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7章+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ppt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551074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7章+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7章+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7章+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7章+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7.1 熟料单矿物和水泥的水化 一、熟料矿物水化的原因 1、热力学原因:熟料矿物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相变:-C2S -C2S不稳定 稳定:不水化水化:-C2S+H2OCSH+Ca(OH)不稳定 难溶物(稳定)所以,熟料矿物是常温下保留的高温态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有朝着稳定方向转变的趋势。,2、熟料矿物结构不稳定 1)阳离子配位数(阴离子个数)不饱和 2)阳离子配位不规则 3)矿物结构缺陷:矿物油都是固熔体,都熔有异种离子。结构变形缺陷,不稳定。所以:熟料矿物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结构不够稳定,所以能与水发生反应,达到稳定。,二、熟料单矿物水化 能水化+水化产物稳定且

2、有足够数量水化是产生强度 (一)C3S的水化 1、常稳下的水化产物 3CaO.SiO2+nH2O=xCaO.SiO2.yH2O+(3-x)Ca(OH)2 简写为:C3S+nH=C-S-H+(3-x)CH 产物称为:水化硅酸钙(也称C-S-H凝胶)和氢氧化钙。,C3S水化的五阶段 :初始期(时间:几十分钟 ) 反应:激烈第一个放热峰,钙离子浓度迅速提高 浆体状态:是具有流动性(Ca(OH)2没有饱和) :静止期(时间:24小时 ) 反应:极慢放热底谷:钙离子浓度增高慢浆体状态:Ca(OH)2达饱和:此间:具有流动性 结束:失去流动性:达初凝 :加速期(时间:48小时) 反应:又加快第二放热高峰浆

3、体状态:Ca(OH)2过饱和最高:生成Ca(OH)2、填充空隙、中期:失去可塑性:达终凝、后期:开始硬化 :减速期(时间:1224小时 ) 反应:随时间的增长而下降 原因:大量 在C3S表面:包裹阻碍水化。 稳定期 反应:很慢基本稳定(只到水化结束) 原因:产物层厚:水很少产物扩散困难。,(二)C2S水化 1、C2S的水化过程、产物与C3S相似,也有静止期,加速期 ,也是生成C-S-H和Ca(OH)2 2、C2S与C3S水化区别 1)水化速率慢= C3S的1/20 2)Ca(OH)2慢 C3S、+ C2SC-S-H+CH,(三)C3A水化:含量不多,水化对早强、性能影响大 1、C3A单独水化

4、常温:C3A+H2OC4AH19+C2AH8+C3AH6+9H2O T:C3A+ H2O直接生成C3AH6 特点:水化速度快水化热多T升高反应速度极快急凝很快失去流动性,2、C3A在CaO、石膏环境中水化 1)石膏充足(开始) C3A+CH+12H2OC4AH13 C4AH13+3CSH2+14H2OC3A.3CS.H32(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t)钙矾石沉积 钙矾石:溶解度极慢反应不可逆 2)剩余石膏不多,还有C3A C4AH13+AFtCH+20H2O+C3A.CS.H12(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 ),(四)C4AF(铁固相)水化:比C3A水化慢,单独水化,也不会急凝,其水化反应和产物

5、与C3A相似。 1、在Ca(OH)2环境水化 常温:C4AF+4CH+22 H2O2C4(A,F)H13 T50度:C4AF+CH+ H2OC3(A,F)H6 2、足够多石膏中反应 (单硫型水化硫铝铁酸钙三硫型水化硫铝铁酸钙) 单独水化:成片状态结构:温度提高后变成立方体结构 石膏环境中水化:三硫型转变成单硫型固容体,以延迟水化。,三、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水泥含四种矿物:其水化是各矿物水化的结果,又不完全与单矿物水化相同 由于各种矿物水化速度不同、又有氧化钙CSH存在:水泥水化产物还相互影响,比单矿物水化更复杂 1、水化特点 1)水泥水化:开始含碱的饱和硫酸钙和Ca(OH)2使其在溶液中进行 2

6、)水化产物也不是纯的:C-S-H含:铝离子 铁离子 硫离子 Aft含硅离子 3、水化产物相互交叉改变单矿物水化速度 4、当碱浓度高时:Ca(OH)2结晶速度快:COH浓度高:破坏C3A的Al-O键 水化快 所以:碱能使水泥急凝,四、水泥水化过程 水化过程:图1-7-4 水泥水化,放热曲线与C3S十分相似也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大量Aft形成沉积为保护层 放热谷:Aft层水渗入极慢水化速度减慢,白痴流动性 第二阶段:随水渗入的速度加快而加快,AFt层破坏。扩散到颗粒间架桥失去流动性第三阶段:水化加快后大量的C-S-H填充,失去可塑性 第四阶段:个放热蜂:石膏消耗:Aft水化加快形成AFm

7、产生放热蜂 第五阶段:减速期C-S-H Ca(OH)2不断填充:密度增大:硬化水不断减少:剩下水不多:反应极慢,至水完全消耗完为止。,五、水化速度 使用水泥:不仅要有足够强度,还希望强度不断发展:水化速度是强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水化速度概念:单位时间内的水化强度(a) 水化深度(h) 1、a:是已知水化量/完全水化的量:百分数 2、h:一定时间内水泥颗粒已水化的水化层厚度um (二)矿物水化速度 28天前:C3AC4AFC3SC2S 36月:C3SC3AAFC2S,(三)影响水化速率的因素 1、矿物组成:C3A+C2S:,C2S:C3A100% 矿物结构:C2S:无空腔;C3A:有空腔

8、 2、水化矿物性质:C3A+石膏Aft:溶解度降低,降低 3、C3S生成C-S-H Ca(OH)2溶解度大大降低:早期C3SC3A,3、水泥细度: 直径减小:表面积增大与水接触机会多晶格破坏严重,反应活性高: 所以:表面积大:筛余小:早期早期发展后期强度:不明显,甚至小下降 4、W/C:浆体稀释度 但:W/C太水太硬化空隙:强度 W/C太水太:产物:强度 5、养护温度:图8-19:T=60度:结合水,一天小于1% 25度结合水一天约为7.5% T太产物脱水:干缩裂缝:强度下降 T太小于10度:=0:严寒冬季:保温,3、外加剂:施工时“加入少量能调节与凝结时间的物质 缓凝剂:葡萄糖酸阻碍C-S-

9、H成核木质素黄酸盐推迟Ca(OH)2结晶 促凝剂:CaCl:液相钙离子浓度高、Ca(OH)2结晶快,凝结快 早强剂:三乙醇胺:对C3S C2S有催化:砼28天强度高:40%以上,7.2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 水泥水化同时在凝结硬化,水化是凝结硬化的前提,凝结硬化是水化的结果。 一、凝结硬化过程及概念 水泥+水流动浆体(产物生成,失去流动)塑性浆体(失去部分塑性)塑性强度(完全失去塑性)机械强度 阶段:C3S迅速水化:Ca(OH)过饱和液 C3A+石膏:细小Aft,阻碍水化,此间产物少(小),不足以架桥,浆体具有流动性 阶段:大量生成C-S-H、Aft在颗粒之间架桥形成网状结构失去流动性和部

10、分可塑性 阶段:各产物数量多,张大填充:结构致密,1.凝结时间:浆体失去流动性和部分可塑性具有塑性强度 2.硬化:完全失去可塑性:具有塑性强度 3.水泥浆体:经水化而凝结、硬化,为什么能产生强度呢:将近200年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看法,7.3 硬化浆体组成和结构 硬化后形成以水化产物为主要的致密结构产物,结构组成:决定其性能 强度 耐腐蚀 抗冻性 一、硬化浆体(水泥石)组成 1、固相部分:外部水化产物(55%):颗粒表面向四周生成填充孔隙内部水化产物:(45%),颗粒水化层内的产物残存熟料:水年足:未水化完的残核 2、孔隙部分:毛细孔:未被外部水化产物填充凝胶孔:凝胶微孔水:外界温度=100%孔内

11、全为水,二、固相组成的体积 充分水化后: C-S-H占固相体积:70% Ca(OH)2:固相体积:20% 三硫,单硫占固相体积7% 未水化熟料+微量组分占:3%,三、孔的结构特征 1、孔的产生:矿物完全水化:理论W/C=0.2-0.6实际沙浆:W/C=0.5(国标实验) 所以:理论加水远远大于实际加水:多余水变成固相体积孔隙孔直径大于100nm(大毛细孔):强度降低 2、孔的形成及影响 24小时后:70-80%孔小于100nm凝胶孔小于100nm越多:强度越高,四、水在硬化浆体存在形式 水在水化硬化浆体结构中作用:没有水,矿物不水化,结构不致密 水在结构中:有影响致密度,性能 所以:了解水存在的形式:可只管了解水泥砼性能,为水化需要水提供依据 (一)水存在形式按水与周围结合的牢固程度,结晶水强(弱),吸附水毛细(凝胶)自由水 1、结晶水:是水化产物(晶体)组成部分,按结合力强弱分强结晶水和弱结晶水 2.吸附水:在吸附效应(毛细管力)作用下:被吸附固体表面(孔隙中) 3.自由水:存在:100nm孔中,本章学习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掌握熟料单矿物的水化过程、水化产物,了解硅酸盐水泥特点、水化过程、主要水化产物,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