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A 卷)一、积累运用芳草地。 (30 分)1.诗文默写阁(8 分)晏殊浣溪沙的“ , ”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在怅惘的同时也会感觉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李商隐无题中“ , 。 ”为诗中警句,去着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当人的事业处于巅峰时,常常产生寂寞孤独的感觉,如果引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来形容,这一句应是:“ _”。同是望月,自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 , ”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
2、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是指 ,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 , 。 ”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2.诗词赏析台(4 分)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 ,表达了的感情。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幅图画具有 美。美的具体表现: 。3.文学常识轩:下列搭配有误
3、的一项是( ) (2 分)A.杜牧唐代樊川诗集泊秦淮B.晏殊宋代晏殊集浣溪沙C.韩非战国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D.庄子战国庄子秋水秋水4.说“词”解“字”斋。 (12 分)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何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旋:【 】 望洋:【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如何:【 】焉:【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 】 彻:【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 】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向:【 】 病:【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恂恂:【 】驰然:【 】5.名著阅读室。 (4 分)(1)水浒中大名鼎鼎的青面兽杨志,你一定不陌生吧
4、,请简要列举出书中关于他的两件事:、 。(2)电视剧组正在筹拍新版水浒 ,请你帮助杨志的扮演者把握好角色,演好杨志这个角色应该注意他性格上的两个特点: 、 。二、阅读理解百花园。 (40 分)(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 2010 年四川自贡中考试卷) (8 分)6下面加点的词
5、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川灌河 河:这里指黄河。B. 河伯欣然自喜 欣然:高兴的样子。C. 不见水端 端:端来。D. 闻道百 闻:听说,知道。7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之:的。B.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之:的。C. 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之:他,指浑沌。D.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之:她,指淑女。8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辩牛马 译文:分辨不清牛和马。B. 我之谓也 译文:说的就是我啊。C. 少仲尼之闻 译文:认为孔子学识少。D. 大方之家 译文:言谈大方的人家。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
6、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B.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C.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D.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二)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
7、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注:选自 2010 年广西桂林中考试卷) (10 分)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 分) 年且九十( ) 寒暑易节( ) 杂然相许( ) 甚矣,汝之不惠( )11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 (2 分)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面山而居 。 12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 分)译文: 13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
8、“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 (2 分)14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2 分)答: (三)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
9、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乙)扁鹊投石 注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 分)立有间( ) 臣是以无请也( ))武王示之病 ( )君与知之者谋之( )16、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 (分)甲: 乙: 17、 (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分)答: (2)
10、乙文中“君以告扁鹊”中, “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 (用自己的话概括) (2 分)(3)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 (2 分)(四)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 1821 题。(12 分)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
11、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1)岁赋其二( ) (2)几死者数矣( )(3)更若役(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 分)译: 20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4 分)答: 21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 分)孔子过泰山侧。
12、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 !” (选自礼记檀弓)注释: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子路孔子的学生。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吾舅我的公公。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答: (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答: 三、
13、快乐作文大本营(50 分)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无论是自己的一问,还是他人的一问,都有可能引发深刻的思考,都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请以“那一问”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定(诗歌除外);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参考答案】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高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 ) 诗人孤独、思乡(考生能选一个角度答题,赏析合理,即给 2 分,否则酌情扣分
14、)示例一:图画的构图美。 (1 分)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 、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 (1 分)示例二:图画的线条美。 (1 分)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 (2 分)示例三:图画的色彩美。 (1 分)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 、浑黄的“长河” 、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 ,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2 分)示例四:图画的意境美。 (1 分)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
15、,有波澜不惊的“长河” ,有即将西下的“落日” 。 (2 分)3.B4. 旋转、掉转;抬头仰望的样子把怎么样;哪里固执、顽固;通,这里指思想的改变回转、掉转 特地这里是假使的意思;生病,这里指困苦不堪提心吊胆的样子;放心的样子5.答案:(4 分)(1)押运生辰纲(花石纲)、杨志卖刀(杀泼皮牛二)、战平林冲、夺取二龙山(杀邓龙)等 (2)胆大心细、急功近利(专横粗暴)(每空 1 分,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6.C 7.B 8.D 9.C10 将要 改变、变换 答应 、赞同 聪明11 山之一毛(“之”作助词的句子) (1 分) 聚室而谋(或:笑而止之) (1 分)12凭着(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
16、,连山上的草木都不能除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样呢?(“以、曾、毛、如何”翻译正确得 2 分,整体表达流畅 1 分)13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1 分) 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1 分) 。14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1 分) ,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1 分) 。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 分) 。15、()有一会儿()不问,不再说话()疾病()计议,商量,谋划用箕畚运16、()扁鹊远远地看到蔡醒公就转身跑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17、()“讳疾忌医”的人(掩饰错误,顽固坚持、不愿改正错误的人);要点: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17、)要点:“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3)治病 治国18.(1)每年 (2)几乎、多次 (3)更换 (4)冒着 (2 分。答对 2 个得 1 分,得满 2 分为止。意思对即可。)19.(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或晚多了、活得长了等),又怎么敢怨恨呢?(2 分。意思对即可。“虽”、“安”、“毒”等关键词,译错 2 个扣 1 分。)20.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4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如简单摘录原文,即使意思全对,也只能得 2 分。)21.(1)苛政猛于虎也。(2 分,缺“也”不扣分。语言表达不同,意思对得 1 分。) (2)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2 分。意思相近即可,“目的”(躲避苛政),不避“危险”(猛虎伤人)各 1 分。字数不同,意思对得 1 分;字数相同,意思对,但结构完全不同,得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