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与对策研究王西军, 李春兰(渭南师范学院体育系,陕西渭南 714000)摘 要: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 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原因,造成了目前就业现状严峻的局面. 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及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对学生的就业和体育院(系) 今后的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 对策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 5128( 2009) 05) 0083) 03收稿日期: 200
2、9) 05) 21作者简介: 王西军 ( 1973) ), 男,陕西渭南人,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 1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管理.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目前我国每所高等院校的毕业生, 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专业中的第一大专业 , 其学生的就业工作开展如何, 对今后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院( 系) 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已成为体育届人士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 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3、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体育院系和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多. 据统计, 我国现有体育教育专业 1 90 多个, 社会体育专业 106 个, 运动训练专业 5 4 个,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3 3个,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24 个, 在校学生 40000 余名, 每年毕业学生近 10000 名. 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2000 0 余名, 每年毕业学生近 5000 名. 自从高等院校师范专业的毕业生/ 统包统分 0 的就业制度被废除, 使得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中的基础调节作用更加突出; 加之教师岗位工作稳定、收入不断提高 , 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纷纷挤向教师岗位, 导致大部分学校体育教
4、师已接近饱和, 尤其是城市学校和各普通高校. 因而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急剧下降, 就业现状令人担忧 1.2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2. 1 体育院(系)教育改革力度不够, 培养的体育人才同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 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等优良传统, 但重技能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仍很严重, 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落实.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调整, 体育院( 系) 虽然在各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教育、教学改革, 但由于目前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尤其是我国大中城市, 中小学
5、体育教师已趋于饱和状态, 需求不断减少. 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虽有缺额, 也因为工作环境和待遇较差, 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等原因而难以成型. 因而,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供求不平衡的形势日益凸现.2. 2 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成为影响其就业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失业是人才市场的基本特征, 大学生就业难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体育教师岗位就业困难, 更多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走向其他岗位已成为必然. 准确寻找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不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来缓解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刻不容缓. 体育院( 系) 加强教育改革的同时, 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也成
6、为影响其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目前/ 买方市场 0 已经形成, 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用人标准越来越高. 统计结果显示, 他们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 希望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多样化和综合化. 而对专业的观念相对淡化, 同时对外语的要求必不可少. 调查发现, 近年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 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 综合能力 0 , 其次为/ 潜力 0, 第三为 / 品德 0. 而/ 专业技能 0、/ 专业成绩 0 、/ 社会经历 0 等相对不重要. 在毕业生眼中, 用人单位最2009 年 9 月第 24 卷第 5 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WeinanTeachersU
7、niversitySept. 2009Vo.l 24 No. 5关心的是毕业生的/ 综合能力 0 ( 61. 23% ) , 其远远领先于其他条件; 其次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 社会经历 0 ( 26. 93% ) ; 而/ 学校名气 0 ( 21. 62% ) 排在第三位. 可见当代大学生已清醒的认识到没有完善的知识结构, 没有全面的综合素养, 就难以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4.3 应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3. 1 加强体育专业建设, 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 调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 加强体育专业建设, 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 面对社会对体育人
8、才多样化的需求, 要保持体育教育专业的持续发展, 就必须对现行的体育专业结构进行调整. 应有计划的缩减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适当扩充社会体育专业、体育康复保健专业, 开创和培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传媒等专业. 同时, 必须加强体育教育专业自身建设. 首先, 在目前课程结构的层次配置上要彻底改变/ 重实践轻理论, 重术科轻学科, 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 重传统竞技项目轻非竞技项目,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重直接经验轻间接经验, 重课程深度轻广度, 重必修课轻选修课 0 的传统认识, 增强人才培养体制的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 其次,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能力培养. 强化
9、计算机和外语教学, 拓宽专业口径, 以适应社会和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真正做到/ 按需生产 0; 再次, 提高现有专业的办学层次, 适量创办本专业的博士、硕士教育点, 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体育教育人才 3.( 2)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善办学条件 , 培养合格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特色不明显是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存在另一问题. 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体育院( 系) 不仅肩负着培养各类体育专业人才的重任, 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体育科研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三结合的重要基础, 是体育产业开发与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6. 为了顺应人才市场的挑战, 要积极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新型体育
10、学科体系. 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就业情况和未来发展, 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确定办学方向, 由单一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向/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 0 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方向转移, 以满足体育事业不同领域的需要. 近年来, 一些专科院校急于满足升本需要, 相继开设了体育教育专业, 但是从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 办学经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部分体育院系需要加大教育投入, 加快体育教学场馆和实验室的建设, 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据调查资料显示, 有 3 4% 的体育院系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有 42% 的体育院系教师结构跟不上形势发展 . 要整合现有的资源, 实现体育教育专
11、业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校际联合, 发挥各自优势, 实现资源共享. 还应采用优胜劣汰的机制,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 控制和停办一些办学条件差、水平低、学生就业率连年走低的体育教育专业 7.3. 2 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努力培养创业意识( 1 ) 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 传统的单学科教育, 只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 而忽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与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的渊博学识教育, 只重视基础理论教育, 而忽视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素质教育. 致使培养出的一些学生, 既没有渊博的文化知识, 又缺乏专业技能的训练, 学生运用知识和创造的能力都
12、偏低,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 因此, 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要正确解决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 在培养学生专业文化素质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技能素质和渊博的文化知识, 为社会输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中要加强通识教育, 努力为培养基础宽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 设置辅修专业, 开设选修课, 扩大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为学生提供学习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和环境. 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 大力开展社团活动、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学得知识, 陶冶情操; 注重实践, 培养
13、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体而言,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较单一, 专项技术不突出, 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优势. 因而,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要以专业为基础,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拓宽自己选择人生道路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 2) 培养创业精神、实施创业教育, 不断完善创业培养体系. 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特别是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 一般来说, 创业知识包含三个方面: 综合性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 因此, 加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尤为重要. 在学
14、生系统掌握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可开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史学等课程,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适当降低必修课比例, 加大选修课的比例, 拓展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增强选修课的弹性. 可增设体育创业指导课, 把创业综合性知识和所需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增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的课程. 同时, 对教学内容也要做相应调整, 减少空洞的说教, 增添应用性强的内容, 实施案例教学.3. 3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更新就业观念( 1) 顺应市场需求, 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体系, 是提高毕业生人# 84 # 王西军, 等: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
15、业生就业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第 24 卷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 要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有效运行, 就必须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投入,建立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使学校和社会有机的衔接, 减少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 同时也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加快建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开展毕业生就业远程服务. 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 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沟通和交流工作, 通过网络建立学校) ) ) 地市人才交流中心) ) ) 用人单位,一条龙就业服务体系, 缩短求职时间, 拓宽就业的渠道 2.( 2) 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化. 就业指导全程化就是要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
16、过程, 而不是学生毕业时或择业时的临时性工作. 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年级着重进行职业生涯认识指导.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培养自我发展意识; 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培养. 要使学生树立体育教育职业理想, 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身特长, 并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 使学生确立专业发展方向, 建立和强化专业思想, 培养其创业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对有考研意向的学生进行指导; 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对学生讲解就业政策 , 训练必要的就业技能技巧, 提供就业信息, 进行
17、以诚信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法律知识培训, 对考研的学生进行考研辅导. 四个阶段相互贯通, 有机连接, 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5.( 3) 要鼓励毕业生深入基层, 到艰苦的地方去, 转变学生非体育教师岗位不去的观念.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首先是面向体育教育领域, 发挥专业优势, 寻找就业机会. 而就业形势的严峻, 使得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机会和可能性越来越小. 目前, 高中以上学校需求较少, 体育教师基本饱和, 需求大部分是初中和小学. 城市人才需求不多, 而广大的基层缺额较大. 特别是这几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民办教育异军突起, 急需补充大量的师资力量
18、, 这既是社会需求重要构成部分, 也是毕业生服务的新领域. 毕业生也可以在体育产业、社区体育、健身咨询服务、教练员、考研、读二学位、公务员、管理者、从军、公司企业、自主创业、营销等领域进行就业尝试, 拓宽就业渠道, 提高就业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因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多种因素的限制,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就业制度的完善,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环境将会得到改善.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树立信心、打破就业局限, 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体育院系应加强专业建设, 根据社
19、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育质量,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将会得到缓解.参考文献: 1 党炳康.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市场就业难解析 J.中国市场, 2006, (5): 56. 2 张艳霞. 山东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方向与渠道的对策研究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 ( 6): 41. 3 薛红. 高校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引发的思考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 ( 2): 39. 4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 2006 年度调查报告DB/OL. (2006-04- 23) 2009- 03-25. http; /biz. 163. com/06/0403/18/2DQAN7R500020QDS. htm1. 5崔贺成. 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浅谈 J. 文史资料, 2005, (35): 28. 6戴俊.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5, (7): 386. 7王西军.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与教育改革研究 J.中国市场, 2007, ( 9):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