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案【学习目标】1、经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线段的轴对称性,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2、会用尺规作出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能规范的写出已知、求作和作法。3、运用作图和实验的方法,探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学习重难点】线段的垂直平分 线的性质,用尺规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与学方法】自主合作 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情景导航某地准备建 一所希望小学,要求希望小学的位 置到三个村庄 A、B、C 的距离相等,你能帮助村民确定小学的具体位置吗?二、学习探究活动一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及对 称性学习完成第 8 页的“实验与探究” 。交流互动:(
2、1)将 纸展开后铺平,记折痕所在的直线为 MN,直线 MN 与线段 AB 的交点为 O,线段AO 与线段 BO 的长度有什么关系?(2)直线 MN 与线段 AB 有怎样的位 置关系?(3)线段 AB 是轴对称图形吗?小结:直线 MN 垂直于线段 AB,并且平分线段 AB,我们把直线 MN 叫做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温馨提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而且仅有一条;满足两个条件垂直于这条线段平分这条线段。活动二 用尺规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自学课本作图,小组交流,完成 以下问题。个性修改将 3、改成运用作图和实验的方法,探索线段的垂直平分
3、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性质进行有关B CA计算。已知:线段 AB求作: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作法:1、分别以点 A 与点 B 为 ,以 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相交于点M、N;2、过 M、N 两点作 。结论: 可以动手操作: 用折叠的方法验证尺规作图的正确性。温馨提示:做图时不要擦去痕迹,且不要把线段垂直平分线错画成线段或射线,要注意体现射线的特征。活动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学习课本第 9 页“交流与发现” 。A BM操作、实践:(1)如图,折纸使 A、B 重合, 你发现了什么?(折痕就是对称轴)(2)在折痕上找一点 M, MA 与 MB 的大小有什 么关系?说说理由,小组交 流总结。性质:线段的
4、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温馨提示:此性质是证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之一。三、学以致用1.如果 P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且 PB=6cm,那么 PA= 。2.如图,已知直线 MN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 为 D,点 P 是 MN 上一点,若 AB=10 cm,则 BD=_cm;若 PA=10 cm,则 PB=_cm;3如图,在三角形 ABC 中,BC12,边 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AB、BC 于点 E、D,若BE8,则三角形 BCE 的周长为 。4.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 MN 交 AB 于 D 点,交 AC 于 E 点,且 A
5、C=15cm, BCE 的周长等于 25cm,求 BC 的长?要求学生做图时不要擦去痕迹,且不要把线段垂直平分线错画成线段或射线,要注意体现射线的特征。3 题CAENMBD4 题2 题5.如图,已知点 A、点 B 以及直线 l,在直线上求作一点 P,使 PAPB6.如图,已 知 AECE, BDAC求证: ABCDADBC四、巩固提高7.在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 于 E,交 BC 于 D,ABD 的周长是 12 cm,ABC 的周长是 cm。8.如图,在ABC 中,AB=AC, BC=12,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边于点 E,AC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边于点 N,求AEN
6、 的周长。9.如 图,在RtABC 中,DE 是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 E,交 BC 于 D,在图中找出相等的线段,说明它们相等的理由。10.在ABC 中,AB=AC,D 为 AB 的中点,且 ED 垂直 AB,BCE 的周长为 8,且 AC-BC=2,求 AB、BC 的长。五、课堂小结静思 3 分钟,谈谈你本节课的收 获。AB CDEMN8 题7 题10题EBDCA9 题(第 5题 ) ( 第 6题 ) 六、课后作业:A 层:习题 1.2A 组 B 层:习题 1.2A 组、B 组【教后反思】几何作图学生早有接触,但准确、方便的画图方法,还是第一次接触,本节内容动手操作性比较强,可采取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亲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同时教师要及时总结,规范作图语言,选取典型例题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