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2 吴汉何尝杀妻 每课一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3).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6148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 吴汉何尝杀妻  每课一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2 吴汉何尝杀妻  每课一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2 吴汉何尝杀妻  每课一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2 吴汉何尝杀妻  每课一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2 吴汉何尝杀妻  每课一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吴汉何尝杀妻同步练习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篡( )位 自刎( ) 典籍( ) 捏( )造冤( )家 无稽( ) 祠( )堂 特殊(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标点。在旧戏舞台上 许多人都曾看过一出戏 名叫 吴汉杀妻 又叫 斩经堂 3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王莽的女儿就自吻而死;吴汉的母亲为了促使吴汉下决心,也上掉自杀了。这样,吴汉果然死心踏地随刘秀去打天下,后来成为所谓中兴名将之一。( )(2)在汉代的历史典藉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 )(3)那位剧作者显然以为这样可以抬高吴汉的身价,珠不知在我们看来,这样反而污害了吴汉。( )4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5解释下列句中粗

2、体词语的意义。(1)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 的情节是 无稽的。 (2)那位剧作者显然以为这样可以抬高吴汉的身价,殊不知在我们看来,这样反而诬害了吴汉。 6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来说, 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怀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A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

3、中解决。B问题是在怀疑中提 出,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C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怀疑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D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怀疑中解决。二、阅读实践(一)如果对于后汉书的记载还认为不足的话,那么,我还可以举出汉代刘珍的东观记中的一段文字做证明。刘珍是后汉安帝永初年间的史官,曾奉诏校定东观诸书,并且负责编辑建武以后的名臣列传。他的著述自然是可靠的。据他说:“汉但修里宅,不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也。 ”这样看来,吴汉的夫人名位也很正常,并没有引起吴汉“杀妻”

4、之类变故的可能。而且,照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这又证明,从来历史记述都没有把吴汉描写成斩经堂的人物。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么,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假若要把吴汉的故事编成戏剧,虽然不必要完全照后汉书记载的史实,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但是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出像吴汉杀妻这样的剧本。7概 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8文中画线句子能否 去掉?为什么?9“这又证明”中的“这” 指代的是 。1O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哪几层意思?(二)说“疑”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通之理,皆可谓之“疑”。在客

5、观事物面前,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个“疑 ”字。科学研究就是破“疑” ,破“疑”才有所发明。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就是从“疑” 开始的。“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 这个“ 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 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跳起来”这个“ 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 摇摆的幅度无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这个“ 疑” ,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经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唯具有探索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宋代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

6、,方是进矣!”“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 解疑”。见疑不疑,主观臆断,强不知以为知,那就会与真理失之交臂,悔恨终身。利比息在研究从海藻中提取碘时,发现在母液底部,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利比息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氯化碘”。法国波拉德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对深褐色的液体细加研究,发现它不是氯化碘,而是一种新的元素溴。这件事对利比息的教育很深。他在自传中提到这件事时说:“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 可靠的实验根据,我再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对前人留下的“已知” 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亚里士多德曾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这个断言,流传

7、了 1800 年。伽利略却要重新用实践再检验它是否真理。他拿着两只大小不同的铁球,跑到比萨斜塔上往下扔,一次次实验,结果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错误的。不仅如此,伽利略还从中掌握了物体运动规律,推动了力学的发展。敢于对权威的结论质疑,才有希望穿破未知的障碍,打开真理的大门。不怀疑“电磁波穿过空气层就会一去不复返”的结论,马克尼就不可能不用导线把信号送到大西洋,开创无线电事业;不怀疑格林关于人体血液“遍布全身就在体内完全消耗干净 ”的说法,哈维就不会发现人体血液循环的真理;电磁场、原子能的发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生物进化论、元素周期表的创立,不都是敢于对权威的错误论断挑战的结果吗?“ 疑” 就

8、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就是提倡科学的探索,不被陈规旧章束缚头脑,不随主观臆想乱下判断,不因权威之言捆住手脚,敢想,敢干,敢于在科学上“掀翻天地重扶起 ”。这不是虚无主义者的怀疑一切,而是不执迷于一切权威 的结论。在实现“四化” 的途中,身为科学技术大军的战士,都要敢于“ 疑”,善于“疑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科学研究就是破“疑” ,破“疑”才能有所发明。B“疑”是思之始,学之端。C见“疑”决不可 “讳疑”,而应当“解疑” 。D在实现“四化”的途中,身为科技大军的战士,都要敢于 “疑”,善于 “疑”。12按议论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段;第二部分: 段;第

9、三部分:段。13第二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 段,用 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了 ;第二层: 段,用 的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等事例论证了 。14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A例证法 B引证法 C比喻论证法 D对比论证法15文章第一句话中加引号的“疑”字和文章最后一句话中加引号的 “疑 ”字,意思一样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一样,都是“怀疑” 的意思。B一样,都是“ 疑问”的意思。C不一样。前者是“ 怀疑”的意思,做动词;后者是 “疑问”的意思,做名词。D不一样。前者是“ 疑问”的意思,做名词;后者是 “怀疑”的意思,做动词。16和例句中 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对前人留下的“已知” 成果,

10、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A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 引力 ”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B宋代思想家张载 说得好:“于不疑处有 疑,方是进矣!”C见“疑”决不可 “讳疑”,而应当“解疑” 。D母液底部,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利比息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氯化碘” 。17用最后一段中粗体关联词造一个句子。三、表达实践18在文末横线处分别运用“只有才” 和“ 如果那么”的句式,补写两个句子,使这段文字内容完整。要求补写的句子合乎文意,与上文衔接顺畅。人们常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可苦难要成为人生的财富是有条件的。你战胜了苦难并且不再受苦,苦难才是一笔值得你骄傲的人生财富。这时 ,你再怎么说以前

11、的苦难都不会感到自卑,反而有一种豪气;别人听你的苦难,也像是听传奇,不会可怜你轻视你,而是敬重你。如果你没有走出苦难,你能说什么呢?你说的在别人听来就是诉苦,是在乞怜。所以,苦难未必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参考答案1cun wn j ni yun j c sh2, , , 。3(1)刎 吊 塌 (2)籍 (3)殊 诬5(1)毫 无根据。稽,查考。 (2)竟不知道。6A 7作者举汉代刘珍的东观记 中的一段文字证明吴汉没有杀妻。8不能。因为画线句子介绍了刘珍的官职、职责,以此来证明“他的著述自然是可靠的”。9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10两层意思:一是把吴汉的故事编成戏剧,不必完全照搬史实;二是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写剧本。11D 12 13 正、反 要善于“疑” 伽利略 要敢于“疑”14A 、B 15D 16D 17略。18(1)只有你战胜了苦难,它才是你的财富。( 2)如果苦难战胜了你,那么它就是你的屈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