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1 师生教案(打包5套) 北师大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四年级语文上册1师生教案打包5套北师大版.zip四年级语文上册1师生教案打包5套北师大版.zip
四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教案1北师大版20190201160.doc
四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教案2北师大版20190201161.doc
四年级语文上册1.2孔子和学生教案1北师大版20190201162.doc
四年级语文上册1.2孔子和学生教案2北师大版20190201163.doc
四年级语文上册1.2孔子和学生教案3北师大版20190201164.doc
  • 全部
    • 四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教案1北师大版20190201160.doc--点击预览
    • 四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教案2北师大版20190201161.doc--点击预览
    • 四年级语文上册1.2孔子和学生教案1北师大版20190201162.doc--点击预览
    • 四年级语文上册1.2孔子和学生教案2北师大版20190201163.doc--点击预览
    • 四年级语文上册1.2孔子和学生教案3北师大版20190201164.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师恩难忘》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把课文读通顺。教学难点: 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教法:启发、引导、朗读法学法:自主探究、写一写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一、设境引入(3分钟)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指名作答。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配音乐,范读)板书课文标题。二、展示目标。 (1分钟)三、自主学习,初读感知(6 分钟)1、自学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读,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5 分钟)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五、理清课文脉络。 (10 分钟)2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课文。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一(1 )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 “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六、分段读课文。 (5 分钟)七、课堂检测:(10 分钟)1、抄写词语。恭敬 兄弟 打扮 培育 仍然 身临其境茂盛 拐杖 引人入胜 娓娓动听 戛然而止2、组词。尾 ( 结尾 ) 炊( 炊烟 ) 恍(恍惚 ) 娓 (娓娓动听 ) 吹( 吹风 ) 晃( 摇晃 ) 课题: 《师恩难忘》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在语文品味中感知作者对教师的情感。教学难点: 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教法:谈话、引导学法:朗读、交流、感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2分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3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二、展示目标。 (1分钟)三、合作学习,略读课文第一部分(4分钟)1、读一读。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四、细读课文第二部分(10分钟)1、课文是怎样描写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轻读课文第二段,结合插图找一找哪句话概括了图上的意思。出示“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1)读。(2)这首诗指哪首诗?(3)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田老师编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4)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有什么关系?(5)田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6)先理解“娓娓动听” ,再指导用词造句。2、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1) 理解“身临其境”并造句。(2) 体会“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3、指导朗读。五、朗读课文第三部分(6分钟)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2、学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突出重点词“恭恭敬敬” 、 “深深感谢” 、 “终生难忘” 。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3、引导学生理解“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简介“刘绍棠” 。 )4、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①同桌讨论;②自由练读;4③指读,相机引导。5、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六、总结全文,升华认识(5分钟)1、朗读课文。2、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七、课堂检测:(10 分钟)八、布置作业:(2 分钟)1、小练笔写一写师生相逢会是怎样的一个动人情景,我会对田老师说些什么样的感谢的话。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娓娓动听 编故事感激、怀念身临其境 1师恩难忘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师生之间的情谊。2、学习写摘录笔记,练习独立画出应当掌握的字词。认字 21 个,写字 15 个。3、理解“娓娓动听”等 13 个重点词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短语。4、给老师写贺卡。学习制定个人活动计划。5、练习用形象的描写具体表现概括的意思。记叙关于老师的一件事,用学过的方法修改习作。师恩难忘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指名作答。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二、设疑自探1、自学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读,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3、针对课题和课文内容你有什么问题?三、解疑合探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3、交流并汇报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4、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5、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一(1 )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 “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四、质疑再探2课文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有不少的收获,不过,有些同学或许也会有新的疑问,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1、完成练习册 1、2、3。2、认真诵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认读生词。2、概括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设疑自探1、读一读课文。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疑问?(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三、解疑合探1、速读第 3 至 7 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②指名朗读。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反复阅读第 5 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5、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6、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①同桌讨论;②自由练读;③指读,相机引导。7、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四、质疑再探引导学生提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五、朗读全文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教古诗编故事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受启发 1孔子和学生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辨别多音字“教、处、为”的读音。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呢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读出孔子和子夏对话时的语气。3、按要求改写句子。4、了解孔子的教育见解,激发对“万世之师”的尊敬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历史、功绩……)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被世人称为——万世之师。出示句子: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之师” 。4、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 。补充课题,齐读课题。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己的语言大胆的表达出来,促进他们大胆说,认真听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在课外阅读、收集、筛选信息的兴趣。然后选择与学生交流最相关的内容简单的学习,为重点段落的学习留足时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 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指导“教”的几种读音。 )3、 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2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说明: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初读课文不仅让孩子在合作中读正确课文,与此同时,让学生们整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简单的讲述理清课文的主线,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三、细读体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一)研读重点,体悟孔子的教育思想。1、那么在第二小节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再去读读第二小节,想想。交流板书:信用,聪明好,勇敢,严谨庄重。2、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不及他们。 )3、师述: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 “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1)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2)交流。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4、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如此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交流)5、学生交流,师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 。 (板写:因材施教)6、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 (讨论后,老师请 3-4 组同学来交流)7、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心里话,真好!那么知道了彼此的优点缺点,你们将会怎么做呢?(交流) 8、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再读。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38、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9、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1)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2)指名分角色朗读。(3)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10、 (课件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11、师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 (板写:万世先师)12、课文学到这,你感觉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交流,引导学生除了交流所学习的 2、3 节内容外,从第一节内容中感受。说明:本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透过子夏的心理变化走进孔子的教学思想,设计通过对孔子对四位学生评价的研读、讨论、朗读和想象说话,一步一步地揭示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二)品读文本,感受孔子的爱生之情。1、续上交流后,随即引导谈话,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第一节)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出示重点语句: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 (板书: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说明:4在此环节设计,充分遵循“边读边想、边读边悟”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孔子被称为“万世之师”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从而体会世人对于孔子的崇敬之情。四、放飞情感,升华文本。1、 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世先师” ,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 ,二……(第二句)2、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3、可见,孔子是一个多么有远见的人!(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4、 课外拓展,全班齐读。(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板书设计孔子和学生优点 缺点(超过老师之处) (还需学习之处)颜回 守信 不善变通子贡 聪明 不太谦虚 子路 勇敢 不够谦厚、忍让子张 严谨 缺少亲和力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课后反思语文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面对一篇教材,我们首先要把握的是这篇文章的特色在哪里,可以进行训练的点在哪里?怎样落实“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5而本课的语言也很有特色,简短的文章,以人物对话的记叙传递了孔圣人深刻的教育思想。人文性的落脚点是否可以定位于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从中受到教育,并从语言文字中具体感知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物。这也可以成为教学的另一教学重点。而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从对话弄清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明白他的教育思想道理。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理所当然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在充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基于文本这样的特点,除了完成一些基本目标——字词的教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外,我们要达成得教学目标就明确了。1《孔子和学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的含义。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 (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课件出示:颜回 子贡 子路 子张 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二)细读课文1、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 谦虚 伟大 受人尊敬 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 大教育家2、 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3、第一段的学习 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1) 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随机出示重点语2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 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 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 (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4、第二、三段的学习1) 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A、指名读第二自然段。B、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 C、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示四句话)D、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A、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弄懂“变通” 、 “和颜悦色” 、 “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B、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C、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 。 (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指名分角色朗读。C、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 (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 (板写:万世先师)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7) (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三、知识拓展。1、 (出示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2、全班齐读。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四、课堂小结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五、布置作业课题:《孔子和学生》 课型:新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的含义。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新授(一)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2.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二)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三、知识拓展: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四、复习巩固1、认词: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2、比较记忆字形裕 资 择 谨 慎浴 姿 泽 勤 真3、练习写生字 10 个。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4六、布置作业1孔子和学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2.学认生字 7 个,学写 10 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一、 预习课文要求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二、 导入新课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 ,齐读课题。三、设疑自探预设问题: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四、 解疑合探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五、质疑再探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你还有什么疑问?六、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生词。2、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3、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4、拓展思考: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二、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读通名言警句(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2)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22、设疑自探读名言提问题,帮助理解。3、解疑合探针对问题在解读名言警句,理解其内涵。4、质疑再探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提出不明白的地方。5、背诵名言警句三、 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四、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