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8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7519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8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8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8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8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 题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上课类型 有生上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并掌握重要文言现象;2.理解孟子“大丈夫”的标准与“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3.体会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布置学生课前充分预习,通解大意;2.合作探究。对于选修教材,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孟子“养气说”在当世的意义;2.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品质、人格的熏染。教学重难点

2、 重点:涵咏“浩然之气”的内涵;难点:孟子“养气说”在当今的现实意义和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的熏染。教学思路 探究“大丈夫”的标准思考“浩然之气”的内涵和特点感悟如何“养气”拓展延伸“浩然之气”的现实意义主要教学方法诵读法(以读带学,以读感悟)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发思考,培养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 ;讨论法(讨论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黑板 教学过程预设(第二课时)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课前检测1.找出下列的通假字 不慊于心 / 戒之曰 往之女家 / 困于心,衡于虑 2.翻译下列句子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以顺为正者,妾

3、妇之道也。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请一个学生小组,以接龙形式回答。1.巩固第一课时所学重点文言知识,检测课下学习效果,督促学习。二、目标展示1.涵咏“浩然之气”的内涵;2.领悟孟子“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意义;3.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的熏染。学生浏览课时目标 学生明确课时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效率。2三、导入2016 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再一次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他们为什么能具有如此强大的精神力量呢?今天让我们追根溯源,从 2000 多年前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篇文章中来找寻答案吧。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一)探究“大丈夫

4、” 【课件展示】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学生齐背本段课文提问 1:这段文章(即课文第 3 章)中孟子列举了舜等六位古代的名人,他们有哪些共同点?【课件展示】答案学生回答问题:共同点是他们都“生于忧患” ,但最终有所成就。提问 2:为何他们能经受住忧患的煎熬而有所成就呢?(请用课文中语句回答)你对他们如何评价?( 明确:“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 ”拥有这些“气”的人,我们称之为“大丈夫” 。【课件展示】 “大丈夫”学生找出课文语句加以

5、评论。回忆旧知创设情境带学新知提问 3: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孟子觉得他们符合大丈夫的标准吗,为什么?(明确:不符合。孟子认为,两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外在威势不过是他们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失去道德标准。的任性行为。 “以顺为正” ,是匹夫之勇, “妾妇之道” 。 )学生回答:“以顺为正” ,“妾妇之道” 。1.采用设问回答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2.同时完成了能力目标的任务;3.落实了教法与学法。四、课文探究提问 4:讨论探究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的条件是什么?(请找出文中的句子)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第二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6、此之谓大丈夫。 ”【男生齐读这几句话】体悟“大丈夫”内涵。【完成课时目标一】合作讨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学有自信。3提问 5:孟子为什么这样说?你怎么看?学生回答:穷皆有义;正心、守节、存志。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志气!穷且益坚,不畏艰苦的勇气!廉正清明,鄙薄权势的骨气!不同流合污,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凛然正气!小结:当一个人有了志气、勇气、骨气、正气,就能战无不胜,才成就真正的 “大丈夫”!【课件展示】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学生齐读正气歌(二)思“浩然之气” 提问:请

7、学生思考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有什么涵义?它有什么特点?课文在哪一章重点探讨了这一问题?(请用课本中的语句回答)【课件总结】 至大至刚 塞于天地配义与道学生找到文中语句回答:“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一位学生朗读并翻译】帮助理解“浩然之气”内涵。【完成课时目标一】(三)悟“养气”之道提问 1:“浩然之气”如何具备?学生回答:孟子提出“养气” 。提问 2:孟子提出“养气”的方法是什么?【课件展示】总结 直养无害 集义 三勿1.学生齐读课文“是集义所生者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2.学生回答:“以直养而无害”“集义所生” “必有事焉,

8、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翻译)提问 3:孟子列举“揠苗助长”的例子为了说明什么?(明确:养气要注重积累培养,持之以恒,不可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 )学生回答:“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领悟“养气”含义。【完成课时目标二】4五、思考讨论:古今浩然之气古人有浩然之气,于谦、谭嗣同、徐锡麟等。提问:在当今的太平盛世还需不需要养“浩然之气”呢?学生回答:“需要。 ” 领悟“养气说”的当世意义【完成课时目标二】六、拓展延伸1.【图片展示】提问:三幅图片,哪一幅你最受感动?2.请你以“太平盛世呼唤浩然之气”为话题,结合你最为之震动的一幅图写一段话,献给图片中的“大丈夫” 。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

9、染【完成课时目标三】3.教师【展示】第三幅图随笔(结束语):忘不了你灿烂的笑靥 抹不去你高贵的灵魂 铁肩担道义 你用 26 岁稚嫩的肩担起的是 13 个鲜活的生命 13 个幸福的家庭 13 亿中国人相信世间真情的信念你虽为巾帼,也堪称中国大丈夫!学生当堂练习 训练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陶冶情操。七、作业 1.掌握重点文言现象,熟读课文;2.涵咏“浩然之气的内涵。 ”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 课后巩固培养表达、写作能力八、板书“浩然之气”(具备) (必须)“大丈夫” “养气”(成就)由“大丈夫”开始,至“大丈夫”结束,浩然之气循环往复。自我反思主要特色与创新之: 本课教学虽然在章节的讲授顺序上做了调整,但其条理性却更强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太平盛世重提“浩然正气”的必要性我们要“养气”做真正的“大丈夫。 ”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待课后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