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 屏蔽门和安全门系统工程5.10.1 门体结构5.10.1.1 基础放线及钻孔主控项目5.10.1.1.1 基础放线、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基础放线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1.1.2 基础放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轨道中心线平行方向值与实测值偏差值在20 mm 范围内2 与轨道中心线垂直方向与实测值偏差值在 0 mm+5 mm 范围内3 钻孔孔位偏差应在2mm 范围内4 钻孔孔垂直度35 化学锚栓钻孔深度应200mm检验数量:抽验 50。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
2、0.1.1.3 孔直径偏差应在4mm 范围内。检验数量:抽验 50%。检验方法:尺量。 5.10.1.2 安全门固定门安装主控项目5.10.1.2.1 固定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直线段抽检 50,曲线段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1.2.2 固定门安装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螺栓紧固力应85N.m2 在站台侧与相邻门体平面度差值应2mm3 门体安装垂直度沿垂直于轨道中心线方向应1.5mm4 滑动门距站台面高度应在滑动门门高设计值6 mm 范围内5 长短顶盒装配间隙应1.5mm6 相邻门体间隙尺寸应在 103mm
3、范围内检验数量:抽验 10。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坠垂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1.2.3 门体外观要求:1 门体间隙满足安装总体要求。2 门体外观无明显凹凸、断裂、变形和表面涂层脱落等缺陷。3 门体外表面无明显焊痕,拉丝均匀。4 胶条粘接牢固、平整、美观,外露侧无连接接头。5 玻璃与门体框架间隙左右、上下一致。6 安全门单元电气箱门平整、门缝间隙均匀。7 顶盒固定稳固,无晃动检验数量:抽验 50%。检验方法:观察。 5.10.1.3 安全门滑动门门体安装主控项目5.10.1.3.1 滑动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100%检验方法:观察
4、、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 一般项目5.10.1.3.2 门体安装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活动门间隙应满足以下要求:(见图 5.10.1.3.2-1、图 5.10.1.3.2-2)a) 滑动门开口 A1-A2 绝对差值3mmb) B1-B2 (绝对差值)应为3mmc) D 值应为 3md) 两扇滑动门关闭后错位扭曲或平面度 E 绝对差值 2mm 2 门体行程(mm)和与站台面高度:e) 左门行程 10002.5mmf) 高度设计值6mmg) 右门行程 10002.5mmh) 高度设计值6mm3 电磁锁与滑动门上定位挡块间隙(mm):i) 左滑动门 1.52.5mmj) 右滑动门 1
5、.52.5mm图 5.10.1.3.2-1门缝胶条SGDSGDDAEA视图图 5.10.1.3.2-2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坠垂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1.3.3 门体外观要求:1 门体间隙满足安装总体要求。2 门体外观无明显凹凸、断裂、变形和表面涂层脱落等缺陷。3 门体外表面无明显焊痕,拉丝均匀。4 胶条粘接牢固、平整、美观,外露侧无连接接头。 。5 玻璃与门体框架间隙左右、上下一致。SGDA2B2A1B1FDP底板FDP6 APG 单元电气箱门平整、门缝间隙均匀。检验数量:抽验 100%。检验方法:观察。5.10.1.4 安全门司机门安装主控项
6、目5.10.1.4.1 司机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10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1.4.2 司机门安装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螺栓紧固力应85N.m2 在站台侧与相邻门体平面度差值应2mm3 门体安装垂直度横向应1.5mm4 滑动门距站台面高度应在设计值6 mm 范围内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坠垂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1.4.3 门体外观要求:1 门体间隙满足安装总体要求。2 门体外观无明显凹凸、断裂、变形和表面涂层脱落等缺陷。3 门体外表面无明显焊痕,拉丝均匀。4 胶
7、条粘接牢固、平整、美观,外露侧无连接接头。 。5 玻璃与门体框架间隙左右、上下一致。6 APG 单元电气箱门平整、门缝间隙均匀。检验数量:抽验 100%。检验方法:观察。 5.10.1.5 安全门端头门安装主控项目5.10.1.5.1 端头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1.5.2 端头门安装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螺栓紧固力应85N.m2 在站台侧与相邻门体平面度差值应2mm3 门体安装垂直度横向应1.5mm4 滑动门距站台面高度应在设计值6 mm 范围内5 长短顶盒装配间隙应1.5mm6 相
8、邻门体间隙尺寸应在 103mm 范围内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坠垂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1.5.3 门体外观要求:1 门体间隙满足安装总体要求。2 门体外观无明显凹凸、断裂、变形和表面涂层脱落等缺陷。3 门体外表面无明显焊痕,拉丝均匀。4 胶条粘接牢固、平整、美观,外露侧无连接接头。5 玻璃与门体框架间隙左右、上下一致。6 APG 单元电气箱门平整、门缝间隙均匀。7 顶盒固定稳固,无晃动。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5.10.1.6 安全门门体限界检查主控项目5.10.1.6.1 安全门门体安装应满足限界的要求,同时符合下列规定:门体与轨道梁中
9、心线的水平距离(每个门测量左、右两点)设计值与设计值偏差范围应在 0 +5mm。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1.7 屏蔽门基础调节件安装主控项目5.10.1.7.1 屏蔽门基础调节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屏蔽门基础调节件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1.7.2 屏蔽门基础调节件安装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支撑位置: 标高10mm平面10mm2 调节件标高:30mm3 立柱桩:符合设计要求4 立柱位置: 标高10mm平面10mm5 上部预埋件符合技术要求:横向10mm纵向10
10、mm标高38mm6 下部预埋件符合技术要求:横向10mm纵向10mm标高38mm7 上部调节件允许调节范围10mm8 下部调节件允许调节范围10mm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线垂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1.7.3 整体安装连接美观。检验数量:抽验 100%。检验方法:观察。5.10.1.8 屏蔽门门体间隙及安装定位主控项目5.10.1.8.1 屏蔽门间隙及安装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屏蔽门间隙及安装定位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1.8.2 屏蔽门间隙及安装定位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1、滑动门的定位以及安装间隙应满足以下要求:(见图 5.10.1.83)1 滑动门(PSD)定位应为 2mm 以内2 滑动门(PSD)安装间隙(从 A 到 D)应为 103mm3 滑动门(PSD)安装间隙(从 a 到 d)应为 41mm4 应急门(EED)安装间隙 a 和 b 应为 52mm5 应急门(EED)安装间隙 A 和 B 应为 103mm6 端头门(MSD)安装间隙 a 和 b 应为 52mm7 端头门(MSD)安装间隙 A 和 B 应为 103mm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线垂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 5.10.1.8.3 司机门(TOD)安装间隙应
12、符合以下要求。1 司机门(TOD)安装间隙 a 和 b 应为 52mm2 司机门(TOD)安装间隙 A 和 B 应为 103mm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 图 5.10.1.8-35.10.1.9 屏蔽门开门尺寸主控项目5.10.1.9.1 屏蔽门开门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屏蔽门开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1.9.2 屏蔽门开门尺寸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滑动门(PSD)开门尺寸应为 2000mm5mm2 应急门(EED)开门角度应为 90+53 端头门(MSD)开门角度应为 90+54 司机门(TOD)开门角
13、度应为 90+5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线垂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测量间隙PSD 定位PSD-LPSD-R维修板 PSDFIX、MSD或 EEDA B C DabcPSD 间隙5.10.1.9.3 门体胶条安装美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5.10.1.10 屏蔽门限界检查主控项目5.10.1.10.1 屏蔽门门体安装应满足限界的要求,同时符合下列规定:屏蔽门门体与轨道梁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1.10.2 屏蔽门安装限界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以站台中心线为
14、基点,测量滑动门开门位置中心线到基点的的距离误差应在5mm范围内。2 以站台中心线为基点,测量左右两端滑动门开门位置中心线到基点的的距离误差应在10mm 范围内。3 以站台轨道中心线为基准线,测量屏蔽门地槛和顶箱靠轨道梁侧外边缘到基准线距离的设计值与设计值偏差范围应在 0 mm +5mm。(车站曲线部分除外)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线垂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1.10.3 门体胶条安装美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5.10.2 门机系统5.10.2.1 安全门滑动门性能检验主控项目5.10.2.1.1 滑动门物理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符合设计
15、要求和技术规范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2.1.2 门机系统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滑动门皮带行程中心位置处张力(挠度值)应在 2025mm(其它传动型式另行规定)2 滑动门开门力140N3 滑动门手动解锁力70N4 电磁锁与滑动门上定位挡块间隙应保持在 1.52.5mm 范围内5 滑动门与导向装置(导向轮)的间隙应保持在 0.51.5mm 范围内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坠垂、噪声仪表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2.2 安全门单机调试主控项目5.10.2.2.1 安全门单机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6、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2.2.2 门机系统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开关门操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2 手动、自动、隔离操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3 门机操作过程中指示、报警显示满足设计要求。4 滑动门开门时间应在 2.5s3.0s 范围内。5 滑动门关门时间应在 3.0s3.5s 范围内。6 滑动门障碍物检测用 8100mm 钢板分别在离地 150mm、650mm、1150mm 处重复 3 次后开门并向 PSC 报 APG 关门报警。7 距门体水平距离 1m,离地高度 1.5m 处,运行噪声检测70dB(A)。检
17、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坠垂、噪声仪表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2.3 屏蔽门滑动门性能检验主控项目5.10.2.3.1 屏蔽门滑动门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2.3.2 屏蔽门滑动门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屏蔽门开门传感器位置应满足以下尺寸要求:a) 滑动门开门尺寸应大于 1950mm。b) 皮带和门悬挂装置之间的支架尺寸应为 41mm。 (其它传动结构另行规定)2 屏蔽门关门传感器位置应满足以下尺寸要求:c) 当电器闭锁装置杆与滑动门固
18、定杆尺寸小于 3mm 时,关门传感器关闭。d) 当电器闭锁装置杆与滑动门固定杆大于 6mm 时,关门传感器打开。3 电气锁闭装置插销位置尺寸应满足:尺寸 A 应为 41mm,尺寸 B 应为 91mm。 (见图 5.10.2.3.2-1)4 在滑动门进行关门操作时,应能检测门扇间 8mm 的障碍物。5 滑动门手动解锁手柄和或旋转站台侧的手动解锁钥匙时,屏蔽门应能手动打开。滑动门开门时间应为 2.53s,关门时间应为 33.5s。6 滑动门开门时间应为 2.53s,关门时间应为 33.5s。7 以滑轮与皮带夹的皮带中心点为测量点,对测量点施加 10N 的荷载,测量皮带挠度值应为 102。检验数量:
19、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线垂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2.4 屏蔽门单机调试主控项目5.10.2.4.1 单机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单机调试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电气锁闭装置尺寸 A尺寸B图 5.10.2.3.2-15.10.2.4.2 单机调试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开关门操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2 手动、自动、隔离操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3 门机操作过程中指示、报警显示满足设计要求。4 在滑动门进行关门操作时,应能检测门扇间 8mm 的障碍物。5 滑动门手动解锁手柄和或旋转站台侧的手动解锁钥匙时,
20、屏蔽门应能手动打开。6 滑动门开门时间应为 2.53s,关门时间应为 33.5s。7 以滑轮与皮带夹的皮带中心点为测量点,对测量点施加 10N 的荷载,测量皮带挠度值应为 102。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卷尺,钢直尺,吊线垂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3 系统设备和线缆安装5.10.3.1 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设主控项目5.10.3.1.1 管件检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件的材质、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2 镀锌的钢导管、可绕性导管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21、 4mm2。3 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 2mm 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4 光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安装与检测满足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要求。5 金属的导管必须接地可靠。检验数量:全检。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3.1.2 线管支架检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支架的规格、型号、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3.1.3 管件检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屏蔽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线外
22、径的 4 倍;(2)屏蔽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线外径的 610 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外径的 10 倍。(4)光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 20 倍。2 金属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3 室内进入落地式柜、台、箱、盘内的导管管口,应高出柜、台、箱、盘的基础面5080mm。4 暗配的导管,埋深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m;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 150500 mm 范围内设有管卡,中间直线段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
23、 5.10.3.1.3-1 的规定。表 5.10.3.1.3-1 管卡间最大距离导管直径(mm)1520 2532 3240 5065 65 以上敷设方式 导 管 种 类管卡间最大距离(m)壁厚2mm 刚性钢导管 1.5 2.0 2.5 2.5 3.5壁厚2mm 刚性钢导管 1.0 1.5 2.0 支架或沿墙明敷刚性绝缘导管 1.0 1.5 1.5 2.0 2.05 绝缘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牢固密封。(2)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钢性绝缘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采取保护措施。(3)当设计无要求时,
24、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绝缘导管,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6 金属、非金属柔性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绕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复合型可绕金属管或其它柔性导管的连接处密封良好,防液覆盖层完整无损。(2)可绕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能做综合接地体的接续导体。(3)导管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补偿装置。 检验数量:抽验。检验方法: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3.1.4 支架检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检验数量:抽验。检验方法: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
25、.3.1.5 支架检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无设计要求时,先线管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 1.53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 2m。检验数量:抽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10.3.2 电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主控项目5.10.3.2.1 桥架检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桥架的规格、型号、数量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2 非镀锌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3 镀锌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 2 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26、4 金属桥架及其引入或引出的金属导管必须接地可靠。 检验数量:全检。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3.2.2 支架检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支架的规格、型号、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3.2.3 桥架检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设置补偿装置。2 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紧固无遗漏,螺母位于桥架外侧;当铝合金桥架用钢支架固定时,有相互绝缘的防电化腐蚀措施。3 桥架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符合表 5.10
27、.3.2.3 的规定:表 5.10.3.2.3 与管道的最小净距(m)管道类别 平行净距 交叉净距一般工艺管道 0.4 0.3易燃易爆气体管道 0.5 0.5有保温层 0.5 0.3热力管道无保温层 1.0 0.5检验数量:抽验。检验方法: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3.2.4 支架检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检验数量:抽验。检验方法: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3.2.5 桥架检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桥架内光、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光缆最小容许弯曲半径为外
28、径的 20 倍。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铝护套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困难地段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10 倍;铅护套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7.5 倍;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外径的 10 倍。2 桥梁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 2 毫米,垂直桥架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 3 毫米,桥架地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左右偏差不应超过 50 毫米。检验数量:抽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10.3.2.6 支架检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无设计要求时,桥架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 1.53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 2m。检验数量:抽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10
29、.3.3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主控项目5.10.3.3.1 线缆检验时,线缆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5.10.3.3.2 线缆布放的位置、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5.10.3.3.3 线缆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配线用电缆和电线,其芯线间和芯线与护套或屏蔽层间地绝缘电阻应大于30M(不带端子) 。2 室内配线用电缆和电线导通检测良好,无断线、混线和错线现象。3 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4 线缆接续必须准确。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随工检验或检查随工检验记录。一般项目5.10.3.3.4 线缆布放
30、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同层房屋室内用户设备的配线高度应一致,不宜与其他管线交叉或穿越墙壁和楼板。2 地槽内布放电缆和电线不得扭绞和交叉。3 电源线与其他配线分开布放。4 配线用分线设备及附备件的绝缘电阻和保安性能,应符合设备技术条件的规定。5 线缆穿放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线缆后,管口应密封。6 屏蔽线缆护套一端接地。7 芯线与设备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截面积在 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直接与设备连接。(2)截面积在 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短端子后直接与设备连接。(3)截面积大于 2.5mm2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
31、或用续端子直接与设备连接。8 电缆的回路标记应清晰,编号准确。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测量。5.10.3.3.5 线缆布放应符合下列规定:分线盒(箱)与低压电力线最近距离不应小于 300mm;与水管、暖气管、烟筒等的最近距离不应小于 600mm;距建筑物转角不应小于 250mm。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10.3.4 控制盘、箱、柜安装5.10.3.4.1 设备的安装主控项目5.10.3.4.1.1 设备检验时,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无损坏。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核对。一般项目5.10.3.4.1.2 设备基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盘、
32、箱、柜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必须接地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与接地端子间应可靠接地,且有接地标识。2 设备的安装位置、方向正确。3 底座和机架固定牢固。4 机架固定安装和组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5 盘、箱、柜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 0.5M;二次回路必须大于 1M。5.10.3.4.1.3 终端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脑、打印机等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2 终端设备连接正确、可靠。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10.3.4.1.4 设备安装,垂直度允许误差1.5。检验数量:抽验%。检验方法:尺量。5.10.3.4.2 设备的配线、接地主控项目5.
33、10.3.4.2.1 配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配线电缆、电线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 配线电缆和电线的芯线应无错线或断线、混线。检验数量:抽验 10。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检查。用万用表检查断线、混线。 5.10.3.4.2.2 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接地配线的线种和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2 设备必须连接良好,中间无接头。3 多股地线应加装相应规格的铜线鼻子或线卡子,焊接或压接牢固后,再与端子连接。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检查,用万用表测量设备对地电阻。一般项目5.10.3.4.2.3 电缆和电线配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配线电缆和电线的放、绑应符合下列要求:(1)配
34、线应平直排列整齐。2 编扎电缆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剖头长度应符合使用要求,宜保持电缆芯线的扭绞。(2)布线不宜过紧,转弯应圆滑。(3)分线应按色谱顺序。(4)余留的芯线长度应满足更换编线最长芯线的要求。(5)配线焊接后芯线绝缘不应有烫伤、开裂及后缩现象。绕接绕线应严密、紧贴,不得有叠绕。不接触绕接住的芯线部分不宜露铜。卡接电缆芯线的卡接端子必须牢固。绕接严密、紧贴,卡接美观。检验数量:抽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10.3.4.2.4 电缆和电线配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配线电缆转弯曲率半径不得小于,芯以上电缆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直径的倍。2 芯线焊接后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露铜不得大于
35、。检验数量:抽验%。检验方法:尺量。5.10.3.5 接地装置安装主控项目5.10.3.5.1 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接地配线的线种和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2 设备必须连接良好,中间无接头。3 多股地线应加装相应规格的铜线鼻子或线卡子,焊接或压接牢固后,再与端子连接。4 接地箱安装位置正确。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检查,用万用表测量设备对地电阻。一般项目5.10.3.5.2 接地电缆和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线缆排列、编扎和绑扎;出线间距;线缆固定、整理;芯线接续符合要求。2 配线转弯圆滑,在进、出部位和转弯处,应固定牢固。3 室内所配电缆、电线,其段内不得有接头。4 接地箱位置
36、安装符合图纸要求。检验数量:抽验 10。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10.3.5.3 接地箱安装美观端正。检验数量:全检。 检验方法:观察、测试。5.10.3.6 不间断电源安装5.10.3.6.1 电源设备安装主控项目5.10.3.6.1.1 设备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源设备的型号、规格、容量、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 电源设备完好、无损坏。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核对、检查。一般项目5.10.3.6.1.2 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备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2 柜安装牢固、端正。3 设备散热间距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查。5.10
37、.3.6.1.3 双电源自动切换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双电源自动切换箱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2 双电源自动切换箱安装牢固、端正。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查。5.10.3.6.1.4 电池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池柜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2 电池柜安装稳固、端正。3 蓄电池架的加工形式和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4 蓄电池组连接正确无误。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查。5.10.3.6.1.5 电池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蓄电池架按设计的平面布置和排列位置偏差应小于 10mm;蓄电池架布放应平稳、牢固、端正,全长水平偏差应小于 15;用耐酸水泥或瓷砖电
38、池台时,其水平偏差每米应小于3。检验数量:全检。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5.10.3.6.1.2 电源设备配线及接地主控项目5.10.3.6.1.2.1 配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源配线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 配线电缆和电线的芯线应无错线或断线、混线,接触良好,不得碰地、短路、断路。3 电源配线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大于 1M/500V,电压降值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观察、核对、测量。5.10.3.6.1.2.2 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接地配线的线种和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2 机架地线必须连接良好,中间无接头。3 多股地线应加装相应规格的铜线鼻子或线卡子,焊接
39、或压接牢固后,再与端子连接。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检查,用万用表测量机架对地电阻。一般项目5.10.3.6.1.2.3 电源配线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各种电源配线的敷设路径和走线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2 电源配线的布放应平直、稳固,不得有中间接头、急剧转弯和起伏不平,严禁扭绞和交叉。交、直流电源配线应分开布放,不应绑在同一束内。3 电源端子配线正确,配线两端的标志齐全。检验数量:抽验 1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10.3.6.1.2.4 机架组装紧固且水平度、垂直度偏差1.5。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尺量。5.10.3.6.1.3 电源系统测试主控项目5.10.3.6
40、.1.3.1 电源系统电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额定负荷时,其输出电压和电流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2 UPS 输入电压范围 380V15,输出电压稳定精度1。3 额定负荷时,蓄电池备用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测试。5.10.3.6.1.3.2 电源系统以下功能试验应正常。1 外电停电时自动转换时,供电不得在规定时间内中断。2 输出电压和电流超限时,保护电路动作应准确。3 输入电源故障时,应自动转换电池组供电,其直流输出不得中断。4、报警信号正常输出。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功能试验。5.10.4 系统调试5.10.4.1 司机操作盘(PSL)功能调试检
41、查主控项目5.10.4.1.1 在屏蔽门/安全门系统正常启动下,PSL 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 PSC 连线正确,连接牢固。2 PSC 无报警信号输出。检验数量:抽验 10。检验方法:测试。5.10.4.1.2 PSL 的功能试验应正常。1 当灯测试按钮被按下,APG/TOD 关闭指示灯、APG/TOD 解除互锁指示灯、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应点亮,释放灯测试按钮,它们回复原位。2 在转动长/短编组转换开关到短编组位置时,同时按动 PSL 的开门按钮(红色) ,所选轨道的短编组车辆车门对应的滑动门(ASD)应能正常打开,报警信号应能正常显示,屏蔽门/安全门关门状态指示灯(白色)应熄灭,开门
42、状态指示灯(红色)应点亮,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关闭确认灯关闭。3 在转动长/短编组转换开关到短编组辆编组位置时,同时按动 PSL 的关门按钮(红色),所选轨道的短编组车辆车门对应的滑动门(ASD)应能正常关闭,报警信号应能正常显示,屏蔽门/安全门开门状态指示灯(红色)应熄灭,关门状态指示灯(白色)应点亮,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关闭确认灯打开。4 在转动长/短编组转换开关到长编组位置时,同时按动 PSL 的开门按钮(红色) ,所选轨道的长编组车辆车门对应的滑动门(ASD)应能正常打开,报警信号应能正常显示,屏蔽门/安全门关门状态指示灯(白色)应熄灭,开门状态指示灯(红色)应
43、点亮,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关闭确认灯关闭。5 在转动长/短编组转换开关到长编组辆编组位置时,同时按动 PSL 的关门按钮(红色),所选轨道的长编组车辆车门对应的滑动门(ASD)应能正常关闭,报警信号应能正常显示,屏蔽门/安全门开门状态指示灯(红色)应熄灭,关门状态指示灯(白色)应点亮,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关闭确认灯打开。6 当 PSL 的 “互锁解除” 钥匙开关转动到“通”的位置时, “互锁解除”指示灯(红色)应点亮,信号系统(SIG) 和屏蔽门/安全门联锁控制应被解除,列车可以驶离站台。关闭互锁解除钥匙开关后 60 秒,信号模拟器的所有屏蔽门/安全门关闭确认灯关闭。
44、(假如互锁解除持续打开超过 60 秒,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关闭确认灯在互锁解除钥匙开关关闭同时关闭。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功能试验。5.10.4.2 远方报警盘(PSA)功能调试检查主控项目5.10.4.2.1 在屏蔽门/安全门系统正常启动下,PSA 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 PSC 连线正确,连接牢固。2 PSC 无报警信号输出。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测试。5.10.4.2.2 PSA 的功能试验应正常。1 在 PSA 上转动就地控制有效开关至长/短编组的同时,按下的开门按钮,所选轨道的所有带门机的长/短编组车门对应滑动门(ASD)应能正常打开,报警信号应能正常显示
45、,屏蔽门/安全门关门状态指示灯(白色)应熄灭,开门状态指示灯(红色)应点亮 滑动门(ASD)应能正常打开,报警信号正常显示。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关闭确认灯关闭。2 在 PSA 上转动就地控制有效开关至长/短编组的同时,按下的关门按钮,长/短编组车门对应滑动门(ASD)应能正常关闭,报警信号正常显示。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关闭确认灯打开。3 当 PSL 的互锁解除钥匙开关打开时,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关闭确认灯打开,即使滑动门(ASD)打开。4 从关掉互锁解除钥匙开关后 60 秒 ,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关闭确认灯关闭。假如互锁解除钥匙开关持续打开超过
46、60 秒,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关闭确认灯在互锁解除钥匙开关关闭同时关闭。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功能试验。5.10.4.3 中央控制盘(PSC)功能调试检查主控项目5.10.4.3.1 在屏蔽门/安全门系统正常启动下,报警及监控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 PSC 连线正确,连接牢固。2 主控计算机程序安装正确并正常运行。3 PSC 无报警信号输出。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测试。5.10.4.3.2 报警及监控的功能试验应正常。1 通过操作 PSL(司机控制盘)开 /关门按钮以及选择长/短编组,确认滑动门(ASD)的状态及报警显示在 PSC 电脑及 PSA 电脑上。2 屏蔽门/安
47、全门单元接口模块开关转换到手动模式时,确认滑动门(ASD)的状态及报警显示在 PSC 电脑及 PSA 电脑上。3 ASD/TOD 的开关门情况应能在 PSC 电脑及 PSA 电脑上显示。4 ASD 关门状态下进行 3 次障碍物检测时,报警信号应能在 PSC 电脑及 PSA 电脑上显示。5 驱动电源的报警信号应能在 PSC 报警显示盘、PSC 电脑及 PSA 电脑上显示。6 控制电源的报警信号应能在 PSC 报警显示盘、PSC 电脑及 PSA 电脑上显示。7 当外接市电断电时出现的报警信号应能在 PSC 报警显示盘、PSC 电脑及 PSA 电脑上显示。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功能试验。5.10
48、.4.4 遥控功能调试检查主控项目5.10.4.4.1 在屏蔽门/安全门系统正常启动下,遥控系统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 PSC 连线正确,连接牢固。2 PSC 无报警信号输出。检验数量:抽验 10。检验方法:测试。5.10.4.4.2 遥控系统的功能试验应正常。1 按动遥控器开门按钮时,a) 警报声响起。b) 所选轨道的所有 ASD 开始打开。c) 门机固定门上的开门指示灯闪烁,信号模拟器的所有门打开灯打开。d) 所选轨道的所有 ASD 完全打开。e) 门机固定门上的开门指示灯打开。f) 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打开确认灯打开。2 当按下遥控器的关门按钮时,a) 警报声响起。b
49、) 所选轨道的所有 ASD 开始关闭。c) 门机固定门上的开门指示灯闪烁,信号模拟器的所有门打开灯关闭。d) 所选轨道的所有 ASD 完全关闭。e) 门机固定门上的开门指示灯关闭。f) 信号模拟器的所有滑动门(ASD)关闭确认灯打开。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功能试验。5.10.4.5 系统接口检测主控项目5.10.4.5.1 在屏蔽门/安全门系统正常启动下,接口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 PSC 连线正确,连接牢固。2 PSC 无报警信号输出。检验数量:全检。检验方法:测试。5.10.4.5.2 接口和系统的功能调试应正常。1 低压配电系统能向屏蔽门/安全门提供各类电源等级电源以及接地端子,运行正常。2 信号系统能向屏蔽门/安全门系统发送各类开/关门指令以及其它状态信号等,并能接收到屏蔽门/安全门系统传送的开/关门状态信号等,信号线路连接正确,信号发送/接收运行正常。3 屏蔽门/安全门系统能向设备监控系统发送开/关门状态信息、系统故障报警信息等,线路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