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5374474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历史组 主编人:王静 审核人: 姓名: 班级: 2016第 3 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知识梳理】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经济区域的概念经济区域形成是由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等)和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两大因素决定的,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2、 (1)司马迁依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特征 地位山东、山西经济区属于黄河流域,是传统的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中心地位江南经济区 地

2、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森林密布,不利于开发,两汉时期人烟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龙门碣石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2)四大经济区域的成因。成因:由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等 )和人文环境 (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两大因素决定的,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其特点表现为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性。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原因:中国古代,由于 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2.三次大规模南迁的高潮:(1)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时间: 之际由于 内乱和少

3、数民族内迁, 、 沦为主要战场。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2)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以后。原因: 使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表现:大批北方人口大量涌入 及其以南地区。影响:中唐以后南方的人口迅速增加, 大为提高。(3)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时间: 之际。原因: 之乱影响: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3.影响: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文化重心的南移.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主要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北民南迁,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

4、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 。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2.过程:(1)东晋、南朝时期:初步形成了 、 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人口上百万的城市,如 。(2)中唐以后: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 、 ,都在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 。(3)南宋: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宋朝都城南迁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经济上 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 。3.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 的南移。自南宋起, 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物渊薮”

5、的说法。4.显著特征: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 )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5.历史启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充分合理的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知识拓展】1. 黄河流域长期处于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劳动力相对密集;二是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使用较为普遍;三是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和巴蜀地区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

6、业生产的发展。2江南经济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2)隋唐时期,江南的经济继续发展,隋朝开凿大运河,转输江南财粮,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说明当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以来,北方战乱割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高三历史组 主编人:王静 审核人: 姓名: 班级: 2016(3)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混战不已,而南方局势相对安定,战争较少,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4)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获得长足

7、发展。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此后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和元代大运河南粮北运、大都粮食供应“仰给江南”的史实,是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的有力证据。【知识探究】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南 方 北 方朝代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 11224760 62.9 662

8、4296 37.1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材料四:(南宋)北地称真定府最为繁华富庶,有南人北游归而言曰“曾不及吴城(及苏州)十之二一。”他州城郭,更荒凉不足取。 图书编卷 36“吴风俗” 卷(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经济发展处于怎样的水平?(2)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至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发展的趋势,并说明其原因。【知识落实】1、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按照这种划分,当时的都城属于哪一经济区域( )A山东 B山西 C江南 D龙门碣石以北

9、2、下列符合四大经济区特点的是 ( )山东、山西两区是传统的农业区 龙门碣石以北属于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江南地区在中国古代一直属于落后的区域 汉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还相对缓慢A B C D3、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根本上是因为(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生产力水平的差异C、统治政策的差异 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4、南京最早成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可能是在( )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晋、南朝时期 D、隋唐时期5、 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 ”后乐集载:两浙一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

10、各地” 。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是( )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C、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江南的农业生产发展6、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其中对“公私仓禀俱丰实”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诗人夸大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B诗句准确反映了当时粮食高产 C诗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 D诗句反映国富民强 7、南宋时,苏、湖、常、秀有“天下粮仓”之美称,还产生。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B.南方稻米产量大幅提高 C. 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D. 水稻已普遍得到种植8、

11、两汉时江南地区落后于黄河流域的原因有:地势复杂气候过于炎热潮湿人口稠密 生产技术落后( )A. B. C. D.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10、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 ”(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 C.“苏湖熟,天下足” 高三历史组 主编人:王静 审核人: 姓名: 班级: 2016D.“买不尽淞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1)西汉时期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人力缺乏,交换不发达。(2)材料二反映了北方人口南迁,北宋时南方人口已经超过了北方。材料三反映了江浙一带已经成为了农业高产区,国家赋税大部分来自南方。材料四反映了南方的城镇较北方繁华富庶。(3)趋势: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进步的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政府注重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南方地区气候适宜,蕴含着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某段时期政治重心南移引起的连锁反应等。B D B C C C C B D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