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行政管理学,Public Administration,2,Private E-mail: lhh666699 ,3,李老师提醒,1、学习态度要认真和端正。 2、认真听讲,思路紧跟老师,记好笔记。 3、主动思考、质疑、不耻下问。 4、每五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名单发信箱。为构成学习团队打下基础。 5、师生互帮互学,实现各自目标。 6、预祝学习愉快!,4,第二章 行政职能,第三章 行政权力,第四章 行政组织,第五章 人事行政,第六章 行政领导,第七章 行政决策,第八章 行政实施,第九章 行政方法,第十章 行政效率,第十一章 行政机关管理,第十二章行政财政,第十三章 行政行为,第一章 绪 论,第
2、十四章 法制行政 第十五章 依法行政 第十六章 行政责任 第十七章 行政道德 第十八章 现代行政能力与改革,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结构图,行政管理学,行政环境,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 政 组 织,行 政 领 导,人 事 行 政,行 政 决 策,行 政 实 施,行政监督,机 关 行 政,行 政 方 法,行 政 效 率,行 政 改 革 与 发 展,6,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一)行政的含义(5个方面),第一章 绪论,1.从政府分工及其组织结构的状况角度看(Legislation, Executive, Justice)孟德斯鸠的“三权分力”学说,行政指执行法律,但行政也存在立法
3、权,立法和司法也存在行政权;,一、行政与行政管理学的含义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its theory),2.从政治和行政的不同功能角度看(Managerial and Political approach)古德诺(FJ.Goodnow)政治与行政: 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为政治,后者为行政;但两者存在交叉;,7,3.从管理的角度看(Management)怀特(Leonard D.White) 行政学导论 Management in public sector is very much like that in private sector,
4、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efficiency.,4.从综合的角度看(General Meaning)政府组织(Government):行政乃是国家行政机关推行公务的活动;,政治运行(Politics) :行政乃是民意的实行,国家意志的执行;,管理(Management) :行政乃是以集体努力与合作完成共同任务的活动和艺术;,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 行政是由有关于行政活动的人的行为构成的,人的行为动机以及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行政的内在要素;,8,5.行政的一般含义 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1)行政的主体:
5、政府,非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2)行政的客体: 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事务,非其他组织的内部事务, 更非私人事务;,(3)行政权力的来源 国家法律授权、具有权威性;,9,(二)行政的特点,1.政治性(Political): 行政的阶级性,统治阶级通过行政来贯彻政治主张;,2.社会性(All-around): 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是行政的基本职能,3.执行性(Executive): 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下级行政机关应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政策、方针和决议;,4.系统性(Systematic): 开放的子系统,同社会其他系统(法律、政治)进行人才物的交换;,10
6、,(三)行政管理学的含义,1、汉语: 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务管理学、政府管理学,2、英语: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Management,3、含义: 是一门以狭义政府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综合性、动态性较强的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学科。,11,(四)行政管理的构成要素,1、人员要素(Staff): 公务员的任用、调配、等级、薪俸、晋升、奖惩、退职等;,2、行为要素(Action): 实体性的行为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 程序性的行为要素:方法、程序、技术,3、组
7、织要素(Organization): 行政组织间的沟通关系和网络系统,是组成行政管理的“骨架”要件,4、时空要素(Space-time): 时间要素:讲求时效,提高效率 空间要素:注意环境,因地制宜,5、物质要素(Common property): 资金、必需的设备、工具、材料、场所,12,(五)行政管理主体,1、政府(Government): 中央政府(Central Government)和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 );,2、政府行政机关 (Departments in Government): (1)在效力上,行政机关在获得法律和政府授权条件下,其发布行政规定的效力等同
8、于政府,(2)在程序上,行政机关发布行政规定一般需要经过同级政府或上级政府同类机关的批准或许可,3、行政首长 (Director in Government):包括四类 行政首长是指一种非人格化的特定职位上担任法定职务的人,不是作为社会存在的自然人,13,(1)、政府首脑 西方 : 普选或间接,我国: 政府首脑的产生,通过党内提名,并报请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通过,经人大或其常委会任命后生效 ;,(2)、政府首脑以下的高级政务类行政首长 不得越权行事;特殊情况下,得到授权时他们可以代表政府 ;,(3)、高级政务类行政首长下的各类行政首长 政务首长以下的各级常务首长;负责推动和执行各种既定政府决策;
9、权力主要来自政府内部按照逐级授权;,(4)、政府普通公务员(人数最多) 处理政府日常事务,具体执行和技术操作既定政府决策或首长决定 ;,14,(六)行政管理客体 :6 类,1、经济性组织 (Economic Organizations): 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各种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 ; 申请、登记、备案、审批制度,2、社会性组织 (Social Organizations): 教会、社区团体、群众团体等一切以非赢利为目的的组织; 登记和检查制度,3、政治性组织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政党和一切以政权或政治性权力为目的的组织 ; 登记和检查制度,4、教科文组织
10、 (Edu & Sci & Cultural Organizations): 教育、科学、文化等,5、新闻性组织 (Media Organizations): 报社、新闻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一切新闻传播媒介组织 ; 登记和检查制度,6、公民 (Citizen): 行政管理中最大量的行为对象 ;,15,(七)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 :9 类,2、行政司法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负责一部分行政仲裁事务,行政法规适用;专业性、技术性事件 ;,3、制定行政管理法规 (Administration of Law): 3类,1、行政立法 (Administration
11、 of Legislation): 法定立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 ; 委任立法 :立法机关委托政府制定和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法规 ; 管辖立法 :依据政府职权而订立的规章制度 ;,16,(1)、强制性行政管理法规 (Compelling Administration of Law): 对法律或行政法规未规定的事项加以规定;,(2)、执行性行政法规(Executive Administration of Law): 为执行法律或上级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表现为制定实施细则或实施条例等;,(3)、补充性行政管理法规(Complementary Administ
12、ration of Law): 补充现行法律或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4、行政决策 (Administration Decision-making ): 区别于非行政决策,(1). 法定的行政行为主体或法定授权者所特有; (2). 约束力强,适用于决策所规定一切行为主体; (3). 目标非赢利性,维护社会正义和公众利益为基本目的; (4). 决策涉及变量多且综合效益在许多情况不易衡量等。,17,5、行政领导、行政指导、行政引导,(1)、行政领导(Administration Command):“职务”与“行为”两层含义,(2)、行政指导(Administration Direction
13、): 提出行政规范或意向,无绝对的权威和完全的约束力,原则性约束,(3)、行政引导(Administration Instruction): 通过改变国家政策对社会行为主体施加影响,改变其价值取向,朝着有利于国家目标实现的方向改变; “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18,6、行政规划、行政计划、行政预算,(1)、行政规划(Administration Layout): 较长一个历史时期的预测性总体构想。“十五规划”、“863计划”,(2)、行政计划(Administration Program Design): 又称行政设计,行政计划是行政规划的细化,(3)、行政预算(Public B
14、udget ): 由政府按法定程序编制和提出,由立法机关评议和审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我国的行政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两部分组成,19,7、行政协调、行政沟通、行政平衡,(1)、行政协调(Administration Harmonization): 政府内部各单位和各成员之间的协调; 政府以公共权力的权威协调社会各方的行为;,(2)、行政沟通(Administration Communication ): 行政管理活动中对内外的相关人员或团体之间在观念、意见、信息、感情方面相互了解和相互认同的活动和过程,(3)、行政平衡 (Administration Balance ): 政府在维护
15、国家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表现为充分考虑和兼顾各种利益或意见 (听证会制度),20,8、行政干预、行政检查、行政制裁,(1)、行政干预(Administration Intervene): 对社会行为主体行为过程或行为方式进行介入、干涉、制止,(2)、行政检查(Administration Inspection): 对社会组织或公民就有关法定标准和法律规定进行检验、对照和评定,(3)、行政制裁 (Administration Punishment): 以政府为行为主体做出各种行政纪律处分和处罚的总称,21,9、行政支持、行政救济、行政服务,(1)、行政支持(Public Sup
16、port): 政府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所采取扶持其发展的政策行为,(2)、行政救济(Public Redress): 政策目的不是为了促成发展,而是为了解决存活问题,(3)、行政服务(Public Service ): 政府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服务,A、现金给付,如,孤老、残疾人、失业、贫困救济等; B、税收和费用减免,如,设定社会贫困线并减免低收入者所得税,减免低收入家庭孩童上学费用等; C、兴建救济设施,如,兴建孤儿院、养老院及收容所等 “孙志刚事件”,废止一部法律,城市收容人员规定?,22,二、行政管理学研究对象 :,(一)、怀特(LeonardWhite) : 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
17、、行政法规,(二)、D.L古立克(Luther HGulick) :“七要素”理论(POSDCRB)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预算(Budgeting),(三)、张金鉴 :“15M”理论 目标(Aim)、规划(Program)、人员(Men)、经费(Money)、物材(Materials)、组织(Machinery)、方法(Method)、领导(Command)、激励(Motivation)、沟通(Communication)、士气(Morale)、
18、协调(Harmony)、及时(Time)、空间(Room)、改进(Improvement),23,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理论研究(Academic Research) :从行政现象出发,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或规律; 实证研究(Demonstration Research ):从事实出发,先用调查统计、数学计算等方法,根据结果确定某个行政方案;,(二)、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历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 ):从纵向的历史,以史为鉴; 比较研究(Comparative Research ) :采取横向比较的形式,地区比较、时
19、间段比较; “模式比较法”(Mode Comparability):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再对同一模式的不同国家进行比较;,24,(三)、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静态研究(Static Research) :以制度和组织结构为研究重点,又称为结构研究方法; 动态研究(Dynamic Research) :侧重研究人的行为、功能、环境等因素;,(四)、间接研究和直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间接研究(Direct Research) :已有的文献资料; 直接研究(Indirect Research) :社会调查、模拟实验;,25,(五)、行为主义研究和心理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行为主义研究(Beh
20、avioristic Research) :分析人的行为,“社会人”,非正式组织; 心理学研究(Psychologic Research) :分析人的心理因素对行政行为和行政环境的影响;,(六)、系统研究和数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系统研究(Systematic Research) :系统和环境的适应性、系统的整体功能; 数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 :定量分析技术,理性分析模式;,26,四、行政管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一)、行政管理学与政治学 行政学是从政治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分支科学 ;,政治学:研究国家的基本理论和制度,如国家的起源、国体、政体、民族、宗教等 行政
21、管理学:研究政府体制和政府行为等行政现象,(二)、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是以行政法律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和规定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包括行政、处罚、合同、复议、行政诉讼等;,27,(四)、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学科; 行政管理学是其中的一部分;,(三)、行政管理学与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属于一级学科公共管理(1204)中的二级学科(120404) 行政学(部分): 同时属于一级学科政治学(0302)的二级学科(030206);,28,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2、工业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3、城市膨胀、政府职能扩大,管理内容增加,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激增;,4、管理科学的产生为行政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5、英国文官制度(merit system)、美国三权分立制公共管理实践,29,(二)、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1、 1865年,德国学者冯.史坦因: 行政学,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主要是在行政法的意义上使用;,2、 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 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行政学”作为一个行政管理学的概念,标志现代意义上的
23、行政学在西方的产生;,3、1900年,美国学者F.J.古德诺(Franc J. Goodnow ):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一书,提出应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主张,促成了行政学从政治学母体中的分离;,30,(三)、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三个阶段,1、 传统管理时期(1900-1930):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X理论时期”,(1).1911年:美国工程师, “科学管理”之父, F.W.泰勒 科学管理原理,把管理的理论和原则、方法移植到行政理论中,A. 任务管理:单位时间里工人完成的工作量;,B. 标准化管理:将计划和执行分开,成立“计划室”,完成标准化管理,
24、C. 管理阶层的出现:所用权和经营权的分离,31,(2).1916年:法国工程师, 法国“科学管理”之父,H.法约尔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了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理论;,法约尔管理14原则:,A. 分工(division of labor ):减少浪费、增加产出,培训人员;,B. 权力(authority):实行正式的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的统一,强调权责一致;个人权力,个人的智慧、经验、道德品质、领导能力等;,C. 纪律(discipline):建立以服从和尊重为基础的组织和雇员间的关系,有力的领导,有明确的协议、审慎的制裁;,D. 指挥(direction):每个下属只能有一个上司,双重领
25、导对权力、稳定、效率将产生负面影响;,32,E. 指导(guidance):组织只能有一个计划、一个目标、一个负责人;组织应集中精力,协调力量,统一行动;,F. 利益(good):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消除无知、野心、自私和懒惰等人性弱点;,G. 报酬(reward):合理的报酬机制是为了体现雇员的价值以及增强其积极性;,H. 集权(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自上而下进行管理,权力最终归属最高领导者;集权并不表明制度的好与坏,具有相对性;,I.等级链(hierarchical chain ):权力线,组织从上而下形成明确而无间断的等级、权力和沟通渠道;表明
26、权力等级的顺序和传递信 息的途径跳板原则(gangway):允许横向进行交往和联系,但各方都需同意且上级随时了解情况才可以,兼顾纵向统一原则和横向联系原则;,33,I. 秩序(order):工作任务应有严密的安排,形成进退有序的工作规范;,J. 平等(equality):人格平等而非职位平等,以此构建人际关系的基础,K.稳定(stabilization):制定稳定的用人计划,进行人力资源开发;,L.主动性(go-aheadism):诱导和劝告组织中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M.团队精神(team spirit):和谐的团队氛围,增强凝聚力;,法约尔组织原则:15名员工需要1名管理人员,往上各级
27、则均以4:1的比例为基础,如60人需4个管理人员和1个上司;管理幅度和层次问题;,34,(3).马克思.韦伯(Max Weber):“组织理论”之父,官僚科层组织;,A. 官僚模型(Bureaucracy Model):不包含“官僚主义”的意思,表明组织设计的规范和特点;,B.组织的基础:权力;,a.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 世袭而来,来自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和对个人明确而特殊尊重,如英国、日本的皇室;,b.超人权力(charismatic authority): 个人奋斗而来,来自领导者的意志和强制性权威;,c.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 选举而
28、来,来自法律和社会契约; 这种权力构成了官僚组织的基础,35,(3).行政管理学早期的“三杰”:,A.1926年,美国人L.D.怀特行政学导论,全美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 近世公共行政的趋势、联邦主义者、外国的文官制度,B.1927年,美国人W.F.魏劳毕(W.F. Willoughby)行政学原理; 现代国家的政府,C.1930年,美国人J.M.费富纳(Jnhn M.Pfiffner)行政学;,36,(4).传统管理时期行政学的特点,A.侧重行政组织、制度和程序的研究,忽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B. 注重组织的静态研究,忽视动态研究;,C. 注重效率的提高,忽视人的尊严和行为的研究;,37,2
29、、 行为科学时期(1930-1960),(1).1927-1932年:哈佛大学的E.梅奥(Elton Mayo),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人际关系学,A.行为科学的由来: 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福特基金会资助该校“个人行为与人群关系”研究计划,B.行为科学的发端: 1927-1932年: 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实验”Hawthorne Experiments,38,a.第一阶段:继电器装配室和云母剥离室实验 客观物质条件(工作环境、工时长短、身体状况等)并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原因,工人的情绪;,b.第二阶段:访谈实验 证明士气和监督的因观关系,而改善人际关系,加强
30、信息沟通,参与管理(participant management)是提升士气的关键;,c.第三阶段:绕线机组实验, 证明了组织中非正式组织(unofficial organization)的客观存在;,39,(2).1940年:A.H.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 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动机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43年,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需要,归属或承认的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生理需要,40,(4). 1960年:D.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
31、X-Y理论”:反映了人性论的基本问题 。企业的人性面,“X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不诚实、好逸恶劳、不负责的,应以严 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Y理论”:认为人的本性并非都是天生厌恶工作、而是勤劳和负责的,关键在于引导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3).1952年:赫茨伯格(Fredetick Herzberg)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41,(6). 卢音(Kurt Lewin)的团体动力学;,(7). 弗洛姆(Victor H. Vroom)的期望纪律模式理论;,(8). 斯金纳(B.F. Skinner)的强化理论;,(5).威廉.大内: Z理论;,A.“X理论”和“Y理论”各有千秋,但都失之偏颇;
32、,B.人既非绝好也非绝坏,人是人性和兽性的结合体;,C.管理方法应权变,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42,行为科学时期行政学的特点:,A.侧重行政组织内部人员的作用,忽视外界环境对人员的影响;,B. 注重个别具体的事实研究,忽视整体和系统视角研究;,C.把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行政学,重视人心理和行为的研究;,43,3、 系统理论时期(1960-至今):“Z理论时期”,(1).孔茨(Harold Koontz):1961年管理理论丛林, “丛林混战”,有关管理的术语、定义、假设漫天飞舞,造成了理论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的混乱,为整合各种理论,出现了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和权变理论(Co
33、ntingency Theory),(2).1964年,伊斯顿( David Easten):政治学的革命制度研究和行为研究同等重要,反对价值中立,主张后行为主义(Post-Behavioral Science);,(3).1937年,贝塔朗菲(Luduig Von Bertalanffy )提出一般系统论: 整合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偏颇,用动态的、开放的、联系的思想和方法取代之,倾向于“原则性”而非“技术性” ;,44,B.雷格斯(Fred W. Riggis)1961年生态行政学:生态模式(Ecological Model)集大成者 划分各国行政模式, 融合型(Fused Mode)的农业
34、型行政模式; 棱柱型(Prismatic Mode)的过渡行政模式; 绕射型(Diffracted Mode)的工业型三类,各国应结合国情选择;,(4).菲德勒:权变理论,“权宜通达,应付变化”。在承认系统论的基础上,否认存在“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一切取决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5).生态行政学: 生态系统(ecological system),政府和环境的互动(interactions)和动态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 ;,A.高斯(John M. Gaus):首先提出 1936年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1947年公共行政的政界,45,1、 新公共管理 New P
35、ublic Administration(20世纪70年代): 1968年9月,纽约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四)、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2、弗雷德里克森(George H. Frederickson): 1980年,新公共管理学,3、1989年3-4月:PAR(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主要理论观点,(1).主张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和社会公平(Social Equity) : 应兼顾效率、经济目的和社会公平、社会正义,改变传统的公共行政伦理观和价值观;,46,(2).主张改变研究重点 :,A.变革观念(idea)
36、 :改变那些防碍社会公平的政策和制度结构;,B.关注政策(policy) :解决实际问题,“关心国防部,更关心国防”;,C.范式变革(paradigm) :对传统的基本假设、理论框架、价值规范、研究方法等进行一次重大调整,重视行动理论;,(3).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改变传统科层官僚组织的超稳定结构,使变革成为经常;,(4).主张突出政府公共行政中的“公共”性质 :区别于企业管理(Private Management),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应强调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和公共目的(Public Purpose) ,承担公共责任(Pub
37、lic Accountability) ;,47,(5).主张民主行政(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应以公众意愿、利益为中心,强调公众参与和政策公开,4.公共政策分析(public policy analysis):政策科学、系统分析、政策研究、社会工程等,(1).产生背景:现代政府的政策条件和政策任务的复杂化;,(2).主要人物:拉斯维尔(Harold D. Lasswell):1951年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与方法上的发展,48,(四)、西方各国的行政改革,1、 加强政府的综合协调职能: 加强政府首脑的主导权,加强计划、财政、金融部门的协调,2、 精简机构,裁并部
38、门:减少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3、调整行政权力结构:权力下放,吸引公众参与公共行政;,4、实行公务员制度改革: 削弱“通才”对决策的影响,实行行政人员专业化, 专业人员行政化;推行合同制,终身制名存实亡;,49,5、重视行政咨询机构,发挥智囊团(brainpower)的作用: 美国700有多个,或政府部门或民间机构;,6、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办公自动化:OA;SOHO,7、调整政府外部关系,实行民营化,扩大社会实体自由度:撒切尔政府改革措施,30多家国有大企业实现民营化管理,8、讲究投入产出比:,(1)、精简机构、人员,节约开支;,(2)、实行公共工程招标制,出租公共服务项目。如铁路等,(
39、3)、引入市场机制和私人企业管理机制,“企业家式政府”,50,9、打破政府垄断公共服务项目,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 实现社会承诺制,以“顾客”为中心,10、行政改革得到理论支持: 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小政府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51,(五)、西方现代行政现象,1、行政职能拓展:,(1)奉行自然法:立法才能反映民意;,(2)议会的核心地位:政府只是依法行政; “无法律即无行政”;,(3)新技术带来新问题:20世纪60年代后,法律有限,变动无穷,(4)自由裁量权的出现,扩大了政府的权力; “行政国家”(Administrative State),大政府(Big Government),52,
40、2、不良现象增加:和行政职能的拓展相关,(1)行政组织规模庞大;,(2)行政决策迟缓;,(3)官僚倾向严重;,53,帕金森定律:“官场病” 1957年,英国学者帕金森(C. Northcote Parkinson) 帕金森定律组织变态之研究Parkinsons Law,定律一:冗员增加原理: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而是由两个原动因造成的。,* 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 (如行政审批,工商、税务、审计、公安,既得利益驱使),* 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如“投票”) ;,54,定律二:中间派决定原理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双方颇费心机进行争取,特别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所以,不是
41、竞争对手而是中间派成了主角,* 对决定的内容不十分清楚的人 * 意志薄弱的人 * 耳朵不大灵光的人,定律三:鸡毛蒜皮定律 大部分官员由不懂得百万、千万元而只懂得千元的人组成,以至于讨论各种财政议案所费的时间与涉及的金额呈反比, 即涉及的金额越大,讨论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则越长。鸡毛蒜皮的事情则花费很多时间,55,定律四:办公场合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呈反比 事业处于成长期的机关一般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时间设计完美无缺的总部。 所以,“设计完美乃是凋零的象征”,“完美就是结局,结局就是死亡”。,定律五:鸡尾酒会公式会议与鸡尾酒会(饭局)同在。把会场从左到右分为A-F六段,从进门处到最远端分为1
42、-8八段,则可划分出48个区域;在假定酒会开始的时间为H,且最后一名客人离开的时间是最初一名客人进场后2小时20分钟,则,重要人物都会在H+75至H+90的时间在E/7区域集合,最重要的人物自然会在其中,56,如H=10;则H+75=11:15,H+90 =11:30 ,E/7,door,57,定律六:嫉妒症(分三个时期) 在嫉妒症流行的机关里,高级主管辛苦而迟钝,中层干部勾心斗角,底层人员垂头丧气而不务正业,第一阶段,出现了既无能又好嫉妒的人物,即患上了“庸妒症(平庸而嫉妒)”;,第二阶段,这些庸妒症患者不幸进入或原本就在高层,尽一切可能手段排斥比自己强的人,拒绝提升能力强的人;“愚蠢比赛”
43、,第三阶段,机关仿佛被喷了DDT,凡才智者一概不得入内,机关病入膏肓,此时的机关已经无药可救了,58,定律七:退休混乱(50岁现象) 一般退休的年龄是R,在前3年(R-3)人的精力会开始减退; 问题在于如何挑选合适的接替者,工作表现越优秀,任职时间越长,越难寻得合适的接替者,而在位者总会设法阻止职位较低的人接近自己的职位,以至不得不延长自己的退休时间,59,彼德原理:“不称职” 1969年,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L.J.彼德 The Peters Principle,彼德原理: 在层级组织中,每个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彼德原理推论: 每个职位最终将由不能胜任的员工占据,层
44、级组织的工作多半由尚未到达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原因: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但晋升总是必然的,60,彼德差别定理: 政府和私人机关的最大差别,忙着花钱与忙着挣钱;,胡尔定理: 多数“贵人”提拔,可能产生乘数提拔效应;,艾利斯进步定理: 一件麻烦事接替另一件麻烦事;,马克.土温禁果定理: 亚当(Adam)不是为了苹果而要苹果,而是因为那是禁果他才要;,斯威夫特野心定理: 野心(Ambition)驱使人做最为平凡的事情,所以,攀登的姿势和匍匐前进别无二致;,华盛顿办事定理: 一人做事敷衍了事,二人合作做事互相推委,三人公事永无成事之日;,61,(六)、西方现代行政精神(Administrative
45、 Spirits),1 .主动进取,锐意创新:罗斯福新政;,2 .追求卓越,提升水准: 效率与效果,效率(Efficiency):做了没有、做了什么 A、数量上,投入产出比; B、时间上,少时多产; C、情境上,既定条件下的最佳选择;,效果(Effectiveness):做的对不对、做的好不好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问题,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应该是两者的统一,62,二、中国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理论,1.奴隶社会:君权神受,王权至上;,2.封建社会:儒学成为行政理论;,(1).礼:统治阶级规定的制度和秩序;System,(2
46、).乐:要求人们在思想上求得妥协,安于本分;Mind,(3).仁:做人的道理,爱心和同情心;Truth,(4).义:爱不能兼爱,而营尊卑贵贱之分;Humanity,6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令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怨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64,(二)、中国近现代的行政理论,1.孙中山:“五权分立”:立法、行政、
47、司法、考试、监察;,2.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等;,3.邓小平: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理论、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理论、 依法行政理论等;,4.1935年:张金鉴,行政学的理论和实际,我国第 一部行政学专著问世;,5 1988年:中国行政学会在北京成立,会刊中国行政管理 ;,6.1995年:国家行政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各省市相继成立,65,(三)、中国行政学发展的任务,1.研究并服务中国行政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1).协调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关系:,(2).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3).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关系:,
48、(4).正确处理政企关系: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5).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社会中介组织,(6).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硬件和软件”(Hard and Soft),66,(7).完善公务员制度:竞争上岗、专业化,(8).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9).正确处理政府的公共性、非赢利性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防止腐败出现,67,中国2003年反腐盘点:落马的省部级高官,68,北京有关学者在盘点2006年中国的反腐败努力后对本报说,2006年落马的省部级高官人数与去年持平,低于2003年的13人和2004年的15人。不过,落马
49、高官虽然不多,但因为有中共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这样的“大老虎”,所以“含金量”还算高。 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李至伦不久前总结了当前腐败的几个特点:经济类案件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利用干部人事权、司法权和行政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突出;窝案串案明显增多;领导干部与配偶子女串通进行腐败活动;作案手段隐蔽性加强。,69,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因涉嫌收受贿赂,近日被中纪委“双规”(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代问题),成为2006年第七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 据财经杂志报道,郑筱萸是因为他的前任秘书曹文庄受审期间举报而案发。他的另一个前秘书、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因
50、犯受贿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2006年11月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今年62岁的郑筱萸1994年担任国家药品管理局局长,1998年3月出任新成立的国家药监局首任局长。 郑筱萸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入选首届全国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在药监系统内部,郑筱萸以其“铁腕式”行政作风著称。他在任期内曾致力于推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制度,后来却被同行讥讽为“形象工程”。 近年来,中国接连发生“齐二药”、“奥美定”、“欣弗”等重大医疗事件,药品审批、注册及医疗器械等环节的诸多问题受到社会的强烈质疑。 2005年6月,60岁的郑筱萸因年龄到限被免去国家药监局局长职务,转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郑筱萸刚离开药监局半个月,他的得力助手郝和平就因涉嫌受贿被拘留;半年后,另一名“爱将”、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等人也被“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