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方剂学课件 1总论.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452106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课件 1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方剂学课件 1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方剂学课件 1总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方剂学课件 1总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方剂学课件 1总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3/4,1,方剂学 方剂教研室 白宇乾,2019/3/4,2,姓名 性别 年龄 地址麻黄15g 桂枝10g 杏仁10g 炙甘草6g水煎服医生:AAA年 月 日,药物剂量用法,2019/3/4,3,绪言 一、何谓方剂?何谓方剂学?方剂学在中医学中起何作用?,(1)方剂?(2)方剂的标准? (3)方剂学? (4)地位和重要性,2019/3/4,4,二、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要求:,2019/3/4,5,三、学习方法 1、重点记忆 2、抓关系方、基础方 关系方:(桂枝汤 小建中汤 当归四逆汤) 基础方:(六味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七味都气丸 )(杞菊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 耳聋左磁丸) 3、抓核心

2、理解方义(学方之要,贵在变通,施其法而不泥其方) 4、及时小结、比较,2019/3/4,6,五、其它 1、教材:正方182首(一级方100首、二级方50首、三级方32首)、附方180首。 2、课时、考试 3名词:经方时方成方禁方,2019/3/4,7,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起源:针灸甲乙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三个阶段 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时期-两汉到清末阶段 较成熟时期-解放后几十年,2019/3/4,8,方书 1五十二病方: 2 皇帝内经: 3伤寒杂病论: 4备急千金药方 千金翼方: 5 外台秘要: 6圣惠方: 7 圣济总论:,2019/3/4,9,8 和剂局方

3、: 9 伤寒明理论: 10 普济方: 11 中医方剂大词典:,2019/3/4,10,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一、治法: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统方”以法组方、选方、类方,、释法,2019/3/4,11,三、治疗大法 八法: 1、来源:论病之情,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字统之;而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2、含义: l 和法: l 消法:狭义:广义 :,2019/3/4,12,3、八法的关系 A:八法是纲 B:八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2019/3/4,13,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l 病证分类法:五十二病方 l 组成分类法:黃帝内经(七方分类) l 脏腑分类法:备急千

4、金要方五脏六腑 l病因分类法: 张氏医通风、寒、热 l治法分类法: 伤寒明理论宣、通、补、泄等 l综合分类法: 医方集解,2019/3/4,14,1七方:来源:内容:含义:l 大方: l 小方: l缓方: l急方: l奇方: l偶方: l复方:,2019/3/4,15,2十剂:来源:内容:含义:l宣可去壅:l 通可去滞 :l补可去弱:l泄可去闭:l轻可去实: l重可去怯:l涩可固脱:l滑可去着: l 燥可去湿:l 湿可去枯:,2019/3/4,16,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一、为什么要组成方剂? 1、增强药物功效,提高临床疗效。 A:增强药力 B:作用定位 C:产生新的治疗作用 2、 扩大治疗

5、范围,适合复杂病情需要。 3、调其偏性,制其毒性,提高用药安全度。,2019/3/4,17,二、如何组成方剂?A:辨证;B:立法;C:按照组方原则;D:选择药物;E:规定用法、用量、 剂型 ;F:组成新方。 三、方剂的基本结构:1、来源:2、含义:君药 :君药的特点:,2019/3/4,18,臣药: 臣药的特点 佐药: 佐药的特点 使药: 药物归经 3、组方原则意义 4、灵活运用,2019/3/4,19,四、方剂的变化形式:1、为什么要组方变化?A、病情的轻重B、病证的兼挟C、年龄的大小D、性别的差异F、体质的强弱G、地区季节气候差异,2019/3/4,20,2、组方变化的形式: A、药味加减

6、变化 a佐使药的增减: b臣药的增减: B 、药量的加减变化 a量变 b质变 C、剂型的更换变化:,2019/3/4,21,第五章 剂型 一、传统剂型:汤剂: 散剂: 丸剂: 膏剂: 酒剂:丹剂: 茶剂: 露剂: 锭剂: 条剂:线剂: 搽剂 : 二、现代剂型:冲剂: 片剂: 糖浆剂: 口服液: 注射剂:,2019/3/4,22,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1、数量规格: 2、服法: 3、有毒方服法: 4、小儿服法: 5、昏迷患者服法: 6、服药时间: 7、宜忌:,2019/3/4,23,度量衡 a秦代、汉代、汉唐和现代差很大 b原方比例3:1 c隋唐以后差别不大 d不带括号的是原方用量 e带括号的是参考用量,2019/3/4,24,复习参考题:举例说明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及常见的变化形式.,2019/3/4,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