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本章以前所论述的内容属于短期国民收入的范围,而本章的内容则涉及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 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包括两个主要问题: (1)国民收入长期增长的趋势问题; (2)实际国民收入围绕长期趋势而作出周期性波动的问题。 本章所论述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顺次对这两个问题加以研究。,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2,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3,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二、经济增长的源泉,三、经济增长的核算,四、经济增长的争议,五、哈罗德多马模型,六、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4,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1、经济增长的含义,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3、经济增
2、长与经济发展,5,1、经济增长的含义,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第十六版)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 也就是说,当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PPF)向外移动时,就是实现了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要素: 人力资本:劳动力的规模、教育、技术和纪律 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土壤、天气 资本:设备、厂房、社会基础设施 技术:管理技巧、发明创造,6,西蒙.库兹涅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的调整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这一定义有以下三个含
3、义: 第一,经济增长就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增加,经济增长就是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第三,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调整或变革是经济增长的前提。,7,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西蒙.库兹涅茨总结出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第一,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 第二,生产率本身的增长是迅速的。 第三,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高的。 第四,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迅速改变。 第五,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 第六,世界经济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这六个特征中,前两个数量特征属于总和的比例,中间两个属于结构的转变,后两个属于经济增长在国
4、际间的扩散,8,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是指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9,衡量经济发展 GDP以外,发展还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指标:基本必需品的消费量,收入和分配的均等程度,识字率,健康水平和就业状况。 经济增长的概念较狭,偏重于数量的统计,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既包括数量又包含质量。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10,“又好又快”发展思路的选择 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始有所收敛,但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协调的因素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
5、还没有根本解决。在此基础上,应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好”在“快”前,意味着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将会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并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约束。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将面临难题 第一,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关系。 第二,双剩余问题。国内储蓄总量快速增长,造成存贷差的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由外贸顺差产生的外汇储备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第三,外贸顺差与产能过剩的矛盾。 第四,调高利率与升值压力。,“又好又快”发展(附录),11,第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二、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
6、新农村建设。 第三、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四、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五、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六、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七、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八、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解决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措施:附录,12,二、经济增长的源泉,1、劳动力,2、资本,3、技术进步,13,1、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劳动力的质量或素质,如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知识水平与结构、纪律性以及健康程度,是决
7、定一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在经济增长的开始阶段,人口增长率较高,这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到了一定阶段,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时间缩短,这时,就要通过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或人力资本的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生产函数,14,2、资本,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设备、厂房、基础设施等存量。 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纪律性与健康状况等,已经包含在劳动力之中。 在经济增长的开始阶段,资本所作的贡献较大,在以后的增长中,资本的相对作用下降。,15,3、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
8、进展。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使得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 随着K、L投入的增加,产出虽然也增加,但由于其MP递减,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日益减慢。 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一国的经济快速增长。,16,三、经济增长的核算,1、经济增长核算方程,2、经济增长的经验估计,3、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17,若劳动变动为N,资本变动为K,技术变动为A,则产出变动:,生产函数,边际收益产品MRP:厂商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所能增加的收益。,1、经济增长核算方程,18,两边同除以 Y=AF(N,K) :,劳动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 资本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9、,简称劳动份额。,上式进一步变形为:,经济增长核算公式,19,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产出的增长可以由三种因素来解释,即劳动量变动、资本量变动和技术进步。,20,技术进步衡量公式,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由于这一原因,表达式 有时被称为索洛余量。,21,表21-2 美国经济增长源泉,2、经济增长的经验估计,22,3、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生产要素生产率,劳动,资本,土地,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丹尼森),其他影响生产率的因
10、素,23,美国总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1929-1982年),24,四、关于经济增长的争论,1. 经济增长极限论 2. 经济增长怀疑论 3. 经济增长没有极限的原因,25,增长理论的奠基阶段(古典增长理论)亚当斯密拉姆齐(1928)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人口理论、马克思资本沦中的两部门再生产理论(或马克思再生产因式),都是属于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增长理论。而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创新理论”、阿伦杨格递增的报酬和经济进步中的“斯密定理”则可以归入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增长理论。 增长理论的成熟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拉姆齐至今,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26,现代经
11、济增长理论经历的第一个高潮阶段是19世纪40年代,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由哈罗德(1939、1948)、多马(1947)开创的,他们是凯思斯主义经济学家,致力于将凯思斯的短期分析动态化。 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索洛(1956)和斯旺(1956)建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掀起了一个持续更久、规模更大的兴趣浪潮。这次浪潮在1970年到1986年间经过一段相对被忽视的时期后又重新兴起。,27,第三次浪潮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因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的研究工作而掀起的。这次浪潮引发了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而内生增长理论是针对新古典模型中理论上、实证上的缺陷而产生的。 现代经济增长
12、理论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开始,经历了“三级跳”才发展到今天的内生增长理论(或新增长理论)。,28,五、哈罗德多马模型,1、哈罗德模型的假定,2、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3、经济均衡增长的可能性与稳定性,4、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经济,5、与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的异同点,29,1、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设,(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2)储蓄S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 ,即S=Sy,这里的s代表这个社会不变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 (3) 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 (4)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n增长; (5)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6)生
13、产规模报酬不变,也就是说,生产任何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30,、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不存在折旧,凯恩斯均衡条件,资本产出比,基本公式含义: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的边际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率之比。,31,、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及其不稳定性,实际增长率(GA)是指实际发生的经济增长率,也就是事后的增长率,是由实际储蓄率( s)和实际资本-产量比(vA)所决定,即:,有保证的增长率(Gw)又称为合意增长率,是指使企业感到满意并愿意继续维持下去的增长率。,32,自然增长率(GN)是指社会最适宜的增长率,是长期人口增长和技术条件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
14、长率,也就是潜在的或最大可能的增长率。,33,(1)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哈罗德认为,在长期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等,即:,34,因为三种增长率取决于各不相同的因素,很难相等。 A、实际增长率取决于实际投资或实际的资本产量比率,从而取决于实际的产品供求状况;B、合意增长率取决于意愿的投资或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从而取决于一定的技术水平; C、自然增长率在技术水平既定条件下取决于人口增长率 。人口增长对于经济制度而言是外生的。 储蓄率s取决于公众的边际储蓄倾向或边际消费倾向。,(2)经济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极小的原因,35,如果GAGW ,经济收缩,处于萧条状态。
15、,乘数和加速数机制,(3)经济均衡增长的稳定性,如果GAGW,经济扩张,处于繁荣状态。,36,如果GWGn,经济在长期处于就业不足的萧条状态;,如果GWGn ,经济在长期处于过度繁荣的状态。,37,小结: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如果经济增长偏离了GA=GW=GN=n这一均衡条件,经济本身不但不能恢复到均衡,而且会发生更大的偏离。这个结论被称为哈罗德不稳定原理。 因此,哈罗德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很难实现均衡稳定增长,不是连续的上升就是连续的下降,呈现出剧烈的波动状态。,38,4、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经济,(1)当GGw时,政府应采取紧性货币政策,以提高利率,减少投资,减少总需求;社会实际资本存量过
16、少的解决方式是减少投资,即减少需求。 (2)当GGw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以降低利率,增加投资,增加总需求;实际资本存量过多的解决方式是增加投资,即增加需求。,39,5、与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的异同点,(1)相同点:收入由总需求决定,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收入就稳定下来。 (2)不同点:第一、投资不仅增加需求而且还增加生产能力。为了保证经济终沿着充分就业轨迹运行,投资必须增长,以便使新增加的投资能够吸纳上期投资所增加的生产能力,实现均衡增长。 第二,凯恩斯的收入决定模型是静态的、短期的、稳定的,而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是动态的、长期的、与不稳定的。,40,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和思路
17、,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3、稳态分析(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及其稳定性 ),4、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异同点,5、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途径,6、经济增长的黄金律,六、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41,(1 )全社会只有一种产品; (2)资本产量比率是可以变动的,从而资本劳动比率也是可以变动的; (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但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 (4)储蓄函数S=sY,s为边际储蓄倾向,是一常数,且0s1; (5)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可以放宽) (6)劳动力按一定比率n增长。,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和思路,42,设总生产函数为:,由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可得:,令,有,令,有
18、,43,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人均资本变化量,即资本深化。,生产函数,人均产量是人均资本的函数。,(1)基本方程,44,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分为两部分: 资本深化,为人均增加的资本,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 资本广化,为增加的每个人提供每个人平均应得的资本量。 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2)基本方程含义,45,(n+)k理解: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为k,这一用途的储蓄为nk; 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k。总计为(n+)k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 人均储蓄超过(n+)k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k的
19、上升,即k0,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 资本的深化人均储蓄资本的广化,(教材)基本方程含义,人均资本的增加人均储蓄,46,3、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1)稳态的含义及稳态中经济变量的变化率,(2)稳态的图形分析,(3)经济在向稳态过渡的时期里,经济增长的情况,(4)新古典增长理论对国家富裕或贫穷的解释,47,含义:经济增长的稳态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 经济变量的变化率:在稳态时,人均资本(k)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人均产量(y)也达到稳定状态。,(1)稳态的含义及稳态中经济变量的变化率,要实现稳态,即k=0,则人均储蓄等于资本广化。,48,在稳态中,总资本存量(K)和总产量(Y)的增长率
20、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即均为n。,固定,总资本存量K 必须与劳动力按同比率n增长,固定,总产量Y 必须与劳动力按同比率n增长,49,A,k*,k=K/N,y=Y/N,0,sf(k),f(k),(n+)k,y*,(2)稳态的图形分析经济均衡增长的存在性,资本广化曲线,人均储蓄曲线,人均产量曲线,在稳态时, (n+)k线和sf(k)曲线相交于A点。 人均资本为k*,人均产量为y*,人均储蓄=资本广化,50,A,k*,k=K/N,y=Y/N,y2,0,sf(k),f(k),(n+)k,y*,y1,k1,k2,人均储蓄曲线,人均产量曲线,稳态的图形分析经济均衡增长的稳定性,51,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
21、,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倒长期的均衡。即 经济运行中存在一条稳定的均衡增长的路径。,52,(附录)经济均衡增长的稳定性,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倒长期的均衡。即 经济运行中存在一条稳定的均衡增长的路径。,53,(3)经济在向稳态过渡的时期里,经济增长的情况,54,(4)新古典增长理论对国家富裕或贫穷的解释,55,储蓄率 或投资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 在这些国家中,人均资本量较高,因此人均产量也较高。 人口增长率 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 在这些国家,面对人口增长,为保持资本劳动比率不变,需要把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
22、和投资。这种资本广化的要求使得资本深化变得困难,从而人均人均资本量少,人均产量低。,56,4、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异同点(附录),(1)相同点,A、收入均衡的条件相同:I=S; B、增长率相同:,57,(2)不同点,A、对生产函数的假定不同 哈罗德-多马认为,资本劳动比不能变动,为固定技术系数;索洛认为,资本劳动比可以变动,为可变技术系数; B、均衡增长的可能性与稳定性不同 哈罗德-多马认为,经济均衡增长的路径不仅十分狭窄,而且极不稳定; 在索洛看来,经济体系能够自动保持均衡增长。,58,5、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途径,(1)使用新技术,提高要素的生产率(上移人均产量f(k)曲线); (2)提高
23、储蓄率,增加积累(上移sf(k)曲线); (3)降低人口增长率(下移nk线)。,59,A,k*,k=K/N,y=Y/N,0,sf(k),f(k),(n+)k,y*,(1)提高技术水平,k0,y0,sf (k),f(k),在新的稳态中,人均产量上升为y0,人均资本量上升为k0 总资本存量(K)和总产量(Y)的增长率不变,等于n,A,新的稳态中,60,(教材)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斯旺模型,生产函数,按有效劳动平均的产量,按有效劳动平均的资本,生产函数,稳态条件,61,资本广化曲线,62,A,k*,k=K/N,y=Y/N,0,sf(k),f(k),(n+)k,y*,(2)储蓄率提高,sf(k),k0,y
24、0,A,从短期看,更高的储蓄率导致总产量增长率(Y/Y)和人均产量增长率(y/y )的增加。 从长期看,随着资本积累,总产量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回到人口增长率。,新的稳态中,63,t,人均产量和经济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轨迹,64,H,k*,k=K/N,y=Y/N,0,sf(k),f(k),nk,y*,nk,k0,y0,(3)降低人口增长率,在新的稳态中,总产量增长率等于n 人均产量上升为y0,人均资本量上升为k0,新的稳态中,65,6、经济增长的黄金律,费尔普斯(1961)找到与人均消费相联系的人均资本应满足的关系式,这一关系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1)经济增长黄金率基本内容:在技术水平与
25、劳动增长率既定条件下,为了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 稳态人均资本量必须确定在资本的边际产量与劳动增长率相等的水平上。即:,66,(2)公式推导,即人均产量配置在三种用途上:人均消费、资本的广化与资本的深化。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两边对k求导,得人均消费最大化的一阶条件,67,经济增长的黄金律,M,k*,k=K/N,y=Y/N,0,f(k),nk,k-,k+,M,T,X,X,T,为了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人均资本k应该选择这样的数值,在该数值上,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劳动增长率。 如果k低于该水平,人均消费量就较少; 如果一个经济社会选择的k高于该水平,人均消费仍较小。虽然人均产出较多,但人均储蓄(投资)
26、量也很大(为了保持资本劳动比率不变),因而每个人的消费水平仍很低。,(3)图形说明,68,如果一个经济社会中人均拥有的资本量小于黄金律所要求的资本量,那么,可以通过削减目前消费,增加储蓄(投资),使得人均资本量达到黄金律所要求的资本量,从而使消费最大化。 反之,则可通过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使人均资本量下降以达到黄金律所要求的资本量,就可实现消费最大化。,k不等于k*的调整,69,消费水平和储蓄的关系,M,kgold,k=K/N,y=Y/N,0,f(k),nk,M,sgoldf(k),(4)黄金律所对应的稳态人均资本量需要一种特定的储蓄率来支持,s1f(k),s2f(k),k1,k2,cgold
27、,70,索洛斯旺模型小结,(1)放弃了固定技术系数假设,因此避免了“刀刃上的经济增长”问题。 (2)经济在长期不存在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y的增长率=0),即经济在达到稳定状态的短期中存在由内部机制决定的经济增长,一旦达到稳定状态后,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停止。 (3)长期经济增长依赖外生因素变化的推动。(如储蓄率增加、技术水平提高、人口增长率降低),71,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阶段,二、经济周期的类型,三、经济波动的原因,四、萨缪尔森的乘数与加速数模型,72,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阶段,1、经济周期的含义,2、经济周期的阶段,73,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总量沿着其自然趋势的波动
28、,或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沿着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波动。 实际经济周期学派认为,经济周期是由技术、投资或劳动供给的冲击引起的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或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本身的波动。,1、经济周期的含义,74,2、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大阶段: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 扩张阶段由复苏、繁荣组成; 收缩阶段则由衰退、萧条组成。 AC为收缩阶段:其中 AB 为衰退、BC为萧条; CE为扩张阶段:其中 CD为复苏、 DE为繁荣,75,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的特征,(1)繁荣阶段 (2)衰退阶段 (3)萧条阶段 (4)复苏阶段,76,77,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所谓“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
29、平滑化”,是指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内保持较长时间的平稳增长和轻微波动,使经济周期由过去那种起伏剧烈、峰谷落差极大的波动轨迹,转变为起伏平缓、峰谷落差较小的波动轨迹,提高增长的质量,保持经济平稳增长。,78,二、经济周期的类型,1、长周期,2、中周期,3、短周期,79,又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ff cycle)。 俄国经济学家N.康德拉季耶夫,在1925年发表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一文中首次提出他的“长波理论”,平均长约54年 。,1、长周期,80,又称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 法国的朱格拉最初是一名医生,以后弃医而研究经济周期问题。他在1860年发表的论法国、英国
30、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一书中首先提出周期理论。 朱格拉周期一般为910年。,2、中周期,81,又称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 由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 他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大小两种周期。一个大周期(相当于朱格拉周期)通常包括23个小周期。小(短)周期平均为40个月左右。,3、短周期,82,三、经济波动的原因,1、外生经济周期理论,2、内生经济周期理论,83,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体系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包括: 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心理理论、政治周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1、外生经济周期理论,84,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经济波
31、动是由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相起的,但并不否认外生因素对经济的冲击作用。 消费不足论、投资过度论、货币信用过度论、乘数与加速数模型等。,2、内生经济周期理论,85,四、萨谬尔逊乘数加速数模型,1、乘数与加速数的含义,2、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3、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容,、萨谬尔逊乘数加速数模型的缺点,、希克斯的修正,86,乘数:每增加一单位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量,叫投资乘数。,1、乘数理论与加速数原理,乘数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卡恩于1931年6月在经济学杂志发表的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主要是阐述国家用于公共工程的支出和总就业量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在通论一书中沿袭了 卡恩的观点,并通过
32、引进边际消费倾向这一 概念系统地阐述了乘数理论。,87,加速数原理,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里昂在1913年发表的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一书中提出来的。 加速数原理根据现代机器大生产采用耐久性固定资本设备的生产方式这一技术特点,说明收入水平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将会引起投资量更为剧烈的变动,而且这种由收入或消费变动引起的“引致投资”的变动不是取决于收入或消费的绝对量,而是取决于收入或消费变动的比率。,88,例如:假设按照生产过程中一定的技术条件,生产出价值100万元的消费品,需要使用价值300万元的机器设备,即资本产出比率为3:1。 在这一场合,若收入或消费支出增加10万元,则需要相应增加30万元的
33、投资。 这一资本增量(投资)与收入或消费增量之比,称为加速数。,89,加速数:是指资本增量(投资)与收入或消费增量之比。,如果折旧等于零,则资本存量的变动量就是投资,从而加速数就是投资量与收入变动量之间的比例,90,加速数原理发生作用的前提:资本存量(K)得到充分利用,且生产技术水平不变,从而资本产出(v)比固定不变。,91,2、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参见蒋自强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43页,92,3、萨谬尔逊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假设消费和收入保持固定比例,93,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94,95,96,4、萨谬尔逊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的缺点,(1)它需要假定一开始有一收入变动。否则加速数启动不起来,
34、引致投资不能出现,从而乘数也无法发挥作用; (2)在波动的几种情况下,收敛与发散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波动; (3)既不收敛又不发散的收入波动,要求cv=1,这一条件太苛刻,几乎不能被满足。,97,5、希克斯的修正:经济波动的上下限,(1)经济波动的上限经济波动的上限是充分就业收入界限。它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和可利用的资源的数量。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如果社会达到了充分就业,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都被充分有效地利用了,那么收入的增张就会减慢,收入增长的绝对量就会减少。一旦收入增长的绝对量减少,根据加速原理,投资就会减少(I=vY ),引起收入下降。,98,(2)经济波动的下限 经济活动的下限是指加速数停止作
35、用时的收入界限。如果经济处于收缩过程,经济活动不会无止境的萧条下去,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便会稳定下来。这是因为收入不能下降到不能维持最低消费的地步,资本量也不会减少到总投资为负数的地步,这就构成了衰退的下限。经济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停止,一旦收入不再下降,投资的乘数作用就会使收入逐步上升, 经济开始复苏。,99,时间,产量,0,F,E,C,a,b,c,d,e,希克斯经济周期,100,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附录),101,(1)生产函数,(2)基本微分方程,从该式看,模型中人均资本的增长率仍然可以看作资本的平均储蓄与资本的有效折旧率之差,但现在资本的平均储蓄为常数sA,并不随人均资本的变化而变化。
36、,资本报酬不再递减,包括人力资本更广泛意义理解K,102,(3)相位图,平均储蓄曲线,有效折旧率曲线,103,(4)稳定状态,AK模型没有预测绝对或条件收敛。,104,(5)AK模型的结论和经济意义,AK模型所描述的经济可以在没有技术进步,外生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保持长期的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该模型是一个内生经济增长的模型。 AK模型中的长期增长率 ,取决于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等,较高的储蓄率或较低的人口增长率会导致较高的长期增长率。 技术水平(用A表示)的提高,可以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 AK模型并不预言任何的绝对趋同或条件趋同。因为AK模型的经济无论处于任何初始水平都可以长期待续增长,因此不存在不同经济趋向一致的趋势。初始资本存量水平低的穷国永远赶不上富国。,105,(6)不存在报酬递减的进一步说明,前面提到理解生产函数没有资本报酬递减性质的方法,是将资本看作包含物质资本利人力资本两部分,因为人力资本的效率提高可以抵消追加物质资本使效率下降的影响,从而避免总资本的效率是其存量的减函数。理解没有资本报酬递减的其他的理论有“边干边学”和“研究与开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