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鉴赏诗歌的语言 单元测试1(2016 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第七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文后各题。中吕满庭芳山中杂兴风波几场,急疏利锁,顿解名缰。故园老树应无恙,梦绕沧浪。伴赤松归欤子房,赋寒梅瘦却何郎。溪桥上,东风暗香,浮动月昏黄。【注】沧浪:出自楚辞渔父:这里代指避世隐居。赤松:指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何郎:何逊,南朝梁的文学家,喜爱梅花,日夕吟咏其下。(1)“急疏利锁,顿解名缰”中的“急”和“顿”有什么表达效果?(5 分)【答案】急,急忙,顿,马上。急忙打开名利之锁,马上解脱功名之缰。一个“急”字,一个“顿”字,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疏解利锁名缰的急迫心情和
2、给予归隐故国的情怀。【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该曲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结合全曲分析。(6 分)【答案】作者居于山中,借该诗表达急于归隐返回故乡的情怀。前三句直接表达急于归隐的情怀,接下来写自己的家居生活,化用仓浪、赤松子和何郎的典故,表明自己归隐和返回故里的愿望,最后三句描绘出清幽之境,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
3、理解及对诗人观点态度评价的能力,该元曲表达作者向往隐居的情怀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然而就是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关键是要指出,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前三句直接表达急于归隐的情怀,接下来写自己的家居生活,化用仓浪、赤松子和何郎的典故,表明自己归隐和返回故里的愿望,最后三句描绘出清幽之境,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
4、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2(2016 届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衰荷【唐】白居易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题败荷【元】王翰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1)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答案】(1)白诗写霜露中荷花将落未落、雨后风中荷叶被吹干的情景,通过描写荷花败落前的“萧条”,让人不禁想象花凋叶落后的景象。(2 分)(2)王诗先写荷花曾经盛放湖面、飘香十里的景象,又写荷花如今
5、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通过前后对比来突出荷花败落的凄惨。(3 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应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解答: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对象,二是角度,比如本题,“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学生要回答的是两首诗中“残荷”的不同形象;2是根据题干要求,到诗歌中找到相关的诗句,然后再进行答题,比如本题,应该到两首诗歌中,分别找到写“荷”“残”的语句,再分析其特点。(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1)白诗中,诗人将他人与“更绕衰丛一匝香”的自己进行对比,抒发了自己对眼前萧条景象的喜爱
6、之情。(2)王诗中,诗人由残荷想到自己漂泊在外的客居身份,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景的怀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每点 3 分)【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这是针对诗歌情感设题。可根据对整体诗句的感知,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白诗,可抓住“无人解爱”“绕”“看”,从对比手法的角度来突出自己对萧条景象的喜爱之情。王诗中,“却送秋声到客衣”由对残荷的凋零凄惨联想到自己漂泊在外的孤寂凄凉,从而将自己的现实处境和对过去美好的怀念之情表现出来。前几句对残荷的描写主要起着烘托人物情感的作用。【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对于此
7、类题目,应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解答: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所给语言片段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前面说的“句”“联”“片”等);二是所给语言材料是整首诗还是诗中的片段,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分析情感题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比如本题,就要求结合分析“两首诗歌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故相同的方面可以略去不提,立足不同点作答即可。3(2016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移居东村作王庭珪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遥看翠竹娟娟
8、好,犹隔西泉数亩田。【注】作者原注:“山中有西泉寺故基。” (1)首联的“深”字概括了东村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5 分) 【答案】 “深”字概括了东村幽僻、清静的环境特点。(2 分)首联下句首联下句“窟”字写出了东村地处青山深处,远离市镇,极其幽僻。颈联以“鸟不住啼”反衬东村的幽静;以“花多晚发”写地之偏僻。全诗处处体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3 分,意思对即可)【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
9、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 分) 【答案】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东村山景的欣赏,对远离尘世的移居生活的喜爱。(2 分)首联写避地东村,“避”字点明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远离,对田园生活的主动回归。颔联表现作者不汲汲于物质追求,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诗人仍感满足。颈联表现对幽静僻远的自然环境的喜爱。尾联写出远望所见,表现作者安于农耕、怡然自得的心情。(分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 2 分)【解析】【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
10、分析诗歌的情感,主要看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的标题,二是作者,三是注释,四是涉及诗歌中的景物及其特点,五是诗句中的情感词。本诗的标题是“东村”,这是地名;全诗写了东村极其幽静的境界,抒发了移居这里的快感,含蓄曲折,耐人寻味。4(2016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西江怀古杜牧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注】魏帝即曹操,此写曹魏将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苻坚曾经有“投鞭断水”的故事。 (1)第二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答案】用典故,曹操缝囊填
11、江,苻坚投鞭断流,多么荒唐与狂妄,如今都早已灰飞烟灭,只有江上的渔歌、沙 鸥、夕阳、明月依然。( 2 分)这些典故与第三联形成对比,加深了对历史感慨的力度,为抒发人的渺小,时光易逝的伤感作下了铺垫。(3 分)【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二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是考查诗歌首联的作用题,答题时可从结构【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首联;起:是扣题,总起全诗、在抒情诗多用赋比兴中对景起兴的手法引起话题,作为叙事诗的开头、交代起因等等。颔联;承:一般是承上启下、继续导入话题之类,此种多事上半联承前、下半联起后。颈联;转:转入正题,一般是全诗的高潮
12、、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为 “诗眼”“诗心”的常置。尾联;合:一般是总结、高潮的延续、或揭示出某种道理,妙在点睛。有了大的思路,操作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题必能八九不离十。(2)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曹操、苻坚、范蠡等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曾经不可一世、运筹帷幄,如今都已成为过眼烟云,只有长江依旧,好风依旧,物是人非。(3 分)在历史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在大自然的面前的淡淡的感伤之情。(3 分)【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
13、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杜牧西江怀古说: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这就是在浩荡的大江面前生出来的无限感慨。有人以为曹操能以布囊盛沙塞断长江,这荒唐的念头真是可笑;苻坚自称投鞭可以断流,这口气也实在狂妄得可以。可是这些荒唐与狂妄的人如今都早已灰飞烟灭,而江上渔歌依然、沙鸥依然,夕阳西下,明月东升,又何尝因为这些狂人而改变半分?就是那位智谋极高、财富极多,进而运筹帷幄、退而泛舟江湖的范蠡,如今又何在呢?还不是一抔黄土、化为清尘了吗?只能让人千载之下感到寂寞而惆怅。江上的好风依然
14、在吹,但曹操享受不上,苻坚享受不上,范蠡享受不上,却都付与了往来江上的商人。惟有长江依然是长江,它千百年来仍是上连巴蜀汉中,下接潇湘吴越,汹涌时惊涛拍岸,叠浪如山,平静时水光接天,明如平镜。人在宇宙与历史之中永远是一个匆匆过客和一粒小小沙砾,除非缩于蜗角,坐井观天,才能获得夜郎自大的满足,否则就永远会感到存在的悲剧意味。【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
15、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本题要结合注释,以及诗中的“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带有的情感色彩来分析。5(2016 届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铜陵一中 2016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水亭偶成朱瞻基临流亭馆净无尘,落涧流泉处处闻。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翠迷洞口松千个,白占林捎鹤一群。此地清幽人不到,惟留风月与平分。(1)赏析颔联“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5 分)【答案】上句俯视露湿芳草,鲜花争艳,下句仰视山峰耸峙,白云缭绕。高低兼具,动静结合,描
16、绘出一幅清新空灵的山水画面,极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表达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悠闲自适的心境。【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技巧点拨】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本题也重点考查修辞手法“借代”“比喻”“拟人”。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
17、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俯仰、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6 分)(2)【答案】清幽。首联写庭馆临近水流干净无尘,用泉水流入深涧之声清晰可闻来反衬环境的宁静;颔联以露湿花草、白云缭绕写山中景色的清新、淡雅和素净;颈联写群栖的白鹤、茂密的松林和神秘的洞穴,古朴而幽静;尾联直接点出此地清幽人迹罕至。整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水亭周围环境的清幽秀丽,表达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这类题虽然说考查的是句中诗眼,但实际上考查的是炼字。这类炼字型的诗眼往往是为写景状物叙事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点、烘托意境氛围、抒发思想情感的。因此,分析其表达效果时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品味其妙处。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诗眼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如果题目没有给出诗眼,则需要先寻找辨析出诗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