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游褒禅山记(完美整理版)上课实用课件.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414911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完美整理版)上课实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游褒禅山记(完美整理版)上课实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游褒禅山记(完美整理版)上课实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游褒禅山记(完美整理版)上课实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游褒禅山记(完美整理版)上课实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王安石 (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封荆国公,谥号文。,临川:王安石家族宗祠,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临川:王安石纪念馆,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微笑道:“这也算考过老夫了。老夫还席,也要考子瞻一考。子瞻休得吝教!”东坡道:”求老太师命题平易。”荆公道:“考别件事,又道老夫作难。久闻子瞻善于作对,今年闰了个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是个两头春。老夫就将此为题,出

2、句求对,以观子赡妙才。”命童儿取纸笔过来。荆公写出一对道:“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东坡虽是妙才,这对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羞颜可掬,面皮通红了。荆公问道:“子瞻从湖州至黄州,可从苏州润州经过么?”东坡道:“此是便道。”荆公道:“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带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其半路名为半塘。润州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有金山,银山,玉山,这叫做三山。俱有佛殿僧房,想子瞻都曾游览?”东坡答应道:“是。”荆公道:“老夫再将苏润二州,各出一对,求于瞻对之。苏州对云: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润州对云,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东坡思想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出。荆公晓得东

3、坡受了些腌赞,终惜其才。明日奏过神宗天子,复了他翰林学士之职。 后人评这篇话道:以东坡天才,尚然三被荆公所屈。何况才不如东坡者!因作诗戒世云: 项托曾为孔子师,荆公反把子瞻嗤。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写此文十六年后(1070年),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1、庐冢( ) 2、今言“华( )”如“华( )实”之“华( )”者 3、盖音谬( )也 4、有穴窈( )然 5、则或咎( )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 )之 7、何可胜( )道也哉 8、王回深父( ),朗读正音,zhn,mi,yo,ji,xin,shn,f,h

4、u,hu,hu,褒禅寺,华阳洞,华阳洞,华阳洞,华阳洞,华阳洞,华阳洞,华阳洞,华阳洞,华阳洞,后洞,慧空禅院,所叙路线图:,前洞,碑,北,联系课文内容,解说下列作者行踪路线图,游褒禅山记,记叙,议论,山、碑,洞,前洞:平旷,有泉夷以近,游者众,后洞:窈然,甚寒险以远,至者少,游洞,入之愈深,进愈难,见愈奇,随怠者出,所以,见少,记少,乐少,悔:不得极游之乐,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有志,有力,有物,尽吾志,无悔矣,仆碑深思而慎取,记叙,补叙同游者,褒禅山位于安徽省境内,风景秀美。主要景点是“一寺二洞”。前洞有“华阳”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_、

5、山之_、山之_、山之_。,名,寺,洞,碑,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个字):,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为什么说“华(a)山”是“音谬”?,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 ,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而不应该读成“hu”。,平旷,记游洞经过,追记后洞中所见 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后洞,记游者甚众,窈、寒、深,记游者少,第二段:

6、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悔,叙,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 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对于这种情况,语气词,取独,观察,心得,收获,因为,他们,的,且,的,奇异雄伟,不同寻常的景象,险阻僻远的地方,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而,帮助,足够用来,在,志向,这里引申为主观努力

7、,难道,得到的东西,心得,形容词作名词,古今异义,余之所得,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有志,有力,有物,尽吾志 无悔矣,结构,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仆 碑,其文漫灭,音 谬,古书之不存,谬 其 传,何可胜道也哉,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议,说山识碑 得名的缘由 (第一段)慧空禅院 华阳洞 仆碑(识谬) 考据践行 探幽记游 前洞 后洞 出洞(悔随) (第二段),课文大观,(第三段)尽吾志,可以无悔 顿悟(第四段)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叙事记游,感事言志,四人同游 补记作结(第五段),结构总结,山名(本名别名),洞名(前

8、洞后洞),仆碑,后洞,记游,议论,音谬,怠出,深思慎取,有志、力、物,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毛泽东,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阿飞正传,前洞:其下平旷,而记游者甚众。 后洞:有穴窈然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余所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于是余有叹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结论:要有志,尽吾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