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未來電力供需分析與規劃研究建言題目:未來電力供需之情境設計與研究方法改善能源管理法第 1 條第 2 項規定:中央主管機關為確保全國能源供應穩定及安全,考量環境衝擊及兼顧經濟發展,應擬訂能源發展綱領,報行政院核定施行。考量電力為最主要的次級能源,有關電力之最終需求與供給規劃,目標為依據能源發展綱領相關規範,並參酌經濟成長率、產業結構附加價值、人口成長率、電價及氣溫等資料,建立負載預測模型以進行未來 20 年長期電力負載預測,分析未來電力需求。另依據電源結構配比等政策目標,規劃未來 15 年長期電源開發方案,以達供需平衡,穩定電力供應目標。基此,本研究建議如下:一、面臨未來內外在環境不確定性,須
2、強化情境設計。(一)考量台灣接單、海外生產、ECFA 等因素對電力供需之影響。由於台灣接單、海外生產、ECFA 等因素將直接影響國內總體與產業經濟,並間接對國內電力需求造成影響,因此,實有必要針對上述影響國內經濟與電力重要因素進行相關情境設計與探討,俾了解未來可能之變化趨勢,作為相關能源與電力政策之參考依據。(二)考量燃料成本變動對電力供需之影響。近年來國際原油、天然氣及燃煤及海運價格波動甚劇,燃料成本占發電成本比例甚高,而我國自產能源極為匱乏,發電用燃料大多仰賴進口供應,發電成本受到國際燃料價格波動的影響甚大。倘若電價可以合理反映燃料成本之漲跌,則電力需求將受到電價之衝擊而有所增減,進而影響
3、未來電源開發規劃之方向;此外,各類燃料之相對價格亦攸關發電成本之高低,亦會影響電源開發之選擇。電力組尚在確認中2(三)考量能源配比改變對電力供需規劃之影響考量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燃氣的能源安全、核能的輻射安全和再生能源的發展趨勢及其變動特性,加上能源政策(管制、課稅或獎勵)、技術進步(影響成本)和市場變動(包括燃料、電力和碳市場之價格波動)的影響下,將隨著時間演化而產生各項能源相互間互補與替代之競合關係,從而不斷改變未來的能源配比組合。而其間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更將造成未來電力供需規劃及調度上之複雜、困難與挑戰,因此未來電力供需需要朝向構建一個具有適應力之動態規劃模式。二、電力負載預測方法之
4、改善。現階段能源局所採用之長期電力負載需求預測,係以年資料頻率預測未來 20 年,雖可大致掌握未來電力負載需求趨勢,然對於短期電力負載需求之變化情形,較缺乏更細緻且能及時反映現況之預測相關資訊。經查韓國電力交易所(Korea Power Exchange;KPX)負責南韓全國長期(年資料頻率、預測未來 15 年)與短期(月資料頻率、預測未來 2 年)之電力負載需求預測,俾能掌握短期之波動與長期之變化趨勢。我國吸取韓國之相關經驗,俾提高電力負載預測之精確度與及時掌握相關之資訊,作為擬定電力政策之參考依據。三、建構區域經濟與氣溫變數資料庫與長期電力負載預測模式。由於台灣各縣市產業結構差異,加上人口
5、分布不均,造成台灣各區域電力需求與尖峰負載也不盡相同,然而現今南北電力供需差異甚大,常需南電北送徒增線路損失與相關輸電建設之成本,因此有效掌握未來區域電力需求,有助於相關電力供給設施與輸配電線路系統之規劃,以達區域供需平衡之目標。基於此,未來進行電力負載預測方面將強化區域負載預測之準確性,有效選取涵蓋區域特3性與氣溫之變數,以充分展性區域發展之差異與特色,並可作為國家規劃區域發展策略之基礎。四、建構以智慧電網為核心,並考量再生能源變動特性下之電源規劃模式過去電源規劃之不確定性因素,主要來自負載變動、預測誤差和電源規劃方案計畫推動過程之變動與時程落差,以及其他偶發事故等,當再生能源占比逐漸提高後,則增加了一項更為顯著的不確定性來源,共同衍生了規劃上因不確定性所需的彈性需求。此一彈性需求除了對於再生能源預測及其負載特性必須有效掌握外,更需要具有彈性能力(即調節能力)之資源來加以搭配、平衡和吸收,包括需求面管理與需量反應、儲能系統、電動車和其他輔助服務或聯網等,其間則有賴智慧電網結合價格訊號在時間和空間上,加以全系統或區域性之有效整合、連結和調度控制此一多元資源組合,以形塑一個具有強健性和適應力,且能兼顧可靠、安全和穩定之電力系統,方足以應變複雜而不確定性因素下進行減緩和調適之動態情境,而未來電源規劃模式宜逐步朝此方向邁進。撰寫者:洪紹平主任(台電公司綜研所電經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