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语文一轮复习八下(4-6 单元) 姓名: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蘸水(zhn) 附和(h) 阔绰(chu) 腼腆(din)B、间(jin)或 胚子(pi) 踹一脚(chui) 避讳(hu)C、啐骂(cu) 不省人事(xng ) 星宿(xi) 作揖(y)D、侥幸(jio) 带挈(qi) 恐吓(h) 魁梧(ku)2选出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 )A猕猴(m) 蟾蜍(chn) 花卉(hu) 如火如荼(ch)B灼烧(zhu) 吮吸(yn) 乙烯(x) 天竺葵(zh)C编撰(zhun) 轨(gu)道 囊胚(nng) 臭气熏天(xn)D鲫鱼(ji) 濒临(bn) 腺素(xin
2、) 康乃馨(xn)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tu( )唐 俯 kn( ) 踱( )进 桑梓( )4、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总不会忘了江南那架在水上的圆拱桥。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奇巧的身姿就是精灵飞舞的轻灵的翅膀,在阳光下 A,在细雨中 B。大块的青石砌就出妩媚的弯眉,荡漾的水波 yn yng( )着含情的美目。真的觉得江南的圆拱桥就像美人的眉,青色的弯弯的一瞥,C。淡淡的,斜插入鬓的,有着风情万种却又任性娇憨的眉。那么随心所浴轻轻舒展便成了一道风景,跨过 lin yn( )的水纹,掩入整副水墨中。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文中括号内。请指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两处)“妩媚”一词在文
3、中的意思是 。将下列三个短语填入文中划线的 A、B、C 三处,正确的顺序是 。a、轻巧而温婉 b、透明而朴直 c、清雅而迷离5、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栩栩如生 无精打彩 官运享通 不屑置辨 津津有味 唯唯连声 平起平坐 五彩斑澜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入夜,亮化扩建后的朝阳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B、 哈利波特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C、在南京市的几条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笑容满面。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7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厂产品的数量
4、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B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C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好像在游览各国植物园。D今年我省高校招收的自费生,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8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五一假期,他和好友一起去九寨沟。当夕阳西下、青山静默、野鸟不语、湖水澄碧之时,他享受着这难得的天伦之乐。B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一群外国观光者饱览了敦煌莫高窟美轮美奂的彩塑。C中国女子体操队 10 月日晚在丹麦阿胡斯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决赛中夺得冠军,消息传到国内人们欢呼雀跃。D几年前,我们在行知中学相伴读书;今天,我们又在未明湖畔萍水相逢。9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 ,二十三年弃置身。 ,到乡翻似烂柯人。(2)沉舟侧畔千帆过, 。今日听君歌一曲, 。(3)春蚕到死丝方尽, 。 ,夜吟应觉月光寒。(4)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5)桑梓指代_ _。(6) 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参加的是_ 。(7)_,草色入帘青。(8)春蚕到死丝方尽, 。(9) 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11)殷勤谢红叶, 。(12) ,且教桃李闹春风。(13)若待上林花似锦, 。(14)晓镜但愁云鬓改, 。(15)臧克家有的人中“
6、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句子化用了鲁迅自嘲诗中的“ , ” 。(1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10打开名著。(1) 水浒传中,被金圣叹称为“上上才子”的人是 ,在逼上梁山之前他的身份是 。(2) “智多星”吴用“黄泥冈上巧施功”指的是 这件事。二诗歌赏析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2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 无题 李商隐 3.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 尾
7、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5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6 “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做赏析。四、 题红叶 宣宗宫人 7.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进行抒情?请简要分析。8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一句在祝福红叶中寄托了宫女怎样的心愿?五、 山中 王勃 9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10.“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六、城东早春 杨巨源 11.“诗家”与“看花人”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2赏析“清”字的妙处。七、 夜雨寄北 李商隐 13.诗
8、中的“秋”字除点明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14.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八、 论诗 赵翼 15.有人说,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么?三文言文阅读(一)口技部分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走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9、,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其一/犬坐/于前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超过 30 个字)3.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尔”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B.第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势的猛烈和失火场面的纷乱,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C
10、.第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D.第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外到屋内。(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
11、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余幼时即嗜学 ( ) (2)录毕,走送之( ) (3)媵人持汤沃灌 ( )2.翻译下面的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烨然若神人 B 腰白玉之环判若两人 腰缠万贯C 右备容臭 D主人日再食臭气相投 再接再厉5、.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6、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摘录原文回答)7、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8.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