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1分子动理论 导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7383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分子动理论 导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1分子动理论 导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1分子动理论 导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点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观察下列图片。图 112(a)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提出物体不断分割到最小的一点,成为“端” (b)2500 年前,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由无数很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组成 ” (c)1811 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今天,通过电子显微镜,科学家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物质的分子,还能看到分子的更微小结构思考:问题 1:物质是由大量的_分子_组成的。问题 2: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10 10 _m。学点 2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如图 113 所示,在下面的广口瓶中充满了密度较大的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2、气体,在上方广口瓶中充满了密度较小的透明无色的空气,撤去玻璃板后,注意观察上、下两个广口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化。图 113思考:问题 1:下方广口瓶中气体的颜色变_浅_,说明:_上方广口瓶中的空气分子进入了下方的广口瓶中_。问题 2:上方广口瓶中气体的颜色变_深_,说明:_下方广口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分子进入了上方的广口瓶中_。结论:气体的分子在_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2)如图 114 所示,在硫酸铜溶液中注入水静置,隔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图 114思考:问题 1:水和硫酸铜溶液的分界面变_模糊_,说明了_水和硫酸铜的分子彼此进入了对方_。问题 2:水颜色变_深_,说明了_硫酸铜分子进入了上方的水

3、中_。问题 3:硫酸铜溶液颜色变_浅_,说明了_水分子运动到了下方的硫酸铜溶液中_。结论:液体分子在_不停地运动_ 。(3)把磨得很光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 5 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 1 毫米深。图 115思考:问题 1:由此实验可得到结论:固体分子_在不停地运动_。问题 2:综合以上实验可得: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_。问题 3: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无规则运动_ 。由于_分子_ 运动,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_进入对方_的现象,叫做扩散。学点 3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观察如图 116 所示的实验。图 116思考:问题 1:

4、压缩空气和水时感觉费力,说明:_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_。问题 2:压缩水比压缩空气更为困难,说明:_分子间距离越小斥力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大斥力越小_。(2)阅读教材 P4“观察”小栏目,做如图 117 所示实验:把两端面磨平的铅块压在一起,即使在下面悬挂重物也不能把它们分开。图 117思考: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_分子间存在引力_。问题 2:现实生活中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固体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固定的形状,说明:_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间引力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引力越小 _。结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_分子间距离大小_有关。学点 4 分子动理论问题:总结以上学点,得出以下结论:物体是由大量_分子_ 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无规则运动_,分子间存在着_引力_和_斥力_。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