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412371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论语 十二章 论语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文体知识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论语 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编写。以 和 为主,记录了 ,共 篇。 论语 合称 “ 四书 ”。儒家弟子及再传弟子语录体 对话体孔子及其弟子言行20 大学 中庸 孟子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删述六经 ,垂宪万世。 孔子孔子 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名 , 字 , 时期 国人,春秋

2、末期的 , 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 “ ”。丘仲尼 春秋 鲁思想家 、 教育家 、政 治家 儒家学派 圣人孟子 孔孟分析文义 子曰: “ 学 而 时 习 之,不亦 说 乎?有 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知 而 不 愠 ,不亦 君子 乎? ”学习 名词作状语 按时 复习通 “ 悦 ” ,愉快顺承表转折 生气也了解 道德高尚的人第一章志同道合的人分析文义 子曰: “ 学 /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 孔子说: “ 学习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

3、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 第一章内容分析 第 1句: 第 2句: 第 3句: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个人修养第一章分析文义 曾子曰: “ 吾 日 三 省 吾身:为 人 谋 而不 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 乎? 传 不习乎? ”我名词作状语每天 多次 反省替 谋划,办事 真诚、诚实动词用作名词传授的知识第二章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分析文义 曾子曰: “ 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曾子说: “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

4、是复习过呢? ” 第二章内容分析 本章:个人修养 自省、交友、学习第二章分析文义 子曰: “ 吾十 有 五 而 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 而不 惑 ,五十 而 知 天命 ,六十 而耳顺 ,七十 而 从心所欲,不 逾 矩 。 ”通 “又 ” 顺承 顺承顺承 迷惑独立做事情 顺承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顺承 顺承 超过 规矩,规范能听得进不同意见第三章分析文义 子曰: “ 吾 /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

5、配的事情;我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我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第三章内容分析 本章:个人修养 道德修养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第三章分析文义 子曰: “ 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为 师矣。 ”温习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 表顺承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 可以 凭借 做第四章分析文义 子曰: “ 温故 /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章内容分析 本章:学习方法 温故知新第四章分析文义 子曰: “ 学 而 不思则 罔 ,思 而 不学则 殆 。”表转折 迷惑 表转折 有害子曰: “ 学而不思

6、 /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第五章孔子说: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课文探究 本章: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第五章分析文义 子曰: “ 贤 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 饮,在陋巷,人不 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贤德忍受水圆形竹器第六章分析文义 子曰: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孔子说: “ 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贤德啊,颜回!第六章内容分析 本章:赞扬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

7、第六章分析文义 子曰: “ 知 之 者 不如 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 的人 喜欢、爱好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乐第七章分析文义 子曰: “ 知之者 /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 /乐之者。 ” 孔子说: “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 第七章内容分析 本章:阐述学习态度 以学为乐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第七章分析文义 子曰: “ 饭 疏 食饮 水 , 曲肱 而枕之, 乐 亦在其中矣。不 义 而富且贵, 于我 如 浮云。 ”

8、名词作动词,吃饭 粗粮 冷水 弯着胳膊 表修饰乐趣 正义 对于象第八章分析文义 子曰: “ 饭疏食 /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 /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 孔子说: “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象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第八章内容分析 本章:道德修养 安贫乐道第八章分析文义 子曰: “ 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 。择 其善 者而 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 在其中顺承 跟从、学习他们 长处第九章分析文义 子曰: “ 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 孔子说: “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 第九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