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基础工程,万丈高楼从地起,1. 地基,由地壳中的物质(岩石或土)构成;它是土木工程的“根”,支承着上部结构。,地基是指受土木工程结构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3.1 工程地质勘察,2. 土具有压缩性,这是由土的三相组成决定的。,固相: 固体颗粒(岩石碎屑、矿物颗粒) 液相: 孔隙中的水 气相: 孔隙中的气体;,S:为地基沉降量即建筑物沉降量,3 . 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地基的强度条件要求是:,5. 进行房屋结构设计时,为了保证地基安全可靠,使房屋的沉降量在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对建设场地的地质情况,认真进行勘察,通过钻孔取样了解土层、岩层的分布, 确定建设场地的地基承载力
2、,对场地有代表性的土层试样进行土工实验,测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或在场地进行原位实验(载荷实验), 设计基础,设计地面,根据基础的作用和受力分析,要理解基础设计的基本思路,基础设计要满足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思考一下:为什么基础底部与土体接触处的尺寸要比墙、柱尺寸大得多?, 要计算地基即工程结构的最终沉降量,使其沉降量保证在规定的容许范围之内;,规范规定的容许值, 房屋建成后,还要继续了解、观察房屋的沉降量。一旦发现沉降量过大,及时处理。,地基与基础的关系,一、基本概念1、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与基础自身荷载一起传给地基。基础是建筑物
3、的组成部分。 2、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土层,承受着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地基不属于房屋组成部分。3、地耐力:地基每平方米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地基允许承载力。地基基础的投资一般占整个建筑物总投资的10%-20%。,二、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1、天然地基 当地基有足够承载力,不需要经过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称为天然地基。,2、人工地基 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部荷载较大时,为了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对土层进行人工加固和改良,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称为人工地基。,(一)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深基础:基础埋深大于5m 浅基础:
4、基础埋深介于0.5m-5m之间。 基础埋深愈小,基础造价愈低,但基础若没有足够的土层包围,基底土层受到压力后,把基础四周的土挤出,基础将产生滑移而失稳,故同时规定基础埋深不应小于0.5m。,三、基础的埋置深度,一、基础类型 1、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可以分为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础、联合基础(井格式(交叉条形)基础、片筏式基础、板式基础、箱形基础)。2、按基础所使用的材料:基础包括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3.2 浅基础,墙下条基 素砼垫层,墙下条基,二、按基础的构造型式分类,(一)条形基础,(二)独立基础,(三)井格式(交叉条形)基础,柱
5、下条基,框架结构基础梁,框架结构柱下条基,(四)筏形基础,(a)平板式,(b)梁板式,柱下筏板基础,不埋板式基础,(五)箱形基础,预留管道套管,预留管孔,3.3 深基础,深基础包括桩基础、沉井沉箱、地下连续墙、墩基础等。桩基础:预制桩和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预制构件厂或施工现场预制,用沉桩设备在设计位置上将其沉入土中。特点:坚固耐久,不受地下水或潮湿环境影响,能承受较大荷载,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进度快,能适应不同土层施工。,管桩及方桩,混凝土预制桩,打入法施工,打入法也称锤击法,是利用桩锤落到桩顶上的冲击力来克服土对桩的阻力,使桩沉到预定的深度或达到持力层的一种打桩施工方法。,静力压桩,静
6、力压桩是利用无噪声、无振动的静压力将桩压入土中,常用于土质均匀的软土地基的沉桩施工。压桩施工一般采取分节压入、逐段接长的施工方法。,灌注桩:直接在桩位上用机械成孔或人工挖孔,在孔内安放钢筋、灌注混凝土而成型的桩。 与预制桩相比,灌注桩具有不受地层变化限制,不需要接桩和截桩,节约钢材、振动小、噪声小等特点。灌注桩按成孔方法分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干作业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等。,沉井,当桩径较大,挖掘深度大,地质复杂,土质差(松软弱土层),且地下水位高时,应采用沉井护壁法挖孔施工。 沉井护壁施工是先在桩位上制作钢筋混凝土井筒,井筒下捣制钢筋混凝土刃脚,然后在筒内挖土掏空,井筒靠其
7、自重或附加荷载来克服筒壁与土体之间的摩擦阻力,边挖边沉,使其垂直地下沉到设计要求深度。,3.4 不均匀沉降问题,不均匀沉降:同一结构体中,相邻两个基础沉降量的差值。必须控制不均匀沉降量在规定范围内!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从地基情况:地基承载力有差异从基础型式:独立基础,3.5 地基处理,机械压实法 强夯法 换土垫层法 预压固结法,软弱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地基处理方法分类,挤密法 振冲法 化学加固法 托换技术,(1) 物理性质差 (2) 抗剪强度低 (3) 压缩性较高 (4) 渗透性很小 (5) 结构性明显 (6) 流变性显著,软弱地基土的工程特性,2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表
8、,(1) 机械压实法,分层碾压法振动压实法,振动压路机,(2) 强夯法,强夯法是法国L梅纳(Menard)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夯击后的地基承载力可提高25倍,压缩性可降低200500,影响深度在10m以上。,(3) 换土垫层法,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4) 预压固结法,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建造前,先在拟建场地上施加或分级施加与其相当的荷载,使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孔隙体积变小,土体密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度一般达10m左右,真空预压法处理深度可达15m左右。,(5) 挤密法,砂石桩法 土桩挤密法 灰土桩挤密法,(6) 振冲法,在粘土中主要起振冲置换作用,置换后填料形成的桩体与土组成复合地基; 在砂土中主要起振动挤密和振动液化作用。,振冲置换法,振冲密实法,作用机理:,(7) 化学加固法,灌浆法 高压喷射灌浆法 水泥深层搅拌法,水泥搅拌桩在施工,(8) 托换技术,基础加固托换 基础加宽基础加深技术 桩式托换 顶承式静压桩托换锚杆静压桩托换灌注桩托换树根桩托换,小结,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2、基础设计的流程; 3、基础分类浅基础有?深基础有?用哪种类型的基础由什么因素决定? 4、地基处理原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