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棵感恩树教案反思篇一:感恩大树感恩大树朱思易亲爱的大树爷爷:您好!每当我们听到 感恩的心这首歌时,我们都会联想到父母,老师,亲人可我们却忽略了您-大树。如果没有您,我们就会被炎热的太阳晒得像炭一样黑,晒得中暑;如果没有您,我们也不能每天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如果没有您,就没有小草的蓬勃生机,也就衬托不出花朵的美丽;如果没有您,我们也就不能体会到什么是“鸟语花香”因为有了您,小鸟才有了家 ,蜜蜂才有了巢。有了您,才有了枝头的硕果累累,才让我们品尝到累累硕果的滋味。您就像雷锋一样为人们,动物无私奉献着,你的树干让人造船,盖木房,做我们睡的床,做我们坐的椅子.。您那春天翠绿,夏天深绿,秋天金黄,冬天
2、飘落的树叶,是为人们遮凉,放进炉子里烧饭用的,可以说您 一生都是为别篇二:感恩树今天,老师让我们玩了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感恩树,这是关于感恩节的游戏。老师让我们先画一棵树,在树的中间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在树上画几个爱心图形,并在爱心里写上你要感恩的人.我在爱心里写上了:爸爸妈妈和老师。 我要感谢我的妈妈,由于她每时每刻都在无所不相当照着我。记得有一次,在一天夜里,大约是清晨三、四点的时候吧!我忽然发了高烧,四肢乏力,一会儿冷的直发抖,一会儿又热的直冒汗,苦不堪言。我想叫妈妈过来的时候,只觉得没有力气,一点也喊不出声来,只能痛苦的呻吟着。这时候,妈妈听到了我的呻吟(本文来自:www.bdFqY
3、.cOM 千 叶帆文 摘:一棵感恩树教案反思) 声,急忙来到我的房间,摸了摸我的额头,惊叫道:“啊,好烫啊!是否是发高烧了?”因而,妈妈马上拿来了温度计帮我量体温。量完后一看,哇!发热到 41C 了。妈妈赶紧帮我穿好了衣服和鞋子,背起我来,马上往楼下跑往。到了楼下,妈妈拦下了一辆出租车,对司机说:“快,快到中山医院往!”到了医院,医生说:“没有甚么大碍,只要打一星期点滴就好了。 ”因而,妈妈就带着我就打点滴。从医院出来时已清晨六点多了。妈妈便把我带回家安置好了以后,自己便也回房间往睡了。等到了第二天早上,妈妈又帮我向学校老师请了假,自己也向公司老板请了假,预备照顾我。妈妈先往帮我往买了早餐来吃
4、。吃完早餐以后,妈妈便又带我往医院打点滴了。打完点滴回到家后,妈妈让我躺在床上,自己却帮我削起了水果。削好水果以后,把水果带到我床边,边喂我,便跟我聊天,给我讲故事。天天都这样,一个星期以后,妈妈已瘦了一圈了。 我还要感谢初中的董老师。有一次,我和同学 S 在一起玩,我用手抓窗帘,向 S 甩了出往,恰好正中 S 的脸上,S 也把窗帘向我甩来,我就和 S 这样玩了起来。我一时兴奋,将窗帘用力甩了出往,忽然,窗帘展天盖地掉了下来,恰好盖在了我的头上。我顿时甚么也看不见了,走了几步,就被椅子绊倒了。同学们见状,一边笑一边对我说:“哎呀呀!你残喽!”这时候,董老师来了,她看到窗帘掉了下来,问我:“怎样
5、回事?”我吞吞吐吐地说:“我,我,嗯,是这样的?我和 S 玩窗帘,我不谨慎把窗帘拉下来了,呜呜呜对不起啊老师。 ”董老师听了我的话后,对我笑了笑,说:“算了,这次不追究你了,下次要谨慎点哦!这窗帘我来弄吧!”只见董老师正预备踩到桌子上往,她又谨慎翼翼地拿起一根长杆子,要把窗帘挂上往。董老师踩的那张桌子是坏的,摇摇摆晃地吱嘎直响。这时候,有位同学叫了一声:“董老师!谨慎!”然后全班同学都看向了老师,有几个同学赶忙上往帮忙。董老师摇了摇头,说:“你们快点往造作业,我一个人挂就行了!”阳光照在老师脸上,不一会儿,老师的额头就渗出了细细的汗珠,老师踩在摇摆的桌子上忙活着,窗帘扣一扣一扣地挂了上往。终究
6、挂好了。老师一边擦汗,一边又对我说:“记得下次要谨慎点哦!”说着,便到讲台上往改作业了。篇三:感恩浅谈在感恩教育中的几点尝试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养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也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篇论文通过对中队活动实践中的一些探索尝试,描述了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实施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各项感恩活动,使队员们从小了解父母、老师、同学、祖国、社会所给予的恩情与恩赐,并能予以报答,教会他们认真的、务实的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培养美德,陶冶情操,步入文明,能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关键词:感恩 活动 队员“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 中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滴水
7、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感恩”故事,曾经熏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时时刻刻受恩于社会,学会回报应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纵观当前种种的社会现象,体察身边的种种事情,我们却遗憾地发现,感恩意识正在少年儿童身上逐渐缺失。如队员们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不知道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的培育之恩?这些都对感恩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对少先队员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一、走“感恩路 ”此活动旨在让队员了解身边人物的感人事迹,感受他们身上的感恩之情,并以此为榜样。1、深度挖掘,充分发挥身边榜样作用在我们的身边,有着感恩美德的模范先进人物层出不穷,只要你
8、细心去发现,就会有收获。首先挖掘我们教材中的一些榜样人物事迹: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道出了孟郊对母亲的深情;散步中成年的儿子慎重地背起风烛残年的母亲正是源于母子间深深的爱;三字经中黄香扇帷帐温暖席的故事体现出他的孝心。其次,搜集新闻、报纸中的名人感恩事迹学习他们美好品质。学生学习到了近几年感动扬州、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事迹,如好民警徐兆华、 “诚信少年”徐砺寒、 “拾荒奶奶”朱兰珍等。中队会上,一队员深情地读着“2012 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陈斌强的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
9、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队员们的眼眶湿润了。2、改变形式,让先进人物事迹更贴近队员身边的榜样,无疑对形成队员的感恩意识有积极的导向意义。为此,我中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长廊” 、 “孝贤读本”等身边的教育资源,通过走访人物、观看影片等方式,进一步让队员了解先进,走近人物。在队员对人物有了更多了解的基础上,组织他们开展把先进人物事迹改编成童谣、诗歌、小报等形式的一系列中队主题活动,还编排了故事剧。在先进人物事迹的熏陶之中,我发现队员对感恩意义的认识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喜欢讲感恩故事,喜欢阅读感恩故事,将感恩意识付之行动的人数正逐渐增加。二、种“感恩树”此活动在队员中营造了浓浓感恩氛围,报恩已经成
10、为队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感恩树”是由辅导员和全体队员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成的一棵树,张贴在教室的一角。将每一位队员经历的感恩故事和学校推荐的先进感恩故事制作成一片片绿叶,一朵朵小花, “种植”在这棵“感恩树”上。随着时间的推移, “感恩树”上也日渐枝叶繁茂,花开美丽。感恩树上的每一片绿叶和每一朵小花也记录下了队员平常的感恩故事。读着队员们的一个个感恩小故事,我欣喜地发现,感恩的氛围已经蔚然成风,感恩的种子已在队员的心里生根发芽。下面是感恩树上部分感恩故事:今天是开学报到的一天,一走进久违的教室,我就觉得格外亲切。教室里窗明几净,课桌椅排列得整整齐齐。老师还特意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欢迎同学
11、们!看到正在忙碌的老师额头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我不由得一阵感动:老师,您辛苦了!8 月 31 日今天奶奶干完了活,累得腰酸背痛。我赶忙走到奶奶身边,给奶奶捶背,奶奶直夸我是个好孙女。我边捶边想怎样才能捶得让奶奶更舒服些。捶着捶着,终于悟到了答案:得有节奏,而且力气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于是,我左一下,右一下,有节奏地敲拍着奶奶的背。奶奶不停地夸赞着我懂事了。就这样,捶完背,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但听着奶奶的赞美声,心里比吃了蜜还甜。10 月 26 日中午吃完饭,又该轮到妈妈洗碗了。我想妈妈每天要干很多家务活,真是太累了,我得帮妈妈做点事。于是自告奋勇地说:“妈妈,今天我来洗碗吧。 ”妈妈说:“你年
12、纪还小,洗不干净的。 ”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妈妈同意了。?好累啊!才做一件事就感到这么累,那妈妈每天要干那么多活,肯定很累。我以后一定要为妈妈干更多的家务活。11 月 2 日从队员在感恩树上记下的点滴中,不难发现队员的感恩之心正在慢慢养成。随着活动的开展,还清楚地看到队员身上发生的显著变化。如回家后能跟家人主打招呼的人增多了;在家人需要帮助时能主动提供帮助;就餐时先请长辈动筷;关心体贴长辈,不乱发脾气?三、 “小手拉大手 ”感恩教育还要重视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长的引领作用,促进家庭感恩氛围的形成。在活动中,我与家长达成了共识,让他们在家庭领域中渗透感恩教育。引导各位家长们从自己做起,给子女树立感
13、恩方面的榜样。并有意识地让家长反思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感恩榜样作用。为此,我针对以下几方面设计了一张“家长行为调查”反馈表:带着孩子向社会献爱心;与孩子交流自己生活、工作的辛劳和烦恼;安排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引导孩子与家人一起分享食物;能经常向孩子表示感谢;经常向孩子讲感恩类故事;用言语和行动感谢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反馈发现,大部分家长能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家长把孩子的成长故事通过短信、微博等形式做了分享。如小明的妈妈在超市上班。暑假里,一向对孩子疼爱有加的妈妈特意带着儿子到超市跟自己待了一天。回来后,小明在日记中写到:妈妈在超市里一整天都站着,没有休息的时候,有时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14、。想着自己在家吹着空调,一边吃着美食一边看着有趣的动画片,我很惭愧。后来小明的妈妈告诉我说,从那以后,小明特别懂事,有时抢着做一些家务,还为下班回来的爸爸妈妈端茶倒水。小亮在体验日记中写到:中秋节,我们一家人请外公、外婆吃饭。席上一道锅包肉,我急忙抢了一块面包片,小心地包好肉,双手递给外公吃,然后又包了一个给外婆。外公外婆吃了笑哈哈。我看见他们的笑容,心里美滋滋的。小亮的妈妈也写下了这样的感受:一直以来,儿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今年,就发现儿子变得很懂事:学会了给爸妈倒茶,拿拖鞋,帮爷爷奶奶打扫卫生,自己洗衣服鞋子?我很欣慰他迈出了成长的脚步。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德育工作重在教育队员懂得做人的道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参考文献1、张先翱、吴剀, 少先队活动科研之花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年2、高虹, 阳光心苑 ,扬州市教育局, 2010 年3、吴春明,关于 “感恩”与“孝亲 ”的思考, 中国德育 ,2006 年4、 扬州晚报 、 江苏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