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学案(鲁教版九年级全)【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记住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了解溶解度的含义,知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与溶解性的关系。3认识溶解度曲线,能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4认识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二、命题落点 1以选择、填空等形式考查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和方法,如例 1。2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程度的考查,对影响溶解度因素的分析和认识的考查,如例2。3对于溶解度曲线的认识与利用能力以及看图、识图能力的考查,如例 3。4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的分析
2、及以此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如例 4。例 1下列有关固态物质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将热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饱和溶液”的概念。在理解这个概念时,要注意(溶质为固态)如下几个关键: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同种溶质溶解的量不能继续增加(但其它溶质可以继续溶解) 。比较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浓稀,一定要在同温下进行比较。如 A 中未指明“一定温度” 、 “一定量的溶剂”,也未指明是不是同种溶质,故不正确。B 中未指明“相同温度”
3、,也不正确。C 中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的,有些溶质的溶解度(如氢氧化钙)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故 C 不正确。答案:D。例 2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100g 水溶解 36g 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0C 时,100g 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 36g 食盐 C.200C 时,把 136g 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 36g 食盐 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36:100:136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大家对于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溶解度这一概念有如下四个要点:一定的温度;10
4、0溶剂;达到饱和状态;质量单位()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并结合题给条件可知,A 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原因在于没有指明温度这一条件;按照溶解度的含义,在 20时将 36g 食盐溶于 100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这时所得到的食盐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136;相反,如果将这 136的食盐饱和溶液蒸干,一定就能得到 36食盐;同样,由于在 136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 36食盐,那么,在 100食盐饱和溶液里就不可能含有 36食盐了(肯定比 36要少) 。至于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如果没有温度这一前提条件,就无法进行相应的求算。答案:C。例 3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如图所示。请
5、回答: (1 )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t g。(2) 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填“相同”或“不同” ) 。(3)我国有些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 捞碱,夏天晒盐” 。这里的碱是指 Na2CO3,盐是指 NaCl。那么,图中 (填 A 或 B)的溶解度曲线与 Na2CO3 的溶解度曲线相似。人们用上述方法从盐湖中捞得的 Na2CO3 会含有少量的 NaC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 NaCl 的 Na2CO3 固体 12.5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 4.4g CO2 气体,则原固体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大家
6、对于溶解度曲线的认识与利用的能力,同时涉及到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问题。我们知道,溶解度曲线是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还可以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若两条曲线相交,则其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当然,根据溶解度曲线还能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由所给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a Ct1g; 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既然冬天能“捞碱” ,
7、这就说明碳酸钠的Ct2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其溶解度曲线应当与 A 相似;通过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难求得原固体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84.8。例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解析:气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及压强的影响,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根据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的因素,可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反之,通过某些现象也可以说明外界条件对于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对比
8、四个选项不难知道,A、B、D 都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唯有 C 表明了在压强减小时,气体的溶解度也变小,与题干的要求不符,这正是本题的答案。答案:C。【常见误区】1忽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的前提条件,未能真正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从而导致在对某些说法的判断上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如例 1、例 2。2对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利用缺少全面的认识,方法上不得要领。要把握住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意义,知道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需要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理解曲线的陡、缓反映的是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如例 3。3审题不细,特别是对选择题的要求看得不够认真,如把“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看成
9、是“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或把“不能说明的是”看作为“能说明的是”,如例 1、例 4 等。【基础演练】1下列因素:温度 固体物质的种类 水的质量 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 )A B C D2欲将某温度下的 KNO3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 KNO3 晶体 B加水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水分3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 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 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 10g 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D加热到 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4
10、.常温下,向一未知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经充分搅拌,发现有部分硝酸钾晶体溶解。原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C.各部分性质不相同的液体 D.无法确定520时,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其中易溶物质是( )A.1g 物质溶解在 100g 水里 B.15g 物质溶解在 1000g 水里C.20g 物质溶解在 150g 水里 D.100g 水里溶解 0.5g 物质620时,向 100g 水中不断加入 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试分析下列四组溶液哪些是饱和溶液?哪些是不饱和溶液?选项 A B C D加入 KNO3质
11、量(g)5 g 15 g 316 g 35 g所得溶液质量(g)105 g 115 g 1316 g 1316 g7右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根据该图回答:t 3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是 。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由 t3降到 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最大的是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a 点表示的含义是 。当 A、B、C 三物质的溶液都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物质的溶液。8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如_。9一木块漂浮于 50g 的 KNO3饱和溶液中(见下图 A) ,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随时间(t)发生了变化(如图 B 所示) 。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填:“升温”或“降温” ) 。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 KNO3晶体(填“增多”或“减少” ) 。1. D 2.B 3.C 4.B 5.C 6.C、D 是饱和溶液,A、B 是不饱和溶液 7 ABC C A,C 在 t2时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8增大 氯化钠 减小 氢氧化钙 9 降温,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