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材主要包含两个内容: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所以选择水作为探究物质,通过实验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各种特征,使学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形状 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在此基础上讨论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教师可适当补充介绍学生平常少见的如气态的铁和液态的氧气等。最后 通过归纳得出物质三态的概念,且初步认识物质三态的变化与温度有关。并在活动中学会使用酒精灯。温度的测量是学习本章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学生首先观察温度计的构造,通过阅读说明书的形式学习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以活动方式让学生练习使用温度计。最后学生阅读“生活物理
2、社会”中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尝试让学生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本节设计试图通过学生观察、实验、设计、讨论等学习形式突出自主性与探究性,教师作用重在对课堂的组织和指导。二、教学流程 做一做新 课 引 入小 结活动一:观察水的三态及其特征活动二:练习使用温度计生 活 物 理 社 会 :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议一议归纳总结看一看议一议读一读信 息 快 递 : 酒 精 灯 使 用做一做拓 展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信 息 快 递 : 摄 氏 度 的 规定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物质三态的不同特征,会使用酒精灯。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能说
3、出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值。:过程与方法目标1.组织学生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利用语言将这些特征描述出来。2.组织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并认真分析、讨论、总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2.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四、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及特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五、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六、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三只) 、火柴、冰块、温度计、冷水、热水等。2、演示实验器材:玻璃盖片(两片) 、碘,另加学生实
4、验器材。3、 “云、雨、雾、霜、雪、雹” 、 水循环图片(见教学用书配套光盘) ,4、教学一体机。七、教学过程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云、雨、雾、霜、雪、雹”等自然现象。来源:学#科#网 Z#X#X#K师:同学们观察过这些自然现象吗?它们实际都是同一种物质的“化身”水。本节课我们就以水作为探究对象,研究水具有哪些状态?在不同的状态下,水具有什么特征呢?观看图片, 阅读课本 P29 导图。体会“云、雨、雾、霜、雪、雹”等实际是水的不同状态。由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中水的各种形态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二、新课教学活动一: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特征1、信息快递多媒体
5、展示酒精灯使用时的注意点:a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b绝对禁止用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d用外焰加热。2、 做一做按课本图形 2-1 操作,在烧杯中放入少许冰块,加热,直至烧干。3、议一议 师:水有哪几种状态呢?师:水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它的形状和体积变化有何特征呢?状 态 形 状(固定/不固定) 体 积(固定/不固定)固态 固 定 固 定液态 不固定 固 定气态 不固定 不固定4、归纳总结师:同学们还能列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演示实验:碘加热后升华成气态的碘蒸气。小结 (板书)物质处于固态时,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时
6、,有一定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时,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阅读“信息快递” ,了解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学生练习使用酒精灯。点燃、熄灭酒精灯,观察酒精灯的各部分火焰的温度差别。分组实验。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变化。生:水在温度降低时结冰,而水温度升高时又会变成水蒸气,所以我们说水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固态(冰) ,液态(水)的气态(水蒸气) 。生:实验中冰块形状体积都固定;水形状不固定,但体积固定;而水蒸气形状和体积都不固定了。完成课本上的表格。学会使用酒精灯,为后续学习准备。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水的三态。通过讨论总结水三态的特征。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的好习惯。认识其它物质的三态。以便归纳总结固
7、、液、气是常见物质的普遍状态。生:水有三种状态,其它物质也有三种状态。生:液态的铁水、固态二氧化碳。学生观察。学生讨论总结。活动二:练习使用温度计1、导入 物质的三态发生变化时,与温度有密切关系,要想深入进行研究,首先要学会温度的测量。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2、看一看 首先让学生观察温度计实物,然后播放幻灯片,介绍各种类型温度计。师:温度计的基本构造?3、读一读 液体温度计说明书使学生明确: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3温度计标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4温度计的使用 方法:(多媒体展示)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
8、范围)和分度值(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认识温度测量的意义。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类型。生: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测温液体、表面刻度。阅读。阅读“信息快递”:摄氏度的规定。学生阅读领会。保持 探究的热情。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促进学生体会温度计的原理和使 用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仪器说明书学习使用仪器的基本素质,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来源:学科网表面相平。4、议一议 让学生对照上面温度计的使用讨论课本图 27“谁对?谁错?”5、做一做 将冰块、自
9、来水、温水分别放在烧杯中。让学生设法估计它们的温度。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来源:Zxxk.Com将结果记入下表:冰块来源:Z。 xx。k.Com自来水 温水估计温度/实测温度/6、拓展 体温计及使用师: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比较它们在结构和使用上有何不同?思 考一支体温计测量 第一位同学的体温是 37.6,没有甩就测量另外两位同学的体温,如果这两位同学的实际体温分别是 36.8和 38.2.则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学生讨论。生:C 对。ABD 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没有充分接触,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差。生:中间视线正确。俯视会导致读数结果偏大,仰视会使读数结果偏小。学生实验练习使用温度计
10、。填表,比较估计值与测量值的差别。阅读:(课本P 37题3)学生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异同。温度计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师生讨论交流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使学生了解估计值有时是非常不可靠,因此需要使用 仪表进行测量。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科技服务于人的宗旨。cc ccBA C D偏大偏小准确10204cm24cm12cm 生活物理社会1、读一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31“温室效应加剧的恶果”和“热岛效应” 。2、看一看 多媒体播放“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图片。3、议一议 师相关提问:简述温室效应是如何让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害?温室效应是 自然
11、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类是否认识到温室效应的危害并采取相关措施?作为中学生我们面对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应 当做些什么?什么是“热岛效应”?形成“热岛效应”的原因大致有哪些?“热岛效应”会给城市和周围乡村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学生阅读课本。来源:学科网学生对教师提问尝试作出回答。对相关问题讨论交流。尝试让学生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三、达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水形状固定,体积不固定 B水形状固定,体积也固定C冰体积固定,开关不固定 D水蒸气形状和体积都不固定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练习A水的三态是指冰、水和冰水混合物B露、雾、霜都是水的“化
12、身”C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D一般物质也都有三态3、去年淮安最低气温是-11,正确的读法是( D )A负摄氏11度 B摄氏负11度 C零下11度 D零下11摄氏度4、按温度计的使用要求,将下列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用字母代号)D. B. E. A. F. CA.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接触一段时间B.选量程适当的温度计C.从待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D.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E.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F.观察温度计的示数,作好记录5、体温计的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B )A37和38 B38和39 C37和38 D37和37四、总结反思总结 1物质的三态及特征2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五、作业1、 物理补充习题P12-14“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2、作业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