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美术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美术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美版美术教材十五册授课时间:19 课时 每班每周一节 40 分钟授课教师:侯寨二中 美术组 郑路 李静授课对象:八年级 4 个班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和基本技能,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2 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像,创造和审美能力。3 通过对美的认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及美化生活的习惯以促进学生身心平衡发展课程内容:欣赏评述: 0.前言:文艺复兴的颂歌春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绘画技法: 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3.墨与彩的韵味4.笔墨的情趣5.一版多色版画设计应用: 6.纸板的联想座椅设计7
2、.纸的立体组合生活用品设计8.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9.居室的色彩搭配综合探索: 10.布置理想的家居11.柜架陈设的艺术12.美化生活的装饰布13.我的小天地立体纸模型14.奇异的结果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单元 欣赏评述:内容标准 :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教学活动从多元文化的视角进行绘画艺术的主题赏析,从中了解和感受经典作品的内涵。欣赏不同类别的现代设计作品,感受其不同手法与形式感。欣赏现代广告艺术作品,感受和分析作品的创意和方法。了解中国传统工艺
3、美术品,比较其不同的造型和装饰趣味。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欣赏现实生活中的优秀雕塑作品,了解雕塑语言的特征。欣赏建筑经典作品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选择自己喜欢的园林、文化广场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与同学交流。了解美术作品作为商品的价值,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邀请当地美术家和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展览和交流活动。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访问艺术工作室或艺术作坊,了解美术展览的方式及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以联系、比较和归纳等方式,通过欣赏经典作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介绍中外美术史中的重要画派及其代表人物。评价建议能否主动地学习欣赏的方法,并具
4、有初步的鉴别、评述能力。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等方式,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美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是否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学习安排:第一?二周=0. 前言:文艺复兴的颂歌 春第三?四周=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第二单元 绘画技法:内容标准 :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活动建议学习基本的视觉元素和形式法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学习
5、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练习。进一步学习透视知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了解明暗造型的多种方法,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创造漫画和卡通形象,表达思想和情感。采用易于处理的板材,通过画、刻、印等方法,制作版画作品。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能力。采用泥或硬泡塑(聚苯乙烯)等材料,制作人物、动物的浮雕或圆雕小品。运用计算机、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进行造型活动。评价建议是否对学习美术有兴趣。能否结合所学透视知识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是否知道以线造型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描绘。能否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能否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能
6、否运用雕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制作浮雕和圆雕作品。学习安排:第五?六周=2. 手绘线条图像 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第七周 =3.墨与彩的韵味第八周 =4.笔墨的情趣第九?十周=5.一版多色版画第三单元 设计应用:内容标准 :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教学活动建议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作色彩的对比、调和及联想等练习。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了解钟表、电话机、汽车等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知识,并练习绘制简单的效果图。用计算
7、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用各种手段绘制童装、学生装或校服的设计效果图。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各种线材、面材、块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对竹木、废导线、废金属箔(如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练习制作陶艺小品。评价建议能否运用所学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动手制作与完成作品。能否运用所学的美术设计知识,设计方案,改进生活和学习用品,体现创意。能否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说明选用工具、材料的理由。能否关注校园及社区
8、环境,并从实用功能与设计的关系角度,评价身边的环境。 学习安排:第十一周=6.纸板的联想座椅设计第十二周=7.纸的立体组合生活用品设计第十三周=8.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第十四周=9.居室的色彩搭配第四单元 综合探索:内容标准: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教学活动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策划、设计、制作会标、海报或进行 CI 设计,并通过评选运用于该活动中。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创作有关漫画、宣传画,布置专题展览或开展讨论。选择语文、英语、历史课本内容编写剧本,设计、制作面具、服饰,
9、布置场景,并表演故事剧。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知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活动模型,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和景观等需要,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收集本班级的各种资料,设计出班级主页和学生个人的网页,组成班级网,参与网络的交流。针对一个社会性主题,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针对一个共通的原理和法则,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评价建议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的活动。能否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能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其他课程以及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提
10、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否积极地动脑、动手,用美术等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或意见。能否通过讨论或采用书面的形式,发表自己对探究过程的感受和体会。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学习安排:第十五周=10.布置理想的家居第十六周=11.柜架陈设的艺术第十七周=12.美化生活的装饰布第十八周=13.我的小天地立体纸模型第十九周=14.奇异的结果课程实施:1 采取主题式建构教学活动,统整艺术鉴赏与创作的学习。2 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能主动建构艺术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并强化其运用科技与资讯之能力。3 充分利用校内外有关的艺术资源(如艺术品、艺术资料、画廊或邀请艺术家蒞校展览、示范或讲演等) ,以活泼、深化
11、教学活动。课程评价:1 学习阶段的美术基本核心能力为评价学生学习依据。2 学习评价应包括创作与欣赏的过程与成果,除作品的评价外,应该注意学生欣赏能力的评价。 3 美术创作与欣赏的学习评价,可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并应用观察、问答、讨论、书面报告、测验、检核表、展演、专题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评价。4 各种评价结果,应合理运用,做为教师改进教材、教法的依据,以及实施个别教学和辅导的参考。所需条件:(一)设置艺术欣赏教室、创作教室及美术图书资料室,所需设备参考美术科设备标准基本设备之名称及数量,逐年充实至 完善。(二)有计划配合教材逐年添置设备,扩充美术教室内之软硬体设施,以利于教师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