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物理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4.通过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培养观察能力5.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6.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7.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8.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教学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突破方法: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取感性知识;利用图像法可较为直观
2、地分析得出熔化的特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突破方法:在实验中观察要细致认真,尽可能用纯净的碎冰,不用酒精灯加热,在常温下熔化。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讨论式 学生探究式 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铁架台 烧杯 温度计 酒精灯 铁圈及石棉网 冰 松香(每二位学生一套)多媒体电脑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熔化和凝固动画自主探究1、 你制作过冰块吗?你观察过冬天冰雪化为水吗?(1)请写出你的制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2)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得出:水结冰需要将水放在温度较_(高、低)的环境中,冰熔化成水需要将冰放在温度较_(高、低)的环境中。(3)
3、_叫熔化,_叫凝固。2、探究 冰、烛蜡的熔化特点播放动画(1)该实验中的测量工具有_ 、_,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 、_。(2)实验观察可知冰熔化时_(吸热、放热) ,温度_(升高、不变、降低) ;烛蜡熔化时_(吸热、放热) ,温度_(升高、不变、降低) 。反之冰凝固时_(吸热、放热) ,温度_(升高、不变、降低) ;烛蜡凝固时_(吸热、放热) ,温度_(升高、不变、降低)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虽然受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_,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称为_。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3、熔化和凝固的应用观察 P42 页“一些固体的
4、熔点”表格,回答下列问题(在标准大气压下):(1)冰的熔点是_,水的凝固点是_;(2)钨的熔点是_,它可以用来制作_;(3)你能知道烛蜡的熔点吗?为什么?4、你有这样的体验吗?蜡烛握在手上或者在太阳下曝嗮时会变软,根据你的思考,你能得出什么样的初步结论。5、你家的酱油在冬天结冰吗?它和纯水的凝固点同吗?6、在北方的冬天能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为什么?展评析疑1 交流自己学习成果2 晶体熔化和非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3 晶体熔化和非晶体熔化特点归纳检测小结1熔化是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由 态变为_ 态的过程。 叫做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 (填“晶体” “非晶体” )有固定
5、的熔点,而 (填“晶体”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但是它们在熔化过程中都要 (填“吸热” “放热” ) 。2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属于液化的是 ;其中B、C、D 是 (填“ 放热”或“吸热” )过程。A. 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B.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C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D深秋的早晨,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小水珠E岩浆变成了岩石 F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3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6、 4.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课后思考5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 ,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熔化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6练钢炉中,铁的熔点 15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当炉内温度升高到 1525时,铁便会全部熔化成铁水铁块在达到 1525后,不需再加热
7、就逐渐熔化铁块在达到 1525后,继续吸收热量,才能逐渐熔化在铁块未达到 1525时已开始熔化,达到时全部熔化用下左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下右图,该物质的熔点是_。(3)t2 时刻,该物质处于_态(选填“固” 、 “液” 、 “固、液混合” ).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温度/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错误的数据是_;(2)该物质_晶体(填“是”或“不是” ) 。其理由是_ 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