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永和中学八年级下第二次检测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1、文艺作品可以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事件。下列语句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右图场景中的发言人说,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指哪次外交活动( )A、26 届联合国大会 B、1954 年访问印度和缅甸C、1955
2、年亚非会议 D、中国参加 APEC4、1956 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A、从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5、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人物是( )A、王大衍 B、邓稼先 C、王淦昌 D、钱学森6、右图中的一位人物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 年没有交往了啊!”,这位人物是( )A、周恩来 B、毛泽东 C、尼克松 D、田中角荣7、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8、 “大包干,
3、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制度9、20 世纪 70年代初期,右图科学家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A、袁隆平 B、王进喜 C、李四光 D、华罗庚10、 七子之歌:“你可知道 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请问其中历史性的握手2“Macao”回归祖国是通过哪一方式实现的(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11、邯郸钢铁总厂把成本管理的权力和责任交给全体职工,形成“千
4、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局面,逐渐摆脱了企业生存的威胁。这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 )A、以私有制经济为主体更有利企业生存 B、党政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D、按需分配为主能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12、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典 C、 十二铜表法 D、 秦律13、北京 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罗马 D、古巴比伦14、标志着日本从世袭贵族统治转向中央集权体制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丕平
5、献土 D、梭伦改革15、下列文学作品真实反映了中古时代中近东国家的社会状况的是( )A、 荷马史诗 B、 天方夜谭 C、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 俄狄浦斯王16、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了参照范例的西方古国是( )A、古印度 B、古巴比伦 C、雅典 D、罗马帝国17、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种姓制度中,国王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18、最终完成罗马共和国向帝国体制转变的关键人物是( )A、庞培 B、克拉苏 C、屋大维 D、安东尼19、恩格斯所说的“中世纪的花朵“指的是( )A、天主教廷 B、拜占廷帝国 C、城市 D、骑士精神20、使希腊文明
6、与古老的东方文明结合,开启历史上希腊化时代的战争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希波战争 C、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D、十字军东征二、辨析题(18 分)1、1953-1956 年,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错误:_理由: _2、1953 年,福建汉族农民王小二租种地主的土地。1958 年,他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1977 年,他承包了 12亩土地。(1)错误:_理由: _(2)错误:_3理由:_3、在人类文明交往中,古代阿拉伯人把自己创造的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将在中国元朝的见闻口述成东方见闻录 ,该书对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极大影响。(1)错误:_理由: _(2)错误:
7、_理由:_4、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人的象形文字。错误:_理由: _三、材料解析题(12 分)材料一: 材料二:土地改革法草案第一条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刘少奇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材料三:粮食产量(亿吨)请回答:(1)材料一的图中人物手里拿的是什么文件?(3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 分)4(3)你从材料三得到的最主要的信息是什么?(4 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 分)四、问答题(30 分)1、回答下列与对外开放有关的问题。材料一:“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
8、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1)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3 分)(2)材料一中的那位“老人”指的是谁?(3 分)(3)材料二中的“特区”其“特”在什么地方?(5 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建立经济特区有何作用?(4 分)2、我们现代的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种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又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事件,不属于区域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的是( ) (3 分)A、布匿战争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马可波罗访华(2)亚历山大东征产生了怎么样的后果?(5 分)(3)你认为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哪种方式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2 分)请简要说明理由。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