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的表示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表示;2、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据。教学分析:重点:数据的表示;难点:选择一种适当数据表示方法。教学设想:以启发学生自主动 手为主。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本节课是中初步学会了收集数据、分类整理、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另外,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是需要训练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变化发展趋势、注意变化发展的速度、留心那些在重复实验过程中发生频数为最小与最大的对象。对于各种表示方法,教师组织讨论时不必评判出哪一个最好,重要的是分析每一种方案的长处与不足,如果一些一些学 生特别看中
2、某一方案的长处而并怎么在意它它的短处,那么他们一定要坚持这一方案也是可以接受的。二、新课拆析:1、知识设疑:(引例)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 生活总值(GDP)一直呈递增趋势,1952 年只有 679亿元,1962 年上升到 1149.3 亿元,1970 年上升到 2252.7 亿元,1980 年上升到 4516.8 亿元,1990 年上升到 18547.9 亿元,2000 年上升到 89404亿元。 对于上例中,为了让这些数据更有次序,使得使用这些数据的人员能更方便去使用,我们要求:(1)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2)再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递增趋势;(3)从上述两张图
3、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说说你的理由。2、知识 形成:从上例中,我们可以作出:统计表:年份 1952 1962 1870 1980 1990 200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679 1149.3 2252.7 4517.8 18547.9 89404折线图:三、巩固训练: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亿 元 )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952年1962年18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亿 元 )从上表与上图中,可以发现:(1)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呈现增长 的趋势;(2)增长的趋势有快有慢。3、例题讲解:在 2000 年第 27 年届悉尼奥林
4、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下表)奥运奖牌榜(第 27 届)代表队 金牌 银牌 铜牌 合计美国 39 25 33 97俄罗斯 32 28 28 88中国 28 16 15 59澳大利亚 16 25 17 58德国 14 17 26 57其他 172 略 略 略(1)中国体育健儿在该届奥运会上共夺得多少枚奖牌?其获得的金牌数在总金牌数中占多大的比例?(2)从所获奖牌总数情况看,和最近几届奥运会相比,中国体 育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如何?(引表) 中国奥运奖牌回眸届数 金牌 银牌 铜 牌 总计第 23 届 15 8 9 32第 24届 5 11 12 28第 25 届 16 22 16 54第 26 届 16 22 12 50第 27 届 28 16 15 59思考:要比较客观地评价一个代表队在一届奥运会上的表现是很困难 的,有人建议比较奖牌总数,有人建议 比较金牌总数,有人建议比较金牌和银牌的总数等等,你比较赞同哪一个方案?三、巩固练习:195 自我阅读画统计图的资料四、知识小结:本节课学习了用统计来直观来表示数据,并从统计图中发现数据间的联系。学会用计算机画出统计图。五、家庭作业:196 exc1、2六、每日预题:1、你能找到课本中错误统计图表中的错误吗?2、你能自己设计出一个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