定义 D.以比喻代定义3.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4.“大部分人是通情达理的。 ”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A.所有的 S 是 P B.所有的 S 不是 P C.有的 S 是 P D.有的 S 不是 P5.“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间具有(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
4、系 D.下反对关系6.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为真。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7. “赵、李二人中至少有一个是罪犯” ,这判断等于断定了( ) 。A. “赵是罪犯” B. “李是罪犯”C. “赵是罪犯,或者李是罪犯” D. “赵和李都是罪犯”8.“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作为定义,犯了( )的逻辑错误。A定义过宽 B. 定义过窄 C. 循环定义 D. 同语反复9.“所有拾金不昧的人都是有道德的人,所以,老张是拾金不昧的人。 ”这个三段论犯了( )的逻辑错误。A.大项不当周延 B.小项不当周延 C.两否定的结论
5、D.中项不周延10.“当 pq 取值为真时,那么 p 与 q 均真,因为当 p 与 q 均真时,pq 取值为真”这个证明( ) 。A.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 B.犯了“推不出”的错误C.犯“论据虚假”的错误 D.是正确的1.以“只有反腐倡廉,才能搞好党风”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 。A.没有反腐倡廉 B.搞好党风 C.并非没有反腐倡廉 D.没有搞好党风2. 以“只有受贿,才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推理,另一前提可以是( )A.受贿 B.未犯法 C.未受贿 D.犯法3. “有些证人不是说谎者”这一判断中,主项和谓项可以是( )关系。A.真包含 B.真包含于 C.交叉 D.全异4.
6、若“如果李明在师大,那么张胜不在师大”为真,则下面为假的判断是( )。A.李明和张胜都在师大 B.李明和张胜都不在师大C.李明和张胜至少有一人不在师大 D.并非“李明不在师大或张胜不在师大”5.下列各组断定中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 )。A.(SAP)并且(SOP) B.SAP 并且(SOP)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一、填空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16 分)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法律逻辑学试卷 共 6 页 第 3 页 法律逻辑学试卷 共 6 页 第 4 页 C. p
7、q 并且pq D. SEP 并且 SIp6.已知“如果甲是案犯,那么乙或丙也是案犯”为真,则( )必真。A如果乙或丙是案犯,那么甲是案犯 B只有乙或丙是案犯,甲才是案犯C只有甲不是案犯,乙和丙才都不是案犯 D如果乙和丙都不是案犯,甲也不是案犯7.“有些中国的法官是廉洁的”中的“中国的法官”这个概念与“廉洁的”这个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 )关系。A.真包含 B.相容 C.交叉 D.全同1. 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4 分)“侵犯财产罪就是侵犯所有人的公共财产的犯罪行为” 。2. 下列推理属何种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20 分)黄某有作案时间,所以,他是作案人。如果不负刑事责任,那就
8、不是故意犯罪;某甲已负有刑事责任,所以,他是故意犯罪。正当防卫是无罪的,所以,有罪的都是不正当防卫。该凶杀案或是仇杀,或是情杀,或是奸杀,或是谋财害命;经初步调查,该案系仇杀;所以,此案既不是情杀、奸杀,也非谋财害命。3. A、B、C 三人从某政法大学毕业后,一个当上了律师;一个当上法官;还有一个当上了检察官。但究竟谁担任什么司法工作,人们开始不清楚,于是作出如下猜测:甲:A 当上了律师,B 当上了法官。乙:A 当上来了法官,C 当上了律师。丙:A 当上了检察官,B 当上了律师。后来证明,甲、乙、丙三人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问:A、B、C 各担任什么司法工作?写出推导过程。 (8 分)得分 评卷
9、人 复核人 四、分析题(共 50 分)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法律逻辑学试卷 共 6 页 第 5 页 法律逻辑学试卷 共 6 页 第 6 页 4. 某派出所工作人员 A、B、C、D、E、F 六人商定春节期间值班。已知:如果 E 值班,则 A 或 C 也得值班如果 C 值班,则 B 也值班只有 E 值班,F 才值班F 春节期间须值班,并且 A 不值班。问:B 春节期间是否值班,写出推导过程。 (12 分)5、指出下列证明的论题、论据、论证方式,并根据证明规则检验其是否有效。 (10 分)“我认为某甲是该案的凶手。因为,首先该案件的凶手是持三棱刀作案的,而今查出,某甲有一把三棱刀,由此,可以肯定某甲正是该案的凶手。其次,如果谁是该案的凶手,那么发案时间内一定有作案时间,经查,在案发时间内,某甲有作案时间。所以,某甲是该案的凶手无疑。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