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抢救用品的应急管理法的研究.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21411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抢救用品的应急管理法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抢救用品的应急管理法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抢救用品的应急管理法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抢救用品的应急管理法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抢救用品的应急管理法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抢救用品的应急管理法的研究王津生 董悦来 张秀敏 张道宏 田玉婕目 录一、前言2二、既往管理法的缺陷2三、抢救用品的应急管理法4(一)管理工作的领导者4(二)管理理念4(三)管理目的5(四)管理目标 5(五)抢救用品的应急状态的定义6(六)研究和确定应急状态的指导原则6(七)进入应急状态的工作程序7(八)保持应急状态的工作方法7(九)对应急状态的再研究8(十)管理环路8(十一)管理动力8四、几种抢救用品的应急状态8(一)抢救室的布置8(二)开通静脉组合9(三)静脉药品组合9(四)人工呼吸组合11(五)吸痰组合11(六)洗胃药品组合12(七)洗胃组合12(八)吸氧组合14(九)三腔两囊管组合1

2、4(十)头部降温组合14(十一)书写用品组合14(十二)电源组合15该研究为天津市卫生局科学技术成果(98018 号)该研究发表于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第 21 卷第 8 期总第 241 期 第 51 页2一、前 言危重病的抢救(以下简称“抢救” )是一种特殊的医疗活动。其特殊在于,它对抢救的速度和准确,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了确保抢救的迅速和准确,既往人们对抢救时所使用的用品(包括药品、器械、设备和其它必须品,以下简称“抢救用品” )相应地采用了一些特殊的管理方法。这些方法见诸专著的,归纳起来有以下 4 条:1.抢救器械和设备必须百分之百完好;2.抢救用品必须做到“四定” (固定数量、固定位置

3、、固定管理人员和定期检查) ;3.用后及时补充;4.班班交接。这些方法(以下简称“既往管理法” )在我国沿用已久,虽然近年来急诊急救巳经发展成专门学科,并且对抢救的速度和准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抢救用品的管理方法却无大的改进。今天,某种抢救用品缺如或备用状态不好,仍然是延误抢救的常见原因。而且,随着急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抢救用品的种类将更多,抢救的成功也将更依赖于抢救用品。因此,抢救用品的管理工作如果仍然不思改进,势必成为我国急诊医学发展的绊脚石。为此我们分析了既往管理法,发现了它的诸多缺陷;经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抢救用品管理的理论、目的、目标、概念和原则;并以此为指导,制定出一套新的管理方

4、法,形成了一个抢救用品的管理体系。为区别于既往管理法,我们称这个体系为“抢救用品的应急管理法” (以下简称“应急管理法” ) 。现介绍如下: 二、既往管理法的缺陷既往管理法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用这种方法管理出来的抢救用品并不能够从物质上确保抢救的迅速和准确。在抢救中我们常常发现:即使抢救用品达到了“百分之百完好” ,做到了“四定” ,而且我们的操作也很熟练,但是抢救用品仍然不能立即拿到我们手中,或者拿到了但不能立即使用,甚至发生使用错误的事也时有发生。分析原因,发现既往管理法存在以下十一个缺陷:(一)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既往管理法其实仅仅是几条管理措施。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抢救用品的种类已日益

5、增多,其构成、以及各种抢救用品之间的关系已日益复杂,其管理难度也已日益增大,因此这几条措施已经不能应付管理工作的要求,急需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管理的理论、目的、目标、概念、原则和方法,而这些在既往管理法中或不明确,或不合理,或缺如。(二)缺乏管理理论的指导 既往管理法缺乏管理理论的指导,这使得医生护士对于抢救用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科学性都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管理工作缺乏主动和自觉,而且也不能解决不断发展着的急诊医学对抢救用品管理工作所提出的新问题。 (三)管理领导者不明确 3抢救用品的管理工作由谁领导?既往管理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由于人们历来认为“管理医疗用品

6、是护士的事” ,因此在很多医院,这项工作实际上是由护士长领导的;然而对抢救最了解、对抢救最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而且最知道抢救用品处于何种状态才更有利于抢救的人是科主任,可是科主任却很少过问这项工作。这是我国抢救用品管理工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四)管理目的不明确 任何一个管理法都应明确告诉管理者:该管理法的最终管理目的是什么。这样,管理者的工作才有方向。但是既往管理法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五)管理目标不科学 除了最终管理目的之外,一个管理法还应该明确地告诉管理者,具体的管理目标是什么。既往管理法是把“百分之百完好”定为具体管理目标的。然而人们对“完好”的理解通常仅仅是“完整;没有损坏;没有残

7、缺” (现代汉语词典第二版1182) 。而一种抢救用品如果仅仅处于“完整,没有损坏,没有残缺”的状态,我们能够肯定它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并且不发生使用错误吗?不能。比如一台能够正常运转的电动吸引器,应该被视为“完好” ,但是它的吸引管与电源线和脚踏开关的导线由于管理不善而纠缠在一起;要想使用,必须先把这三者解开;而这一解,起码会使抢救延迟几十秒钟。显然,把“百分之百完好”定为管理目标,并不科学。(六)管理概念有错误 把“百分之百完好”定为管理目标,反映出既往管理法对什么是抢救用品的“最佳状备用状态”缺乏准确的概念。而这一概念恰恰是抢救用品管理法的核心概念。其实, “完好”仅仅是抢救用品的起

8、码的备用状态,远远不是最佳的备用状态;现代急诊医学对抢救用品的最佳备用状态有着更广泛、更复杂、更严格的要求。对抢救用品的最佳的备用状态这一核心概念的错误界定,是既往管理法最严重的缺陷,该管理法的所有问题,其源概出于此。(七)摆放位置不明确 抢救用品的摆放位置是管理的重要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位置要合理,也就是说,抢救用品只有摆放在合理的位置上,术者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到它,并在最短的时间里用到病人身上;第二才是位置要固定。但是既往管理法只强调了“位置要固定” ,对“位置要合理”则无要求。因此人们在固定抢救用品的位置时,可以各行其是,甚至很多人以“整齐”或“美观”为原则。(八)组

9、合性不强 一项抢救操作所需要的抢救用品常常不是一件,而是多件;因此,为使抢救迅速准确,一项抢救操作所需要的全部用品就不能分散摆放,而应该摆放在一起,而且其摆放顺序也应该有利于抢救的迅速和准确。我们把抢救用品的这种摆放状态称为“组合状态” 。但是既往管理法对上述问题没有提及,因此目前在抢救室里,处于“组合状态”的抢救用品仅仅是那些“无菌包” ;至于那些无需灭菌的抢救用品,几乎都处于“非组合状态” 。仅此一项,每天就在浪费着患者大量的时间。(九)人机系统性不强 在抢救中,医生护士与抢救用品实际上构成了“系统论”中的“人机4系统” 。“人机系统”有两个基本问题:“人应该适应机器”和“机器也应该适应人

10、” 。一个好的“人机系统”应该是人能熟悉机器的性能,机器也能照顾到人的弱点。医生护士的弱点是在抢救的忙乱之中,容易发生延迟和错误。然而既往管理法是建筑在“医生护士理应熟练和准确地使抢救用品”这样一个观点之上的,因此既往管理法自然就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工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通过管理使抢救用品处于一种特定的备用状态,这种状态在抢救时能够使医生护士不发生或少发生使用延迟和使用错误。(十)匹配性不强 很多抢救操作需要多件抢救用品,而且这些用品必须安装在一起才能使用。这就要求相关的用品在大小、口径和型号上必须彼此匹配;有些用品虽然不需要安装在一起,然而由于关系密切,因此在大小、数量、形状、甚至色彩上也应该彼

11、此适合,以便加快操作速度和减少差错,这其实也是一种匹配。但是既往管理法对于“匹配”没有明确的要求。(十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既往管理法仅仅是一些对现有抢救用品的管理措施,它对管理者的要求也仅仅是实施这些措施。然而任何管理措施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它们都需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而且急诊医学、急救技术和急救用品的不断发展,还将对抢救用品的管理工作提出层出不穷的问题。但是既往管理法没有向管理者提出“不断完善已有的管理措施”和“不断解决发展中的急诊医学对抢救用品管理工作提出的新问题”这样两个要求,因此它缺乏一种可以使自身持续发展的机制。这是既往管理法几十年停滞不前的原因。三、抢救用品的应急管理法应

12、急管理法共十部分,现分述如下:(一)管理工作的领导者 应急管理法规定:抢救用品管理工作的领导者是急诊科的科主任和护士长;科主任是第一领导者,有责任、也有权力根据抢救工作的需要,对抢救用品的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做出规定、督促执行和检查整改;护士长是第二领导者,她应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组织和督促护士做好具体的管理工作。 在明确了这样的隶属关系之后,科主任要充分发挥护士长熟悉抢救用品的优势,要充分听取护士长对管理工作的意见,而且要搞好团结。我们的经验表明,科主任和护士长在为患者生命安全负责的基础上的团结一致,是推行、巩固和发展应急管理法的首要保障。(二)管理理念 要改革一个旧方法,建立并推行一个新方法,就

13、必须首先解决医生护士的理论认识问题,使他们对危重病、危重病的抢救、危重病的抢救与抢救用品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理解。为此,我们提出五个基本的管理理念,并反复向医护灌输,它们是:1.危险意识和救援意识 5危险意识和救援意识是医生护士对危重急症的正确认识,是应急管理法的灵魂。医生护士只有具备了高度的危险意识和救援意识,才能自觉地执行、巩固和发展这个新的管理法。 (1)危险意识 在所有疾病中,危重急症对人的生命安全危胁最大,对人的健康损害最大。医护对它应给予最高度的重视,对它应保持最高度的警觉,平时要为危重急症的抢救做出最充分的物质准备。(2)救援意识危重急症凶险,但不是不可抢救。在急诊医学迅速发展的

14、今天,任何一种危重急症,只要不是绝症,都是可以抢救的,都有一线生机;而且随着急诊医学的进步,这一线生机还将不断扩大。医生护士要抓住这一线生机,全力抢救,使患者转危为安。 2.迅速和准确是抢救的两翼 危重急症的病情变化快,抢救的操作必须十分迅速。但是加快操作的速度就容易出差错,而一旦出差错就会加速病人的死亡。因此抢救一要快,二要准,这是抢救工作的两翼,缺一不可。抢救用品的管理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从物质上确保抢救的迅速和准确。3.抢救取决于用品 决定抢救成败的三大因素是:(1)患者因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就医的早晚) ,(2) 医生护士因素(医生护士是否在岗,以及医生护士的诊断和抢救能力) ,(3)用

15、品因素(抢救用品的有无和备用状态的好坏) 。随着急诊医学的进步,抢救用品的种类将不断增加,性能将不断提高,抢救用品在抢救中所起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因此可以这样说: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抢救的成败取决于抢救用品。4.用品取决于状态 抢救用品并不因为它是抢救用品,就一定能够在抢救中发挥其应有的抢救功能。事实上,由于管理方法不同,一件抢救用品在抢救开始之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备用状态。在这些备用状态中,只有那种能够被术者迅速拿到手、迅速投入抢救、并且能够迅速发生抢救效果、而且又不容易使医生护士发生使用错误的状态,才是最佳的备用状态。5.状态取决于管理 一件抢救用品虽然巳经经过了周密的设计和精心的制作,但也不

16、能保证永远处于最佳的备用状态。抢救用品的备用状态,取决于管理者对它的管理。只有经过科学的、一丝不苟的和坚持不懈的管理,抢救用品才能进入并保持最佳的备用状态。(三)管理目的 如上所述,抢救用品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从物质上确保抢救的迅速和准确;但是由于现代急诊医学对抢救的速度和准确要求极高,所以如果我们今天还是笼统地说“迅速”和“准确” ,那就应该视之为管理目的不明确了。应急管理法明确地提出,抢救用品管理工作的最终管理目的是:要从物质上确保抢救措施的实施“一秒钟也不延迟,一个错误也不发生” 。应该说明,这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夸张的“文学数字” ,应急管理法确6实是要通过切切实实的和细致入微的

17、工作,为患者向死神争夺每一秒钟。(四)管理目标 显然,抢救用品管理工作的具体管理目标,就是使抢救用品全部进入最佳的备用状态,并时刻保持最佳的备用状态。然而由于“最佳”这个形容词并不体现抢救工作的特点,而且人们对“最佳”也有不同的理解,极易发生歧见,为此,我们就把“最佳的备用状态”改称为“应急状态” 。这样,抢救用品管理工作的具体管理目标就是:使抢救用品全部进入应急状态,并时刻保持应急状态。(五)抢救用品应急状态的定义 由于管理的全部工作就是使抢救用品进入并保持应急状态,因此,抢救用品的应急状态就成了应急管理法的核心概念。医生护士对它必须有正确、深刻和完整的理解。为此,我们对它下了以下定义:抢救

18、用品的应急状态,就是为了确保医生和护士在使用抢救用品时能够“一秒钟也不延迟、一个错误也不发生” ,抢救用品在平时所必须保持的一种特定的备用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抢救用品,是一应具全的用品,是百分之百完好的用品,是彼此匹配的物品,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能拿到使用者手里并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使用到病人身上的用品,而且是在使用中不容易使使用者发生使用错误的用品。(六)研究和确定抢救用品应急状态的十个原则 应急管理法的第一项具体工作,是使全部抢救用品都进入应急状态。然而要使全部抢救用品都进入应急状态,仅仅弄请了应急状态的概念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进一步研究每种抢救用品的应急状态到底是什么,并把它明确地规定出来。鉴于

19、抢救用品的种类繁多,各医院的抢救用品又不尽相同,而且抢救用品还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不可能、也无必要在这里把所有的抢救用品的应急救态都明文规定出来让大家执行。应急管理法主张,管理者应针对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和规定每一种抢救用品的应急状态,应急管理法仅仅为管理者提供一些研究和规定应急状态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是;1.齐备原则 根据一个医院所担负的急诊病种和工作量,制定出抢救用品(包括备用品)的必备种类和必备数量,务使品种齐全、数量充足。2.完好原则 器械和设备完整无损,能够正常使用;药品质量好、不变质、不失效。 3.无菌原则 凡需保持无菌的,一律保持无菌。 4.组合原则 凡一项抢救操作所需要的用

20、品超过一件的,其全部用品必须处于组合状态。组合状态有两个要求:一是全部用品必须摆放在一起,二是全部用品的排列顺序也必须按照“一秒钟也不延迟,一个错误也不发生”的目的进行优化。我们把处于组合状态的某项抢救操作所需要的用品,称之为“某某组合” 。5.匹配原则 每种组合之内,凡是需要安装在一起才能使用的用品,彼此在型号、大小和口径上必须匹配;不需要安装的,在大小、数量、形状和色彩上也应尽量彼此适合。6.立即原则 需要安装在一起才能使用的用品,凡是平时就可以安装或“半安装”的,一律安装或“半安装” 。需要安装电池才能使用的,一律安装电池。有充电装置的,一律充足电能。有包装物的,凡是可以拆除包装物备用的

21、,一律拆除包装物。其它用品也尽量使其处于一拿到手里就立即使用的状态。77.无误原则 凡是在使用时容易使使用者发生使用错误的用品,一律在该用品上做出醒目的标志,或写上简要的文字,以向使用者发出警告、提示和解释。8.明置原则 抢救用品平时应尽量以能使使用者一目了然的明置状态摆放备用,禁止以隐蔽的、重叠的、被遮盖的、甚至是被藏匿的状态摆放。如果有些抢救用品平时确实需要放在带盖儿的容器中备用,那么其容器的外表面上应该用红笔大字写明内容物的名称、用途。如果抢救设备平时需要加盖防尘罩,其防尘罩的外面上也应该用红笔大字写明设备的名称。9.最近原则 抢救用品应该摆放在距离抢救者和被抢救者都最近的地方,以便使抢

22、救者一伸手就能拿到抢救用品,并且再一伸手就能用在病人身上。再具体一点说,就是某项抢救操作所需要的抢救用品,应该尽量摆放在距该项操作的“操作点”不超过一个手臂远的距离。所谓“操作点” ,就是施行某项抢救操作时,操作者通常站立的位置。10.固定原则 固定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某个抢救用品的最佳摆放位置和某项抢救用品组合内的各种用品的最佳排列顺序一经确定,就应长期固定不变,以利医生护士记忆。二是每个抢救用品都必须时刻摆放在它的最佳位置和最佳序列上,不准随意移到别处或改变排列顺序,更不准移出抢救室。(七)进入应急状态的工作程序 为了确保抢救用品进入应急状态,除了需要搞清抢救用品应急状态的定义,需要遵循研

23、究抢救用品应急状态的十个指导原则之外,还需要一个进入应急状态的工作程序,这个工作程序是:1.研究 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带领全体医生护士,根据“应急状态的定义”和“研究确定应急状态的十个指导原则” ,逐一研究和确定每一个抢救用品的应急状态是什么。科主任和护士长应该认识到,工作在急诊抢救第一线上的医生和护士是最聪明的人,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要知道,由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而不是由领导规定出来的东西,将来他们更乐于执行。2.规定 把每种抢救用品的应急状态都明文规定出来。3.宣讲 把上述规定向护士宣讲,务使人人明白并牢牢记住。4.进入 责成相关护士限期使抢救用品按规定的要求进入应急状态

24、。应急管理法要求,每一种抢救用品(包括将来购进或自制的用品)都必须经过上述程序进入应急状态。(八)保持应急状态的工作方法 应急管理法的第二项具体工作,是使巳经进入应急状态的抢救用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为了做到这一点,应急管理法采取了以下六个方法:1.设置“抢救用品管理护士 ”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急诊科必须指定一名护士专门管理抢救用品,称之为“抢救用品管理护士” 。她上正常班。每天上班后,先听取上一班护士对抢救用品状态的报告,然后进行抢救用品的日常管理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结束后即参加其他护理工作。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恢复和保持应急状态。2.立即恢复制度 凡是在抢救或非抢救活动中被动用过(包括消耗、丢失

25、和损坏)的抢救用品,即视为巳经失去应急状态。由于抢救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凡在抢救中动用过的物品,一俟抢救结束,就应立即恢复其应急状态(包括补充、修理和更换) ;8在非抢救活动中被动用过的,一经发现,也应立即恢复;一时不能恢复的,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务必设法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这是保持应急状态的最基本的制度。3.用品交接制度 必须建立严格的抢救用品交接制度:下班时, “抢救用品管理护士”应向中班护士、中班护士应向夜班护士、夜班护士应向“抢救用品管理护士”交待抢救用品的状态。重点交待本班动用过哪些用品,其中哪些巳经恢复应急状态,哪些尚未恢复及其原因。4.接班后检查制度 接班之后,接班护士应首先设法使尚

26、未恢复应急状态的用品恢复应急状态。然后核查上班曾经动用、据交待“现在巳经恢复应急状态”的用品是否真的巳经恢复。再后,应对重点抢救用品的状态进行一次检查。5.护士长定期彻查制度 护士长每周和节假日前必须对全部抢救用品进行一次彻底检查。6.科主任不定期抽查制度 科主任不定期抽查部分或彻查全部抢救用品的状态。(九)对应急状态的再研究 应急管理法的第三项具体工作,是对管理工作本身的再研究。这项工作包括两方面:一要在抢救实践中不断研究那些巳经研究和规定出来的应急状态,是否真是应急状态,是否还有可以改进之处;二要研究现行的管理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还有需要完善之处。科主任和护士长不要故步自封和墨守成规,要接勇

27、于接受抢救实践的检验,要虚心听取工作在急诊急救第一线上的医生护士对管理工作的意见,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十)管理环路 对每种抢救用品的应急状态进行再研究,就使得对应急状态的“研究” 、“制定” 、 “宣讲” 、 “进入”和“保持”等五个环节首尾衔接,形成了一个管理环路。这个环路使得应急管理法可以在抢救实践中不断更新,从而具有了可以持续发展的机制。(十一)管理动力 这个管理环路不是一个永动装置,它的运转需要动力,动力的来源是科主任和护士长。也就是说,这个管理环路需要科主任和护士长每天持续不断的推动。因此科主任和护士长能否把抢救用品的管理工作当成急诊科日常工作中的大事并且努力做好,

28、是应急管理法能否推行、巩固和发展的关键。四、几种抢救用品的应急状态为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应急管理法,谨将我们对几种抢救用品应急状态的规定介绍如下:(一)抢救室的布置抢救室的布置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一切抢救用品都放在抢救室内;2.抢救用品的摆放以抢救床为中心;3.每种抢救用品的摆放位置应该距离“该项抢救活动的操作点”尽量不超9过一手臂远。抢救室的具体布置如下:抢救床放在抢救室的中央位置,不要偏置于一侧。因为放在中央可以使众多的抢救者从各个方向同时接近患者。抢救床的脚端朝向抢救室的入口。这是因为根据我们的观察,绝大多护送人员在抬或推病人进入抢救室时,都习惯于让病人的头先进入抢救室。如果抢救床的头

29、端朝向抢救室的入口,这时抢救床恰好又是双摇床或单摇床,而病人如果恰好只能取坐位或半卧位,那么此时就必须先把病人平转 180 度之后才能上床,这就要耽搁几秒钟。而如果抢救床的脚端朝向抢救室的入口,病人进来之后可以直接上床抢救床、抢救用品柜、除颤器、呼吸机、洗胃机、氧气瓶、输液架和地灯环绕排到于抢救床的头端和左右两侧,距离抢救床的边缘不超过一个手臂的距离(具体位置见各组合) ,以使抢救者一伸手就可以拿到。需要电源的设备,其电源线的长度不短于从电源到操作点的距离。照明灯应该安装在天花板上正对抢救床的位置。盛清水的水桶一律用白色桶,盛污水的水桶一律用红色桶,并在桶上用红笔/白笔写明该桶的用途以防用错。

30、(二)开通静脉组合因为绝大多数抢救都必须通过静脉给药,所以开通静脉常常是抢救的第一项操作。这样,最大限度地缩短开通静脉所需要的时间就十分重要。 “开通静脉所需要的时间”有两个时段,一个是“准备开通静脉用品的时段” (找到开通静脉所需要的全部用品,并把这些用品放在开通静脉操作点附近) ,一个是“开通静脉操作时段” 。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准备开通静脉用品的时段” ,平时应该把开通静脉所需要的一切用品集中在一起,称为“开通静脉组合” ,并放在距离“开通静脉的操作点”不超过一手臂远的地方。开通静脉组合有“抢救室内的开通静脉组合”和“抢救室外的开通静脉组合”之分。前者用于抢救室内的抢救,后者用于抢救室外

31、的抢救。1.抢救室内的开通静脉组合把一个凳子放在抢救床的左侧,要紧贴床边,约在床左缘近头端的 1/3 处,该处为“开通静脉的操作点” 。 凳子上放一托盘,托盘内放生理盐水 1 瓶,输液器 1 个,止血带 1 根,酒精 1 瓶、碘酒 1 瓶,无菌棉签 1 包,胶布 1 卷和 1个盛放使用过的棉签的小搪瓷罐。胶布撕下 3 条,浮贴在托盘上,以省去在开通静脉后固定针头时撕取胶布的时间。2.抢救室外的开通静脉组合该组合放在抢救车的最上一层与“静脉药品组合”中的那些药盒(见后)相毗邻,其构成是:生理盐水、5%葡萄糖、10%葡萄糖和甘露醇各 1 瓶,每瓶均附有一具输液器,瓶子与输液器用一根止血带捆扎在一起

32、。 以上液体瓶并排摆放,其右侧放一个弯盘,内盛酒精 1 瓶,碘酒 1 瓶,无菌棉签 1 包,胶布 1 卷和 1 个盛放使用过的棉签的小搪瓷罐。(三)静脉药品组合因为通过静脉给药是危重急症抢救的最重要的方式,所以最大限度地缩短“静脉给药时间”就十分重要。 “静脉给药时间”有两个时段:一个是“准备静10脉给药时段” (拿取药品和配制药液) ,另一个是“静脉给药时段” 。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准备静脉给药时段” ,平时应该准备“静脉药品组合” 。该组合包括:1.常用的经静脉给药的抢救药品;2.从安瓿里抽取药液然后向输液瓶中或静脉中注入药液时所使用的注射器。该组合放在抢救车内,抢救车放在在距离“开通静脉

33、的操作点”不超过一个手臂远的地方。“静脉药品组合”内的药品要求做到:类全,量足,质好,原装,明置,明示,有序和无误。类全:种类齐全量足:数量充足质好:质量好,不变质,不失效(全部药品都标明有效时间)原装:药品一律放在原包装盒内,严禁放在其它药品的包装盒内,以防错用!明置:药品应该放在能够使使用者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 “明置”有两种形式:1.最重要的静脉药品放在抢救车车盖内面上的“药袋”内,要做到“一药一袋”和“瓶尖外露” 。所谓“一药一袋” ,即一个药袋只放一种药品,严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品放在同一个药袋内,以防错用!所谓“瓶尖外露” ,即每一个安瓿一律瓶尖向上直立着放在药袋内,安瓿的瓶尖露在

34、口袋之外,以便于拿取。2.其它静脉药品放在抢救车的最上一层的左端(放在左端是因为车盖是向右拉开的,一拉开,药品就能显露出来) 。全部药盒都直立摆放,并且只摆放一层,严禁重叠摆放!这样就可以使全部药品同时展现在使用者的视野中。明示:每一种药品都使使用者能够一眼看到它的药名和有效时间。为此,放在抢救车车盖上的“药袋”里的药品,药名和有效时间以宋体字打印在标签上,标签贴在“药袋”外面。放在药盒里的药品,药名和有效时间也以宋体字打印在标签上,标签贴在药盒的边缘上(因为药盒是直立摆放的) 。 “有效时间”是该药自出厂日起几年内有效,以便使用者判断是否过期。有序:药品摆放要有顺序,以便于使用者记忆每种药品

35、的摆放位置,确保使用者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和取出所需要的药品。 “有序”有两个要求:1.同类同放 即用途相近的药品算做一类并摆放在一起。2.类序不变 即各种药品的摆放顺序固定不变。放在抢救车车盖内面“药袋”里的药品共分为 5 列:由于急性有机磷中毒最需要尽快静脉给药,所以把大剂型(5/支)阿托品与解磷定放在第 1 列右端的两个“药袋”里,这个位置最便于使用者拿取。强心剂放在笫 1 列里,自左而右排列为:毛花甙丙、毒毛花甙、多巴酚丁胺和酚妥拉明。抗心律失常药放在第 2 列,其中的两个抗快速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和维拉帕米放在该列的左则,两个抗慢速心律失常药阿托品和异丙基肾上腺素放在该列的右侧。抗休克药

36、和呼吸兴奋剂放在笫 3 列,4 个抗休克药放在该列的左侧,自左向右依次为去甲基肾上腺索、肾上腺素、多巴胺和间羟胺;两个呼吸兴奋剂放11在该列的右侧,自右向左依次为:尼可刹米和洛贝林。氟美松、呋塞米和西地泮自左而右依次放在第 4 列。氢化可的松、氨茶碱、5%碳酸氢钠和 50%葡萄糖自左而右依次放在笫 5 列。无误:凡容易在使用中发生差错的药品,在药名后都用楷体大字注上防止用错的文字。这些文字是:该药品的别名;该药品每安瓿的克数、毫克数、或毫升数;5或 10的阿托品,在它的“药袋”上的标签上用大字书写“大剂量” ;氯化钾静脉注射是可以造成病人猝死的严重错误。为避免这个错误,在它的药盒盒盖儿的内外分

37、别用红笔大字书写“严禁静注”字样。可是考虑到安瓿有时会被放在盒外,这时使用者就得不到“严禁静注”的警告,为了避免误用,用红色油漆在安瓿的瓶尖上点一个红点儿,并告知全体医生、护士,安瓿上点有红点儿的药品禁止静脉注射!又考虑到使用者在匆忙中可能会未注意到瓶尖上的红点就把瓶尖掰去扔掉,这样,使用者仍然得不到警告,为避免误用,又在安瓿的瓶体上点一个红点儿。为了加强这个警告的唯一性,各种安瓿,只在氯化钾的安瓿上点红点儿。该组合中的注射器(用于从安瓿中抽取药液然后向输液瓶中或向静脉中注入药液) ,放在药盒的右侧,与“开通静脉组合”相毗邻。注射器应包括从小安瓿中抽取药液用的小注射器(2ml5ml)和从大安瓿

38、中抽取药液用的大注射器(10ml100ml) 。(四)人工呼吸组合 在抢救呼吸骤停时,需要开通气道和人工呼吸,为此,平时应准备“人工呼吸组合” 。该组包括:气管导管、气管插管盒、手捏式人工呼吸气囊和橡皮管(连接气囊与氧气气源用)组成,四者放在一个搪瓷方盘内。该盘放在抢救车的第二层上。“气管插管盒”里自右向左依次摆放开口器、悬挂着窥视片的直接喉镜、备用喉镜窥视片、10 毫升注射器(向气管导管上的充气囊里打气用) 、牙垫儿和口咽通气管。气管导管的管芯横置其上。该盒的盒盖儿里面儿上粘贴 4 长条胶布(固定气管导管用) 。橡皮管平时即与人工呼吸气囊的氧气入口连接在一起,橡皮管缠绕在气囊之上。由于开口器

39、的两叶只有闭合时才能立即使用,所以平时开口器的两叶必须保持闭合状态备用,以省去使用之前使两叶闭合的时间。喉镜的窥视片平时就挂在喉镜柄上备用,但不要张开以防跑电。喉镜柄里要安装电池,而且电池要正放,不要为防跑电而反放。注射器要拆去包装物、拔去针头备用,以省去抢救时拆包装和拔针头的时间。 。注射器的活塞要拉开到 10 毫升处,以省去向气管导管的充气囊打气之前吸取空气的时间。为避免窥视片被污染,挂在喉镜柄上的窥视片和备用的窥视片分别用布套套起来。盒盖儿里面儿粘贴的胶布,为了在使用时能够迅速地从盒盖儿上揭下来,12第一,胶布的两端必须翘起,不准贴牢;第二,4 条胶布必须并列粘贴,不准摞在一起粘贴。(五

40、)吸痰组合该组合由电动吸引器、 “吸痰盒”和水瓶三部分组成。电动吸引器放在距抢救床头端右侧床缘(吸痰的操作点)一手臂远的地面上。在电动吸引器上安装上下两个支架。“上支架”上放置“吸痰盒” ,盒内放吸痰管三根、纱布一块、棉签儿一包、盛石腊油纱布(润滑吸痰管用)的搪瓷罐一个和镊子一把。“下支架”的用途是,在打开“吸痰盒”时,把盒盖儿放在这个支架上,以节省把盒盖儿放到别处的时间和避免盒盖儿被污染。电动吸引器的金属拉手上悬挂一个塑料瓶,内盛清水,以备吸痰时冲洗吸痰管用。为防止电源导线、脚踏开关导线和吸引胶管三者互相缠绕,在电动吸引器的金属拉手的两个根部各挂上一个金属挂钩,把两根导线各缠成一卷儿、分别悬

41、挂在挂钩上;吸引胶管则缠绕在电动吸引器的玻璃瓶上。有的的电动吸引器上的“负压调节旋钮”无“增大”和“减小”的方向标志,为防止调节负压时误旋,在该旋钮上方贴一块胶布,在增大负压的旋转方向上用红笔写“大”字,在减小负压的旋转方向上用兰笔写“小”字。(六)洗胃药品组合抢救经口急性药物中毒时,大多需要在洗胃的液体中加入解毒剂(碳酸氢钠和高锰酸钾) ,洗胃结束后又需注入毒物吸咐剂(药用碳)和导泻剂(硫酸镁)。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配制洗胃解毒药液、向胃内注入毒物吸附剂和导泻剂的准备工作时间,应在平时准备“洗胃药品组合” 。该组合所包括的解毒药品除了要求“类全” 、 “量足” 、 “质好”和“无误”之外,还要

42、求“粉状” 、 “分包”和“匹配” 。粉状:在配制洗胃解毒药液时,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解毒剂的溶解时间,解毒剂如果是片剂的,一律研成粉状备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毒物吸附剂和导泻剂的作用,药用碳和硫酸镁也应研成粉状备用。分包:有些解毒剂、药用碳和硫酸镁是几百克重、甚至是上千克重的大包装,而一次洗胃所需不过几克至几十克。为避免抢救时现称量重量,平时应分包成小包装备用。包装袋上应注明药名和重量。匹配:解毒剂的小包装每一包的重量,应该与该洗胃解毒药液所需要的药物浓度和配制该洗胃解毒药液时所使用的容器的容量相匹配。比如,抢救有机磷中毒时用 2%碳酸氢钠洗胃,抢救安眠药中毒时用 15000 高锰酸钾洗胃。而

43、我们配制洗胃解毒药液时使用的水桶(桶壁上有容量刻度) ,平时注入清水4000 毫升备用。这样,碳酸氢钠就分成 100 克一包,高锰酸钾分成 1 克一包。用时只需取一包药投入水中,再加水至 5000 毫升即达到所需要的浓度。药用碳和硫酸镁的小包装每一包的重量,应与一人份所需的用量相匹配。由于这两种药一人份一般都在十克至几十克之间,所以这两种药都分包成 10 克一包备用。以上药品各备 5 袋。无误:有的解毒剂有禁忌症,因此应该在小包装的包装袋上用红笔大字注明。比如在碳酸氢钠小包装袋上注明“敌百虫中毒禁用” 。13为防止药物被水洒湿,述上药物放在一个铝盒或塑料盒里,盒盖儿上用红笔大字写明“洗胃药品”

44、 。“洗胃药品组合”放在“洗胃车”上备用。(七)洗胃组合抢救化学药品经口急性中毒时大多需要洗胃,为此,设置了“洗胃组合” 。该组合有两部分:一是机器洗胃用品;二是手工洗胃用品(以防停电或机器发生故障) 。这些用品包括:电动洗胃机,洗胃车(其上放置电动洗胃和手工洗胃所需的一切用品) ,洗胃污水桶(接取从胃中洗出的液体和呕吐物用) ,电动洗胃机摆放在距抢救床头端(洗胃的操作点)一手臂远的地上。电动洗胃机的左侧紧邻“洗胃车” 。 “洗胃污水桶”放在抢救床头端右侧床缘下的地上。输液架立在距抢救床头端右侧床缘一手臂远的地上。为防止电动洗胃机的正压或负压过大损伤病人的胃粘膜,用红笔在正压表和负压表上分别标

45、出压力的安全上下限,以示提醒。因为洗胃机的“进胃管儿” (红色,向胃里注入洗胃药液用)和“出胃管儿”(白色,从胃里吸出洗胃药液用)平时并不与洗胃机的“进胃孔”和“出胃孔”连接,而是放在洗胃机旁的一个带盖儿的桶里,抢救时匆忙连接很容易接反,因此在洗胃机的“进胃孔”上方用红油漆点一个圆点儿(提醒红色管儿插在此处) ,在“出胃孔”上方用白油漆点一个圆点儿(提醒白色管插在此处) 。洗胃机里的污水瓶上有“水位报警” ,而净水瓶上没有,为防止净水瓶的水位过高过低,在净冰瓶上用红笔标出水位的安全上下限,以示提醒。洗胃车有上下两层。上层放置配制洗胃解毒药液的全部用品。计有放置在左侧的“洗胃清水桶”(配制洗胃药

46、液用)一个,放置在右侧的暖水瓶(配制洗胃药液时向“清水桶”中加入热水以保证药液的温度符合要求)一个,放置在中间的 500 毫升容量的带把搪瓷量杯(手工洗胃时向胃管里注水用, )一个和“洗胃药品盒” (装有配制洗胃药液的解毒药品、毒物吸附剂和导泻剂)一个。为保持清洁,量杯扣着放。“洗胃清水桶”为白色带盖儿搪瓷桶,桶的内壁用红油漆画上 10000 毫升的容量刻度尺。平时桶中储存开水 4000 毫升,水中放置一根长的玻璃搅棒(配制洗胃药液时搅匀药液用) ,盖盖儿备用。为节省打开桶盖儿时把桶盖儿放到别处的时间和避免桶盖儿被污染,桶盖儿用一根短的塑料绳系在桶上。暖水瓶里放一满瓶热开水备用。桶中和瓶中的水

47、每天更换一次。洗胃车上层如此配置,使得洗胃解毒药液的配制十分便捷。比如要配制 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 1:5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只需从“洗胃药品盒”中取碳酸氢钠一袋,或高锰酸钾一袋,投入“洗胃清水桶”中平时备用的凉开水(4000毫升)中,再加入暖水瓶中的热开水至 5000 毫升,用平时就放在桶中的玻璃搅棒搅动几下,配制即告完成。其浓度恰是所要求的 2 %,或 1:5000, 其水温也能达到所要求的摄氏 25 度左右。 把配制洗胃解毒药液的水桶(即“洗胃清水桶” )和其它相关用品放在洗胃14车的上层,除了便于配制外,在手工洗胃时护士还可以免除用量杯反复弯腰取水(一次洗胃大约需近百次)的劳累。因

48、为在抢救用品的既往管理法中,水桶是放在地上的。洗胃车的下层放置“手工洗胃包”一个, “胃管盒”一个,漏斗一个(向胃管内注入毒物吸附剂和导泻剂用)和塑料布一块(保护病人皮肤用) 。“手工洗胃包”中放有敞口吊瓶一个和止血钳(夹橡皮管用)一把。敞口吊瓶平时即通过一个“三通”与三根橡皮管儿连接在一起。其中笫一根的一端与敞口吊瓶连接,另一端与“三通”连接,称为“下水管儿” 。第二根的一端与胃管儿连接,另一端与“三通”连接,称为“通胃管儿” 。第三根的一端通向“洗胃污水桶” ,另一端与“三通”连接,称为“排出管儿” 。洗胃时这三根管儿中只有“下水管儿”和“排水管儿”两根需要交替夹闭。为防止夹错,在三根橡皮管中的“下水管儿”和“排水管儿”上各套上一根红色橡皮圈儿,提示护士,只在这两处钳夹。由于只有两个钳夹位置和只有一把钳子,就能确保不会夹错。为了能立即使用,止血钳平时必须张开,不准扣锁(扣锁的止血钳不能立即使用,使用前必须打开扣锁) 。该包经灭菌后备用。“胃管盒”内放胃管一根,50 毫升射器一具(向胃管内注气或抽胃液用) ,镊子一把(夹石腊油纱布润滑胃管用) ,盛有石腊油纱布的小搪瓷罐一个,口咽通气管儿一个。“胃管盒”盒盖儿的内面粘贴 4 条胶布(固定胃管用) 。为了在使用时能够迅速地从盒盖儿上揭下来,每条胶布的两端必须翘起来,不能贴牢;4 条胶布必须并列粘贴,不能摞在一起粘贴。“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