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疑三探语文教学论文面对在全县启动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准确把握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正确解读“ 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且非常必要的工作。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我的发言谈不上是解读,权作一次与大家的共同学习。更权威的解读,应该来自于一线的实验教师,来源于各实验学校的不断研究和艰苦实践。一、主要环节所谓“三疑三探” 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这样,共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还可以用八个字来说明和概括,即“先疑后
2、探,编题自练”。第一环节:设疑自探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形成本课的“自探提纲”并开展自主学习。第二环节:解疑合探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初步完成本课主要学习内容。第三环节:质疑再探鼓励学生再次质疑,针对本节内容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以达到深化认知的目的。第四环节:运用拓展师生围绕自探提纲和学习内容,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并进行适当评价。二、操作要点1.设疑自探环节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导入的过程,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
3、探。这一环节一般涉及三个步骤。步骤:创设问题情境。上课伊始教师就要设置问题情境,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步骤:设置自探问题提纲。根据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课型,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后产生。步骤:学生自探。学生针对自探提纲,开展自主探究。“自探提纲”作为统领全课的核心问题,是本课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明确导向,其问题的解决程度体现了一节课目标的达成度。因此,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有深刻的理解把握,为学生的学习指明具体的方向。倡导在实施初期,使用“导学案” ,在
4、学生问题意识没有得到较好培养的情况下,教师应围绕三维目标补充设疑。2.解疑合探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要解的“疑”既包括设疑自探中所设的“ 疑”,也包括自探中派生出的新的疑问。“ 合探”一般包括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提问与评价。一般由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补充,中等生或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主要在这一环节培养和体现。第二种形式:讨论。通过提问检查,如果学困生回答正确,则立即转入下一个问题;如果中等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定主持人,定先后发言顺序。第三种形
5、式:讲解。通过讨论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讲解、点拨。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 ,“ 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解之前不讲。3.质疑再探环节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勇于向教材、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让不同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再次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学生对于新知的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新习得的知识要纳入到原有的知识
6、体系之中,才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给学生再次质疑的机会也是让学生反思学习内容、解决新知学习与原有经验冲突的过程。“质疑再探”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也是引领学生走出教材、深化拓展的必由之路。质疑再探的主体仍然是学生,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主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可沿着“学生思考学生质疑学生解疑”的思路进行。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质疑的方向,淡化与本课无关的问题,如果涉及到以后要学习的内容,可直接指出,暂时不做回答。所提问题要忌杂、忌碎、忌全、忌大、忌空。教师要把握好知识的外延,做好学生质疑的问题引导。课初的“设疑” 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这里的“ 质疑”则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
7、个深化和拓展知识的过程,也是从教材知识向实际应用升华的必由之路,是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4.运用拓展环节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此环节一般有三个方面内容:让学生围绕本节所学知识编拟一些基础题和一些拓展延伸性习题,教师通过巡视选择有价值的展示给全体学生练习使用。教师编拟一些基础性试题,作为本节教学任务的“底线”,要求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基础性习题解决以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的习题,让中等生展示、优等生评价。反思归纳。也是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梳理,
8、是对整个探究过程的回放和体会。三、实施建议1先学习,后批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肯定不是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不可能解决现实课堂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不适合学情、校情之处。但我们建议大家先学习、理解、消化、吸收。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研究如何改进、改良甚至批判。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提倡一种模式,体现的是决策者们对区域发展的政策导向和价值追求。学习模式是为了建立模式并最终走出模式。从教师发展角度看,每位教师都是沿着“学习他人模式,形成自我模式,最终忘记模式”这样一条轨迹,不断走向成熟、不断完善的。因此,无论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建议,各实验校在实验初
9、期必须扎扎实实学习、原汁原味操练,切忌不负责任地说三道四、盲目批判。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明白了,懂了,才能真正发现其不足之处,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才有资格谈改造和批判。2准确把握“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精神实质学习实践“三疑三探” 课堂教学模式,绝不是要求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要设计“三次质疑”,搞“三次探究”。在中国汉语中,三者,多也。“ 三疑三探”的核心无外乎是“ 多疑多探”,“先疑后探”,“有疑有探”。一味固守“ 三疑三探 ”中的数字“三”,必然会将我们的学习实践活动推进死胡同。有时,只需要一探或再探即可解决问题;也有时,可能在三探的基础上还要四探、甚至五探六
10、探。“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可以在中小学的各个年段、各个学科同步开展。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切不可一个尺度,一个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现实差异,遵循规律,讲究科学,注重个性。根据学科、年段和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模式中规定的四个环节完全可以进行合理调整、适当整合。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希望以后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注重领会该教学模式倡导的先进理念和精神实质。3充分重视并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训练我校学生普遍具有比较好的质疑和提问能力,这个能力的培养对于尝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至关重要。对质疑能力、提问能力的培养,是实验初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研究解决的迫切重大问题。既需要实验教师不断探索,也需要教研人
11、员及时跟进,寻求解决之道。与此相关的,还有其他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第一,学生的板书能力,包括规范性、字迹工整,书写速度等诸多方面。第二,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合理运用学科语言表达学科思想方法的能力,我们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第三,学生的批判能力。我爱我师,但我尤爱真理。这种精神是学校教育应该大力弘扬和树立的。课堂效率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质上讲,是与模式本身无关的,而是模式背后所孕育或蕴含的思想方法,对这些基本能力的积极训练和逐步培养,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作用。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东风,充分重视并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训练,使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问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
12、、批判能力等有一个全面的、质的提升。4坚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理念第一,不能忘记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那些打着改革的幌子,行应试教育之实的种种错误做法,我们必须清醒地加以甄别、清除,去伪存真。这样,当我们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等各种谬论的时候,能够坚守教育本真,坚守教育科学,坚守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应有之本。不浅薄,不功利,不盲从、不浮躁。第二,不能忘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学生发展服务。有人将其概括为“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基于此,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坚守过去十年多我们已经确立的课改方向,发扬长处,补齐短板,均衡发展。所谓发扬长处,
13、是指在过去的十年,我们已经在追求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宗局长的话说,可以概括为:优化布局,让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调整学区,让生源更加均衡;强化师资,让队伍更加优化;平行分班,让机会更加均等;阳光排座,让教育更加公平。这些是我们的成绩,是我们的长处,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所谓补齐短板,目前我县的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直面课堂教学,进行课改攻坚。这也是全国第二阶段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我理解,如果说公平与质量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那么现阶段我县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在初步解决公平的基础上,关注硬币的另一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概括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两条:
14、关注后三分之一,让所有学生主动发展;构建高效课堂,让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这两句话实现了,均衡发展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课程改革不是简单否定过去,更不是完全否定自己。在当前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开始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战的时候,我们尤其要重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坚守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理念,确保我们的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前行。教育是对明天负责的,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义: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创造未来的。今天有什么样的教育,明天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未来。听了海阳教师高效的课堂,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一节课的内容是讲会还是学会,是授之于
15、鱼,还是授之于渔的问题,新课改倡导“合作探究“,“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个精神,不同的是新课改实验中依然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探究答案,后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是教育的悲哀,由学生自己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1.在 “设疑自探 “这个环节里所有授课教师都能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简洁恰当的导入新课,都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归纳、梳理和补充,尤其是语文课教师能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期待,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化学课中,由于有些知识较难,教师适当地为学生扫
16、清障碍,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显得课堂更真实,更实用,也体现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2.在 “解疑合探 “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能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问题的答案,教师审时度势,适时地引导学生回答,有效地在回答中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评价问题,以此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张扬个性的目的。坚持让学生回答、补充、评价,绝大部分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敢于评价,质疑别人的观点,在这方面,语文教师做的非常好。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问与答,联系以往所学知识,让学生在探究与参与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17、。3.在 “质疑再探 “这个环节里,语文学教师不满足让学生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还引导学生不断挖掘问题,提出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慎重处理、运用生活实际和精彩的画面解答学生提出的有难度问题,收放有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语文课教师的课堂,真是孔子笔下的这种情境,一步步通过介绍实验、讨论、评价、设例,让学生将问题和疑惑,将知识点和能力的培养巧妙地融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4.运用拓展环节是一节课的亮点,是教学改革的大胆设想,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所学知识不同的理解,自己编写不同的练习题,这样做一方面在
18、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在编写和习作别人的习题中也灵活掌握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还把所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实现求异创新。4、解决了课堂改革的难题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教师知识在渊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始终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 四个环节实际上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的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教师素质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 为广大教师更好的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目标和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实施“敷衍了事,生搬硬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