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苏轼咏月诗文【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对作品的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2、反复朗读和背诵诗文,理解诗文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3、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诗文的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难点: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心境。【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1、反复诵读两篇诗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2、搜集材料,了解作者写作这两篇咏月诗文时的背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苏轼曾评论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
2、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字唯其少、意唯其多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背景介绍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明确苏轼写作此文时的背景。2教师介绍: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当时,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1正音(板书)遂 寝 荇2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章的意思。学情预测本文仅84字,在注释的帮助下,学生基本能理解文章的大意。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统一指导。3教师明确:元丰六
3、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 (十分美好) ,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 (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四、再读课文,揣摩文意,精读把握。1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仔细研读课文,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深意。学情预测本文辞约义丰,字字都有其深意,学生可能只能了解大致的情节,而对情节背后如何用字措辞不能很好地把握。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引导,务必使学生明白本文的
4、精妙之处。2教师明确:“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作者正欲入睡,忽见月色清凉,窥入窗户。这样,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更重要的是,点出了“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风高。作者就抓住这个特点,铺展文墨。 “月色入户” ,如此良夜,如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 。这一行动的发因是循着“月色入户”的夜景而来的。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这里,交代了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等。 “至”“寻” “步”等词,精约简洁,把连贯性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 “至承天寺”又一次点题,
5、但是,到承天寺的一路经过,因与主题无关,就略而不提。 “寻张怀民”是什么情景,又因与主题不相关涉,也付之篇外。这样,为“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仅用最简略、经济的语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就不再添枝加叶。尤其是夜游的景色描绘,更富特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 ,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先写了水色,继写水中诸物:“藻、荇交横” ,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写了庭下诸景后,跳出 这样一句:“盖竹柏影也。 ”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节奏。而竹柏所以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一笔,这正是用
6、墨高明、精妙之处。全句无一字写“月” ,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 清了。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美景了。苏轼在此文中处 处扣住个“月”字写夜游,这是特点之一。他写月,只是轻点几笔,则境界全出。这是特点之二。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空明,这是特点之三。由于抓到了特点,整个描述就显得精约而传神了。五、三读课文,品读鉴赏,理解文中蕴含的 作者感情。1学生思 考讨论问题:文中“
7、闲人”的含义。学情预测经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对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及其心境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多只能从字面层次理解“ 闲人” ,即清闲或有闲情逸致的人,而对作者内心的难言的情感体会不足。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结合文本进一步深入引导。2教师明确:“闲人” ,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 “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
8、雅的人欣赏它。其次, “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 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当时作者虽遭贬,抑郁不得志,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
9、“闲人如吾两人者” 。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六、四读课文,拓展延伸,学会运用。1研读描写月光倒影的片断,学会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心目中的月色之美。学情预测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给他们一个适当的提示,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较美的文字。课堂上,教师仅做一些引导,具体的习作训练留作课外作业。2教师提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句中“积水空明”写月光的
10、清澈透明, “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 美妙境界。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像,把“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扩写成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片段。七、布置作业。1完成课上的描写片段练习。2背诵本文。3反复诵读水调歌头 中秋 ,了解其大意。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
11、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的这阕词中有许多名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我们刚学过苏轼写月夜的散文,今天接着学习他的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中秋 。二、背景介绍。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明确苏轼写作此词时的背景。2教师介绍:这首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处境失意,又与胞弟七年未能团聚,心情可以想像。但词中由抑郁忧伤到超然豁达的情绪转变,表明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
12、脍炙人口。“同咏月亮两样情”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的月是可人之月,月色是惹人情思之月色;文章以轻松笔调、悠闲神色所述赏月活动,蕴藉的却是郁久待发而又排遣不尽的悲 情,是述志失意的文学门径。而苏轼在水调歌头 中秋中写中秋之月则“笔调奇逸,意境空灵,风格清旷” ,虽遭贬谪而处境不顺却不失对生活的乐观,是富含哲理的文学路数。三、朗读全词,理解词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1学生朗读,可多次多种形式朗读。目的让学生能够在多读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较好的把握。2教师明确: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
13、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板书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饮酒赏秋,百生无赖。何以为寄,指月问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望月遐想,宇宙人生。哲理思考,赞美向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飞天探月,出尘之思。世之所安,不忍弃绝。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壮志难酬,终不能弃。从心所欲,豁然达观。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华照人,别 生离恨。子由安在?反侧难寝。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天成人意,亲聚良期。月何无情,圆逢 离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物
14、喜人悲,枉自伤 神。宽心自解,达观之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系情,天涯比邻。惟愿手足,天地长存。四、拓展延伸,比较探究。1比较苏轼的水调歌头 中秋与李白的把酒问月 、 月下独酌中的写月之名句,说说你更喜欢哪些句子,尽量表明观点,谈出理由。学情预测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但就是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来体会感悟表达。不给限制性的答案,可以适当地结合一些名家的赏析文章以供参考。2教师引导:李白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白有“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苏轼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明显受了李白的影响,但却能不落前人窠臼,写出自己的特
15、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 “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 ,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起舞弄清影” ,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写出了
16、人的孤寂,人月影,虽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从表面 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 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 、一个“又恐” 、一个“何似” ,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他 终于让入世的思想战胜了。五、布置作业。1背诵苏轼的咏月诗文两首。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3完成伴你学语文第八课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