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研究综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行政体制改革,改革的不断深入,解决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效果明显。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仍然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对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目前面临的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由王澜明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究中,认为存在如下问题: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存在着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仍然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2、政府机构设置还不尽合理。行政层次偏多、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
2、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缺乏明确界定,解决起来困难重重。3、政府管理方式还不够科学。存在着决策民主化程度不够、透明度不高、随意性较大、责任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存在着依法行政水平不高、绩效考核标准不科学、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4、权力过于集中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有些方面权力仍然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张志坚主编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思路中认为行政体制改革存在五方面的问题:1、概念界定不清楚。如“行政管理体系” 、 “行政管理体制” 、 “行政管理机制”等等。2、 战略定位不准确。往往根据需要和理解在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表述。3、缺乏战略目
3、标和总体规划。历次机构改革都有不同的目标表述,相互之间缺乏关联性和递进性。4、改革存在阻力。政府既是改革的主体,又是改革的对象。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某些强势群体,已经在政府中找到其利益代表,也成为阻碍改革的力量。5、政府部门和社会缺乏参与改革的积极性。马翠军在其文章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中,从改革过程和改革结果两方面论述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机构改革反复,门主义和地方主义得不到根本化解,行政权力与各种利益牵连等,都使公共行政的走向面临困境。中国行政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以体制和机构改革进行权力分化和机构制衡来实现行政机制的构建。为制约部门主义的力量,中央政府不断通过机构
4、分化组合来实现权力间的分化和制衡,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监分开、政事分开、事先手段与事后手段分离、行政机关决策、执行与监督分离、垂直体制与地方分权分化等,这些都是试图通过权力分化和部门制衡来达到权力制度化的目的。但是复杂的机构分化并没有带来权力的制度化规约,相反很大程度上又确立了一批新的权力部门,造成部门间、机构间、中央与地方间对权力资源的争夺。在很多场合,部门利益主导了部门决策,,部门利益取代了政府的总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旧的弊病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巨大困境。朱江华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综述及其展望中认为存在的问题的有:1、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职
5、责交叉重复,行政执法体制中的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现象严重。在中国行政体系内部,机构设置过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推诿扯皮,多头管理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一些好的决策部署不能及时有效得到落实。上级政府部门出于种种动机往往通过指标考核、项目经费等方式要求下级政府设置与之对口的部门,政府层级过多,导致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多层执法、多头执法等,降低了政府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程度和行政效率。2、受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职能转变仍未到位。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微观干预依然较多,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速而直接代替企业招商引资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实行行政垄断与地方保护,对不同经济主体实行
6、区别对待政策,严重违背了市场开放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不少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仍习惯于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官僚主义倾向严重,行政水平不高。政府管理透明度较低,往往通过内部会议和内部文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公众缺乏应有的知情权。3、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认为,中央与地方之间某些职权划分仍然不科学、不规范、合理化程度不高,使得当前既存在中央权威与统一性不够,中央宏观政策在地方难以得到很好执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问题,也存在中央管的过多过死,发挥地方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地方权力下放不均等且已经形成梯度分权格局的问题,这种格局导致了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不
7、平等、不公正,从而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李树花认为,中央及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也没有理顺,条块矛盾突出,上级政府通过垂直管理等方式上收下级政府权力过多,造成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权限和手段不完整,有责无权,上下级政府关系不顺,而且对某些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以后,由于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也使得许多垂直机构与地方政府冲突不断。4、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调整。行政体制改革需要理顺政府内部的各种权责关系,而政府内部关系的理顺是以政府外部关系的理顺为前提的。政府与经济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关系不理顺,政府职能和权力边界就很难界定清楚。以往中国行
8、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非常重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比较注意处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因此尽管这项改革没有完全到位,但这方面的改革毕竟在积极探索,不断向前推进。5、民主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具体表现在:一是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受“官本位”思想影响,现实行政决策过程中仍然存有严重的不负责任倾向、盲目性和随意性,领导者偏好个人独断专行,忽视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致使行政决策易于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不少地方盲目攀比经济增速而不惜牺牲资源和环境,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屡禁不止等等;二是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任务还没有完成,虽然行政审批事项得到大幅削减,但仍存有大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
9、相适应的行政审批项目,在行政审批工作过程中,行政人员行政道德普遍缺乏,官僚主义倾向严重,动辄拖办、不办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三是行政问责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还很不健全,一方面,现实中的行政问责与监督往往局限在政府内部,排除了公众和社会的参与;另一方面,也存在政府预算、审计、财务监督不到位,权责不明确,权责不清,有权无责等问题。最终导致了行政执行过程中问责无力和失职、渎职、滥用权力的大量发生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赵杰的文章西方行政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有如下问题:1、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经过几次机构改革,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政府职能转变仍然没有到位,许多职能尚未
10、完全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不仅影响了行政效率,也加大了行政成本。2、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够明确。改革以来,以权力下放为主要内容的中央和地方关系调整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合理划分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1)难以维护中央权威。 (2)地方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发挥不够。3、不能充分实现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导致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结构都缺乏法律支撑。依法行政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在思想观念方面,不
11、少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比如,人治的观念。 (2)在行政法法制方面,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是很滞后的,行政立法的空白较多,已有的立法缺陷较大。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影响依法行政的实施。4、我国行政管理方式单一。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行政管理方式、手段比较单一,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市场主体区域合作和横向联合日益扩大,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导致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对改革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而新行政机关的决策、决定程序不够规范,有权无责现象比较严重。当前,政府管理普遍存在着透明度不高,公民参与渠道不畅的情况,基层民主发展缓慢,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5、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层级过多,部门之间较难协调,行政效率低下。其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1)组织的层级与管理的幅度成反比关系。层级越多信息越难沟通,管理幅度越大,行政效率低下。 (2)行政职权过于分散,由于我国行政主体的条件较低,使有行政职权的主体过多过杂。 (3)公共部门的产权不清是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难以有效的引入市场机制,从而难以实现公共产品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