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摇篮曲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摇篮曲 ,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歌曲的意境,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各种类型的摇篮曲 ,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得到结论,得出各类摇篮曲的特点。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母爱的伟大,能够理解母亲,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1、能用自然、甜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母爱的伟大,能够理解母亲,学会感恩。【教学难点】1、分析中外摇篮曲的异同以及倚音的学习。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母爱的伟大,能够理解母亲,学会感恩。【教学方法】讲授法 情
2、景法 综合感受【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情景导入聆听世上只有妈妈好 ,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感受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三、 聆听体验聆听勃拉姆斯摇篮曲 ,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并逐一解决问题:(1) 、 摇篮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 、既然是摇篮曲,同学们想想这首曲子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和速度来演唱呢?(3) 、摇篮曲是安睡前伴幼儿入睡的曲子,大家想想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四、学唱歌曲,体会情感1、再次聆听音乐,学生选择适合歌曲的动作配合。2、学唱歌曲,并找出难点。如:(1)弱起小节 (2)倚音3、学生和老师共同交流并解决难点(主要以模唱的形式) 。4、学生
3、演唱歌曲,强调用舒缓的、亲切的、宁静的、甜美的情绪演唱。5、学习三拍子指挥手势,划三角形,强拍处明显给出,音乐轻一些的地方划小 一 些,强的地方划大一些。并整体演唱。6、介绍作者勃拉姆斯以及摇篮曲的背景故事。五、拓展1、欣赏“歌曲之王”舒伯特的摇篮曲 。2、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 。3、讨论中外两首歌的不同点。4、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讨论总结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六、情感的深化聆听烛光里的妈妈 ,回味浓浓的母爱,想想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最后师生共唱感恩的心 。七、下课(请同学们注意安全)元坝镇初级中学 杨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