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学习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积累文言实词,疏通文意;体会本文语言上骈散相间,以骈偶句式为主的特点;理解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豪情逸兴;摒弃“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等颓废的思想感情,领悟李白飘逸潇洒、豪情纵天的诗意。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 701 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适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其间
2、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这使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的诗现存九百多首,这些诗表现了他一生的思想和经历,也表现了盛唐时期的社会现实和面貌。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李白运用的诗体很多,但最出色的是七绝和七古,如望天门山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2、文言知识掌握(1)字音逆旅 n 秉烛夜游 bng 琼
3、筵 yn 羽觞 shng(2)古今异义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古义:堂房亲属;今义:指跟随、依顺)大块假我以文章(古义:大自然;今义:指物体等体积大)大块假我以文章(古义:原指错杂的色彩或花纹,这里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今义:指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群季俊秀(古义:排行在后的;今义:指季节)(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序天伦之乐事(名词用作动词,叙谈)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名词用作形容词,朦胧的)(5)文言句式1)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明者,百代之过客也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2)省略句幽赏未已,高谈转清。3、文学常识(1)关于“序”序,文体的一种。阅读品评序首先要抓住题目,分
4、清是书序、赠序:为书或文集而作的序是书序,为某人写的序是赠序。序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阅读时要理清作者思路。例如阅读书序要看作者的情趣在哪里,因何缘由写此序。这样就抓住文中的主要内容。序文的语言特色是精美。特别是书序,语言凝练、明快、文情并茂,文中经典处富有诗情画意。(2)相关典故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用庄子刻意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有限,现今要尽情欢乐。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用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目的是赞颂堂弟们聪慧。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用晋代石崇金谷诗序的典故,既表痛饮狂欢之意,又表现诸弟雅的一面。4、意译全文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虚浮的人生,像梦幻
5、一样,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拿着烛火在夜里游赏,确实有道理啊。况且和暖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又提供我们美好而斑斓的形态和色彩。我们相聚在这桃李芬芳的园里,畅谈兄弟团聚的快乐。诸位弟弟都是俊才秀士,个个好比谢惠连;只有我所吟咏的诗,却惭愧不如谢康乐。寻幽探奇尚未已,纵兴的高谈又转而成为会心的清论。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果谁赋诗不成,必须依照金谷园的旧例,罚他饮酒三杯。 5、文题说明本文选自李太白全集。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从弟即堂弟。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序中写了欣赏美景
6、、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等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本文的序是书序,序里叙述作者的意趣和写作缘由。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李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全文仅百余字,紧扣题目,句无虚设,而层次井然。以骈偶句式为主,铿锵动听,而又潇洒流动,无板滞之弊。6、课文分析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借酒抒情,挥洒个淋漓尽致。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一大乐事。这篇散文,洋溢着诗情画意,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像
7、一首优美的诗,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文章主旨: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堂弟们在一个春天的月夜聚集在桃李芬芳的园中饮酒赋诗,畅叙天伦之乐的情形,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但也流露了作者的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图示:7、写作特色(1)语言清新。这首序以骈偶句为主,铿锵动听,如“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等,这样的骈偶俯拾皆是,语言干净利落,潇洒流动,文风清新俊逸。(2)层次井然。本文仅百余字,紧扣题目,句无虚设,叙写欣赏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兄弟相聚
8、桃李芳园,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高谈清论,饮酒作诗,表达出对文学的热爱。层次清楚,井然有序。(3)情景交融。清代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如“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幽赏未已,高谈转清”“不有佳咏,何伸雅怀”。这种缘情写景,以景衬情的写法,使作品深具情趣。三、难点知识剖析(一)赏析“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原因有二:首先,只用了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春”字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了,让人仿佛感到春天的温暖,看到春天的多姿多彩。春天地气上升,形成袅袅轻烟弥漫于空气中,给自然景物披上一层轻纱。“景”字前着一“烟”字,就展现了这一独特的画面。作者还把天地间的森罗万象称为“文章”,也能给人以文采焕然,赏心悦目的感受。其次,这两个句子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那“阳春”是多情的,她用美丽的烟景来召唤我;那“大块”也是有情的,她把绚烂的“文章”献给我(二)从这篇“序”中,可看出李白怎样的思想情怀?这篇序中首先表现出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叹,然后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大声嗟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再对大自然秀丽的风光进行赞美,最后淋漓尽致地抒发兄弟相聚,吟诗作赋,欢筵醉人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