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山西煤炭企业整合看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近期山西煤炭企业掀起了整改整合和兼并发展的一个高潮。引起了国内同行的高度关注。一、此次煤炭企业整合的总体情况、主要特点和原因从 2008 年开始,潞安集团进驻临汾市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在蒲县兼并了 31 家煤矿。2009 年山西省属五大集团对太原煤矿并购重组。2009 年开始,山西省着重推进大同煤矿集团整合大同市南郊区、山西焦煤集团整合太原古交和万柏林区的整合方案。截至 2008 年底,山西 9 万吨以下矿井已全部退出生产领域,计划到 2010 年,全省单独保留的合法矿井将进一步压减到 1441 座;平均单井规模由目前的33 万吨提高到 67 万吨;形成
2、三到五个 5000 万吨级以上生产能力的大型煤炭集团公司。另外,山西省计划将投资 662 亿元用于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将推出煤矸石制砖、煤矸石电厂、矿井水处理、煤层气电厂、煤层气综合利用等 128 个项目。此次煤炭企业的整合以山西为代表,其他产煤大省纷纷加入到煤炭产业改造和升级的行列中来。截至年,新疆已全部关闭年生产规模在万吨以下的小煤矿,煤矿企业总数由年的个减少到个,煤矿资源回采率由提高到以上。2009 年河南原煤半年少产 2080 万吨,小煤矿近八成被关停。陕西省仅府谷一县即投入 50 亿元整合煤炭资源。以此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支柱产业的升级,达到扩大产能、提升层次、做强产业的目标。全国 2
3、008 年关闭取缔小煤矿 1054 处。累计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破坏资源环境、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煤矿 12155 处,淘汰落后能力约 3 亿吨。安监总局表示,力争今年再压减小煤矿 1000 处以上,到 2010年把全国小煤矿压减控制到 1 万处以内,同时还要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整顿力度,防止非法采矿情况出现反弹。此次整合中还呈现了一些特点,尤为值得大家关注。一、此次关闭的小煤窑没有像以往那样在短暂的关停整改后,很快复产。这其中一是由于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降低所引起的,另外,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此次的关停是山西等省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去进行的一次产业升级的举措,和以往的短期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当
4、地政府的强力整改,使得效果比较突出。二、此次山西煤炭企业的变局不仅仅体现在煤矿的生产上,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其对煤炭企业的战略定位。如其提出了“以需定产、以价定销、以销定运、以款发煤”的原则;在大量关停小煤窑的同时花大力气于煤炭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三、此次煤炭企业的关停和兼并不仅仅限于山西一省范围,其他一些省份也都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整改。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了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从今年起,步伐明显加快,计划至 2010 年,天山南北将仅保留 250 个小煤矿。四、此次随着各小煤炭企业的关闭,大型煤炭企业的跨地域扩张却在同时大力开展,力度远远超过以往。如在新疆,神华
5、、兖矿、鲁能等 60 多家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涌入。综合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一、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所影响。国际上自 2007 年 8 月开始的金融危机随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已经扩展到各个经济领域。致使无论是金融领域的经济预期大幅度走低,还是各个行业的经济实体都受到其影响,开始了可以预见的相当时期的回落。这些情况都对煤炭等上游能源行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由于中国外贸依存度较高,在欧美主要经济体继续衰退而导致中国出口需求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单单依靠国内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很难促进经济迅速回升。受此影响,电力、钢材等基础产品需求难以迅速恢复快速增长势头,从而使煤炭需求继续疲软。如石油,在
6、2008 年 7 月 11 日,原油期货最高时达到创记录的 147.50 美元一桶,而现在则为 70 美元左右,一直没有回复到很高的价位,呈现出了比较罕见的一轮暴涨后暴跌的过山车行情。而煤炭,也大体如此,由于煤炭等能源行业作为上游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要滞后一些,之后又由于我国南方冰雪灾害和奥运会等因素使得国内的煤炭市场没有随着金融危机而立即驶入下降轨道。但是这些因素过后,却一路下滑。在 2008 年,进入 9 月份以后,煤炭需求增幅下滑,库存快速上升,价格大幅回落。国内标准煤价格在 2008 年最高时达到 1100 元左右。而进入第四季度后,秦皇岛的优质大卡煤从最高价位的每吨 1000
7、元下降到600-700 元。国家发改委预测 2009 年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煤炭需求增长将继续放缓,生产保持平稳增长,供需形势继续向宽松方向发展。直到现在,虽然金融和经济行情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煤炭价格以及利润增长率和涨幅等仍然没有回复到原来的水平。这其中还不包括由于煤炭全行业的限产导致的对价格的支撑。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技术和管理的进步都为煤炭企业之间的兼并提供了支撑,大型煤炭企业的崛起已经具备了客观条件。经历了前些年的全行业亏损之后,煤炭企业迎来了 2003年开始的中国新一轮经济热潮。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各煤炭企业纷纷突破自身瓶颈,增大产能,客观上促进了煤炭开采技术的进步。
8、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等等,使得我国的煤炭开采在设备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如国家提出了加快提升煤炭生产和设备制造技术水平的战略目标。根据“十一五”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到 2010 年,全国大、中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要分别达到 95%和 80%以上。三、中国经济的长足进步为行业的进步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对行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期,针对中国能源供应持续紧张的局面,国家提出煤炭产业要“有水快流”,从而形成了中央、地方一起上,大、中、小煤矿共同发展的格局。从 1993 年开始,地方、乡镇和个体煤矿的总产量就超过了国有重点煤矿。而到了 200
9、7 年左右,科学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等等发展观已经普遍被各地政府所接受。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家在政策上的调控和地方政府有意识地追求更加科学的资源规划都为煤炭资源的整合和生产的科学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四、行业发展契合历史机遇,在客观上使得煤炭企业的升级显得更加紧迫。由于此次金融危机使得这一轮经济周期进入了相对平缓的时期,小的煤炭企业生存开始面临危机,同时也对大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考验。如不能完成产业升级,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势必将被其他企业所赶超。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大企业纷纷利用此次机会,大力实行扩张和改造。如许多大型煤炭集团向神华等先进的煤炭企业学习,通
10、过克隆神华的神华模式,实现煤电运一体化。企业通过向综合性能源集团方向发展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二、今后煤炭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其可能性从此次整合和兼并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煤炭行业将进入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今后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可能趋势是:一、国内的煤炭企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大煤炭集团和大煤炭集团之间的强有力的竞争。今后我国煤炭行业资源的开采相对过去会有很大程度上的集中。各地将可能呈现具有很大垄断性的煤炭企业。二、这些企业将由对地方的财政产生巨大影响扩展到对当地的宏观经济层面产生影响。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和煤炭企业的发展将会是双向影响的关系。煤炭产业可能会使得当地的经济结构产生比较重大的变化。三、我国煤炭
11、工业将会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清洁、安全、高效的要求也日益凸显。四、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很有可能不仅仅体现在煤炭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上面,竞争的焦点将有可能转移到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革新,循环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在此上面做好文章的企业将会是引领煤炭行业的龙头。煤炭工业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煤炭科技的进步、以煤为主的多元产业、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煤矿的安全管理等将是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重点。促使和支持煤炭企业发生以上变化的最有力的因素有:第一、 国家政策的调控将使得这一趋势更加具有强制性。2008 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12、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布关于下达“十一五” 后三年关闭小煤矿计划的通知。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监局局长赵铁锤表示,“十一五”后三年将现有小煤矿淘汰关闭一批、扩能改造一批、大集团整合改造一批,力争到“十一五 ”期末把生产能力在 30 万吨/ 年以下的小煤矿数量控制在 1 万处以内,产量控制在 7 亿吨。2009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小煤矿瓦斯专项整治的通知。通知称,为进一步深化小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将组织开展小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工作。此次小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对象是全国 30 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包括基建、技改、资源整合及正常生产的各类煤矿。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各产煤省(区、市) 统一
13、领导、各产煤市( 地) 组织实施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完成专项整治任务。国家能源局负责人在 2009 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会上明确表示,鼓励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合作,鼓励煤、电、路、港、化工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发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在保障国家煤炭供应中的骨干作用。另外,随着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等政策的出台,为小煤炭企业的进入和发展设置了较高的门槛,随着其储备的日益减少,和将来获取资源的难度加大以及国家对煤炭企业生产中安全设施等硬件设备要求的提高,迫使许多小煤炭企业倒闭。第二、 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得协调发展、科学规划成为一个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指标。
14、这一指标既是政策性的,也将是经济性的。为了实现地企双赢,势必对煤炭生产提出更多的限制要求。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竭泽而渔的开采方式会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缺乏后续的动力。科学合理、有序开采将是煤炭企业健康发展的方向,符合社会的要求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更是实现矿区社会、企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之路。第三、 煤炭行业的发展使得科学、合理、高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美国 1 家大型私营煤炭公司煤炭年产量在 2 亿吨以上,约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 18%左右;俄罗斯 1 家大公司产煤 2.50 亿吨,占全国 95%;印度 1 家大公司产煤 2.40 亿吨,占全国 77%。由此可见,我国煤炭企业集中度依然过低,无
15、序竞争依然存在,一方面不能形成很好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煤炭市场正常秩序和本行业稳定发展。因此,如何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追求科学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煤炭产业进步的重中之重。第四、煤炭企业,尤其是大型煤炭企业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积累了比较雄厚的实力,为自身的扩张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许多煤炭企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为自身做大做强,提供了物质和管理方面的基础,从而使得兼并成为了可能。针对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各大煤炭企业正好利用有力时机进行改造和扩张,完成自身的战略提升。而对于大型煤炭企业的机遇来说,往往正好是小煤炭企业的进入和发展的瓶颈。三、针对此种可能,煤炭企业应重视
16、的发展策略根据以上分析,针对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煤炭企业将来重点的工作应该是:一、重视战略储备的领先。今后随着形势的发展,争夺能源储备将是各个煤炭企业发展的瓶颈,势必成为企业发展和进步的根基。第二、大力发展安全、高效生产所需要的技术和工艺,使得自己的企业成为行业中,至少应该成为区域同行业中的领先者,以面对更加严酷的竞争形势。第三、做好战略规划。前几年的煤炭企业由于销售形势的利好,所以对生产的规划往往限于以产定销,以运定销。将来由于经济形势的发展会更加复杂,以及经济发展具有的周期性规律,煤炭行业也必将面临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如何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做好规划,从战略的高度去统筹规划生产、销售等工作,将对煤炭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意义上的战略规划不仅仅限于一些目标和愿景,而应该是通过一整套合理科学的理论体系做指导,通过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设计,并且最终通过完整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第四、切实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以往的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规范化的现代科学管理转变。从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到人力资源、财务控制、企业管理、甚至企业文化等方面都要以现代企业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第五、煤炭企业应摆脱单一的注重生产的模式,向更高的延长产业链、循环经济、甚至服务导向型发展。积极探索产业升级,提高企业自身的科技含量,实现战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