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癌秘方(1--3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430136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癌秘方(1--3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癌秘方(1--3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癌秘方(1--3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癌秘方(1--3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癌秘方(1--3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癌秘方(1-32)治肝癌秘方 1.1 加减参赭培气汤【来源】段风舞,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生赭石 15 克(先煎),太子参 10克,生怀山药 15 克,天花粉、天冬各 10 克,鳖甲 15 克,赤芍、桃仁、红花各 10 克,夏枯草 15 克,生黄芪、枸杞子、焦山楂各 30 克,泽泻、猪苓、龙葵、白英各 15 克,白芍 10 克,焦六曲 30 克,三七粉 3 克(分冲)。 【用法】水煎服。视病情增减日服量。 【功用】调气,化瘀,利水,解毒。 【方解】段氏认为,肝癌一病是由于长期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血行不畅,致使瘀血内停所致。瘀血阻滞气机,进一步加剧了血瘀,瘀久则水湿内停,水瘀互结,阻塞脉络,而成

2、痞块、积聚。或因肝郁化火,或因嗜酒无度,湿热毒邪内生。阻塞脉道,瘀血内停,水毒内生,水瘀互结,痞积而成,所以治病求本,需调气、化瘀、利水,使瘀血去、水湿利而气调积消。方中生赭石,生新凉血、镇逆降气、祛痰止呕通便、引瘀下行;太子参、怀山药培中养胃,防止开破之药损伤脾胃;用天冬、天花粉,其病理实验,既有抗癌作用,且能护胃液,以防开破之药其力猛峻;桃仁,红花、鳖甲、赤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兼以通络;泽泻、猪苓利水化瘀;生黄芪、枸杞子益气滋阴,培补肝肾;焦山楂、焦六曲健脾和胃;龙葵、白英清热解毒、凉血利尿。诸药合用,共奏调气、化瘀、利水、解毒、益肝肾之功。 【主治】肝癌。 【加减】有黄疸者,加茵陈 3

3、0 克;有腹水者,加商陆 10 克,牛膝 10 克,大腹皮 10 克;局部疼痛剧烈者,加郁金 10 克,元胡 10 克,凌霄花 15 克,八月札 10 克;腹胀甚者,加大腹皮 6 克,川厚朴 10 克,木香 6 克;呕逆者,加旋覆花 10 克(包煎),柿蒂 10 克;口干渴者,加沙参 10 克,麦冬 10 克;大便干燥,数日不行者,加瓜蒌 20 克,郁李仁 12 克。 【疗效】多年使用,坚持调治,疗效较佳。 【附记】据有关资料统计:死于肝癌者,绝大多数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所以积极防治乙肝,尤其切断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向肝癌发展是治疗上的突破口,值得重视。 1.2 健脾活血

4、汤【来源】潘敏求,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党参各 15 克,白术、云苓、柴胡、穿山甲、桃仁、丹参、苏木各 9 克,蚤休、牡蛎各 30 克,鼠妇 12 克。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 【功用】健脾理气,破血抗癌。 【方解】 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晚期肝癌,多呈现肝失条达,脾失健运,二脏同病,本方重用黄芪、党参、白术、云苓益气健脾;同时并用柴胡、穿山甲、桃仁、丹参、苏木、蚤休理气疏肝、活血破癥;鼠妇为平甲虫,具有破血、利水、解毒、止痛破血抗癌作用,故用之多效。 【主治】原发性肝癌。 【加减】气滞血瘀型加土鳌虫 12 克,莪术 15 克,三七、香附各 9

5、克;肝郁脾虚型加郁金 12 克,淮山药 30克,陈皮 9 克,麦芽 15 克;肝胆湿热型加茵陈、败酱草,蒲公英各 30 克,黄芩 12 克,木通 9 克;阴虚内热型加丹皮 12 克,地骨皮 15 克,麦冬 12 克,鳖甲 5 克。 【疗效】治疗 60 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单纯型期 32例,期 5 例,硬化型期 16 例,期 3 例,炎症型期1 例,期 3 例。治后存活半年以上 26 例,12 年 12 例,2 年以上 4 例。 1.3 理气消癥汤【来源】刘嘉湘,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八月扎 15 克,金铃子 9 克,丹参12 克,漏芦 15 克,白花蛇舌草 30 克,红藤 15

6、 克,生牡蛎、半枝莲各 30 克。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功用】理气化瘀,清热解毒。 【方解】初因肝郁气滞,久而化火生毒致瘀,气瘀毒互结乃成癥积,故治疗当以理气活血解毒为原则。方中八月扎、金铃子、丹参理气活血;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红藤清热解毒;结合辨证分别给予益气健脾、养血柔肝、滋补肝肾、清利湿热等方药,扶正以固本,攻邪以治标,所以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疗效。【主治】原发性肝癌。 【加减】辨证加减:肝气郁滞,症见肝区胀或隐痛,胸闷腹胀,纳差口苦,舌苔薄黄,脉弦细,加柴胡、当归、白芍、制香附、郁金、枳实、山楂、鸡内金。气血瘀滞,症见右胁胀痛较甚,纳少乏力,形体消瘦,面色黧黑

7、,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细,加柴胡、当归、赤芍、莪术、三棱、桃仁、地鳖虫、延胡索、干蟾皮、郁金、石见穿、鳖甲、大黄。脾虚湿阻,症见胸闷腹胀,肝区隐痛,纳呆便溏,尿少,倦怠乏力,脚肿腹水,舌淡胖,舌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滑,加党参、白术、茯苓、生苡仁、陈皮、半夏、大腹皮、石见穿、龙葵、广木香、了哥王、补骨脂、车前子等。肝肾阴虚:症见胁下胀痛,头晕目眩,心烦不寐,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低热,形体消瘦,舌质红,脉弦细,加北沙参、天冬、生地、龟板、生鳖甲、郁金、赤芍、丹皮。肝胆湿热:症见黄疸、发热、右胁下痛、恶心、纳差、口苦、口渴不多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加茵陈、生山楂、卷

8、柏、川郁金、赤芍、生苡仁、黄芩、金钱草、生大黄。 【疗效】治疗 102 例,其中期 86 例,期 16 期。治后存活 1 年以上 31 例,2 年以上 14 例,3 年以上 6 例,5 年以上 5 例,1 例存活最长为 13 年。期治后 1 年存活率为 50%,期为 26.74%。临床治愈 2 例,显效 13 例,有效 37 例,总有效率为 51%。 1.4 消癌散【来源】王连舫千家妙方下 【组成】白术 20 克,当归、山慈菇各 30克,昆布、海藻各 12 克,半枝莲 30 克,白花蛇舌草 25 克,三棱 10 克,太子参 30 克(人参效果更佳)。 【用法】每日 1剂,水煎服,日服 3 次。

9、同时配合饮用葵芯茶(向日葵秆内之芯,适量切片,泡茶饮,频频饮之)。 【功用】益气活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解瘀行滞。 【主治】肝癌。 【疗效】应用上方治疗经确诊为肝癌病人,均延长了寿命。其中 1例存活最长者为 9 年。 1.5 化癌散【来源】陈茂梧, 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组成】天然牛黄 8 克,田三七粉 200 克,藏红花 80 克,冬虫夏草 12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成 50 包。每日 1 包,温开水送服,连服100 包。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 【主治】肝癌。 【疗效】临床证明有较好的疗效。如治一例,随访至今已 6 年有余,患者仍如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10、且无任何不适。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笔者临床验证有效。 1.6 肝癌验方【来源】陈延昌, 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柴胡 15 克,白术 10 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 30 克,赤、白芍各 10 克,白英 40 克,龙葵 30 克,莪术、鳖甲、焦山楂、神曲各 15 克,枳壳 10 克,元胡、川楝子各 15 克,斑蝥 1 个(去头足翅) 、白蚤休 15 克,昆布、海藻、生黄芪,女贞子各 20 克,枸杞子 15 克,生苡仁 20 克。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3 次,或共研细末,每服 1015 克,日服 3 次,温开水送服。 【功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解毒消症。 【主治】原

11、发性肝癌,不能手术的中、晚期患者可单用此方。 【加减】治疗中,并可配合放疗或肝动脉插管化疗,出现尿急尿痛,可减去班蝥,有黄疸或腹水者可酌情加减。 【疗效】临床屡用,均有较好的疗效。2.治肺癌秘方2.1 培土生金除癌汤【来源】邱钦成, 中国中医药报1990 年【组成】太子参 24 克,白术、茯苓各 9 克,炙甘草3 克,黄精 24 克,浙贝母、川贝母各 9 克,郁甦参 30 克,桔梗 9 克,鱼腥草 15 克,紫菀 12 克,款冬花 15 克,煮半夏、五味子各 9 克,白芨、沙参各 15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功用】培土生金,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方解】对肺癌治

12、疗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中晚期肺癌的病人,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抗邪无力,影响脏腑功能衰退,以肺脾两虚为主,兼挟肺失肃降,痰湿毒蕴,故治需培土生金,方中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黄精补肺益气、润肺益精、促其培土生金;佐以川贝母、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消痈散结;郁甦参清热解毒抗癌;鱼腥草清热解毒,又能抑制癌细胞;桔梗宣肺化痰止咳,载药上行,宣通肺气;煮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清肺泄热,能“泄上炎之火,散结滞之气” ;白芨敛肺止血又能补肺;沙参生津止渴、养阴清热;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诸味配伍严谨,共奏培土生金、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之功。【主治】中晚期

13、肺癌,咳嗽,气短喘促,倦怠乏力,食欲不佳,口干,或痰中带血,咳声低弱,苔薄白,脉细弱。【疗效】多年使用,确有良效。 2.2 益肺消积汤【来源】刘嘉湘,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黄芪 30 克,生白术 12 克,北沙参 30 克,天冬 12 克,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 30 克,金银花、山豆根、夏枯草、海藻各 15克,昆布 12 克,生南星 30 克,瓜蒌皮 15 克,生牡蛎 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3 个月为 1 疗程。 【功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软坚化痰。 【方解】 医宗必读谓:“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说明正气虚损是肺癌发生的内在原因

14、,肺癌到了晚期,患者正气虚损尤为显著。因此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天冬、北沙参养阴;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生南星、夏枯草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再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晚期肺鳞癌、腺癌取得了良效的疗效。【主治】原发性肺癌。 【加减】阴虚去黄芪、白术,加南沙参、麦冬、元参、百合、生地;气虚去北沙参、天冬,加党参、人参、茯苓;肾阳虚加补骨脂、仙灵脾、菟丝子、肉苁蓉、锁阳。 【疗效】治疗经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证实的不能手术的晚期(、期)原发性肺鳞癌 60 例和晚期原发性肺腺癌 62 例,均于住院时各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化疗组对比观察。中药组以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肺鳞癌后 1、2、3 年生

15、存率分别为 66.7%、13.3%、3.3% ;化疗组为53.3、3.3%、0% ;中位生存期中药组为 465 天,化疗组为204 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肺腺癌治后 1、2、3 年生存率,中药组为 50%、13.3%、13% ,化疗组为 15%、6.25%、4.76% ;中位生存期中药组为 350 天,化疗组为 200 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后病灶稳定率、生存质量,中药组优于化疗组。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治后 NK 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率、E 玫瑰花结形成率,CAMP 等免疫功能均有显著提高,化疗组则无变化。 2.3 参冬白莲汤【来源】王帼珍,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沙参 30 克,天冬

16、、麦冬各 9 克,茯苓 12 克,生地 15 克,怀山药 30 克,川贝母、知母、桑叶各 9 克,三七 3 克,阿胶 9 克(烊冲),甘草 3 克,鱼腥草、半枝莲各 30 克,白花蛇舌草 5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 2 次。 【功用】滋阴润肺,消瘤散结。 【方解】方中以沙参,天冬、麦冬、生地滋肺肾之阴,使金水得以相生;川贝润肺止咳;知母、桑叶滋阴清肺、化痰止咳;三七、阿胶止血活血;佐以茯苓、山药资脾胃化源;加鱼腥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消瘤散结。诸药配伍丝丝入扣、药中病机,故用之多效。 【主治】气阴两虚型肺癌。 【加减】胸痛加赤芍、丹参、郁金、瓜

17、蒌;胸水加龙葵、葶苈子、薏苡仁;咯血加藕节、白茅根、仙鹤草。 【疗效】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癌 30 例,其中鳞癌 22 例,腺癌 4 例;期 12 例,期 14 例。治后存活 1、2、3 年分别为 11 例、5 例、2 例,最长者已存活 5年。 2.4 养阴清肺消积汤【来源】刘嘉湘,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南沙参、北沙参各 30 克,天冬 12 克,元参 15 克,百部 12 克,鱼腥草、山海螺各 30 克,葶苈子 12克,生苡仁 30 克,八日札、瓜蒌皮各 15 克,赤芍、苦参各 12 克,干蟾皮 9 克,夏枯草、海藻各 12 克,石上柏、芙蓉叶、白花蛇舌草、白毛藤各 30 克。 【用法】水

18、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功用】养阴清肺,解毒散结。 【方解】正气不足,热毒痰瘀互结,聚积于肺,日积月累而成肺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邪热一旦蕴肺,极易耗气伤阴,故肺癌患者以阴虚及气阴两虚为多见。方中用沙参、麦冬、元参养阴润肺;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山海螺,石上柏等清热解毒;夏枯草、海藻、生苡仁化痰软坚散结;八月扎、瓜蒌皮理气宽胸、标本兼顾,使热毒清、痰瘀散、阴液复,则癌肿得以控制。且药理实验证明,养阴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达到抗癌作用,故用本方治疗阴虚型肺癌取得较好的疗效。 【主治】阴虚型肺癌。 【加减】咳嗽加前胡、杏仁、川贝、紫菀、款冬花;痰多加生南星、生半夏、青礞石;黄痰加桑

19、白皮、黄芩、开金锁、海蛤壳,淡竹沥;痰血加黛蛤散、白芨、生地榆、藕节炭、参三七;喘咳加蚕蛹、炙苏子;胸痛加望江南、徐长卿、延胡、全蝎、蜈蚣;胸水加龙葵、桑白皮、米仁根、控诞丹;低热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竹叶;高热加生石膏、寒水石、牛黄、金银花。 【疗效】治疗阴虚型晚期原发性肺癌 147 例,治后生存 1 年以上者 63 例(占 42.86%);2 年生存率为12.4%;3 年生存率为 5.15%;5 年生存率为 1.67%;最长 1例已存活 10 年。其中 70 例鳞癌,1 年生存率为 48.6%;2年生存率为 17.86%;3 年生存率为 6.82%;5 年生存率为4.17%;腺癌 40

20、例,1 年生存率为 42.5%,2 年生存率为9.1%;4 年生存率为 4.55%。 2.5 温化汤【来源】罗本清,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制附片 120 克(先煎 4 小时),黄芪 60 克,桂枝、王不留行各 30 克,大枣 12 枚、干姜 6克,炙甘草,丹参、莪术各 15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 2 次。 【功用】温补脾肾,活血化瘀。 【方解】方中重用附子、黄芪、桂枝、干姜、大枣温补脾肾、除湿散寒;伍以王不留行、丹参、莪术活血化瘀,故用于治疗阳虚型肺癌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主治】阳虚型肺癌。 【加减】咯血加茅根、地榆、儿茶、三七粉、白芨粉、仙鹤草、花蕊石、侧柏叶;咳嗽加枇

21、杷叶、百部、马兜铃、制南星;气虚加党参。 【疗效】治疗原发性肺癌 35 例(阳虚型),治后症状有所改善,病灶基本稳定 19 例,无效 16 例,有效率为 54%,1 年以上生存率为 14.28%;其中鳞癌 17 例,有效10 例;腺癌 5 例,有效 3 例,未分化癌 3 例,有效 3 例,未定型 10 例,有效 4 例。 2.6 新症汤【来源】雷永仲,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地 12 克,五味子 6 克,王不留行子、北沙参、麦冬各 12 克,蒲公英、石见穿各 30克,百部 9 克,徐长卿、地骨皮各 30 克,南沙参 12 克,望江南、野菊花、怀山药、白花蛇舌草、煅牡蛎各 30 克,夏枯草

22、15 克,海藻、海带各 12 克,元参 15 克,天花粉 12克,川贝母 9 克,丹参、炙山甲、炙鳖甲各 12 克,象贝 9克,蜀羊泉 30 克,丹皮 9 克,鱼腥草、紫花地丁各 30 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功用】养阴清热,化痰软坚,活血化瘀。 【方解】方中生地、北沙参、麦冬、南沙参、元参、天花粉、炙鳖甲养阴生津润肺;川贝、象贝、五味子、百部、鱼腥草止咳平喘;夏枯草、海藻、海带、煅牡蛎软坚化痰;望江南、丹参、丹皮、炙山甲活血化瘀;蒲公英、石见穿、野菊花、徐长卿、地骨皮、白花蛇舌草、蜀羊泉、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因此对肺癌在稳定病灶和延长生存期有一定疗效。 【主治】肺癌。 【加减】咳嗽痰黏加紫菀、款冬花、枇杷叶、淡竹沥;痰中带血加仙鹤草、白芨、蒲黄、生地榆、紫草根、三七;低热起伏、加板蓝根、红藤、败酱草、金银花、连翘;胸胁疼痛加全瓜蒌、郁金、川楝子、元胡、赤芍、桃仁;肢节酸楚、加寻骨风、炙乳没、防己、桑寄生、怀牛膝、全蝎、地龙、蜈蚣;气虚加太子参、黄芪。 【疗效】治疗原发性肺癌 204例,其中鳞癌 108 例,腺癌 43 例,未分化癌 27 例,未分型 26 例。治后存活 1 年以上 76 例。1 年以上存活率鳞癌为40/85 例(47.08%);腺癌为 13/34 例(38.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