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企业收益与分配管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 冯俊萍,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第二节,第三节,收益与分配管理概述,第一节,目 录,利润分配管理,第四节,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收益的概念及收入管 理、成本费用管理、利润管理、利润的组 成,熟练掌握收入的预测分析、成本费用 管理模式,以及我国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和支付过程,了解股利理论,掌握股利分 配政策及其应用,理解股票分割和股票回 购的原因。,精彩一句,我们越是努力研究它(股利),它就越像一个谜股利之谜。费雪布莱克,引导案例,一,二,收益分配的含义,收益分配的原则,第一节 收益与分配管理概述,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三,一、
2、收益分配的含义,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对企业收入的分配,是对成本费用的补偿,是一种初次分配,第二层次,是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是一种再分配。,狭义的收益分配则仅仅是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本章所指的收益分配采用广义的收益分配概念,即对企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分配。,(1),依法分配原则,(2),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3),兼顾各方利益原则,(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二、收益分配的原则,三、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一)收入管理 收入是企业收益分配的首要对象。企业的收入多种多样,其中,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 经营活
3、动中,由于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货币收入。这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构成部 分,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基本条件。,(二)成本费用管理 企业取得的收入首先应当弥补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商品价值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收入必须首先弥补成本费用,才可以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继续进行。主要的成本费用管理包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性态分析、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责任成本管理等。,(三)利润分配管理 利润分配是收益分配第二层次的内容,也是狭义的收益分配。利润是收入弥补成本费用后的余额。由于成本费用包括的内容与表现的形式不同,利润所包含的内容与形式也有一定的区别。,根据我国公司法
4、及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公司净利润的分配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3.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4. 向股东(投资者)分配股利(利润)。,一,二,三,收入的概念,收入的预测,销售预测分析方法,第二节 收入管理,销售定价管理,四,一、收入的概念,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企业销售收入是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处于起点和终点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1,2,3,二、收入的预测,收入预测是指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依据
5、过去和现在的有关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进行科学地推断和测算,它是企业收入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为了加强收入的管理,必须做好营业收入的预测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三、销售预测分析方法,定性预测法,定量预测法,(一)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即非数量分析法,是指由专业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对预测对 象的未来情况及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一般适用于预测对 象的历史资料不完备或无法进行定量分析。,1推销员判断法 又称意见汇集法,是由企业熟悉市场情况及相关变化信息的经营管理人员对由推销人员调查得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较为正确的预测的方法。这种方法用时短、耗费
6、小,比较实用。,2.专家判断法 专家判断法,是由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特定产品的未来销售量进行判断和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形式: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专家小组法、德尔菲法。,3.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就是利用产品销售量在不同寿命周期阶段上的变化趋势,进行销售预测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产品寿命周期一般要经过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二)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也称数量分析法,是指在预测对象有关资料完备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作出预测。它一般包括趋势预测分析法和因果预测分析法、目标利润法等。,1.趋势预测分析法,趋势预测法
7、亦称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原理,把有关 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然后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未来进行推测。,2.因果预测分析法,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指通过影响产品销售量(因变量)的相关因素(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销售预测的方法。,因果预测分析法最常用的是回归分析法,3.目标利润法,四、销售定价管理,销售定价不仅影响产品的边际贡献,而且影响产品的销售数量与市场地位,从而对企业收入产生复杂而直接的影响。,正确制定销售定价策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强销售定价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销售量的大小,进而影响到企业
8、的盈利水平。单价水平过高,导致销售量降低,如果达不到保本点,企业就会亏损;单价水平过低,虽然会起到促销作用,但单位毛利降低,使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企业销售各种产品都必须确定合理的产品销售价格。,(一)销售定价管理的含义,产品销售价格的高低,价格策略运用得恰当与否,都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有效的销售定价管理,可以使企业的产品更富有吸引力,能扩大市场占用率,改善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销售定价管理是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产品定价方法,为销售的产品制定最为恰当的售价,并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价格策略,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渠道,政策法规因素,
9、成本因素,市场供求因素,竞争因素,价值因素,1,2,3,4,5,(二)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三)商品定价方法,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基本原理: 价格单位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利润单位成本价格税率单位利润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利润,(1)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成本利润率定价 单位利润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单位产品价格(1消费税税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是以单位商品的全部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规定的税利确定商品价格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2)保本点定价法,当利润0时,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3)目标利润定价法,(
10、4)变动成本定价法,2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指通过产品市场需求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程度来确定产品价 格的一种方法。,(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2)边际分析定价法,边际分析定价法,是基于微分极值原理,通过分析不同价格与销售量组合下的产品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价决策的一种定量分析法。利润收入成本当: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即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的价格为最优价格。,(四)商品定价策略,商品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折扣与折让策略,心理定价策略,组合定价策略,寿命周期定价策略,商品定价策略指的是企业在制定商品价格时所确定的,一般
11、包括新产品定价策略、折扣与折让策略、心理定价策略等部分。,1.撇脂定价策略 2.渗透定价政策,1.现金折扣 2.季节折扣 3.数量折让,1.声望定价策略 2.尾数定价策略,根据相关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情况,使互补产品价格有高有低,或使组合售价优惠。,根据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生命周期,分阶段确定不同价格的定价策略,一,二,三,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成本归口分级管理,标准成本管理,第三节 成本费用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四,成本费用管理,就是对企业在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检查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渠道,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是企业增
12、加盈利的重要途径,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1,2,3,渠道,一、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模式主要有成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性态分析、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责任成本管理等。,二、成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又称成本管理责任制,它是在企业总部(如厂部)的集中领导下,按照费用发生的情况,将成本计划指标进行分解,并分别下达到有关部门、车间(或分部)和班组,以便明确责任,把成本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的目的是要进行全过程、全员性的成本费用管理,使成本费用管理人员监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同时,使生产技术
13、人员参与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可以分为成本的归口管理和成本的分级管理。成本的归口管理是指将成本与费用预算指标进行分解,按照其所发生的地点和人员进行归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成本的分级管理是指按生产组织形式,从上到下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来进行成本费用管理。一般分为三级,即厂部、车间和班组,同时开展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 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 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三、标准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又称标准成本控制,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
14、管理方法。,(一)标准成本管理的内容,这是一种理论标准,它是指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即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械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的假设条件下制定的成本标准。,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这一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等 。,正常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二)标准成本的确定,企业在确定标准成本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条件和经营水平,在以下类型中进行选择:,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组成。无论是确定哪一个项目的标准成本,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的乘积就是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将各项目的标准成本汇
15、总,即得到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 费用标准成本=(价格标准用量标准),(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的标准消耗量,是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或其他技术分析方法确定的。它是现有技术条件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数量,其中包括必不可少的消耗,以及各种难以避免的损失。,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预计下一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确定单位产品所需的 直接生产工人工时,需要按产品的加工工序分别
16、进行,然后加以汇 总。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 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 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如果采用计件工资制,标准工资率是预定的每件产品支付的工资除以标准工时,或者是预定的小时工资;如果采用月工资制,需要根据月工资总额和可用工时总量来计算标准工资率。,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按部门分别计算确定然后将同一产品涉及的各部门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加以汇总,得出整个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
17、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标准费用分配率,(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标准,它在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时已经确定。 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是每一工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它根据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直接人工总工时计算求得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确定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之后,两者相乘即可得出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相同,包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用量标准等,并且两者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是其每小时的标准分配率,它根据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和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来计算求得 。,
18、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确定了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之后,两者相乘,即可得出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将以上确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按产品加以汇总,就可确定有关产 品完整的标准成本。通常,企业编制“标准成本卡”(见表810),反映产成品标准成本的 具体构成。,(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在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 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凡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超 支差异”,凡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节约差异”。标准成本差异计算是标准成本分析的基础,也是标准成本控制中心的一个 重要环节。差异分析应该从用量差异和价格差
19、异这两个方面进行。,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是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该项差异形成的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价格脱离标准;二是用量脱离标准。前者按实际用量计算,称为价格差异;后者按标准价格计算,称为数量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应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采购部门未能按标准价格进货的原因有许多,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查,才能明确最终原因和责任归属。 材料数量差异是在材料耗用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生产部门的成本控制业绩。材料数量差异形成的具体原因有许多,如操作疏忽造成
20、废品和废料增加、工人用料不精心等。有时多用料并非生产部门的责任,如购入材料质量低劣、规格不符也会使用料超过标准;又如工艺变更、检验过严也会使数量差异加大。因此,要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才能明确责任归属。,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它也被区分为“价差”和“量差”两部分。价差是指实际工资率脱离标准工资率,其差额按实际工时计算确定的金额,又称为工资率差异。量差是指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其差额按标准工资率计算确定的金额,又称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工资率差异形
21、成的原因,包括直接生产工人升级或降级使用、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工资率调整、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出勤率变化等,原因复杂而且难以控制。一般说来,应归属于人事劳动部门管理,差异的具体原因会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包括工作环境不良、工人经验不足、劳动情绪不佳、新工人上岗太多、机器或工具选用不当、设备故障较多、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节约优势等。它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材料质量不好,也会影响生产效率。,3.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是指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它也可以分解为“价差”和“量差”两部分。
22、价差是指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小时分配率脱离标准,按实际工时计算的金额,反映耗费水平的高低,故称为耗费差异。量差是指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按标准的小时费用率计算确定的金额,反映工作效率变化引起的费用节约或超支,故称为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是实际支出与按实际工时和标准费率计算的预算数之间的差额。由于后者承认实际工时是在必要的前提下计算出来的弹性预算数,因此该项差异反映耗费水平即每小时业务量支出的变动制造费用脱离了标准。耗费差异是部门经理的责任,他们有责任将变动制造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限额之内。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
23、差异,是由于实际工时脱离了标准,多用工时导致的费用增加,因此其形成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相同。,4.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与各项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不同,其分析方法有“二因素分析法”和“三因素分析法”两种。,(1)二因素分析法,二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耗费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固定费用与变动费用不同,不因业务量而变,故差异分析有别于变动费用。在考核时不考虑业务量的变动,以原来的预算数作为标准,实际数超过预算数即视为耗费过多。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24、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异,或者说是实际业务量的标准工时与生产能量的差额用标准分配率计算的金额。它反映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未能达到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其计算公式如下:,(2)三因素分析法,三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三部分。耗费差异的计算与二因素分析法相同。不同的是要将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未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5.分析结果的反馈,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是企业规划与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差异分析,企
25、业管理人员可以进一步揭示实际执行结果与标准不同的深层次原因。差异分析的结果,可以更好地凸显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或在必要时修改成本标准,这对企业成本的持续降低、责任的明确划分以及经营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计算法,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其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改进,主要表现在采用多重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技术变革上。,随着成本计算方法的完善,它也开始兼顾对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分析,以及对价值链成本的分析,并将成本分析的结果应用到战略管理中,从而形成了作业成本管理。,资源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 素。资源动因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 对资源的耗用
26、,运用资源动因可以 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作业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成本动因,亦称成 本驱动因素,是指 导致成本发生的因 素,即成本的诱因,(一)作业成本计算法和相关概念,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动态地追踪反映,进行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计量,并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即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认为,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企业每进行一项作业都要耗用一定的资源;而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提供的服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作业来完成。,所谓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它是作业
27、成本计算系统中最小的成本归集单元。作业贯穿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直至产品的发运销售。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1,2,3,在计算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二)作业成本管理,作业及作业成本 的确认、计量,计算产品成本,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 。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
28、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符合战略管理思想要求的现代成本计算和管理模式,它既是精确的成本计算系统,也是改进业绩的工具。,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同时,作业成本管理是由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的:一方面是作业成本的计算(分 配)过程,即所谓的成本分配观;另一方面是作业的控制过程,即所谓的流程 观,包括作业产生的原因分析、作业的确认和作业的评价。这两方面的内容及 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二维作业成本管理模型(如图81)来描述。,(三)流程价值分析,流程价值分析关心的是作业的责任,流程价值分析就是以
29、作业成本管理的流程观,对作业产生的原因、作业执行的情况以及作业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消除非增值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基本思想是:以作业来识别资源,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把作业和流程联系起来,确认流程的成本动因,计量流程的业绩,从而促进流程的持续改进。,1.动因分析,在作业成本计算中,动因是引起相关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发生变动的因素,并以动因计量作业的产出和产品对作业的需求。,会引起发放材料的运输作业总成本增减,如产品生产批次增减,产品生产批次被作为作业动因,作业成本变动,作业需求变动,因此,一项作业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其他作业产生的原因。动因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从源
30、头对作业进行思考,对一项作业在价值链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作出初步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运输作业?是工厂布局 ?,2.作业分析,作业分析是生产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的系统、全面分析。 作业分析的目的是判断增值与非增值作业,计算和报告增值与非增值成本,衡量和反映作业与价值链的改善情况,以便不断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非增值成本。,(1)增值与非增值作业的判断,该作业能够带来加工对象状态的改变; 加工对象状态的改变,只能由该作业实现,而不能由价值链中的前一项作业实现; 该作业使价值链中的其他作业得以执行。 同时符合以上三条标准的作业为增值作业,否则为非增值作业。,(2)降低成本是生产分
31、析的最终目标,作业消除。 作业减少。 作业分享。 作业选择。 企业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时,改善作业的四种途径往往需要结合起来考虑。基本思想只有一条,就是持续改善,不断消除浪费。,3.专业业绩考核,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其目的在于找出并消除所有非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削减非增值成本。,要评价作业和流程的执行情况,必须建立业绩指标,以此来评 价是否改善了流程。财务指标主要集中在增值成本与非增值成 本上,可以提供增值与非增值报告,以及作业成本趋势报告。,一,二,三,企业利润的概念及其组成,股利及股利支付,股利理论与政策,第四节 利润分配管理,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四,利润从组成来看,既包括通过生产经
32、营活动和投资活动而获得的营业利润,也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事项所引起的营业外收支。它通常用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两个指标表示。,法律上的限制 合同上的限制 投资机会的出现 投资者的意见,(1)影响利润分配的内部因素: 盈利状况 变现能力 筹资能力,一、企业利润的概念及其组成,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 。,1利润的概念,2企业利润的组成,3利润分配考虑的因素,影响利润分配的外部因素:,二、股利及股利支付,在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中,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就是向股东支付股利。股利支付需要确定股利支付的程序和股利支付的方式。,(一)股利支付的程
33、序,股份制企业向股东支付股利,其过程主要经历:股利宣告日、股权登记日和股利支付日。1股利宣告日,即企业董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 公告中将宣布每股支付的股利、股权登记期限、除去股息的日期和股利支付日期。2股权登记日,即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也称 为除权日。只有在股权登记日前在公司股东名册上有名的股东,才有权分享股利。3股利支付日,即向股东发放股利的日期。,(二)股利支付方式,.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是指企业以现金支付的股利,是企业最常见的也是最易 被投资者接受的股利支付方式。 .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指企业以股票支付的股利,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股利,用 于发放股票股利的,除了当年
34、可供分配的利润外,还有公司的盈余公积 和资本公积。 .财产股利 财产股利是指企业以现金以外的资产支付的股利,主要是以企业所 拥有的其他企业的有价证券,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 .负债股利 负债股利是指,企业以负债支付的股利,通常是以公司的应付票据 支付给股东,在不得已情况下也有发行企业债券抵付股利的。,三、 股利理论与政策,企业的股利分配方案既取决于企业的股利政策,又取决于决策者对股利分配的理解和认识,即股利分配理论。,(一)股利理论,1.股利无关论 股利无关论认为,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的价值或股票的 价格产生任何影响,投资者不关心企业的股利分配。企业的价值取决于投资决 策和融资
35、决策所决定的资本获利能力,而不是利润在股利和留存收益的分配方式。,2.股利相关论 股利相关论认为,企业的股利政策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和股票的价格。因为,股利支付政 策的选择对股票价格、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价值以及股东财富的实现等都有重要影 响,所以,股利支付是必要的,是一种主动理财计划和策略。股利相关论具体包括:“在 手之鸟”理论、股利传播信息论、税差理论和股利的代理理论。,股利分配理论是指,人们对股利分配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总结,其核心问题是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在股利理论的研究中,分为两大流派,一派认为股利政策不会影响企业股票价格,而另一派则持相反观点,即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二
36、)股利政策,股利政策是企业分配股利所采取的策略和方针。具体包括:确定股利支付比率、选择股利支付形式、支付股利的程序中日期确定以及支付现金股利所需现金的筹集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确定股利的支付比率,即从可供分配的利润中用多少发放股利,多少为企业所留用(称为内部融资)。目前,在股利分配的实务中,企业常用的股利分配政策有: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等四种。,1,2,4,3,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应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理论含义 剩余股利政策就是在企业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利润当中留用,然后将
37、剩余的利润作为股利予以分配。,1.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点是保持企业理想的资金结构,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缺点是股利额随投资机会变动,不能与盈余较好地配合。,重要原则 绝对不要降低年度股利的发放额。, 将每年发放的每股股利定在某一特定的水平上,然后在一段时期内维持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收益的增加足以使它能够将股利维持到一个更高水平时,公司才会提高股利的发放额。,2固定股利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政策的评价, 缺点: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缺点是股利支付与盈余相脱节,没有考虑企业流动性与内部积累资金的要求,尤其是在盈利较少的年份,若仍要支付较高的股利,容易造成资金短缺,使企业财
38、务状况恶化。, 优点,(1)向市场传递着企业正常发展的信息, 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稳定股票价格。 (2)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特别是对那些对股利有着很高依赖性的股东更是如此。,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主要适用于经营情况稳定、具有支付高股利能力,投资需求减少的企业。,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企业确定一个股利占净利润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计算分配股利的政策。在这一股利政策指导下,各年股利额随企业经营的好坏而上下波动。,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评价, 缺点: (1)容易使外界对企业经营产生不稳定的印象,对于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2)容易造成企业面
39、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因为企业实现的利润多,并不代表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付较多的股利。 (3)不易确定合适的股利支付率。, 优点:发放的股利随着企业实现利润的变动而变动,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适用于经营稳定发展且财务状况也较稳定的企业。,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企业确定一个数额较低的正常股利额,一般年份按该股利额向股东分配股利,在实现利润较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的股利。,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点是: (1)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维持既定的股
40、利发放水平的同时给企业较大的弹性,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股利的发放水平。 (2)有利于稳定股票的价格。当企业利润较少或投资需用较多资金时,可维持设定的较低但正常的股利,保障股东的收益,吸引股东对企业进行投资;而当盈余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则可适度增发股利,把经济增长的部分利润分配给股东,增强投资信心,稳定或提高股价。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缺点是: (1)由于年份之间企业的盈利波动使得额外股利不断变化,或时有时无,造成分派的股利不同,容易给投资者以企业收益不稳定的感觉。 (2)当企业在较长时期持续发放额外股利后,可能会被股东误认为是“正常股利”,而一旦取消了这部分额外股利,传递出去的信号可
41、能会使股东认为这是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表现,进而可能会引起企业股价下跌的不良后果。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主要适用于资金需求量大、投资机会增加、股利分派要求增强的企业。,四、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一)股票分割 1.股票分割的概念股票分割是指企业将面值较高的股票交换成数股面值较 低的股票的行为。,2.股票分割的主要作用(1)降低股票价格,有利于促进股票的流通和交易。(2)有利于缓解代理权之争。,股票分割不属于某种股利支付方式,但其所产生的财务效果与发放股票股利相近似,都可以使股数增加,从而使每股股票面值降低,每股收益下降,但股东权益总额不变,股东持股比例不变;不同的是股票分割不会使股东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要约回购,协商(议)回购,公开市场收购,1,2,3,股票回购是指企业出资将其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 予以注销或作为库藏股保留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股票回购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收购、要约回购和协议回购三种。,(二)股票回购,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