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单元学习总结学案岳麓版选修120190110214.doc--点击预览
-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学案岳麓版选修12019011022.doc--点击预览
-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学案岳麓版选修12019011024.doc--点击预览
-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学案岳麓版选修12019011026.doc--点击预览
-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学案岳麓版选修12019011028.doc--点击预览
-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学案岳麓版选修120190110210.doc--点击预览
-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张居正改革学案岳麓版选修12019011021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单元学习总结一、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及对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1.相同点(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2)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2.不同点(1)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2)根本目的: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3)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2的改革。(4)结果: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3.认识(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使之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二、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的含义1.封建化(1)封建制形成、确立的过程一般称为封建化过程。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2)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2.民族融合(1)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2)民族融合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①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②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济。③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④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⑤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有助于民族融合。三、关于古代改革的几个基本认识1.对改革和变法的评价应坚持的标准:社会发展的标准;历史的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重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关系;改革成败应以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保留为判断标准。2.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和理解古代改革变法的原3因、内容及影响。3.定义及内涵: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调整、变动,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4.分析每一具体改革或变法的原因:宏观上从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微观上从该政权的特征属性及改革者的个人才能分析。5.分析改革的影响:从时间上近看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影响,远看对后世的影响;从地域上近看对本国、本地区的影响,远看对周边地区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四、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应反映。五、对封建主义性质改革的总结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或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1)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2)洋务运动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生产技术的一场运动,就整体而言,是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在内政外交方针上所作出的调整。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洋务运动则发生在近代时期。它们的改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对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例题 (2017·江苏高考)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4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审题意] 第(1)问,答题要求两点:一是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是“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第(2)问注意是“据材料概括” ;第(3)问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抓关键] 第(1)问,第一小问可从制度、移风易俗、迁都三个角度分析;第二小问从“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第(2)问,由材料“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知融合方式多样,由材料“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可知汉化是主流;由材料“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相互交流学习。第 (3)问可从对当时和对后世两个角度归纳分析。[扣知识]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规范答]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历史材料题提取信息的方法1.立足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研读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容进行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判断和评论。2.加强三个关注:首先是关注材料反映的历史时期或者国别,注意材料所反映的特定历史5阶段;其次是细读材料中出现的特定概念,分析材料信息的表象或本质;第三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抓住关键性、总结性语句。3.走出四个误区:一是不能分辨史料信息的正误、真伪。注意记录材料的阶级立场、时代局限,剔除或批判虚伪、错误的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真实的历史和观点。二是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别有效或无效信息。三是不能深入理解史料信息的本质。要注意系统地、从深层次对其加以认识和理解,否则难以认清历史现象的本质。四是不能将史料信息加以迁移、灵活运用。需要运用扎实的历史知识,将所获取的信息做“题内迁移” ,对比分析。1第 3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标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3.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4.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目标导航] 1.春秋战国时期面临的社会转型及变法的目的。(重点)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相对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变化。(难点)一、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1.社会转型(1)政治方面①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②几个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讨伐弱小诸侯国。③权力下移,血缘纽带开始松散,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2)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3)阶级方面: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2.各国应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相继发生。[知识点拨]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主要体现为旧的奴隶制度的衰落和新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其中,春秋时期重点表现为前者,而战国时期则更多地表现为后者。二、春秋时期的改革1.主要特征:春秋时期的改革,整体上看,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进行,没能触及上层建筑。2.典型代表——管仲改革(1)背景:春秋时期,私田数量大增,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向国家纳税,导致各诸侯国收入日益减少。2(2)时间:春秋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3)内容: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4)实质:承认私田的合法性。(5)作用: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思维点拨]1.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没有触及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进入战国,废除世卿世禄制便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基础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三、战国时期的改革1.根本任务:废除世卿世禄制。2.典型代表——魏文侯变法(1)地位:战国时期最早进行的改革。(2)内容改革者 类别 改革内容 具体作用政治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改善吏治,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特权经济 “尽地力”的农业政策 破坏了井田制李悝法律强调法治,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吴起 军事 创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 使魏国的军队强大起来(3)影响①对魏国:打击旧制度,增强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②从整个战国时期来看:魏国变法开启了各国变法的序幕。(4)特点①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一场变法运动。②是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更加彻底。3.战国时期变法的影响(1)对当时: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以强化。(2)对帝国: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思维点拨]31.魏文侯统治时任用吴起、李悝进行变革,不仅壮大了魏国的国力,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逐渐改变了魏国的社会性质,使魏国逐渐由奴隶制国家转变成封建制国家。2.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即土地所有制的变化。3.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空前发展。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史论要旨]1.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2.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限制贵族特权,二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知识图示]主题 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的内容及影响史料一 春秋前期,管仲相齐,提出“①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按土地优劣分等次征税。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 。 《公羊传》载:“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史料二 魏国的变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废除贵族的官爵世袭制度,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尽地力”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废沟洫”铲除井田疆界以便兴修水利;实行“②平籴法”平衡粮价;制定《法经》六篇,包括《盗法》 《贼法》 《囚法》 《捕法》 《杂法》 《具法》 。[史料解读]①意思是说,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的租税。②“籴”读 dí,意即买进粮食,与“粜”相对。[问题思考]4(1)春秋时期赋税制度的突出变化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变化?提示 变化:改变过去按井田以户征收,开始以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征收标准发生变化。看法:改革旧税制,按土地等级征税,既可增加收入,又体现了公平、公正,具有进步性。(2)依据史料一和史料二比较战国前期魏国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在主要内容上有何异同?提示 相同点:发展生产和破坏井田制。不同点: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侧重于赋税制度的改革,没有触动世卿世禄制度;而魏国变法废除了贵族官爵世袭特权,并制定了法律以维护统治者利益。全面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1)从背景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2)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政治上,改革吏治,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经济上,破坏了井田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法律上, 《法经》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3)从改革的作用和效果来看:魏国的变法效果较为显著,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4)总体来看: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到了强化。1. “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生产力的发展B.争霸战争频繁C.思想文化繁荣D.社会动荡变革答案 D解析 材料中“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破坏, “礼乐散寒烟”说明奴隶社会礼乐崩溃,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征是动荡变革。52.下图所示土地制度曾经在西周时盛行,但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私田的增多C.各国的赋税改革 D.新兴地主阶层的壮大答案 A解析 图示制度为井田制,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即铁器和牛耕的使用。3. 《管子·乘马篇》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与材料中反映的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改革是( )A.齐国的管仲改革 B.鲁国的“初税亩”C.魏国的李悝变法 D.楚国的吴起变法答案 A解析 材料中的“管子”是指管仲,材料反映了管仲改革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春秋战 图二 春秋战图三 战国嵌国时期的铁制国时期贵族用错赏功宴乐壶农具的牛形酒容器及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材料二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材料三 ……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史记·范雎蔡泽列传》(1)你能从材料一中提取出哪些影响当时社会转型的有价值信息?它们对当时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6(2)材料二、三反映的两次重要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答案 (1)信息:都反映出生产力的发展,图一出现铁制农具,图二说明牛耕的使用和普遍推广。影响: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被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和地主阶级兴起,从而引发变法的时代风潮。(2)均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增强和政治的进步。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图片及文字注解,归纳总结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二、三可知,两次改革都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基础达标]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其根本性的变化是( )A.统治中心的变化 B.统治方式的变化C.社会性质的变化 D.思想文化的变化答案 C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故根本性的变化是社会性质的变化。2.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缮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 ”齐桓公“修缮政”的根本措施是( )A.重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B.尊王攘夷,进行兼并战争C.北御夷狄,南制楚蛮,称霸中原D.充分利用山东的鱼盐资源答案 A解析 通过“修缮政”可知是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这是齐国强大的主要原因。3.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国君纷纷信奉法家思想,推行变法,其初衷是( )A.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B.实现富国强兵,避免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C.压制其他派别,实现思想统一D.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制度变革要求答案 B解析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追求功利主义。践行法家思想,能够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在争霸战争中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这是各诸侯国国君推行变法的出发点。74.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履亩而税”政策,实质上是( )A.根据土地的多少收税 B.逐步承认土地私有C.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D.按公田的数目收税答案 B解析 这些改革都从客观上瓦解了井田制,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5.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A.旧贵族 B.商人C.新兴地主 D.农民答案 A解析 材料主张赏罚的标准是“食有劳而禄有功” ,这对官职世袭的旧贵族是不利的,A 正确。6.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答案 D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从西周时期土地不准买卖,到战国时期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由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是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的改变,故其实质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化。[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韩昭侯的支持下,首先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果断收回其特权,推毁其城堡,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这不但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而且使韩国实力大增。与此同时,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申不害还提出“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土,食之本也’ 。 ”他还特别重视兵器制造,韩国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 “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张文鸣《申不害变法图强》材料二 李悝,在短时期内帮助魏文侯实施变法。提出“食有劳,禄有功,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的主张,将无功而食禄者称为淫民,要求“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他还认为天地的收成和为此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主张“尽地力之教” ,提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此” 。8《法经》出现后,魏国一直沿用,后由商鞅带往秦国, 《秦律》即从《法经》脱胎而出,《汉律》又承袭《秦律》 ,故有“战国《法经》秦汉行”之说。——秦一风《李悝》(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韩、魏两国变法的相同点。(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诸侯国法律建设的重要性及对后世的影响。答案 (1)相同点:削弱和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重视农耕生产,发展经济;奖励有功之士。(2)重要性: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确保政令统一;有效控制人民。影响:为秦汉王朝法律所沿用;对后世统治者加强统治、维护国家安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 第(1)问,概括两段材料的大体含义,然后进行对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可由法律建设的目的,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重要性;第二小问,由“由商鞅带往秦国……又承袭《秦律》 ”分析其历史影响。1第 4 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目标导航] 1.概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重点) 2.理解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难点)一、变法的前夕1.变法的背景(1)战国初期,秦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都落后于其他六国。(2)公元前 362 年,秦孝公继位,他决心变法图强,下达《求贤令》 ,广纳贤士。2.变法的准备(1)商鞅向秦孝公阐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并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支持。(2)商鞅与旧贵族展开论战,进行变法宣传,为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3)南门徙木,取信于民。3.变法的展开:商鞅于公元前 356 年和公元前 350 年两次实行变法。二、商鞅变法的内容措施 内容 作用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严肃军纪(1)商鞅新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2)打击了贵族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军事实行什伍组织 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废除井田,奖励耕织(1)废除井田制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2)奖励耕织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经济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县制,国君任免官吏县制取代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政治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加强了管理,有效地行使了政府权力2轻罪重刑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思想文化焚烧诗书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思维点拨] (1)世卿世禄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制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2)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3)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思维点拨]1.军功爵制度的实施,打破了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则,是打击旧贵族、扶植新兴地主阶级的重要措施。2.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思维点拨]1.废分封,行县制的影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形成。2.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了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三、变法的结果及评价1.结果: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2.评价(1)积极作用①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②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③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2)消极影响:商鞅实行的文化专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长远而消极的影响。3[思维点拨]针对诸侯争霸、秦国落后的局面,商鞅变法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相对于魏文侯变法而言,商鞅变法的措施更全面、更有力、效果也更为显著。[史论要旨]1.商鞅变法与同时代的李悝、吴起变法一样,都是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2.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废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政权。3.商鞅变法迅速改变了秦国的落后面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国力,为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知识图示]主题一 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影响史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 。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 。……①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史料二 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②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商鞅变法的规定[史料解读]①说明打击旧贵族利益、创新制度是贯彻在商鞅变法中的基本精神。②指商鞅打击“世卿世禄制” ,按军功授爵。[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提示 创新: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2)史料二反映了商鞅的哪一项变法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提示 措施:军功授爵制度。影响: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4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1)积极影响①对秦国而言:使秦国收到富国强兵之效,迅速崛起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②对后世而言:奠定了秦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模式的基础。(2)消极影响①对秦国而言: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对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社会道德的支持。②对后世而言:商鞅迷信刑罚,用法过峻的做法,片面扩大了暴力的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暴政思想的滥觞;开创的重农抑商政策,为后世所遵循,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焚烧诗书造成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巨大破坏,对后世产生了长远而恶劣的影响。主题二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其成功的原因史料一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①作为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史料二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②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史料解读]①从规模、措施、过程、力度等角度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②通过与其他变法运动比较,突出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提示 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成效大。(2)根据史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提示 原因:变法措施得到长期坚持;统治者长久支持;改革内容全面彻底;符合秦国国情(文化传统)。5商鞅变法的特点及其成功的原因(1)特点①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思想文化、社会习俗以及日常行为准则,对奴隶制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②进步性: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建立地主阶级专政为目的,是一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地主阶级改革。③彻底性:以法律形式推行各项改革措施,采取严厉手段加强思想控制,严惩反对势力,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固有传统。④有效性:创建了一系列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制度,推动了政治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⑤持久性:商鞅不仅两次大规模推行变法,而且其主要措施一直为秦国继承和发展,是战国时期任何改革变法所不能比拟的。(2)成功的原因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变法与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时代要求一致,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这是成功的根本原因。②改革措施全面且互相配合。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符合秦国的实际,确保了变法的实效性。③注重舆论宣传的效果。法家思想主张的传播和商鞅与守旧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商鞅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④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秦孝公坚持变法图强,重用商鞅并大力支持其变法活动,成为变法的坚强后盾。⑤处于有利的社会环境中。秦国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民风质朴和尚武精神充斥等因素为变法提供了有利条件。⑥态度坚决且取信于民。严厉打击了守旧贵族的抵制活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使变法内容得以深入人心。1.(2017·北京顺义模拟)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图,其中在③所示位置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6A.商鞅变法 B.焚书坑儒C.迁都洛邑 D.陈桥兵变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地图显示了韩赵魏三个国家,可以推测所反映的时空为战国时期,故 A项正确。2.(2018·佛山模拟)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载:“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这表明商鞅变法( )A.未得到司马迁的认可 B.未建立正常社会秩序C.提升了秦国国力 D.引发了诸侯争霸战争答案 C解析 “倾邻国而雄诸侯”说明商鞅变法提升了秦国国力,故 C 项正确。3.有个叫赵良的人对商鞅说:“您一出行,后面随从的车乘几十辆,车上载满全副武装的卫士,力大而肌肉发达的作陪乘,手持矛戟的武士紧紧护卫着您的车乘而疾走。 ”这反映的实质是( )A.商鞅出行戒备森严 B.商鞅变法使秦国富裕C.商鞅变法的阻力和艰难 D.商鞅奢侈浪费答案 C解析 商鞅变法触动了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忌恨,为了安全起见,商鞅出行时有重兵保护,体现了商鞅变法的艰难和商鞅变法的决心与勇气。4.(2018·锦州模拟)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是一次历史性突破,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商鞅变法以来逐步形成的二十等爵,是秦汉最有特色的制度之一。它以军功为拜爵依据,打破依宗法身份获取爵位的传统,通过细密的位阶将悬隔的贵族、平民两阶层沟通起来,为下层民众提供了一条上升通路。——孙闻博《二十等爵确立与秦汉爵制分层的发展》材料二 军功爵制相对于五等爵制对国民有着更好的激励作用……相比于东方各国,秦人尚功利轻伦理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君主的强有力支持和平民的热烈响应是这一新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全秦推行的根源,最终助其统一天下。7——周建波《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军功爵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国能够推行军功爵制的社会基础,并概括军功爵制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答案 (1)特点:军功拜爵;打破宗法;沟通贵族与平民阶层。目的:增强军队战斗力。(2)基础:秦人崇尚功利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平民的热烈响应。影响:为秦国完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目的, “军功爵制”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奖励军功的方式来刺激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第(2)问,第一小问基础,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可知,秦人崇尚功利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以及平民阶层对军功爵制的热烈响应,这些都是该制度能够在秦国迅速推行的重要基础;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军功爵制对于日后秦国的一统天下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基础达标]1.下图再现了商鞅到秦国后,秦孝公与商鞅促膝长谈,并决定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的场景。某同学要为该图片命名,最恰当的选择应是( )A.强者的共鸣 B.弱者与强者的结合C.殊途同归 D.知人善任答案 A解析 商鞅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从政愿望,可谓“强者” ;秦孝公渴望改变秦国的落后局面,实现富国强兵,也可谓“强者” 。因此,A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本题易错选 C 项和 D 项。秦孝公和商鞅的“途”是相同的,都是要通过变法的形式实现国家的富强;D 项仅从秦孝公方面考虑,忽略了商鞅。2.(2017·北京昌平区模拟)中国古代有一场改革发生于图中的地区④。下列经济措施属于这场改革的是( )8A.废井田 B.均田令C.坊市制 D.免役法答案 A解析 根据“赵” “韩”等诸侯国可判断此时处于战国时期,再根据④处的“咸阳”可知这场变革是发生在秦国,战国时期秦国影响最大的变法就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故 A 项正确。3.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 )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答案 D解析 根据题中“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可知,商鞅变法严禁私自移动田界,这就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所有权,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本题选 D。4. 《商鞅列传》中记载: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最后无处可去的商鞅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的秦国( )A.变法深入贯彻 B.变法违背民意C.变法阻力重重 D.变法最终失败答案 A解析 根据所学,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习俗等领域推行全面改革,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分析材料,商鞅出逃后,受困于自己制定的制度,最后被逮捕处死。本题选 A 项。5.在变法过程中,商鞅曾设立 20 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这种做法的重大社会意义是( )A.促使秦国成为六国中的军事强国B.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C.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9D.为平民阶级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答案 C解析 A 项仅仅是对秦国军事方面的影响,不符合设问要求;B 项是次要方面;D 项与史实不符;主要方面是有利于推进封建制社会的形成,故选 C 项。6.苏轼认为:“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鞅变法重刑罚,轻教化 ②商鞅重视农业,轻视商业③苏轼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 ④商鞅重视利益,轻视道德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B解析 由“使民务本力农” “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分析可知,①③④与材料信息一致,②与材料不完全相符。故本题选 B。[能力提升]7.(2017·南京模拟)商鞅的法律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保证变法得以全面贯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故圣人以千万治天下。故夫知者而后能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贤者而后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废俗而为之法。——《商君书》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战国策·秦策》材料三 商鞅进步的法律观还表现在充分发挥的广泛社会功能,不断扩充法律内容,扩大法律调整的范围,将秦国社会生活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使社会成为组织有序、结构严整的有机整体。——刘树林《商鞅变法的历史启示》(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法律观。(2)材料二中商鞅是如何推动法制实施的?概括其效果。(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认识商鞅法律观的价值。答案 (1)法律观:以法治国;符合民众认知水平;因时而变。(2)实施:力求公平(赏罚分明);严格执法(树立权威)。效果:改变社会风气;提高军队战斗力;使秦成为强国。(3)价值:打击旧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促进社会转型);推动了社会的法制化、有序化。10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可以得出符合民众认知水平,由“因世而为之治,废俗而为之法”可以得出因时而变。第(2)问,第一小问实施,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效果,根据材料二的信息“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使社会成为有组织有序……”回答。1第 5 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目标导航] 1.从农业、封建化、汉化的角度,综合分析归纳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重点) 2.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难点)一、背景1.前提: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2.状况:与汉族的经济和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3.趋势: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4.矛盾:鲜卑贵族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5.主观:冯太后和拓跋宏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二、内容1.经济方面:均田制(1)前提: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2)内容: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3)作用: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2.政治方面(1)三长制①原因: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②内容:设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③作用: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2)整顿吏治①原因:吏治混乱,各级官员贪污严重;孝文帝重视对官吏的治理问题。②措施:制定俸禄制度,按政绩的好坏考核地方官吏。③意义:吏治得到一定的改善,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迁都洛阳①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②过程:493 年,由平城迁至洛阳;秉公执法,打击以拓跋恂为首的保守派。③意义: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文明。(4)改行汉制2①废除鲜卑族旧制。②官制一律改行汉制。3.社会习俗(1)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2)内容①改穿汉服,改说汉语。②改用汉姓,定门第等级。③提倡与汉族通婚。[思维点拨]1.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但鲜卑族落后的政治制度却引起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使整个北魏的统治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孝文帝的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改革。2.孝文帝推行均田制,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易错提醒] 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之间的关系: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概念阐释]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隔阂和民族差异消除的过程,是民族间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三、作用1.经济方面: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2.民族关系: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3.政治方面:有利于加速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史论要旨]1.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迁都洛阳,推动了洛阳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打击了保守势力,推动了北方民族融合,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3.移风易俗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推动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34.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可,有力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知识图示]主题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史料一 ①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史料二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②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史料三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 《老》 。尤精释义。③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高祖纪》[史料解读]①说明北魏政权内部存在严重的民族压迫。②表明鲜卑族统治者横征暴敛,严重破坏了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③用来形容一个人富有才华文采,一般多指书生,是一个褒义词。[问题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对北魏的统治有何影响?提示 问题:民族阶级矛盾尖锐。影响: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巩固。(2)史料二问题的存在必将导致什么结果?提示 结果:民族矛盾尖锐。(3)结合史料三,说明孝文帝改革与孝文帝个人素质的关系。提示 孝文帝从小受到汉文化的熏陶,这对他的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有利条件4①北魏统一北方,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③各民族生活在一起,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社会矛盾①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②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危机。(3)个人因素①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②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主题二 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史料一 北魏迁都后①“洛阳大市,周围百里” “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 “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 。——《洛阳伽蓝记》史料二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②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史料解读]①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后,北方的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商业也日趋活跃, 《洛阳伽蓝记》描述的正是这方面的情况。②“不期然”表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不一致性。[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提示 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来的促进作用。(2)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提示 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1)特点①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②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2)作用5①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②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成功原因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②内容全面,措施得当。③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④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1.(2018·哈尔滨高二检测)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答案 B解析 本题抓住限定词“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故选 B。2.(2017·北京海淀期中)某位同学在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整理了以下表格,表格内容因果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改革前的北魏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A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B 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C 豪强地主隐瞒土地、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D 民族矛盾激化,威胁北魏统治 发动对南朝的征讨答案 C解析 由于豪强地主的行为影响地方管理,故孝文帝改革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C 项正确。3.(2017·临沂高二检测)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6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答案 B解析 均田制的推行,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体现出物质文明的进步,故 B 正确;其他三项错误。4.(2017·江苏盐城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496 年,孝文帝针对北魏各部族没有姓氏的情况,发布“制定姓族”诏文, “详定北人姓” ,共一百二十姓。规定正员郎以上的高官须由鲜卑八姓、汉族四姓者担任,其余各姓只能充任一般官员。材料二 有人认为“对于鲜卑族的灭绝,孝文帝有责任,因为他将鲜卑族的一切符号抹去,加速了北魏国家和鲜卑族的衰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姓族”改革的特点。(2)你是否认同材料二的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答案 (1)特点:以诏文形式推行,以族定姓;参照汉族姓氏,按姓氏划定政治等级。(2)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北魏国家的衰亡、鲜卑族的灭绝与孝文帝改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鲜卑族融入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对孝文帝改革不应该否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从推行形式、姓氏来源、姓氏等级的划分依据等方面概括。第(2)问,材料二认为孝文帝改革导致了北魏国家和鲜卑民族的衰亡。依据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论证材料观点的错误性即可。[基础达标]1.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与南朝交战,其战书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 ”这说明北魏统治者实行的是( )A.民族团结政策 B.民族平等政策C.民族歧视政策 D.民族自决政策答案 C解析 北魏太武帝用少数民族进行作战,并“减……贼” ,这反映出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其做法必将引发深刻的民族矛盾。2.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7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答案 A解析 从材料可以得出,整顿纲纪,赏罚严明,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守法,也就是吏治有所好转,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A。3.下面是北魏时期实行的一种制度,对此评述正确的是,该制度( )A.是中央官制,加强了集权B.意在减轻农民的负担C.健全了基层行政体制D.使政府对人民的统治松弛答案 C解析 材料所示为地方上的三长制,不是中央官制;这种制度保证了国家租税赋役的征收,并没有减轻人民负担;政府通过此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而不是放松;故排除 A、B、D三项,选 C 项。4.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一人给田二十亩,课莳余,种桑五十树” “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杂调。 ”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农民耕种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答案 D解析 从孝文帝改革中规定的土地分配方案、承担的义务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中农民耕种国家土地的同时,需要承担租役的义务,故 D 与题意相符。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既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 )A.迁都洛阳 B.整顿吏治C.移风易俗 D.颁布均田令答案 D8解析 均田制实行后,北方各族人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定居农耕的小农,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故选 D 项。6.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答案 D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北朝的改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分析选项,A、C 两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 项与史实不符;D 项符合题意。所以选 D 项。[能力提升]7.(2018·扬州模拟)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 ,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承认南朝自愧不如。——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 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在出使前后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 (1)变化: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原因:孝文帝改革,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2)差异: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材料二认为全面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9同意:全面的汉化消磨了北魏政权的活力,滋生腐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不同意: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等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一可知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的发展进步,据材料二可知材料二认为全面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第二小问是否同意,同意或不同意均可,但理由必须与态度一致;第三小问理由,同意的理由围绕汉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回答;不同意的理由可以从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