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卫生局工作总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卫生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区“全市领先,全省争先”的奋斗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实施卫生民生工程为着力点,以强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攻方向,务实创新,提效升标,实现了全区卫生事业发展新跨越,保障了全区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一、抓创新,基层医改工作有新突破(一)医疗风险金制度初步建立。与市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签订平安医疗责任保险书 ,年保赔偿上限 50 万元,政策惠及全区 6 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 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在岗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二)村医退出保障制度得到落实。出台了XX 区乡
2、村医生准入退出和管理制度 ,共核定全区符合条件的到龄退出村医 158 人,并上报市医改办。从 2011 年 10 月份起,按每人每月 300 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2(三)财政保障政策不断完善。从今年元月起,对全区 6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在岗人员给予住房公积金补贴。组织对全区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绩效考核,共兑现 2012 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 203.22 万元。稳步推行基本药物制度,足额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工资及运转经费。1-10 月份,网上集中采购药品品种 967 个,药品支出 585.70 万元;乡镇卫生院基本支出(人员工资及运转经费)761.58 万元,拨付乡镇卫
3、生院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191 万元;预拨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87 万元、药品零差率补助经费 34.91 万元,并实行了打卡发放。(四)国家医改专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正式启动。我区积极争取到 2013-2014 年度国家医改重大专项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成为全市首个获得批准实施该项目的县区。成功承办了全省 2013 年度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启动会议。计划对全区 750 名农村居民进行项目筛查。目前正在着手做好项目启动前期准备工作。二、抓效率,卫生民生工程有新提升(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坚实平台上平稳运行。本年度,3我区参合率高达 99.87%,参合农民 ic 就诊卡全部更换为二代身份证。
4、启动了大病保险统筹补偿工作,拟定了大病保险统筹补偿方案。着力抓好 2014 年新农合筹资工作,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 390 元。1-10 月份,全区新农合共补偿31.51 万余人次,同比增长 64.89%;住院实际补偿比58.16%,较上年同期提高了 4.97 个百分点;补偿基金共支出3913.00 万元,同比增长 50.69%,占全年累计基金总额的69.21%。(二)重大传染病病人在政策保障中得到救助。1-10 月份,我区共对 81 例肺结核病人和 5 例艾滋病病人免费进行了治疗,对 15 名贫困肺结核病人和 5 名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给予民生工程救济补助,对 70 名晚血病人进行了医
5、疗救治。(三)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在硬化措施中进一步提升。截止 10月 31 日,共为 1291 对婚检对象进行免费婚检,任务完成率 117.36%,检出疾病男性 139 人,女性 142 人;为 1045 名农村孕产妇给予住院分娩补助,任务完成率 104.5%。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一类疫苗 21755 剂次,任务完成率 90.82%。(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强势推进中全面落实。全区4累计建立规范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13.75 万余份,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 83.89%。1-10 月份,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98次,出宣传栏 95 期,印发健康教育处方 12 种 48 万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健康
6、手册 5.2 万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1.30% ;0-3 岁儿童系统管理率 84.60%,0-7 岁儿童保健覆盖率 93.10 %。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及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1091 人,任务完成率 109.10%。传染病疫情网络系统报告发生法定传染病 18 种 935 例。高血压病人规范管理 9358人,任务完成率 104.15 %;糖尿病人规范管理 2084 人,任务完成率 138.20 %。65 岁以上老年人规范管理 12996 人,任务完成率 151.73 %。纳入重性精神疾病项目管理人数203 人,任务完成率 109.73 %。卫生监督协管员协助管理的相对人数 263 人。各项任务完成指
7、标位于全市前列。三、抓谋划,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新面貌(一)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紧紧把握全市卫生规划调整机遇,积极谋划全区卫生布点和机构设置。市一院与市八院(区医院)组建战略联合体工作稳步推进。区医院和大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进展顺利,即将完工投入使用。杨桥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用地布点放线及详细规划设计已完成。五横乡卫生院迁建项目进入招投标阶5段。白泽湖乡卫生院公卫楼主体已完工。截止 10 月 31 日,以上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3816 万元,其中,今年 1-10 月份完成投资 1582 万元。同时,争取到罗岭镇卫生院、大龙山镇卫生院改扩建和区急救中心建设项目资金 670 万元
8、。(二)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新农合、卫生监督、社区卫生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善。宜秀卫生网和 oa 电子政务办公系统今年顺利开通。实现区域网络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四、抓防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新进展(一)免疫规划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全区共查验 7493 人,查出应补种 428 人,实际补种419 人,补种率 97.90%。针对大龙山镇发生的多起麻疹疫情,组织开展易感人群应急疫苗接种,共接种 3411 剂次,接种率 95.98%。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和扩散。9 月份开展儿童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工作,共查验 7890 人,补证率98.18%。及时调查
9、处理了 15 起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事件,规范处置率 100%。全区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达 98.61%,疫苗可预防疾病得到有效控制。6(二)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有效。举行了全区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启动仪式,开展了千人健身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活动。同时组织开展了 3000 人份的全区居民卫生调查和死因调查。目前,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基本完成,等待评审验收。(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规范有力。1-10 月份,全区共报告疑似肺结核病例 128 例,直接转诊到位 28 例,区疾控中心追踪 67 例,追踪到位率 94.03%。完成艾滋
10、病高危人群干预 849 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 501 人。目前全区共发现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 13 例,我区实际规范管理和治疗 4 例。着力创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示范区,共查螺 855 万平方米,灭螺 20 万平方米;人群查病 7682 人次;淘汰耕牛 6 头,聘用禁牧协管员 20 人,任务完成率均达 100 %。(四)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得到加强。全面落实人感染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措施,强化全员培训和日报告等工作,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人感染 h7n9 禽流感防控应急现场演练。规范防控手足口病。1-10 月份,全区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 87 例,无重症和危重病例。7五、抓安全,医疗服务质量有新提高
11、(一)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进一步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考评机制。加强了医疗机构院感控制和消毒效果监测,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医师、护士定期考核。多次组织开展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专项督查。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定时将医疗废弃物运送到指定集中暂存点,统一交由安庆发投环保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全年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及优质服务年活动。大力实施“医疗阳光工程”,认真落实维护患者权益十项承诺。强化了医疗安全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全员培训,举行了“三基三严”理论测试和临床技能操作
12、竞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5.12”国际护士节纪念活动,通报表彰全区优秀护理工作者 9 名。评选出全区首届基层医疗机构首席医生 3 名。六、抓监管,卫生监督执法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有新拓展8(一)医疗服务市场整顿工作更加有力。组织开展了为期 3个月的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共监督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85 个,查处违法违规行医案件 10 起。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缔“黑诊所”5 个,查扣医疗器械和药品共 7 箱。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二)公共场所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日趋规范。组织对辖区内住宿、理发、沐浴、健身等场所开展了监督、检测工作。共监督检查 67 户,开展微小气候达标现场
13、检测 40 户,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开展公用物品抽检 30 户,检测样品 90份,其中合格 84 份,合格率 93.33%。举办了全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班,进一步规范了公共场所服务行为。每季度组织对全区 4 个市政供水及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质进行抽样检测和执法检查。共抽取出厂水和末稍水 16份送检,合格率 100%。组织开展了以“饮用水安全,人人有责”为主题的饮用水安全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意识。(三)学校、职业及放射卫生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对辖区 63 所高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饮用水卫生及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病防治
14、知识宣传活动,共悬挂条幅 6 条,张贴宣传9画 30 张,发放宣传材料 2100 余份,接受咨询 152 人次。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督查,对 1 家存在放射诊疗安全隐患的乡镇卫生院责令其停止开展放射诊疗活动。(四)传染病防治监管措施落到实处。多次组织开展了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82 个。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和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开展了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抽样监测,(五)卫生行政许可规范开展。1-10 月份,共受理、审办卫生许可 64 家,其中公共场所 63 家,二次供水单位 1 家。提前办结率 100%。(六)食品放心工程有效实施。积极做
15、好重要节假日、 “两会”和中高考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组织开展了辖区内星级农家乐和学校及其周边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区食安办联合区教育、工商、质监等部门,集中开展了为期 1 个月的食品生产流通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 135 人次,执法车辆 56 台次,举办宣教讲座 3 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 余份,检查食品经营户和相关场所 446 个,销毁过期变质食品 12 件。规范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共送检乳制10品、肉制品、干果等食品样本 200 份。先后成功承办了 XX区及 XX 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桌面推演。今年初以来,全区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七、抓统筹,其他重点工作有新成效(一)“
16、人才强卫”战略有力有效。出台了XX 区卫生系统“人才强卫”工程实施方案 、 XX 区 2013 年2020 年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XX 区卫生系统干部人才活力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举办了 24 期旨在提高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专题培训班,圆满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和乡镇卫生院骨干培训等项目任务。选送 3 名临床技术骨干赴省、市级医疗单位进修深造,公开招聘 12 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和区医院工作。组织 57 人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273 人,申报并完成了 3 个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交流乡镇卫生院院长 4 名,提拔乡镇卫生院院长 2 名、副院长 3 名。有力提升了
17、全区卫生管理及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11(二)社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无计划外生育和“两非”案件发生。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共受理并及时处理信访件及网络投诉 6 起。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未发生医疗差错纠纷责任事故。着力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学习宣传教育和“法治卫生”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区卫生工作法治化管理水平。高质量办理政协委员提案 8 件,办理结果满意率 100%。(三)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持续改善。不断深化源头治腐,推行了党务公开和机关政务及院、所、中心事务公开。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并有效落实“宜秀卫生九条”
18、。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和“堡垒先锋”工程,广泛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暨优质服务年活动。深化效能作风专项整治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纵深推进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多次组织开展财务大检查。有效遏制了收受回扣、索要红包和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促进了党风、政风、行风根本性好转。(四)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亮点频显。精心设计并扎实开展以“倡廉洁家风,建文明家庭”为主题的家庭助廉活动。通12过赠阅廉政教育书刊、举办家庭助廉学习班、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 、推行家庭助廉公开承诺践诺、实地接受警示教育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真正在全系统形成了“积极学廉、勤于思廉、踊跃助廉、模范守廉”的良好氛围
19、。积极接受市纪委组织的市级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点检查验收,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五)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初见成效。组织对辖区内小宾馆、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歌舞厅等”四小”行业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共摸排“四小”行业经营户 122 家,其中无证经营户 55 家,已督促办证 48 家。全区所有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均制作了“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标牌,并悬挂上墙。同时,积极创建示范社区、单位、食堂、餐厅 8 家。(六)卫生新闻宣传工作上新台阶。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全区卫生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和先进典型,全系统共有 342 篇稿件被区级及以上报刊网络采用,营造了有利于全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20、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回顾总结 2013 年全区卫生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卫生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13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医疗风险防范、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专业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卫生技术队伍结构断层,乡村医生年龄偏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三是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卫生电子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将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积极寻求对策,切实加以解决。2014 年卫生工作要点2014 年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
21、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卫生民生工程,突出强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始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和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努力实现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围绕这一目标任务,2014 年全区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巩固和扩大基层医改成果。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及补充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制。进一14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机制。认真落实村卫生室及村医补偿政策,进一步完善村医准入、退出和养老机制,确保乡村医生队伍稳定。积极完成国家医改专项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任务。2、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定住院、门诊报销比例和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及报
22、销水平,继续抓好大病保险统筹补偿工作。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和医疗机构范围。控制住院人次和次均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完善与省级医院即时结报制。3、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争取优质医疗资源,配合市直部门单位做好规划布局建设工作。加速推进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区妇幼保健所业务用房集中建设项目。年内将大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成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杨桥中心卫生院、五横乡卫生院迁建项目和罗岭镇卫生院、大龙山镇卫生院改扩建及区急救中心建设项目任务。4、加强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规范开展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强化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认真落实结核病
23、归口管理,做好血防查、灭螺及人群、15耕牛查治病工作,全力防控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5、继续巩固妇幼卫生工作。广泛开展免费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医学检查,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加大“降消”项目和农村生育妇女孕前及孕早期补服叶酸项目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6、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力度。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切实做好学校、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和职业卫生等监管工作,加大传染病防治监管力度。切实做好卫生监督协管工作。7、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组织开展针对性专项整治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
24、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食品和重点时段等存在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提高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应对食品安全事件。8、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规范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传染病防治、老年人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确保落实质量。16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9、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整合到全市卫生专网,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为业务系统提供支撑。整合 oa 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卫生监督、医院管理、新农合、社区卫生服务等信息系统,为全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信息、全程的健康管理服务。10、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卫生工作。规范实施扩大免疫规划,扎实开展麻疹、乙肝、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医政医管工作,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确保医疗服务安全有效;认真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和人才招募工作,提升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着力加强卫生系统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树立卫生行业良好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