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2 小康家园 学案 (人民版 七年级 下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60750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小康家园 学案 (人民版 七年级 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2 小康家园 学案 (人民版 七年级 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2 小康家园 学案 (人民版 七年级 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2 小康家园 学案 (人民版 七年级 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2 小康家园 学案 (人民版 七年级 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课 小康家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明确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比较总体小 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分;过程与方法:能够 分析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及表现;逐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及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树立责任意识,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意义教学难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关具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等。教学课时:五课时第一课时 触摸小康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现在的小康水平教学重点:恩格尔系数教学难点:恩格尔系数教学方法:举例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王枚搬

2、家了。看着宽敞明亮的新居,望着屋内漂亮的装饰,王梅兴奋地问问爸爸:“我们现在 过的是不是就是电视里常常提到的小康生活?爸爸说:是啊!小康生活不光是指导谂条件的改善,还包括很多内容!以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在未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时,人们的居住状况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有人预测,在本世纪的前十年里,我国城市居民奔小康体现在住房上主要是居住面积的增加,而在后十年中则体现在居住品质的提高 。在刚刚结束的“十六大”上,提出到 2020 年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那么,进入小康社会后,我国城镇居民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

3、春华(曾任建设部副部长)谈了他的看法,他将未来的城市居民住房状态称为后小康居住模式。这一居住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前 10 年是居住面积的增长,后 10 年是居住品质的提高。其大致进程是这样:到 2005 年,我国城市核心家庭如以平均316 人计算,人均拥有建筑面积达 22 平方米,每户建筑面 积大约为 70 平方米(695 平方米)。到 2010 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为 25 平方米,户均面积大致是 80 平方米。在达到这一住房指标后,新 建住房增幅有可能放缓,住宅产业将由增量型的发展转向存量型的发展。均住房建筑面积,大致为 20 平 方米,折合使用面积约 15 平方米左右。因此,到 2020

4、年的小康显然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概念。你家的住房是什么样子?面积大概有多少?你家现在的住房情况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二、吃了吗19 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收

5、入的比率(R 2) 收入变动百分比 R2 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 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

6、时期后,呈递减趋势算一算向父母了解自己家庭的收支情况,用恩格尔系数计算一下,看看,你家的生活水平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三、休闲新时尚1、 到饭店吃饭2、 结伴旅游、3、 网上守岁第二课时 数字小康教学目标:掌握小康的标准教学重难点:小康的含义教学方法:以身说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民劳苦够了,渴望稍微得到安康,这里的小康指的是一种“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 讲授新课一、 小康的来历从先秦至近代,尽管小康社会在思想家的笔下被描绘得极为诱人,但这种理想的社会从末有过,然而,小康思想在人民中间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它作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普通

7、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盛行千年而不衰。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比较实在的生活状态,从此,小康社会在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具体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神州大地已经崭露头角。二、小康标准A、 小康社会就是人人有钱的社会B、 小康社会就是吃得讲究、穿得高档、住得好社会。C、 小康社会就是人民受到充分教育,国民素质,道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人人都讲文明礼貌、讲道德的社会D、 小康社会应该没有沙尘暴,应该是碧水蓝天问:你赞成他们的说法吗?你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三、数字小康中国小康基本标准及 1980 年和 20

8、00 年的达标情况指标名称 单位 小康标准 1980 年 2000 年1、人均 GDP 元 2500 778 3850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400 974 29243、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1200 315 1068 元 问:对照小康标准,1980 年有哪些项目没有达标?2000 年有哪些项目没有达标?与 1980年相比,2000 年哪些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到 20 世纪末,我国将总体进入小康社会。小结:学生小结作业:见练习册第三课时 还是很多人的梦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比较总体小 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分;过程与方法:能够 分析低水平、不

9、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及表现;逐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及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树立责任意识,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意义教学难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关具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小康阶段。这一时期人均收入水平面不高,农村与城市差距相当大,并不是所有人达到了小康水平讲授新课一、 含义2000 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总体小康”它的含义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

10、小康阶段。这一时期人均收入不高,农 村与城市差距相当大,并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达到了小康。二、低水平的小康截至 2002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升至世界第六 位,经济问总量和经济增长率均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 912 元,人民的生活水平位于世界中行列。想一想: 我国的经济问题已达到一定规模,为什么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小结:所谓低水平的小康,是指我国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 槛,也就是说刚刚”达标”,主要是指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三、不全面的小康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应该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可是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

11、村,在物质文明建设得到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却显得比较薄弱。走进一些居民家庭,各种高档家具应有尽有,但是惟独没有书架,很少看到书报杂志。赌博斗欧随地吐痰等不良现象俯拾皆是。可是我们现在的小康还不全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不断加剧,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已严重危害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小康社会的发展。问:在你和身边有没有不文明的事情发生?你认为这些事情有哪些害处?小结:所谓不全面的小康,是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

12、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关注不够。四、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不平衡的小康,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本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五、参与活动活动一:音乐 欣赏播放 MTV越来越好问:听完这首歌你有何感想?总结: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人得到的最大实惠是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动二:你评我判 “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这种观点你同意吗?第一步:独立思考第二步:同学讨论第三步:全班交流总结:片面。我们追求的小康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提高、也精 神生

13、活的提高,还包括民主政治、教育、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它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活动三:梳理知识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第一步:独立思考第二步:同学讨论第三步:全班交流、总结小康含义 小康类型 实现时间 提出时间 表现状况总体达到小康 20 世纪末 十二大首次提出十三大进一步完善总体达到。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等全面建设小康 2020 年 十六大提出(2002 年)十七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归结起来,是六个“更加”活动四:自觉践行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中学 生应该怎么做? 总结:增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人翁 意识和责任感,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的内容,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志成材,将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