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预知概念|,雌、雄生殖器官,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雌、雄配子,生物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121,31,2.假说演绎法 在_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_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_,再通过_演绎推理的结论。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 _,即让_杂交。(2)预期结果:Dd _1Dd1dd。(3)实验:F1矮茎30高34矮。(4)结论: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F1形成配子时, _发生分离,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观察和分析,推理和想象,演绎推理,实验检验,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dd,Dd,D和d,4.分离定律在生
2、物的体细胞中,控制_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 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_分别进入_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同一性状,成对的遗传因子,遗传因子,不同的配子,|过程评价|,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桶代表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配子( ) 2.每次抓取小球后,记录完结果后要放回原来的小桶( ) 3.每个小桶中的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不必相等( )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在测交实验中,性状分离比为11( ) 5.测交实验可鉴定F1遗传因子组成,但无法验证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 6.具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
3、 答案 1. 2. 3. 4. 5. 6.,|联想质疑|,亲本若为显性纯合体和隐性个体,则子代只表现为显性性状。,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桶和里面的小球分别代表什么?为什么不能用不同形状的小球? 提示:小桶代表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配子。如果用不同形状的小球,则人在抓出小球前就能知道配子的种类,会人为干扰抓取小球的种类。 (2)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一定是11吗? 提示:不一定,也可能只会出现显性性状个体。,科学探究1 分离定律的应用,分离定律是指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后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
4、传给后代的过程,可以有多方面的应用,例如: 1.指导农作物的育种实践分离定律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中,据分离定律可知:F1性状表现一致,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在育种实践中F1不能轻易丢弃,要种到F2并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1)如果所选品种为_,该性状一旦出现,即可作为良种留用。 (2)如果所选品种为_,可通过_,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3)教材P7,技能训练流程:,提示:1.(1)隐性性状 (2)显性性状 连续自交 (3)白色花 白色花,2.预测遗传病(1)有的遗传病是由显性致病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比如多指。若双亲的一方为多指(AA或Aa),他们的子女就全部或一半患多指。(2)
5、有的遗传病是由隐性致病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若双亲的一方患病,他们的子女可能全部正常或一半正常。,【探究应用】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6号和7号遗传因子组成相同,8号和9号遗传因子组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请根据图回答:,(1)白化病是由_(显性/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2)6号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9号是杂合体的概率为_。 (3)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_。 (4)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若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_。 答案 (1)隐性 (2)0 2/3 (3)1/4 (4)1/6 1/4,【一题多变】(1)1和
6、2一定是杂合子吗?为什么?提示:是,因为他们生育有一个患病的儿子。(2)1和2再生育一个和6表现型一样的孩子的概率是多大?提示:3/8,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但6是一个正常的女孩,正常后代中男女各占1/2,故生育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3/8。,根据遗传系谱图,判定某些遗传病的显隐性关系 如图甲,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则该病肯定是显性遗传病;如图乙,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则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科学探究2 分离定律中的推断问题,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断子代或亲代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可以有以下的方法: 1.正推型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
7、性状表现请完善下列表格:,提示:全为AA 全为显性 AAAa11 全为显性 全为Aa 全为显性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11 显性隐性11 全为aa 全为隐性,2.逆推型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方法一:遗传因子填充法。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如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遗传因子。方法二:隐性纯合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至少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
8、现类型进一步判断。,方法三:分离比法。,提示:AaAa Aaaa AAA(或aa) aaaa,【探究应用】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后代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Aa或AA 解析 从实验2和3中可分析得出番茄的果色中,红色是显性性状,A错误;实验1中亲本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应为Aa,黄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应为aa,B错误;实验3的子代红色黄色约等于31,其中黄果为隐性,所以遗传
9、因子组成只能是aa,D错误。 答案 C,【一题多变】实验1的F1中红果都是杂合子吗?实验3的F1中红果呢?提示:实验1中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是Aa和aa,所以F1中红果都是杂合子。实验3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是Aa和Aa,所以F1中的红果有1/3是纯合子,2/3是杂合子。,科学探究3 自交和自由交配(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在遗传规律的探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的交配方式,不同的交配方式在子代中有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 1.两种自交类型(1)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多少?,(2)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和
10、杂合子的比例分别是多少?,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的结果可用下列曲线表示:曲线表示纯合子(AA和aa)所占比例,曲线表示显性(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曲线表示杂合子所占比例。,2.两种随机交配类型(1)杂合子Aa连续随机交配n次,杂合子、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多少?,(2)杂合子Aa连续随机交配n代,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分别是多少?,【探究应用】已知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 )A.51、51 B.81、81C.61、91 D.51、81,答案 D,【一题多变】如果有一批玉米,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123,则这批玉米自交和自由交配,子代中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比例分别是多少?,配子随机结合利用棋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