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1.1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教案2(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84534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1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教案2(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5.1.1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教案2(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5.1.1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教案2(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1) 课型 新授课授课时间来源:学+科+ 网 Z+X+X+K教学方法 提问法、实验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认识植物茎的大致结构和类型二、 技能培养:在实验或观察基础上,通过讨论或分析得 出结论并加以表述,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三、 情感熏陶:结合本章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来源:Zxxk.Com教学内容一、 知识:木质茎、草本茎的基本结构;年轮的形成;其 他类型的茎 二、 技能:在观察的基础上,结构实际生活经验并阅读教材,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表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三、 情感: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

2、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木质茎和草本茎的主要区别 难点预测观察茎对 水分和 无机盐的运输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三者的位置关系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模型、标本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来源:学科网 效果教学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Z。xx。k.Com环节课前准备:提前准备好杨树枝条、稀释的红墨水、烧杯、解剖刀(每组一份)。导入新课:生 物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必须不断地将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不同类型的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出示课件:植物的根和叶各有什么功能?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要运输到叶,叶制造的有机物要运输根

3、,这些物质的运输主要由哪个器官来完成 呢? 发给每人一小段(约 23cm)杨树茎,让学生动手剥一剥茎的外皮,易剥。再往里剥,不容易,很硬,用笔尖扎一扎茎的横切面,感觉一下哪软哪硬。问:杨树茎大致可分为哪几部分? 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从纵切面上看,哪部分被染成了红色?科代表提前半天将杨树枝条小段插在装有稀释的红墨水的烧杯中观察枝条横截面上颜色分布;再用解剖刀将枝条纵切,观察纵切面的颜色。小组讨论、发言说明该部分结构具有什么功能?出示图片:向杨树这样的茎叫做木质茎,其结构从外至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我们所观察到被染红的这一部分就是木质部,其中有起运输作用的导管和支持作用的

4、木纤维,被染成红色的就是导管。我们所说的树皮靠近形成层的部分叫韧皮部。形成层的位置?组成?功能?出示图片:木质部上一圈圈的结构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书上说,只有温带和亚热带的木本植物才可形成年轮,谁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出示标本:请同学们数一数这棵树有几岁了?植物中还有很多种类的茎不能逐年加粗,原因是没有形成层,我们把他们叫做草质茎,比如:玉米茎。(出示模型)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些“特殊”的茎。(出示 课件)木质部被染成红色在课本上依次标明小组讨论作答:位置: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组成:由分裂能力的细胞;功能:使茎加粗齐答:年轮阅读:课本第九页。学生讲解年轮形成过程。阅读课本第八页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整理一下笔记,然后我们一起做个小结。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结构是茎。根据茎的结构不同,主要可分为木质茎和草本茎。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形成层,可是茎逐年加粗。植物中还有一些形态特异 的茎,比如红薯、 藕等等。课堂反馈1.玉米茎不能无限加粗,杨树的茎能逐渐加粗,主要是由于玉米茎中缺少 哪种结构:()A.形成层 B.木质部 C.韧皮部 D.髓2.下列不属于茎的是 :()A.藕 B.红薯薯块 C.仙人掌 的肉质部分 D.马铃薯的薯块作业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