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4.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体验性要求目标经历反应领悟1、设置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产生成功喜悦。2、通过合作、交流、分析、论证、归纳、表述等形式对透镜的成像规律有较好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知识1、理解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2、知道投影仪(幻灯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3、如何根据要求调节投影仪。知识技能目标技能1、初步学会用刻度尺、烛焰、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尝试用“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去探究科学规律。学 与 教 的 设 计 学前准备 心得一、引课方法:让学生观察投影仪上成像的凸透镜。引课:教室里的这台投影以经常为我们上课服务,但谁知道为什么
2、在玻璃板的投影片上的很小的“投影仪是一种很大的放大镜吗?”几个字的会让我们看起来这样大?谁又知道要想让投影仪投影出来的字更大些,投影仪上的凸透镜向上调还是向下调?大多数同学都有一个放大镜,你用放大镜放大书上字的时候,是否离书越远像越大?看,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些问题的奥妙。方法:演示把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时的情景;接着点燃一支蜡烛,在暗室里模拟放电影的过程(也可以同时再放一下幻灯机) 。引课:大家都知道凸透镜可以做放大镜,怎么放起电影来啦,这两个过程都有放大作用,是不是相同?不相同!观察位置不同,虚像、实像(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时学过)也不相同。到底是什么道理,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些问题的奥妙。二、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大家桌子上有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等,请你先点燃蜡烛,观察能不能看到成像现象。你所观察到的像有时比烛焰(形成像的物体)大,有时比物体小,什么原因引起的?你猜想在什么条件下会成这种放大、缩小的像?什么时候在光屏上不会看到像?你们每个学习小组合作起来,能不能通过实验用一些比较精确的数据来证明你的猜想。学生实验探究,并填写课本上的实验表格。可以安排学习小组带放大镜或老师准备一套光具座以及附件、教室里准备普通投影仪(有条件准备一台幻灯机)可以安排学习小组带放大镜、刻度尺、蜡烛、火柴、光屏等或教师为学生统一准备一套。学 与 教 的 设 计 学前准备 心得教师用光具座同样演示一
4、遍上面的实验,得到一组数据。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得到的数据可以归纳出怎样的结论。观察一遍用光具座科学规范地完成上面探究实验的实验注意点和成像光路图中的演变过程。同学交流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得失,欢迎提出新问题共同探讨。发放某学生的实验卡共同交流和识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名称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 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等(或光具座及附件)注 意 点 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f=10cm物距(u/cm)像距(v/cm) 像的性质25 16.67 倒立缩小的实像15 30 倒立放大的实像实验数据5 无法测量 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条件 成像规律
5、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u2f v2f,倒立放大的实像uf 物和像在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验结论u=2f 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u=f 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组织学生完成简单的形成性练习。三、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投影仪、放大镜的使用选择某组同学与老师一起带领大家完成投影仪的调节工作,共同评价字的放大与亮度的价值取向。平放投影仪,翻开反光镜,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像的运动方向的不同;观察一只苍蝇模型在凸透镜上和玻璃板上时投影的效果。让学生用蜡烛、凸透镜体验放电影时物体与像的运动情况、体验用手把一半透镜遮挡后的成像情况。让学生体验在一定条件下凸透镜才能算是起了放大镜的作用。让学生讨论投影仪(幻灯机或电影机)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的不同。四、布置作业 略。可以准备光具座及附件,也可以准备凸透镜成像规律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卡可以准备课堂用题可以准备画着苍蝇模型的投影片准备课后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