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5381756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外建筑史》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4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e History 课程代码:8022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主要是着力于知识面的拓宽。这门课程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建筑历史理论知识与相关资料的教学,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建筑发展历史和建筑风格流派,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的基本知识,提高建筑理论、建筑艺术和建筑历史的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史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认识建筑体系的独特传统、自然地理和人文背景;了解中外建筑的发

2、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认识历史上重要建筑的组群布局、平面构成、结构体系、外观形式、构件做法和细部装饰的基本形态和具体形制,掌握建筑的主要术语;了解中外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了解和掌握各种自然条件、文化类型、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建筑发展的影响;了解建筑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专业学科基础课,是其他艺术理论课程的基础。其中分为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外国建筑史部分,两者为并行关系,属于同一课程的两大组成部分。先学外国建筑史部分,后学中国建筑史部分,有利于对中国历史建筑的讲解,有利于进行中外建筑史的比较。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可修建筑设计基础。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篇

3、 外国建筑史19 世纪叶以前一、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从第一章到第六章主要阐述外国建筑历史发展的一般情况,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学习这一部分要着重理解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了解以欧美国家为主线的外国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基本史实,建筑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解各时期建筑理论和建筑美学的主要观点。二是了解和掌握历史上建筑空间、环境与场所等概念的发展及其与意识形态、结构技术、社会生活等的关系。掌握代表性建筑的风格特征、技术特点以及社会文化内涵。二、 课程内容第一章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一)古埃及的建筑。(二)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第二章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一)爱琴文化的建筑。(二

4、)古代希腊的建筑。(三)古罗马的建筑第三章 欧洲中世纪建筑(一)拜占庭的建筑。(二)洲中世纪建筑。第四章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三)欧洲其他国家 1618世纪建筑。第五章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15(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三)欧洲其他各国 18世纪下半叶和 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四)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五)19 世纪中叶的欧洲与北美建筑。第六章 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一)伊斯兰国家的建筑。(二)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三)朝鲜和日本的建筑。第七章 美洲印第安人建筑(一)

5、玛雅的建筑。(二)阿兹特克的建筑(三)印加的建筑。三、 考核知识点1 古埃及建筑2 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3 古罗马建筑4 拜占庭建筑5 罗马风建筑与哥特教堂6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7 巴洛克建筑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8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四、 考核要求(一)古埃及建筑1识记:(1)方尖碑。 (2)金字塔。 (3)太阳神庙。 (4)玛斯塔巴。 (5)阿玛尔纳宫殿。 (6)吉萨金字塔群。2领会:(1)金字塔的形制演化过程及艺术成就。 (2)古埃及太阳神庙的形制与特色。 (3)古埃及建筑的主要成就与风格。(二)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3识记:(1)古代爱琴地区文化。 (2)迈西尼狮子门。 (3)

6、柱式。 (4)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5)叠柱式。 (6)雅典卫城。 (7)帕提农神庙。 (8)伊瑞克提翁神庙。4领会:(1)雅典卫城建筑群的艺术特点,图示说明。 (2)帕提农神庙(伊克底努)的建筑特点、视觉调整手法,图示说明。 (3)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建筑特色。 (4)雅典奖杯亭的建筑特色。 (5)古希腊庙宇的基本形制。5简单应用:(1)运用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和风格特征,其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艺术形式的完美,说明古希腊建筑中古典柱式的使用规律、古典构图的原理。 (2)通过雅典卫城建筑群的空间组合特点,分析欧洲古建筑自由平面布局的手法。 (3)分析雅典卫城各建筑的特征与风格的协

7、调性。 (4)分析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和风格。(三)古罗马建筑1识记:(1)天然混凝土的运用。 (2)罗马的十字拱。 (3)拱顶体系、肋架拱。 (4)券柱式、罗马叠柱式。 (5)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 (6)巴西利卡。 (7)公共浴场。 (8)塔斯干柱式、混合柱式。2领会:(1)罗马万神庙的建筑特色,图示说明。 (2) 建筑十书的内容与成就。 (3)大角斗场的结构与建筑特色。 (4)古罗马公共浴场的建筑特色。 (5)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和风格。(6)古罗马广场的演化过程。3简单应用:(1)运用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和风格特征,其技术进步与风格特征变化,说明16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的比较。 (2

8、)分析材料和结构技术的改进,对古罗马建筑外观形式的影响。 (3)分析罗马万神庙的技术成就和意义。6综合应用:(1)运用古典主义建筑的主要风格特征,古典主义建筑的风格与构图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2)分析并说明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和风格。(四)拜占庭建筑1识记:(1)帆拱的结构特征。 (2)希腊十字式平面布局。 (3)玻璃摩塞克的装饰手法。2领会:(1)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平面、结构特点,以及空间艺术,图示说明。 (2)东欧小教堂的建筑特点。 (3)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和风格。3简单应用:运用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和风格,结构技术的创新,说明技术结构进步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五)罗马风建筑与哥特教堂1识

9、记:(1) “罗马风” 。 (2)拉丁十字式平面布局。 (3)骨架券。 (4)尖拱(尖券)。 (5)飞券(飞扶壁)。 (6)玫瑰窗。 (7)穆达迦风格。 (8)束柱结构。2领会:(1) “罗马风”建筑的形成和特点。 (2)哥特式教堂结构上的特色。 (3)哥特式教堂艺术处理上的特色。 (4)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5)西班牙中世纪的建筑特色阿尔罕布拉宫。(6)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色,图示说明。 (7)威尼斯的总督府的设计手法。3简单应用:(1)运用罗马风与哥特建筑的主要成就和风格,结构技术的特点,说明罗马风与哥特建筑的继承和不同。 (2)分析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哥特建筑风格的提取和运用。4综合应用:运

10、用哥特建筑的的内部空间处理和外部形式处理,说明欧洲古建筑中结构、功能与造型的统一性。(六)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1识记:(1)文艺复兴。 (2)人文主义。 (3)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 (4)美狄奇府邸。 (5)坦比哀多教堂。 (6)教条主义和手法主义。 (7)伯拉孟特。 (8)米开朗琪罗。 (9)维尼奥拉。(10)帕拉第奥母题。 (11) 论建筑 。2领会:(1)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建筑特色。 (2)坦比哀多小教堂的建筑特色,图示说明。(3)文艺复兴城市广场的艺术特色。 (4) 圣马可广场的设计手法,图示说明。 (5)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特色。 (6)主要建筑师的代表作品与理论。 (7)圆厅别墅的建

11、筑特色,图示说明。3简单应用:(1)分析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设计的结构与造型手法、以及施工上的进步。 (2)分析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设计的意义。 (3)分析圣马可广场设计中对于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作品的设计处理手法。 (4)分析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演变过程。7综合应用:(1)运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发展历程,主要建筑师的作品与理论,说明人文思潮对于欧洲古建筑发展的影响。(七)巴洛克建筑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识记:(1)巴洛克风格。 (2)双柱式。 (3)耶稣会教堂。 (4)圣彼得大广场。 (5)西班牙大台阶。 (6)古典主义。 (7)凡尔赛宫。 (8)恩瓦立德新教堂。 (9)洛可可。 (10)旺道姆广场

12、(古典主义) 。 (11)调和广场(洛可可) 。 (12)罗马教堂。2领会:(1)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点。 (2)巴洛克建筑的历史背景。 (3)巴洛克时期罗马教堂的主要特点。 (4) 巴洛克时期壁画、雕刻的主要特点。 (5)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的主要特点。(6)古典主义建筑的成就与影响。 (7)古典主义建筑理论的形成与特色。 (8)古典主义城市广场的特色。 (9)洛可可城市广场的特色。 (10)洛可可装饰的主要特色。 (11)鲁佛尔宫(卢浮宫)东立面的建筑特色。 (12)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 3简单应用:(1)从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巴洛克时期建筑作为文艺复兴晚期手法主义的发展,其产生的原因。 (2)

13、从巴洛克时期建筑的装饰风格,分析绘画、雕塑与建筑的关系,以及运用手法。 (3)通过对巴洛克、洛可可以及古典主义时期城市广场的案例分析,归纳欧洲公共广场设计的元素与特点。 (4)分析古典主义建筑的构图手法。4综合应用:(1)通过对巴洛克、洛可可以及古典主义时期建筑风格的归纳总结,对比中西方古建筑设计手法上的异同点。 (2)通过对巴洛克、洛可可以及古典主义时期城市广场的归纳总结,17对比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上的异同点。 (3)分析巴洛克建筑的表现建筑动态的一些主要手法。(八)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1识记:(1)古典复兴。 (2)帝国风格。 (3)英雄主义。 (4)帕拉第奥主义。 (5)浪漫主义

14、。(6)折衷主义。 (7)水晶宫。 (8)埃菲尔铁塔。 (9)花园城市(田园城市)。 (10)带形城市。2领会:(1)罗马复兴风格的建筑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美国国会大厦设计风格特色。 (2)浪漫主义风格的建筑特色,及其代表作品英国国会大厦设计风格特色。 (3)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特色,及其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设计风格特色。 (4) 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的技术特点和设计意义。3简单应用:(1)分析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的风格特征,分析科技革命对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响和冲击。 (2)分析花园城市的设计概念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和意义,图示说明。 (3)通过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分析,说明新材料、新技术对现代

15、建筑设计的影响。 (4)分析早期现代建筑设计中出现的功能主义倾向。4综合应用:(1)运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的发展历程,主要风格特点,说明现代建筑设计中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第二篇 中国建筑史一、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篇主要讲述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体系特点和构成形态,分析、评价中国古建筑遗产的典型实例、创作思想和设计手法;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西方建筑体系对我国建筑发展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融合。本篇对学生的要求是:认识中国建筑体系的独特传统和历史局限,了解中国建筑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认识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平面构成、构架体系、外观形式、构件做法和细部装饰的基本形态和具体形制,掌握

16、中国建筑的主要术语;了解中国原始建筑、奴隶社会建筑、封建社会建筑和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宫殿、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的类型特点、构成形制及其典型实例;认识各地区、各民族乡土建筑的类别、特点及其比较分析,了解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别、构成要素、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概略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和风格面貌,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二、 课程内容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一)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二)城市建设。(三)住宅与聚落。(四)宫殿、坛庙、陵墓。(五)宗教建筑。(六)园林与风景建设。(七)建筑意匠。(八)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

17、与详部演变。第二篇 近代中国建筑(一) 建筑发展概况。(二) 城市建设。(三) 建筑类型与建筑技术。(四) 建筑制度、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机构。(五) 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二、 考核知识点1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基本概念。182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3 中国古代住宅。4 宫殿、陵墓、坛庙。5 宗教建筑。6 中国古代园林。7 近代城市建设。8 近代建筑制度与设计机构。9 近代主要建筑思潮。四、 考核要求(一)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基本概念1识记:(1)木结构体系。 (2)穿斗式。 (3)抬梁式。 (4)井干式。 (5) “间”的概念。 (6)古代工匠的职能。 (7) 营造法式 。 (8)样式雷。 (9)台基与

18、栏杆。 (10)斗拱。 (11)大木作与小木作。 (12)屋顶。 (13) 安济桥(赵州桥) 。2领会:(1)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点,其优势与缺憾。 (2)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3)中国古代建筑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特点。 (4)中国古代主要建筑设计著作。 (5)古代主要采用的结构体系。 (6)斗拱在古代木构建筑中的作用,以及其演变的历史。 (7)古代木构建筑中小木作装修的种类。 (8)宋代与清代彩画种类与等级。 (9)古代木构建筑屋面的做法、主要类型,及其等级。3简单应用:(1)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点,其优势与缺憾,承重结构体系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说明古代木构建筑对于抗震的优势,并举例说明。

19、 (2)分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外形特点,以及形式上对气候、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3)分析斗拱对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形式与结构上的重要性。 (4)说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如何在形式上,建筑群体组合上体现等级的观念。4综合应用:(1)通过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处理手法,以及儒家和道家的两大主流哲学思想,说明传统四合院的生态意义。 (2)通过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大木作特点分析,说明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在形式与结构上不同之处。 (3)通过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小木作特点分析,说明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在装修上的不同之处。 (4)通过中国古代建筑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特点,分析说明中西方古代建筑师不同的环境观。(二)中

20、国古代城市建设1识记:(1) 考工记 。 (2)唐代长安城。 (3)里坊制。 (4)城市结构与布局。 (5)宫城、皇城与廓城。 (6)道路与漕运。 (7)商业街和工场作坊。 (8)西汉长安。 (9)明清北京城。2领会:(1)新石器时代聚落或村落的布局特点,举例说明。 (2) 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 (3)中国古代城市的构成元素与规划特点。 (4)中国古代汉长安的城市规划布局。 (5)中国古代唐长安城的布局特征,图示说明。 (6)明清北京城演变的历史。 (7)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特征,图示说明。 (8)中国古代城市的防御措施。3简单应用:(1)通过考工记关于中国古代营国制度的描述,说明中国古代城

21、市规划的思想和理念。 (2)分析中国古代城市的构成元素及影响城市建设的要素。 (3)从城市功能布局方面,比较汉长安与唐长安城的规划。 (4)对比唐长安城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特征。4综合应用:(1)通过对比唐长安城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特征,分析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社会、经济意义。(三)住宅与聚落1识记:(1)干阑式。 (2)抬梁式。 (3)穿斗式。 (4)井干式。 (5)穴居与巢居。 (6)北京四合院。 (7)影壁。 (8)倒座。 (9)垂花门。 (10)抄手廊。 (11)正房、耳房、厢房、罩房。(12)苏州住宅。 (13)空斗墙。 (14)民族住宅。 (15)窑洞。 (16)客家土楼。2领会:(

22、1)中国古代住宅主要的结构类型,举例说明。 (2)中国古代住宅的起源。 (3)北京四合院的平面布局特征,图示说明。 (4)苏州住宅的平面布局特征,举例说明。 (5)中国古代民族住宅的特点。举例说明。 (6)巴蜀民居的主要结构形式,建筑特征。 (7)河南窑洞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8)云南一颗印的建筑特点。193简单应用:(1)通过中国古代住宅院落式特征的描述,说明中国古代居住行为与居住礼制的影响。 (2)分析北京四合院与南方民居的异同之处,举例说明。 (3)从民族文化、地方气候与环境方面,比较各民族住宅的特点,举例说明。4综合应用:(1)通过中国古代住宅的类型分析,与地方环境条件的关系,说明民间

23、居住建筑的地域性与生态性。 (2)中国古代住宅的院落式特征,分析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四)宫殿、陵墓、坛庙1识记:(1)三朝五门。 (2)前朝后寝。 (3)西汉未央宫。 (4)唐大明宫。 (5)明清北京故宫。(6)故宫三大殿。 (7)外朝与内廷。 (8)陵墓。 (9)唐乾陵。 (10)明十三陵。 (11)方城明楼。(12)社稷坛。 (13)太庙。 (14)曲阜孔庙。 (15)北京天坛。2领会:(1)中国古代宫殿的制度,举例说明。 (2)周朝宫室制度,的“三朝五门” 、 “前朝后寝” ,对后世宫殿格局的深远影响。 (3)西汉大朝未央宫的布局特征。 (4)唐大明宫的布局特征。(5)

24、明清北京故宫的特点与艺术成就。 (6)中国古代宫殿屋顶的等级制度。 (7)中国古代宫殿彩画的特征与类型。 (8)唐乾陵的特点,图示说明。 (9)明十三陵的空间布局特点,图示说明。(10)曲阜孔庙的平面特征。 (11)北京天坛的布局特征,与纪念气氛的烘托。3简单应用:(1)通过明清北京故宫特点与艺术成就的描述,说明对建筑对皇权的烘托。 (2)分析故宫建设成功之点,举例说明。 (3)分析对比唐乾陵与明十三陵的不同和演变。 (4)分析天坛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成功之处,与祈年殿的建筑艺术特征,图示说明。4综合应用:(1)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2)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以及

25、在宫殿建筑中的应用。 (3)综合分析中国古代陵墓的演变历史。 (4)通过分析天坛的环境艺术设计,分析纪念性空间的设计元素,以及如何通过环境烘托纪念气氛。(五)宗教建筑1识记:(1)佛教建筑。 (2)佛教殿堂。 (3)南禅寺正殿。 (4)佛光寺大殿。 (5)金厢斗底槽。(6)独乐寺观音阁。 (7)佛塔。 (8)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 (9)河南登封嵩岳塔。 (10)石窟。(11)道教建筑。 (12)太原晋祠。 (13)副阶周匝(14)伊斯兰教建筑。2领会:(1)寺院在中国的传播与起源。 (2)佛教寺院的平面功能布局特征。 (3)布达拉宫的艺术成就与造型特点。 (4)石窟寺的起源与种类,举例说明。

26、(5)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平面与立面特征,图示说明。 (6)佛光寺大殿的剖面结构与空间艺术。 (7)河北蓟县独乐寺辽代观音阁的建筑特征。 (8)佛塔的起源与类型,各类型的特征,举例说明。 (9)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的平面与结构特征,图示说明。 (10)北京元代妙应寺白塔的造型特征,图示说明。 (11)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平面与立面特征。 (12)伊斯兰教建筑的基本格局。3简单应用:(1)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2)结合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分析藏传佛教寺院特征,以及与地方风格的结合。 (3)分析几种佛塔的结构、材料与造型特征。 (4)分析并对比唐代建筑与明清建筑风格与结构的不同

27、。4综合应用:(1)河北蓟县独乐寺辽代观音阁的建筑结构特征,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的平面与结构特征,分析中国木构架建筑的抗震性能。 (2)佛教寺院的平面功能布局特征,分析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对建筑功能布局的影响。(六)中国古代园林1识记:(1)皇家园林。 (2)颐和园。 (3)北海。 (4)承德避暑山庄。 (5)江南园林(私园)。(6)拙政园。 (7)留园。 (8)网师园。 (9)寄畅园。 (10)造园手法。 (11) 园冶 。2领会:(1)园林的兴盛与演变历史。 (2)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宗教园林等类型的特点。 (3)颐和园的布局与造园艺术。 (4) 园冶的作者,及其著作思想。 (5)承德

28、避暑山庄的造园特征。 (6)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 (7)拙政园的造园艺术。 (8)寄畅园的造园艺术。3简单应用:(1)分析和对比皇家园林与江南园林(私园)的异同点,举例说明。 (2)结合拙政园与寄畅园的特点,分析江南园林(私园)的造园手法与造景元素。4综合应用:(1)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的不同特征。 (2)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庭园的不同特征。20(七)近代城市建设1识记:(1)通商开埠。 (2)公共租界。 (3)交通城市。 (4)工矿专业城市。 (5)近代上海。(6)近代北京。 (7)近代南京。2领会:(1)近代城市的主要类型。举例说明。 (2)上海大都市的崛起、城市结构与进展。(

29、3)旧都北京的近代演进与建筑风貌。 (4)南京的城市转型与建筑风貌。3简单应用:(1)分析旧都北京对旧城格局的突破和城市现代化进展。(八)近代建筑制度与设计机构1识记:(1)建筑立法。 (2)建筑教育。 (3)中国营造学社。 (4)建筑师事务所。 (5)近代上海。 (6)近代北京。 (7)近代南京。2领会:(1)建筑制度近代化的历史作用。 (2)近代建筑教育的渠道。 (3)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与影响。(九)近代主要建筑思潮1识记:(1)样式建筑。 (2)殖民地式。 (3)折衷主义。 (4)传统复兴。 (5)南京中山陵。(6)宫殿式。 (7)混合式。 (8)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 (9)现代建筑。

30、2领会:(1)近代主要的建筑思潮。 (2)折衷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3)传统复兴的形成背景,及其三种设计模式。 (4)南京的城市转型与建筑风貌。3简单应用:(1)分析旧都北京对旧城格局的突破和城市现代化进展。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 、 “领会” 、 “应用” 、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

31、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教材1、指定教材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版。外国建筑史19 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版。2、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年。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年。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罗小未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年。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

32、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教材时,要逐段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3、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21程中

33、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节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5、辅导时,要注重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6、注意对

34、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 5学分,建议总课时 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章 次 内 容 学 时第一篇 外国建筑史(40 学时)1、古埃及建筑2、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3、古罗马建筑4、拜占庭建筑5、罗马风建筑与哥特教堂6、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7、巴洛克建筑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8、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26646862中国古代建筑史(40 学时)1、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基本概

35、念。2、中国古代城市建设。3、中国古代住宅。4、宫殿、陵墓、坛庙。5、宗教建筑。6、中国古代园林。4681084第二篇 中国建筑史(50 学时)中国近代建筑史 10合 计 90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20%、 “领会”为 30%、 “应用”为50%。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 2:3:3:2。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 65%,次重点占 25%,一般占 10%。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画图题等。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 分合格。六,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22以下用作中国古代单体建筑度量单位的是 。A、间 B、斗口 C、院 D、步架(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所列各结构部件属于大木作的有 。A、梁 B、枋 C、屏风 D、窗 E、柱(三)简答题简述哥特教堂的结构特点。(四)论述题试论述唐长安城与明清北京城在城市布局上的异同点。(五)画图题画出维琴察圆厅别墅的正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