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周云鹏——柴静-在路上-作文讲评.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54373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云鹏——柴静-在路上-作文讲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周云鹏——柴静-在路上-作文讲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周云鹏——柴静-在路上-作文讲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周云鹏——柴静-在路上-作文讲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周云鹏——柴静-在路上-作文讲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柴静采访周云鹏,作文讲评,阅读“记者柴静采访周云蓬的摘要”,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采访对象介绍:周云蓬,1970年生于辽宁,中国民谣音乐代表。9岁失明,23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弹琴,写诗,献艺,出版诗集和民谣专辑。 柴静:你9岁彻底失明,这是否从精神上摧垮了你? 周云蓬:不会的,那时我还没有精神。灾难来的太早,它扑了个空。你是不是以为我活得很沉重?其实,能看见或不能看见,那是每个人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运,她跟我最亲,她是专为我关、专为我开的独一无二的门。 柴静:你是不是用流浪考验自己的意志,证明你的“身残志坚”? 周云蓬:这种考验有意

2、义么?为什么人们都以为像我这样的人“应该”身残志坚?我很怕被这样“类型化”。我喜欢走,并非想证明什么,只是我喜欢这种生活。我活在路上,民谣在路上。,作文材料是记者柴静的采访摘要。 被选为采访对象的周云蓬,是个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盲人。 通过两人的两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记者身份的柴静,带着职业眼光(或说代表大多数人的传统眼光)来看待或评判周云蓬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和取得成就,而不是以“人”的眼光来看“人”。,周云蓬是个“正常的生命”,他有权利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理想追求,也希望别人把他当作一个“正常人”来看。周云蓬的“成功”就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并专注于此,周云蓬的“不正常”

3、就是他是个盲人,他的生活方式与“常人”不同。,在当今社会,如何看待多元的生活方式,以什么眼光来看待“人”,选择一种什么方式来安放生命,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命运,应该引发年轻一代的思考。,立意问题:,1.命题的倾向性问题:采访摘要有一定的倾向性,周云蓬的回答很能代表“反传统”的观点。但许多同学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而是大谈如何“身残志坚”,如何努力追求成功,这当然可以看作是“角度或立意基本切题”,但在立意上或在见识上就已有了区分度。,立意问题:,2比如“追求生命的别样精彩”,在界定“别样精彩”时,仍然以“身残志坚”“身处逆境”却获得人生成功为立意点,再抛开材料来论证,论据的选择大多是这一类的“别样精彩”

4、 。,生活的强者(一类上:68分),很早以前看到过周国平先生写的一则寓言,大意是这样的:从前有个多愁善感的王子,每当他看到别人罹受祸难时就会叹息:“要是换成我一定受不了!”后来王国倾覆,王子颠沛流离,吃尽苦楚。有一天,有人对着这位满脸倦容的王子叹息:“这要是换成我,一定受不了!”而王子却淡然坚定地说:“不,你一定受得了。当苦难降临,谁都会、而且必须受得了。”,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在怜悯别人,为他们惋惜,为他们流泪,感到自己是多么幸福而他们是多么不幸。同情是应当的,然而我们是否有想过,他们是怎样想的?他们是否需要别人一味地同情? 中国民谣界代表周云蓬,9岁失明,23岁大学毕业,后四处流浪,著书、出专

5、辑。当被问及“流浪是否为了考验自己的意志”时,他否认了。他说:我只是因为喜欢而这样做。,当我们谈及这样一个人,多数人大约将重点放在“不幸”但“坚强”上面,认为他是“生活的强者”,然后发表一通同情、敬佩之辞。然而这样一种廉价的同情一定不是周所需要的。为什么我们会有身残“应该”志坚的思维?之所以说这样的同情“廉价”,是因为这是一种类型化、公式化的惯性,而非真正理解后产生的感触。,身有残疾的人很多,然而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就如周云蓬,他选择流浪、选择唱民谣是因为喜欢,并非为了标榜自己坚强而有为。他和每一个健全的人一样,有平等独立的价格和思想,他需要的是自然的尊敬,而非廉价的怜悯。他活得很自由、

6、很快乐,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沉重。而或许在精神世界里,你是该要受到他的怜悯的。,另一方面,有人曾指出,中国名人的传书中常有被刻意夸大的苦难渲染。逆境可以磨练意志,但顺境中的人就一定意志脆弱吗?顺境诞生的人才就不是人才吗?我们这种奇怪的评价思维急待改变。 当你付出廉价的同情时,实际上是把自己摆在了高人一等的地位。在这样的条件下“怜悯”或“感恩”,其实是虚伪或肤浅的。经受住苦难的都是强者,但请不要怀疑,你自己也在自己的人生中学着做强者。生活没有一帆风顺,每个人都经历着自己的挫折。而面对苦难、越过苦难就是我们认真生活的证明。或许真正的“感恩生活”,是感激上天平等赐予每个人的磨难。,每一个降生在这世上的

7、人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就是人生这条旅途上跋涉的旅客。收起廉价的同情,用平等、真诚的心去了解彼此、温暖彼此,这世界本该这样充满温情。 当周云蓬说热爱自己的命运,活得很快乐时,我毫不怀疑。当苦难降临,每一个人都可以而且应当承受,然后选择合适、喜欢的方式认真的活下去。 这就是生活的强者,你我都能。,我眼中的证明(一类上:67分),想为周云蓬定下这段“凡客体”:爱民谣,爱行走;爱流浪,爱献艺;会写美丽的诗,会弹悠扬的琴;没有明亮的眼睛,却有灵魂的光明。这就是周云蓬,不为证明。 周云蓬的话让感动,只因那一句“不为证明”。毕竟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不为证明而只为自己活着的人少之又少,“证明”已被名利化了。

8、,什么是证明?是奖状还是奖励?是社会表彰还是青史留名?我疑心证明不过是心灵的宁静。 陶渊明的证明是他的隐逸。他不肯为三斗米折腰,不肯心为形役,故而“种豆南山下”,故而“乐夫天命复奚疑”。看着“云无心以出岫”,望着”鸟倦飞而知还“,悠闲恬淡,闲适自然,那一刻,便是对他自己最好的证明。,岳武穆的证明是他的忠义。男儿就当“文能执笔安天下,武能跨马定乾坤“。所以岳飞的爱国心一直驱使他为国效忠。纵然”八千里路去和月“,纵然十三道 “杀人”金牌急召,他仍以“莫等闲”证明着自己,仍以忠义证明着自己。名与利不过浮云,这样的证明才是心灵的宁静,这样的心灵的宁静,才是对于自己最好的证明。,周云蓬讨厌“被类型化”,

9、他的生活方式是由心而为,并不需要舆论社会以“身残志坚”来给他“类型”,给他“证明”。而这,也正是伟大能称作“伟大”的地方。 托尔斯泰的墓很简陋,但却躺着最伟大的灵魂;托尔斯泰的书房很破旧,但却诞生了最不朽的作品。他的墓简朴却无比庄严肃穆,因为它没有写上这位或那位领导人的溢美之辞,没有记下这个或那个奖项。只是离奇的空白。空白即无尽,无尽的智慧,亦是自信的证明。精神长立,便是证明。,万木图序记录的故事同样令人深思。杨达卿先生让贫民“以工代赈”,不让这些穷人有被施舍的感觉,此举不可不称之为伟大。倘若他直接施舍,可能人们对他的赞扬会很大很高,但绝对不长。这是证明吗?证明自己乐善好施?真正“毋苟私利”之

10、人决不会在乎别人的赞扬,只会在乎自己内心的那片宁静。,如今人们对证明的看法愈另名利化。证明即意味了锦旗,锦旗即意味奖金。“某某默默付出,特予表彰”,这哪是“默默”了?分明是为了“证明“,岂不讽刺哉? 证明,是对于所作贡献的肯定。首先要取决于你的心态。毕竟进步不是为了奖状,生活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我们高三学生都渴望在高考中证明自己。是的,必须证明。不同的是,那时证明自己的不会是分数,而是一年又一年坚定不移的努力。要相信,凡付出必有收获,剩下的就是相信自己。对,相信自己。 达到目的后,完成理想后,一定要对自己“会心”一笑,因为这便是自己对自己最好的证明。 我们的生活,对自己负责,不需证明,自在

11、而坚定。,让“平凡”平凡 (一类上:68分,扣错字1分),人生在世,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旅程。有的人碌碌无为,却甘之如贻(饴);有的人惊天动地,被后来者朝拜不己。 读一个人,就是读一段人生。人为添上华彩我们学会了如何摒除,繁华落尽见真淳,真正值得人仰视的品行存活于平凡之中。然而,我们却常常走向另一个极端自作主张地去拔高一些东西,使平凡也变得近于传说。,我们总是用身残志坚来形容一位残疾人,被我们自己创造出的所谓毅力感动,连真相也无心去观察、揣摩。记者柴静在采访失明的民谣乐手周云蓬时,对于他的流浪提出了我们喜闻乐见的论断:“你是不是用流浪来考验自己的意志,证明你的身残志坚?”周云蓬想必觉得这种论

12、断无比可笑,因为他的回答让满心充斥着大义的我们愕然:“这种考验有意义吗?”他甚至对我们普遍认为的“这样的人”应该“身残志坚”提出了质疑。同时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对于另一个问题“失明是否从精神上摧垮了你”,周云蓬的回答是“不会的,那时我还没有精神。”柴静的提问无疑代表了当下社会我们怀有的一种拔高立意的态度。而周云蓬的回答无疑也是当事人真正的感想。,为什么遭到苦难的人一定会活得很沉重,为了让我们解读出顽强,解读出不畏艰辛,解读出百折不挠?是这样吗? 周云蓬的绿皮火车中,一样也有对社会的洞察与描摩,火车的旅程中,他是乐观而积极的,也的确“喜欢走”,“喜欢这种生活”,他心怀梦想,活在路上。他与我们并没有

13、什么不同。,同为残疾人却声名大噪的刘伟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比起高高在上、令人仰视的身残志坚的标杆,我们更应读的,也许是,他的即使残疾也未有消失的对生活的热爱,这份热爱质朴地属于生活,属于平凡,而非属于那些空洞的充满大义的词。,被我们解读过分的,又何止残疾人?论语中孔子对暮春出游的赞同被拔高成对这种有礼的行为的认同,我们甚至在这篇谈论理想的文章中,努力挖掘出孔子的治国主张。难道孔子是为了这些这样那样的主张而存在的吗?于丹从中看到的却是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有血有内的孔子,一个平凡的孔子。这才是我们需要学会,或者说,需要接受的事。,从平凡中用平凡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平凡的人,让“平凡”平凡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只会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抽象成标榜各种仁义道德、思想精神的词汇,抑或是空洞无生命的神像。即使为了最粗浅的尊重,也需让平凡继续平凡。 如此,才能真正准确地读懂一段人生,读懂一个真实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