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四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及“亚洲觉醒”的先驱,高考历史 (北京专用),命题评审 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元素之一,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对推动历史前进往 往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题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思想作为 切入点,以人带史,考查考生结合所学读取信息、对历史人物的主张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该 题提醒考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重将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加深对 历史与现实的理解。,4.(2014北京文综,41,8分,0.50)(节选)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 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
2、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 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 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 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 础。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8分),答案 (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 广泛支持。 方式: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干预。,解析 (2)分析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应根据材料中的两方面有效信
3、息:一是二战 对英国经济的破坏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二是英国工党提出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民众支 持。关于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方式,据材料中的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 文献,可以得出是通过立法和国家干预的方式。,知识拓展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建立“福利国家”,政府运用社会保 障和增加社会服务开支等方法,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方法技巧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审题,审明题目中的角度限制语“经济思想”;其次要掌握比 较历史事物的方法,注意从目的、手段、内容等几个角度去分析。,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
4、罗斯福新政 1.(2018课标,34,4分)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答案 C 表格信息体现出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大幅下降,这反映出美国 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美国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A项错误;B项 与材料无关;当时美国工人工资的支付方以私人资本家为主,与政府的财政支出情况关联不大, D项错误。,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D项,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把握当时美国工人工资的来源。,2.(2018天津文综,8,4
5、分)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 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 ) 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 A. B. C. D.,答案 C 大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本国经济的恢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故正 确,错误;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故正确;罗斯福新政开创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模式,故错误。正确答案选择C项。,解题方法 组合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
6、答。从备选项中排除一个或两个与史实或材料不符 的组合选项即可。,答案 D 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美国“自由放任” 经济政策不符合应对经济危机的时代要求,A项错误;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开始于1933年,B 项错误;19341935年,预算下降,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逐步复苏,D项正确。,11.(2018江苏单科,23,14分)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 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
7、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 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 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 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 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 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 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 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
8、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 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 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 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5分) (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 的不同目的。(6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3分),答案 答案要点:
9、(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 突)。 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 权。 (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 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 目的: 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 (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解析 (1)结合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产生的 背景要联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等归纳总结。 (
10、2)变化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可得出结论;变化的原因要从黑人力量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 及法官态度的变化等角度分析。目的分别围绕维护种族主义者的利益、缓和种族矛盾归纳 总结。 (3)最高法院是美国最高司法机构,是三权分立体制中的重要一环。答题时要围绕完善分权与 制衡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及有时也会妨碍民主公正等分析。,命题评审 本题以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些案例作为切入点,考查西方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及其 局限性,着重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解答此题,学生可以更加客 观全面地认识西方民主政治的利弊得失。,12.(2013江苏单科,23,15分)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
11、,而罗斯福勇敢 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材料二 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 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 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
12、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 种认识:,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请回答: (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 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2分)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 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3分)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与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 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2分)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
13、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 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 题。(8分) (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答案 (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表现:乐观情绪。 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 (3)史实: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 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 等)。 (4)略,解析 本题考查19291933年经
14、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1)问,将问题中的时间与曲线图相 对应,抓住“变化”二字,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第(2)问要提炼材料有效信息,从罗斯福个人的 “人性魅力”的角度来研究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材料二强调历史人物的个人因素对历史 的影响。第(3)问,将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与影响结合在一起,进而由“影响”推导出相应的 具体措施。解答第(4)问时需要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述观点”即“新政的机遇与挑战”,从罗 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考虑;第二步“论证观点”即从材料及所学知识中找 寻历史证据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第二步要特别注意题目的要求:一是史论结合,要求考生不能 虚议而应有具体的史实作依据,二
15、是多角度,要从材料所给出的不同阶级或阶层的角度对罗斯 福新政作出认识与评价,三是注意字数与行文流畅。,命题评审 本题体现了一种主流史学研究观点:历史的主题是人,历史的课题应以人为对象。 本题除考查罗斯福新政这一历史事件之外,更注重对考生的思想教育以及对换位思考能力的 考查。第(1)(2)(3)问属于史实再现,第(4)问提醒考生平时要加强对论述题的训练,特别要注意 审题与解题的步骤。,考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亚洲觉醒”的先驱 1.(2017课标,35,4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 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
16、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 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 政府试图 (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答案 A 本题以尼克松的咨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提炼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历史问题的能力。“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表明美国联邦政府希望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即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故A项正确。“使各 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并非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B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旨在减少政府 对经济的干预,C
17、项中“扩大”表述错误;让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并非恢复自由放任的 传统,D项错误。,易错提醒 考生易错选B项。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对材料主干信息不理解,对美国联邦制特 征不熟悉。,3.(2017天津文综,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 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 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1)材料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2分)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
18、么?(6分) 材料二 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 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 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2分)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
19、原因是什么?(2分)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 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4分) (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认识?(4分),答案 (1)经济高速增长。 凯恩斯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 求,实现充分就业。 (2)70年代物价上涨,30年代物价下跌。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 增长,扩大失业人数。 (3)凯恩斯主义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当经济出现新问题时又无法予以解决。因此,经 济政策或理论需根据实际调整和完
20、善,与时俱进。,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数据信息 归纳概括即可。第二、三小问属于对教材知识的考查,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 小问,主要从物价的角度总结。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三小问要从经济学原理 的角度分析。第(3)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围绕经济政策调整这一主题多角度谈认识。,4.(2016课标,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 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 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
21、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 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 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 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 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 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
22、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 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 展。(7分),答案 (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6分)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 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8分)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 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4分) (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 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7
23、分),解析 第(1)问,“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要结合材料 一、二从救济弱势群体、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等方面作答。二者救济方式的相同点有: 都由政府主导,以立法来保障,设置救济机构,救济种类多。不同点有: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 “仁”等中国传统文化,而英国的救济制度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 第(2)问,依据材料二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相关知识,将其与英国近 代济贫制度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审题方法 认真审题,审明五项基本构题成分 (1)解题依据:“依据材料”还是“依据所学知识”。 (2)答题要求: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概括、论证等。
24、(3)限定词:即时间、角度、答题范围等。 (4)核心词:即求答项。如:原因、特点、影响等。 (5)分值:每道题后面的分值是在告诉考生需要“答多少”。,评析 本题以“社会救济”入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不大。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并能完整准确归纳 概括是解题的关键。,5.(2016北京海淀二模,21)在罗斯福新政期间,从前属于州权范围的一些权力,如教育、卫生、 社会福利、工业管制、劳资关系等等,均受到总统和联邦政府的干预。拨款和政策制定之权 均在联邦,而州和地方只有执行和管理之权,甚至在州权范围内的事务也出现了联邦政府插手 的现象
25、。以上现象表明 ( ) 联邦政府担负起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责 新政扩大了总统和联邦政府的权力 新政结束了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新政改变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 B. C. D.,答案 A 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新政期间从前属于州权范围的 一些权力受到总统和联邦政府的干预,说明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联邦政府担负起稳定和 发展经济的职责,实施新政扩大了总统和联邦政府的权力。正确。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 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并没有结束美国原有的政治经济制度,排除。故选A项。,解题技巧 本题可用排除法,根据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实质和作用等相关知识,很容易排除 小项。
26、,考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亚洲觉醒”的先驱 1.(2018北京东城二模,23)有学者指出,“(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突飞猛进,可以说超越了人类 社会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的总和”。其中,推动欧洲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 )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欧洲一体化进程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福利国家的出现 A. B. C. D.,答案 D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语“(20世纪)60年代”,杜鲁 门主义提出于1947年,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含的选项,只有D项符合题意。,2.(2018北京平谷零模,22)下列表述中,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答案 C
27、美国提高税率的商品有890种,从而引发各国提高关税,加深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 材料中“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说明列宁允许部分私有制,推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 食税而不是实行余粮收集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说明让人民拥 有资本,反映出资本社会化的趋势,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世界银行会员国投票权的大小与 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而不是依据其是否为创始国,故D项错误。,5.(2017北京朝阳期末,25)观察下图,造成图中甲、乙两阶段美国政府财政支出上升的原因有 ( )朝鲜战争 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 A. B. C. D.,答案 B 朝鲜战争开始
28、于1950年,与题中时间不符,故错误;图中甲阶段美国政府财政支出 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内,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 预,所以国家财政支出增多,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已完成,故错误;乙阶 段财政支出增多,结合其对应的时间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参战,财政支出增多,故 正确。B项符合题意。,疑难突破 抓住图片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点是解题的关键,1929年是美国经济大危机开始的时 间,1939年是二战开始的时间,1946年是二战结束后。,10.(2016北京怀柔一模,23)观察下图,导致下图中失业人数变化的原因是 ( )A.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29、B.美国政府兴办大量公共工程 C.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 D.新政根除了经济危机的隐患,答案 B 图片体现的是失业人数下降,表明经济在恢复发展,故A项错误;从图片时间可知是 罗斯福新政时期,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办公共工程的方法增加就业,故B项正确;新政 缓和了社会矛盾不是失业人数减少的原因,故C项错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实施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隐患,故D项错误。,审题方法 数据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文字看变化趋势,19341936年美国失业人 数下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新政”时期政府采取措施增加了就业渠道。,12.(2018北京朝阳二模,41)(节选)
3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要像 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世纪70年代,德国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法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到20世纪90年 代,严重的环境污染得到治理,环境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从1970年开始,日本确立环境优先原 则,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法律和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工业污染问题。 摘自周生贤我国环境保护的 发展历程与探索 (1)分析德国、日本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原因及特点。(8分),答案 (1)原因:二战后,德日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德日政治民主化改造,民主运动 发展。(2分)特点:实施环境立法
31、,加强环境保护;严格环境标准,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技 术进步。(6分),解析 (1)依据材料可知,日本和德国在治理污染之前都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战后, 德日两国政治民主化进程逐步深入,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通过材料,可以解读出两国对于 环境问题持高度重视态度,通过订立相关法律和准则来治理污染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13.(2017北京平谷一模,40)(节选)能源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材料二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 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2、一、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 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 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二、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 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五、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 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1951年到1971年,联邦德国的国 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其中50年代经济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 长率达7.2%8.8%,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1
33、0分),答案 (2)原因:战争结束,德国政府致力于经济恢复;保护自由竞争,充分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 用;国家适当干预经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欧洲的经济联 合。(10分,答出5点即可),解析 (2)本问比较简单,注意问题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首先从材料中可概括得出: 政府重视、保护自由竞争,政府适当干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再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马歇 尔计划的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欧洲的经济联合。,14.(2016北京西城一模,40) 诸位朋友,我们丰富而和谐的语言,如今能够借用新的土耳其字母得到表达了。我们必须让自 己从多少世纪以来像铁箍似的束缚着我们思想的那
34、些令人无法理解的符号中解放出来,我们 民族将以她的文字和她的思想,表明自己在文明世界中的地位。 土耳其共和国首任总统凯末尔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铁箍似的符号”和“文明世界”的含义;(4分)列举凯末尔为使土 耳其进入文明世界所采取的措施。(4分),答案 含义:传统的阿拉伯文字;西方(欧洲)文明。(4分) 措施:废除素丹制度,实行政教分离;以西方法律为蓝本制定民法、刑法和商法等世俗法律,代 替伊斯兰教法;大力发展工业;进行文字改革,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建立各类学校,传播 现代文明;废除陈规陋习,提高妇女地位;等。(任答两点,给4分),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描述历史事物 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凯末尔改革的内容和作用,难度较小。第一小问,从材料中的“我们丰 富而和谐的语言”“新的土耳其字母”等可判断这里的“铁箍似的符号”是指“传统 的阿拉伯文字”,再结合凯末尔改革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可判断“文明世界”是指西方文明。 第二小问需要调动所学知识从政治、法律、经济、文教、社会生活等方面列举凯末尔改革 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