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低碳经济,新兴产业关键词:气候变化;碳关税;低碳经济;新兴产业气候变化作为直接威胁人类生产发展的重大挑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所重视。碳关税的开征对我国出口贸易数量、竞争力、市场状况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早在 1992 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 年 12 月 11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京都议定书 ;2007 年在印尼的巴厘岛召开了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大会并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确定了未来强化落实 unfccc 的领域,并为其进一步实施指明了方向;2009 年底在哥本哈根举行的
2、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就京都议定书于 2012 年到期后碳减排义务达成新协议;2010 年末,墨西哥坎昆气候大会的召开。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通过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发展低碳经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但从各公约与协议实质性的发展与执行过程来看,人类对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显然是曲折的,同时充满了各种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以美国为代表的非欧盟发达国家集团、欧盟、中印等新兴经济体、77 国集团、小岛国联盟等各类利益团体之间仍然存在着诸多短期内无法弥合的分歧。以我国为例,若要实现在哥本哈根所达成的“2050 年升温不超过 2 度,温室气体排放
3、浓度不超过 450ppm”的共识,按我国当前 gdp 发展水平,由国际能源署分配给我国的减排目标是要求我国到 2020 年单位 gdp的 co=排放量比 2005 年减少 67,而这大大超出我国政府承诺的4045的幅度。虽然我国承诺下降的幅度已经超出了巴厘岛路线图的要求,但是依旧不能令发达国家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欧美等发达国家意图通过征收碳关税来维护其自身利益。一、碳关税的实施现状“碳关税”是指对来自在国内没有征收碳税或能源税、存在实质性能源补贴国家的高耗能商品的进口所征收的特别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对外国商品征收碳关税的想法最早源于欧盟,以避免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的碳密集产品在与未履
4、行京都议定书国家的同类产品竞争时失利。目前碳关税的实施基本上处于论证阶段。欧盟虽从 2008 年初便开始酝酿征收碳关税,但并没有进入实质阶段。2009 年 11 月 24 日,法国政府在欧盟成员国环境部长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从 2010 年 1 月 1 日开始对来自环保立法不及欧盟严格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但遭到了欧盟其他成员国的一致反对。2009 年 6 月 26 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虽然通过了2009 年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 ,该法案除了设定国内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之外,还明确提出将从 2020 年开始实施碳关税政策,但该法案尚需经参议院表决通过并经过美国总统批准才能成为现实。
5、但发达国家利用碳关税来争夺未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领导地位,通过迫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承担约束性减排目标后以其在新能源领域中的技术优势和资本运作优势来服务于整体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强硬姿态也是导致哥本哈根和坎昆会议最终未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一致协议的重要原因。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全球第一的出口大国,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出现的高能耗、高排放问题十分严重。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如果欧美国家开始实施碳关税政策,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严重的影响。二、开征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一)恶化碳密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降低其出口额目
6、前,欧美国家所提出的碳关税征收水平基本上处于 30 美元吨60 美元吨这一区间。例如,法国提出对那些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 35 美元,吨的碳关税,以后逐年增加。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如果碳关税在 30 美元/吨60美元,吨之间,将使我国出口企业增加 5左右的碳成本,并且这种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进,长期温室气体累计目标的变化而增加。若维持出口价格不变,则出口商品的出口利润就会被挤占,若将碳成本体现在价格中,则出口价格会提高,从而影响出口竞争能力。尤其是碳密集行业。根据沈可挺、李纲(2010)的计算,在 30美元,吨的碳关税和 60 美元/吨的碳关税下,出口量下降比例最高的行业
7、分别为:石油加工业(12.39、23.7),非金属矿物制品(6.27、12.24),金属冶炼加工(5.93、11.58),化学工业(4.83、9.51),金属制品(4.6、9.00),电气机械器材(3.97、7.79)以及仪器仪表办公机械制造业(3.85、7.66)。以上被统计出的行业中至少有 70都属于碳密集行业。因此,碳密集行业产品在碳关税征收后,会普遍面临出口价格上升,国际竞争力恶化,从而出口额下降的挑战。(二)影响碳密集行业下游行业的出口竞争力碳关税对碳密集行业的影响是直接而显著的,但考虑到碳关税在设计中考虑的是整个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加上供应链本身的传导机制,高碳行业的下游厂商也会受到
8、碳关税的影响。根据沈可挺,李纲(2010)年的测算,碳关税开征令出口下降比例最高的 7个行业中通常被认为不属于碳密集行业的电气机械器材和仪器仪表办公机械制造业在 30 美元碳关税税率的情况下出口降幅分别达到了 3.97和 3.85,在 60 美元碳关税税率的情况下出口降幅则分别达到了 7.79和 7.66。碳关税之所以会对不属于碳密集行业的电器机械和仪器仪表等行业造成较大的冲击,主要是由于碳关税针对的是整个供应链环节的全部碳排放而不仅仅限于直接生产这些产品的生产环节,比如生产钢铁所需要排放的二氧化碳,当这些钢铁用于生产电器机械的中间投入品时,同样是电器机械出口时碳关税的课征对象。再加上供应量的
9、传导效应,由于中间产品生产环节的高排放,下游产品或厂商从供应链的整个环节来看,全部的碳排放量就会比较高,因而受到碳关税的冲击也就相应较大。(三)外贸出口环境日趋恶化从形式上看,碳关税的设计与实施是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阻止全球变暖。但从实质来看,碳关税是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形式,服务于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提升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控制力的战略需要。中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承接海外转移的产业,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产业成熟后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条件下体现出了较强的比较优势。因此,在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成为共识的时代,我国成为了各类主流贸易壁垒所针对的对象。例如,我国从 1995
10、年开始已经连续多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毫无疑问,中国也将是欧美碳关税政策的主要针对对象。而碳关税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其对于贸易的保护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例如,2009 年6 月欧盟对我国铝合金轮毂发起反倾销诉讼,反倾销的税率最高设定为 33。而根据刘小川(2009)测算,征收 3060 美元,吨的碳关税相当于每出口万元产值将加征 614甚至 1228的关税,可以看出,碳关税在每吨碳 60 美元时已经接近我国某些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税税率。而且碳关税的提议针对的是出口比例较高的众多制造业行业,而不是像反倾销税那样针对个别特定产品,因此其影响可能要比反倾销或特保等非关税壁垒更为严重。同时
11、鉴于碳关税使用的便利性和对贸易显著的保护作用会引发其他国家效仿,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亦会采取贸易报复性措施,这将助长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国际贸易规则的失灵及贸易格局的混乱,出口环境更趋恶化。(四)短期内外贸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布局受到牵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十分迅速。1978 年,我国出口贸易额仅为 97.5 亿美元。到 2010 年,已达到了 29728 亿美元,出口总额位居全球第一。但每年我国的出口贸易中都负载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出口是中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最重要的源头。碳关税的征收将提高我国能源消费成本,改变我国企业投入要素组合,导致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的劳动力
12、成本的比较优势难以为继。从积极意义上看,这将迫使我国从战略制定层面促进外贸产业的升级和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的布局。但考虑到碳关税的新型贸易壁垒的性质,以及发达国家迫使我国承担约束性减排目标继而利用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掌控国际经济格局的战略意图。短期内外贸产业的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会受到牵制,一是因为碳关税征收后其所引起的出口额的下降及对劳动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时间去消化。外贸产业升级所需的产业结构的健康基础需要时间去完善,从而会减缓外贸产业升级的速度。例如,在 30 美元征收标准下,我国制造业需要经过 7年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步消除对制造业产品出口造成的冲击。二是因为以低碳经济
13、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布局所需的技术和资金条件,短期内不能实现,加之欧美等发达国家之所以积极推进碳关税及其制度的建立,目的就在于依靠其先进的技术抢占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制高点。我国必须支付高额费用购买发达国家的先进减排设备和技术,新兴产业的布局必然受到牵制。三、应对碳关税、增强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一)利用 wto 基本原则,维护我国出口产品利益在遭遇碳关税制约时,首先应判断碳关税措施的实质。尤其是遭遇碳关税壁垒时,应善于利用 wto 的基本原则维护我国出口产品的合法权益。例如,可根据 wto 的“国民待遇”原则,要求进口国产品承担与进口产品相同的碳减排责任;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
14、我国与其他国家出口产品适用同样的“碳关税”征收原则和标准。并尽力争取 wto 体系内其他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及优惠待遇” ,例如一定期限的过渡期等,为我国实现产业升级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二)积极参与碳关税规则的讨论,把握碳关税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在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制定过程中,应重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争取确立对我国有利的碳排放额度、减排额度、碳排放交易规则和碳关税征收标准。在应对单一国家碳关税规则的制定时,应积极开展政府间的沟通与谈判,甚至可通过让渡部分强势产业的利益,来换取弱势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联合利益目标相对一致的国家或
15、地区,增加谈判的实力,加大影响规则制定的筹码,为我国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三)积极开展技术升级,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设计和制定,应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通过企业竞争力升级带动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国家应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制造的研发和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出口产品制造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的转变,从而增强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企业应重视供应链体系对成本的影响,不断优化原料采购和批发经销等环节的决策,提高整体运行效率,抵消碳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的制约。(四)科学发展低碳新兴产业并注重策略安排从长期来看,科学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新兴产业是符合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例如,应重视出口产品结构中碳排放较低的服务产业的发展,除提高出口服务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外,更可利用服务业对传统出口制造竞争力的带动,不断优化整体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升级。同时,在发展低碳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策略的安排,首先不能忽略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盲目发展低碳新兴产业。另外,考虑到短期内新兴产业发展所受到的国内资源和国际环境的牵制,科学的分阶段的发展策略安排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